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8章 收入减少

作者:玄远一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到时候若是不能跟流河县的官方申请到新的地皮,那就只能进行浓缩了。


    像酱菜厂这样的厂子,目前还没有太多的自动化生产线,主要是靠人力来制作,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它现在的厂房全部都是平房,而且还在不断地扩建之中。


    若是将来地皮不够用了,就把这些平房拆掉,用原有的砖块,改建成三层的楼房,把各种酱菜缸都搬上去,这样就能腾出一部分空地了。


    然后陈松又走到了这片荒地最北方的边缘地带,这里也已经让人用白石灰划出了一块地皮。


    这是陈松给电缆厂预留出的地皮。


    为了实现“家家通电”工程,陈松已经跟县里的第一号大佬李成才说好了,他来出地皮,购入设备,负责管理。李成才则是负责帮他找技术人员,并且解决原材料的问题,以及后续的架设电线的问题。


    陈松虽然手里有了一些钱,但他能为流河县的老百姓们做的事情并不多,只能尽力而为。


    其实他已经做了很多,只是自己还没注意到而已。


    他的这些产业,已经帮助很多流河县的老百姓们解决了就业问题。


    目前他手底下的各个工厂的员工们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1000多人,快要接近1600人了!


    将来,随着他的产业越来越多,需要用到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多,还能帮助更多的百姓们解决就业问题。


    而且因为他带动老百姓们都来种植大棚,让百姓们的收入得到了巨大提升,现在流河县已经从一个小小的贫困县,变成了整个古安市最富裕的县城!


    只不过陈松倒卖大棚蔬菜的利润却越来越少。


    他手底下的人比以前多多了,而且倒卖大棚蔬菜也有很丰富的经验了,所以这些事就根本不需要他再操心了。


    每次到了需要收购大棚蔬菜的时候,刘静就会帮他搞定,然后把利润记进账里,打到公司的账户上就完事了。


    就连帮他计数的那些记录员,和帮他运货的司机,也因为陈松给的工资高,而增加了不少收入。


    但陈松从大棚蔬菜方面获得的利润却越来越少。


    这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


    第一,很多地方的老百姓眼红流河县靠种植大棚发了家,也纷纷开始效仿。现在大棚种植技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更不是流河县的专利了。


    在整个东阳省,好多地方都有大棚种植基地,已经完全满足了本地人的冬日餐桌需求,甚至都开始往外省售卖了。


    竞争者多了,价格自然也就下来了,因此陈松的利润也就缩水了。


    第二,有很多其他的商人也开始把手伸进来了。


    他们通过跟菜农们多次交易,也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诚信度,而且收购价格也始终比陈松略微高出一两分钱,只要有利润就做。


    所以越来越多的菜农们选择把自家种植的蔬菜卖给这些商人。


    当然,陈松也不是没有优势的,他毕竟是最早带着大家致富的人,而且是有官方出面作保的,所以诚信度是最高的,也占据着最高的市场份额。


    目前整个流河县仍然有百分之四十的菜农愿意把大棚蔬菜卖给陈松。


    但陈松的蛋糕终究还是被别人瓜分了一部分。这也是导致他收入降低的一个原因。


    第三,倒卖蔬菜的次数多了,有些人就开始变得油滑起来。


    有些记录员和司机,从菜农那边收购了蔬菜,就想办法自己倒卖出去了。


    反正陈松每次都是先打欠条,等把蔬菜卖出去之后再给菜农们付款,这些记录员和司机就联合在一起,打着陈松的旗号,顶着他的名头去收购蔬菜。


    等把蔬菜收上来之后,他们就偷偷卖掉,然后再把菜款付给菜农。


    还有些人没有偷偷倒卖蔬菜,却发现了这项工作中的漏洞,于是贪墨公款的行为屡禁不止。


    这是不好解决的问题,即便放到后世,法律那么严谨了,财务制度那么完善了,却依然避免不了这个问题。


    还有,在明朝的时候,曾经做过乞丐与和尚的明太祖朱元璋,对贪官深恶痛绝,制定了酷刑,只要贪污超过60两银子,就要被剥皮楦草!


    可是贪污行为依然没有全部禁止,只是减少了一些,而且更加隐蔽了而已。


    总而言之,林子大了什么乌龟都有。人心散了,革命的队伍不好带了。


    对于这两种行为,刘静一旦发现了这样的人,那必然是严惩不贷的,而且必定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


    但却依然是有人在铤而走险,偷偷瓜分陈松的蛋糕。


    对此,刘静也无法做到完全杜绝。


    这也是导致陈松利润降低的另一个原因。


    现在陈松的其他产业已经起来了,虽然倒卖大棚蔬菜的利润依然比较可观,但也不至于让陈松头疼,所以他也没那么看重了。


    如果发现有人贪污了,他肯定是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但若是实在发现不了,那也无所谓。


    这不也算是变相地增加了那些人的收入吗?那些人贪污了之后,总要消费吧?所以这些钱最终还会回到市场上的。


    只要这些钱还在市场上流通,陈松就有办法把它再赚回来。


    而且那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尚在陈松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大部分人还是忠诚可靠的。


    ……


    陈松给李成才打了个电话,约了一个时间,然后就来找李成才了。


    “李叔,咱们商量的那个家家通电的工程,有眉目了吗?”陈松问道。


    李成才笑着说道:“当然,我之前就把这事上报给市里了,然后引起了市里的高度关注,他们就又给上报到了省里。”


    “省里认为,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于是大力支持,还准备以咱们流河县作为试点呢,若是成功了,就在全省推行!”


    “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我原本是打算在三年内完成,但省里给我下了死命令,要求我必须在两年内完成,所以咱们的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但好处也是很明显的,省里会给咱们尽量提供帮助,有困难可以找省里的官方来解决。”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