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7章对他的不信任了

作者:濂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允炆现在不会再那么马虎了,如今兵临城下了,他还是孤军无缘的情况下。


    他自然是要亲自督战,不会再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的身上了。


    一切如他所料,他觉得自己日前所做的一切,自己的失败一定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现在会出现内乱的情况。


    按照一般的情况来看,的确是这样的,一个主帅对于手下的人见死不救,这自然会让这些人跟着就离心离德了。


    不愿意为他卖力了。


    只是需要一个理由而已。


    这个理由一定就是劝降。


    朱允炆自己都能想明白这些道理,对方又怎么会想不明白呢。


    于是,朱允炆干脆就将计就计,提前就做好了埋伏和准备,只等着他们来就可以给他们致命一击,这一次让他们有来无回。


    他的手下之人,早已经没有了那份团结之心了,他们只是在快乐丹的控制之下,被迫要做一些事情而已。


    所以,面对着朱允炆见死不救的情况,他们哪怕是心里有气,可是也不会真的就会怎么样。


    这就是瘾君子的坏处了。


    别说是一些战友兄弟了,就是亲生父母他们也都会翻脸不认人的。


    这就是朱允炆的底气,他知道这些不可能背叛他,他们没有背叛的资格。


    所以,他可以不顾一切,不顾军心,做出这种违反了常理的事情。


    然而朱棣就是按照常理的思考,觉得朱允炆这边现在已经出现了内部矛盾,


    只要他能够去劝降,然后拿出合适的条件,就可以游说成功。


    这一点朱棣非常有信心。


    他却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对手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是一个用卑鄙手段的人。


    此刻,朱棣在城楼之下,身上已经中了一箭。


    城楼之上还在密密麻麻的朝着他们射箭来。


    这些前来夜袭的精兵,此刻完全不顾一切的护住朱棣。


    很多人直接用自己的身体去挡射来的箭,他们搭成一个人墙,为了保护这个蒙面将军。


    当然这也是樊忠的交代。


    樊忠让他们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将军的性命安全。


    因为这样的突发情况,朱棣的军中已经大乱,很多人围在朱棣的身边为他挡箭。


    还有一些人就是四散奔逃。


    更有一些十分有勇气的人,他们推着冲击车,正准备继续向前去破城。


    然而看到这个情况,城楼之上的箭更加密集地朝着他们射过来。


    把这些正欲冲撞的士兵全部都射死了。


    大明的士兵就是有这个特性,只要是没有下令撤退,他们就是勇往直前的,哪怕是骑兵在散奔逃,也是左右奔逃,没有往后逃跑的。


    这就是大明的强悍。


    现在这里完全是朱棣负责。


    只要他没有下令,那么就不会有人撤退。


    朱棣此时手捂住自己的肩膀,手握着这支箭,他一咬牙直接将箭给折断了。


    然后恶狠狠地看着城楼之上,他想不明白。


    自己到底是哪里错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看着射下来的箭,那数量比白天还要多。


    这根本就不可能,这可是在夜晚,就算是有人值守,那也是少数人,就算是要召集人马,也不可能这么快。


    除非就一种可能。


    他们早就知道我们会来,所以早就在这里等着了。


    那么他们怎么知道我们会来呢?


    难道.....?


    朱棣开始怀疑自己身边有内鬼了。


    他仔细一想,这个事情知道的人只有几人。


    他身边的四个兄弟一直都在自己的身边,自己说了之后他们也都没有离开大帐,根本没有传递消息的机会。


    而且,他们是朱高炽的私兵,和大明的其余部队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联系。


    这一点,朱棣早在王钊的军中的时候就知道了。


    所以,他们几人没有问题。


    那么就只有樊忠了。


    樊忠领了命之后,就去准备召集精兵人马,他有绝对的时间可以给朱允炆传信。


    他手下的这一万精兵,集合好了之后,才告知他们行动的情况的。


    他们也不可能有机会传达消息。


    就算是其中一个士兵去上茅房,然后飞鸽传书给金陵城里面送信,那他们也不可能准备这么快。


    因为,两军相隔很近,从军营出发到达金陵城下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而已。


    这么点时间他们要准备好这么多的弓箭手待命,这根本不可能。


    想来只有樊忠是有足够的时间的。


    那么樊忠有没有通敌的可能呢?


    朱棣仔细想了想,还是有的。


    樊忠此人他非常的熟悉,此人是典型的忠臣孝子,可是他忠于的是大明,而不是某一个人,这一点朱棣以前倒是很放心。


    这种人他就可以安心的交给朱高炽,也才会让他去把军权交给朱高炽,让他得到朱高炽的重用。


    然而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可能就会有微妙的变化了。


    朱高炽是皇帝,朱允炆出现了,他也是以前的皇帝啊。


    而且朱允炆是太祖亲自传位的皇帝,而朱高炽是在他的这一脉传承的。


    大明到底应该承认哪一脉,这个事情还是要分别清楚的。


    这也是朱高炽担心的事情。


    也是百姓们要选择的事情。


    这算是历史的遗留问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樊忠就可以在这两边进行选择,他选择朱允炆是忠于大明,哪怕是他和朱允炆并不熟悉,也有选择的理由。


    不然他为什么不在金陵城杀徐辉祖的时候,发现了朱允炆,那个时候他还没有登基的时候杀了他呢?


    他那个时候留了一手,是不是就是有点异心了呢?


    想到这里,朱棣心中存疑的心理也就更加的严重了。


    眼看着自己手下的这些人面对城楼上的万箭齐发无法招架。


    朱棣也知道不能做无谓的牺牲,他只得不情愿的下令。


    "撤退,快撤退!"


    有了他这个话,这些士兵才往后撤退。


    在撤退的过程中,朱棣还是被身边的人围着,保护他撤退。


    朱棣十分愤怒的又往城楼上看了一眼。


    只见在城楼之上,被月光和火把的光映照出一个威严的身影。


    这个身影是那么的熟悉。


    朱棣心中一动。


    “朱允炆,他亲自来了?”


    朱棣有些震惊。


    朱允炆这种人也会亲自到前线来督战吗?


    看到朱允炆就在城楼之上,朱棣更加气愤,这一次要是成功了,那么不就可以将朱允炆手到擒来了吗?


    这一切都怪樊忠啊。


    好一个樊忠,阳奉阴违,居然敢私自通敌。


    朱棣此刻更加认定樊忠就是背叛了他的人了。


    朱允炆此刻也是一个胜利者的姿态一样,高高在上地俯瞰着城下。


    他看到这个戴着面具的将军,心中也是非常的疑惑的。


    什么人居然要戴着面具上战场。


    难道是长得太难看,才这样的吗?


    还是说此人和我相熟,怕我认出来?


    朱允炆没有在这个问题上面深究,他知道这一次的胜利,可以成为他的一个战功,也可以作为他去谈判江南士族的谈资。


    只要能够撬开他们的嘴巴,到时候有快乐丹这个东西,那还是可以让他们俯首的。


    朱棣他们一行人非常狼狈的撤退着。


    面对城楼上面射来的弓箭,丝毫没有什么招架的能力。


    好在远远的樊忠看出了这边的不对劲,立刻组织人员前来救援。


    用盾牌挡住了朱允炆的猛烈攻击。


    不过,即便是如此,朱棣他们逃出去之后,也是死伤一半以上。


    朱棣看着这样大的死伤,看着这么大的失败,,他气得牙咬得直痒痒。


    樊忠对于这些事情都不了解,他率领大军前来救下了朱棣之后,就立刻安排他进入了大帐去。


    这也是为了保住他的身份。


    还安排了救护人员,立刻对他的伤口展开处置。


    其他人不知道他的身份,他可是知道的,这可是先帝,永乐大帝啊。


    他受伤了,伤了龙体,这还得了。


    所以,樊忠也是急得要命,一点都不敢怠慢。


    忙催军医赶紧就医。


    樊忠叫了人来救治之后,也不忘记自己的责任。


    他知道自己失职了,不应该让朱棣去夜袭。


    哪怕是这个事情是朱棣自己提出的。他作为臣子也只能去承担责任。


    而不是让上位者自己去承担责任。


    樊忠慌慌张张的进去之后,直接就跪倒在地上。


    “陛下,是末将救援来迟,让陛下你受伤了,末将该死!”


    朱棣这个时候的确是有点失血过多了,


    他的脑子也有点昏阙的,但是一看到樊忠跪在面前。


    他就气血上涌,用尽力气直起身子,一巴掌直接扇在了樊忠的脸上。


    啪。


    声音非常干脆响亮,让樊忠的整个脸都红了,一种刺痛感充斥全身。


    樊忠有些被打蒙了,他还没有见过朱棣这么的生气。


    他一直都跟在朱棣的身边,知道他的性子,就算他生气也不会亲自动手的。


    而对于他们这些身边人,哪怕是让他生气了,也不会这样的生气,最多是大骂几句让后让他们自己去领军棍。


    可是像这样的,他一言不发,眼里无比的愤怒,直接亲自上手一巴掌打在他的脸上,这还是头一次。


    樊忠是什么人,他忠心耿耿,在他的心目中,他本来也是觉得自己的确是有错的。


    他就不应该让朱棣去夜袭,还有就是他也的确是没有保护好陛下。


    这些都是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现在陛下身受重伤,换着是谁能不生气呢。


    樊忠摸着生疼的脸,他也没有什么怨言。


    还是直接跪在地上,口中说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朱棣此刻的确也是没有什么话想要说了,他不想和樊忠争辩什么。


    他知道就算是质问他,他也不会承认的。


    至于他会来救自己这种事情,只不过是他分内之事而已,他只是想要两边都占着,到时候好进退。


    朱棣想了想,他现在自己的身份不方便透露,自己也没有什么军权,还是在樊忠的照顾之下,此刻的他,没有那种威势。


    这个时候要是樊忠把他直接交给了朱允炆,那么对于他来说,反而是很危险的。


    于是,朱棣心中一动,他决定先稳住樊忠,既然他想要两边都占着,那么就是说他还在犹豫。


    自己暂时也是安全的,只不过,这个人现在已经不能再相信了。


    朱棣从心里已经开始怀疑樊忠了。


    他表面上还要利用他。


    他十分生气地说道:“起来,这事也不能完全怪你,不过这个城看起来没有这么简单了。


    他白天出现了那么大的失误,按理说应该会出现军心溃散的。


    可是不知道这个朱允炆用了什么手段,这些人居然还可以有这么大的战斗力。


    樊忠,你是一个善于防守的人,在这里也帮不上我什么忙。


    我们现在是攻城。


    这样,你去给我把秦放找来。


    有了他,我就可以放心的攻城略地了。”


    说完,朝着樊忠摆了摆手。


    那意思,是不想要听他的解释,不想和他说话了。


    樊忠其实还是有疑惑的。


    为什么要找秦放过来,为什么自己在这里就不行?


    陛下这是不信任自己了?


    这里是在攻城是不假,可是不是有你在这里吗,等着朱高炽的攻城器械到了,那就可以了啊。


    叫秦放来是什么意思。


    秦放和他两个是平级的人,一直都是朱棣的左膀右臂,而且这个秦放的性格还更加的强悍凶横,他的确是一个进攻性的人才。


    帮助朱棣打了不少的战争。


    但.....


    樊忠心中有很多的疑惑,但他又能找谁述说呢?


    朱棣都下令了,他能怎么办呢?


    还不是只能去照办。


    樊忠还是派人联系上姚广孝,然后让姚广孝联系秦放,让秦放来金陵拜见朱棣。


    这是他们特有的联络线路,因为知道朱棣没有死的就这几个人。


    所以,他们的联系都是单线的联系,姚广孝则是这个情报的中转站。


    樊忠从此之后也是许多次的进去照看朱棣,嘘寒问暖的,可是朱棣对他都是没有什么好脸色。


    这让樊忠无比的痛苦,他都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樊忠也只能是忍着这口气,好在他的性格比较平稳,要是秦放受这个气的话,那么他早就爆发了。


    樊忠就这样照顾了朱棣两三天,就在第三天的傍晚,秦放单骑来到了军营。


    樊忠则是十分客气的接待了他。


    秦放和樊忠的关系也不错,两人有说有笑的,一起来见朱棣。


    秦放看着朱棣受伤,他立刻脸色一变。


    冲着樊忠就吼道:“樊忠你怎么回事,陛下怎么受伤的!啊?”


    他可谓是一秒翻脸。


    然后他跪在地上,朝着朱棣就拜道:“陛下,末将来迟了!”


    樊忠听到秦放的质问,他也不好意思,此刻也是跟着跪下,一言不敢发。


    然而朱棣看着秦放来了,他这几天的担心也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


    他哼了一声,然后说道:“秦放,你要是再不来,可能就真的只能给朕收尸了。”


    一听这话,秦放直接拍案而起,当下‘铖’的一声,拔出了随身的佩剑,架在了樊忠的脖子上。


    樊忠到了此刻,也总算是明白了这几日为何朱棣对他的那样的态度了。


    原来他就是在等秦放来啊。


    樊忠也是冷笑一声,像是释怀了一样,他双手一摊,道:“秦放,你杀了我吧,免得脏了陛下的手,是我对陛下照顾不周,我该死!”


    秦放眼中的怒气丝毫未减,大声喝道:“你当我不敢吗?”


    “动手吧!”


    樊忠紧紧地闭上了眼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