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怀有仁慈之心的君主了。
他现在对于这些士兵的生命,丝毫没有什么看重。
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士兵在火海之中被烧死,就连城楼上面的士兵都觉得太过于残忍。
然而在朱允炆的眼中,这是他成为帝王必不可少的路。
他觉得要想成为一个帝王,是不能有所爱惜的。
对于这些事情,朱允炆早已经想通了。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防止金陵城被人混进来,他要做的就是等到樊忠的大军打又打不进来,等着他们粮草不足之后,他们必然撤军。
而等他们撤军之后,朱允炆就可以以胜利之师的态度,去要求江南士族加入他。
他就可以更加的硬气了,甚至可以用武力来解决这个事情。
反正现在朱允炆就是要挨时间,等时间越久,天下知道他回归的人也就越多。
到时候朱高炽这边得罪的人,就会来依靠于他。
所以,时间对于他来说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朱允炆这一点的确想的没有错。
其实现在的大明内部就已经有一些人在背后议论纷纷了。
尤其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他们看到了京城的改革变化,他们知道这是对于老百姓很有利的。
可是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是很大的打击。
人都是这样的,一个人富了,你想让他把钱分出来,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也是历史上很多改革最后都是无疾而终的原因。
好在,朱高炽的改革是得天独厚的,他是一个穿越者,他是帝王,他拥有能够打赢一切仗的绝对实力。
这就是他的底气。
朱允炆现在也已经成熟了,他对于事情的认识也已经是很成熟了。
他其实从小就是饱读诗书的人,对于历史军事历朝历代的变迁都十分的了解。
他也不会再做出削藩先削弱藩的那种事情了。
要是有再来一次的机会,他一定要先处理掉朱棣,要先从强藩削起,要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在战场上面杀了他。
还有就是他与其都相信别人,还不如相信自己。
这些事情的觉悟的确是一个真正失败过的帝王的真实感受。
现在他看到眼前的情况,知道要以大局为重,不能因为几个士兵,就大开城门,让对方混进来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他知道该如何的取舍,他知道该怎么做的,对于接下来的事情他也有他自己的打算。
至于军心民心,这一点他依然是不用担心,毕竟他有精神的向导,让他们知道这是多么正义的战斗,还有物质控制,快乐丹在手,金陵城的任何人都会乖乖听话的。
朱允炆没有在城楼上面停留,他还是依然是回到了皇宫之中,并召集手下的官员,让他们继续保持皇家的威严,继续招兵买马,还有就是让培养一队死士。
他要让这一队死士出城去,将他还活着的消息传达出去。
还有就是朱允炆还想用快乐丹去控制江南士族的人,只要拉他们下手,那么这些人的钱财和人脉,加上他们的家里的家丁之类的,可以提供非常多的东西。
有了这些钱还怕买不来太平吗?
现在朱允炆还在招兵买马,这都是他这么多年来卖快乐丹的积蓄。
朱允炆为了这一天,也可谓是准备充分了。
所以他暂时还是耗得起的。
然而,对于朱允炆这边的事情,朱棣这边倒是有些放松了。
樊忠将一切都告诉了朱棣。
朱棣现在的身份特殊,他不方便出现在战场上,也不方便在樊忠的身边,以防万一被这些手下认出来,也是防止对面的朱允炆认出来。
认出来之后,对于战场倒是没有什么危害,只是对于朱高炽会有妨害。
所以,朱棣他不愿意现身。
樊忠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于是,他就做一个传话筒和一个代为指挥的人。
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也早已就习惯了。
以前就是这样和朱棣配合的。
朱棣和四个兄弟在军帐之中,他们倒是很潇洒的。
这一点也是朱棣给他们的特殊福利了,这几位兄弟以前在王钊的军中的时候就对他很照顾。
现在到了自己熟悉的地盘了,他们当然也不用出去费心劳力了。
可以陪着他好好的休息享受一下了,这也算是一种报答了。
好在朱棣对于这四个兄弟还是保持之前在王钊军中的心态,没有摆出帝王的谱。
这四个兄弟本来还是有些不适应的,不过朱棣要求他们还是保持之前一样。
因此大帐之中还是一片和谐的。
现在樊忠倒是成了一个跑腿的了。
当然樊忠的心态不错,他知道这些人受宠就是受宠,他也不会去嫉妒。
他就当着大家的面说出了,此战的胜利。
朱棣的办法果然是奏效了,直接让朱允炆损失惨重,不仅仅是人损失了,弓箭也都被烧毁了。
想来这也一定会打击他的军心。
这一仗朱棣算是绝对的胜利。
朱棣听到这个消息他也很高兴,让樊忠摆宴席,要好好的搓一顿。
朱棣觉得自己只是损失了一些骑兵,而朱允炆的损失比他可大多了。
他觉得这样就是胜利的。
樊忠倒是有些心中不适。
他对于士兵的爱,对于士兵的生命更加的爱惜。
他搞不懂这些上位者,对于士兵死亡的态度都是这样的冷漠。
他在战场上面也是看到了朱允炆是直接下令关闭城门的。
这让那些好不容易逃过去的人只能是绝望的等死。
这一幕看在樊忠的眼中,他格外的不适。
要是他,可能就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当然,这些事情他没有表露出来,他还是去给朱棣他们设酒宴。
然而等朱棣他们酒足饭饱之后,他却突发奇想的想要夜闹金陵城。
朱棣和四个兄弟他们喝完酒之后,他有些醉醺醺的说道。
“兄弟们,现在的金陵城已经是一盘散沙了吧。
这个朱允炆的统兵能力太差了。
他哪里是我的对手,就算再给他来一场靖难之役也依然是朕获胜。
如今这个情况,我看也不用等了,正好给朱高炽一个惊喜。
他一直都这么关心着这里的战场情况。
我们还是要加快节奏才行啊。
我猜想高炽的心里想法就是想要早些解决眼前的麻烦。
不然的话,也不会这么着急的了解金陵的情况,还如此着急的送物资来。
这也不难想象,这对于他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要面对的朱允炆可是要和争帝王之位的,这个位置朱允炆也是有正统血脉的。
这就是最大的威胁。
所以,樊忠你给我准备一万精兵,我今晚就要亲自去攻城。”
樊忠有些愣,他不知道朱棣这么说是他真心的还是因为喝过了。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让朱棣晚上去攻城?
输了的话,朱棣有个三长两短,那他吃不了兜着走。
就算是赢了,以后要是让朱高炽知道了,说他居然敢让自己的亲爹去做攻城这么危险的事情,那他还是要被惩罚。
这可是吃力都不讨好的事情啊。
樊忠连忙劝道:“陛下,这不合适吧,我们攻城拿什么攻啊,这金陵城这么高,没有云梯我们怎么打过去?
另外你是千金之躯怎么可以亲自的冒险呢。
朱允炆他们现在至少还有一半的弓箭,这去了恐怕还是会有危险啊!”
朱棣笑道:“樊忠啊,你还是太高看朱允炆了,他现在已经是束手无策了,你想想这些士兵都是什么情况下才跟着他的,都是被逼的。
现在他们还看到了朱允炆根本没有把他们的生命当一回事,你说他还会得民心吗?
既然都不得民心了,那么还有多少人愿意给他卖命呢。
所以啊,我就是去给这些人一个开门投降的理由。
让他们知道该怎么样选择。
你给我安排一万精兵,我们只是去壮一壮声威的,打不得起来还不一定呢。
你只需要给我准备一辆战车,一个冲击木,就可以冲击大门了。
没有云梯一样的可以攻城。
因为我们有绝对的优势。
另外,你再准备一些劝降书,告知他们只要投降既往不咎。
如有人愿意去拿下假朱允炆,将封万户侯!
这个时候就是要给这些朱允炆的手下士兵再给点一把火。”
朱棣十足的信心,他的样子也不像是在说什么假话。
再说了,要是朱棣真的下定了决心,也不是他樊忠能够拒绝的了。
他虽然现在是这里的主帅,朱棣是没有身份的人,可是他毕竟是先帝,,是当今皇帝的父亲,他只要宣布了他的身份和他假死的事情,那么他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君主。
这一点是从朝廷的权力来的,就算不是这一点,他樊忠也不会真的和朱棣唱红脸。
他于是,亲自去挑选了一万精兵,亲自给他们培训,让他们听从一个蒙面将军的话,让他们去完成这一场攻城,一应的东西都准备好。
还让他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个蒙面的将军。
他吩咐人去办这些事情还是很简单的。
大明的军纪很严明。
这一万精兵对于这个蒙面将军的身份很是好奇。
只是樊忠不愿意透露半点。
朱棣就这样带着一个面具,重新又骑着战马站在了军队的最前方。
这种威风是他最向往的事情。
他感觉这比在朝中当皇帝还要刺激和舒服。
他来到了阵前,也是和大家见面说了几句话。
“众将士,陛下对于我们的情况十分的关注,还特意命人给我送来攻城的器械。
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陛下对于我们不放心啊,觉得我们攻不下来金陵城。
觉得我们没有云梯等攻城器械很难打。
这是陛下对于我们的关心。
可是我们大明的士兵向来就是不畏艰难险阻的,区区一座小小的金陵城怎么能拦得住我们的决心呢。
想必大家已经听说了吧,马哈木已经死了,漠北的战事也已经完全结束了。
我们都是从漠北撤回来的,我们没有获胜,而陛下派出一个新的将军居然就获胜了。
我们这些久食大明俸禄的人居然比不过一个新的将军,大家觉得这样对得起朝廷的栽培吗?
我们现在就是要速战速决,为陛下分忧,要是我们能够在陛下的物资没有到来之前,就成功的拿下金陵城,那么我们就依然是大明的勇武之师。
不至于以后在新将军的面前抬不起头来。
现在,这个假朱允炆这边已经是内乱不止了,他已经失去了军心。
我们这一次去就是要去劝降他们。
给他们送去劝降书,要是我们这一万人能够骗得他们打开城门,那么我们就将是大大的功劳。
陛下会对我们刮目相看,其余的兄弟们也会感谢我们给他们找回了面子。
我们就成了真正的军中英雄。
这种机会不是什么人都有的,主帅能够选择你们,你们应该感到高兴。
大家对于这次行动,有没有信心!”
“有有,杀杀杀!”
朱棣这一番话,说得大家热血澎湃,把这场仗直接上升了一个高度。
里面的一些老板,觉得这个蒙面将军说得话真的很让人心中激昂。
还有一些人对于这个声音觉得很熟悉,很像是先帝。
当然他们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就是先帝。
于是,他们更加坚定的参与到战斗当中来。
朱棣也十分享受这个过程。
他看到这些士兵一个个都是精神饱满,当下就下令出发。
他带领着士兵来到了金陵城下,由于是偷袭的意思,所以就没有站前喊话了。
他打算摸到金陵城下的时候,再朝着城门之上扔劝降书。
然后这个冲击战车,只是一个展示作用。
如果这些人看到了劝降书就可以投降的话,那么这个冲击战车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朱棣信心满满的前去攻城,他觉得这些士兵一定是对于朱允炆彻底失望了。
这个时候他们送去劝降书,那就是解救他们于水火的。
等他们躲过了哨兵的巡哨来到了城门之下,朝着城楼之上扔劝降书的时候。
这个时候当然就会弄出声响,他们的行踪也就被发现了。
朱棣这个时候,也是大声喊道:“都是大明的同胞们,只要你们打开城门,剩下来的事情你们就不用管了。”
朱棣的声音让城楼上面的人为之一震,一种熟悉感油然而生。
此刻,城楼上面的人也看到了朱棣他们的队伍整齐,也有攻城车了,加上夜色的熏陶,好像整个黑夜里面都是人一样。
这其实就是朱棣的疑兵和威慑。
朱棣认为事情做到这里,今晚就可以生擒朱允炆,好好的和他聊聊了。
他的话说完之后,现场就是一片的安静。
这是一种无声的威胁。
而此刻城楼之上,却是有人来回的奔跑走动。
朱棣也不奇怪,他觉得这些人必须来回跑动要商量要下楼开城门等等都属于正常。
然而,下一秒。
唰。
一支箭射在了朱棣的肩膀上。
随之之后,唰唰唰~~~
无数支雕翎箭从城楼上面射了下来。
城楼之上,朱允炆看着城下哀嚎一片的樊忠部下,他嘴角冷冷一笑。
“找死!”
他早料定樊忠这帮人会有劝降的阴谋,他傍晚时分就将自己的卧榻搬至城门之上,为得就是随时统摄战局。
现在的他,已经不会再把自己的成败寄托在别人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