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其实要说起来他挺忙的。
可是呢,事情也都有一个轻重缓急,对于他来说,现在也可谓是游刃有余了。
加上还有三杨等人的相助。
阳光城和江宁商会可以给他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资源。
于谦可以给他一个安稳的京城。
这是他最心安的事情。
他也知道这贸然的要改革,要和一些既得利益者进行一些交锋。
有一些人可以安安稳稳的伏法,可是也怕有些人他就接杆起义了。
这个事情是可能发生的,毕竟这是在古时候,人的民智并没有开发。
发言权还是在这些读书人这些地主员外的手上。
只有像阳光城这样的,朱高炽一开始就重视教育,让他们最普通的百姓也能够读书识字,至少能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这也就是在阳光城一个普通的饭店小二,也能够有自己的想法的目的。
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也就不谈创造性了,最多就是有点力气,可以去帮忙打架。
那么他们这些人就会大家聚集起来了,那就是造反的源头了。
朱高炽来自于后世是知道这些事情的,所以,他还是要防着有人会起来反对他。
他现在锦衣卫的人派出去了,王钊他们也出去了。
好不容易刚刚收回了朱棣这边的兵权,他可以调到天下的士兵,这就是一个正规的认可了。
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他知道现在他的身份地位就是最重要的。
按理说,他是太子,然后现在继位了。
这个身份是非常的纯正的,也没有什么怀疑,大家都应该听他的调遣。
而汉王朱高煦已经除掉了。
整个天下也就一个老三朱高燧还可能有点危害,不过这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了。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是这居然半路杀出了一个朱允炆。
这可是让朱高炽格外的意外的。
就这个事情在历史上也都没有出现过啊。
朱高炽还特意的闭关三日仔细去回想了一下,始终没有在历史上发现有朱允炆回来的事情。
只是在野史之中有记载,说朱允炆没有死,而是去当了和尚等等。
那么这也就是说这朱允炆没有死这个野史并不野,还是有点道理的。
朱高炽在意识记忆之中找到了这个东西,再一结合他来到了大明之后这天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他还是真的信了。
他信这个朱允炆是真的。
毕竟在历史上朱棣也不是今年死的啊。
看来因为他的穿越,这历史的进程也就发生了一些变化了。
朱高炽相信了朱允炆,这样反而就让他更加担心这个人的后果了。
他来到了这个地方这么久了,对于当下的文化也是十分的了解的。
他知道在这个时代什么都没有血统和名声来得重要。
朱允炆哪怕他一无所有,只要他报出自己的名号,人们稍微一验证说他是真的,那么就会有很多的人去帮助他,愿意辅助他上位。
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
无论是多么富裕的盛世,总是有人过得不如意的,总是有人穷的,这些人他们就要去求一个机会。
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
这种心理在乱世很多,在盛世其实也很多。
在乱世,人们可以说是被逼无奈了,反正都是死,被人逼死饿死也是死,不如就造反了。
在盛世呢,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穷的人见到过富人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富人也享受过有钱的日子,富人当然不愿意失去,而穷人则非常想要变富,然而在盛世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想要成功的机会会很少,一般人的很难出头,这就是盛世之下的主要矛盾。
所以,如果在盛世之中,有这么一个机会,可能会有无限的富贵,这也让人想要去冒险的。
现在大明就是处于盛世之下,可是这天底下就没有穷人了吗,不是。
这天下的人就安于现状了吗,就不想飞黄腾达了吗,当然也不是。
因此,如果有朱允炆这种人出现,他本来就是皇家的继承人,本来就是皇帝。
这一点在历史上都是认可的,
所以,他振臂一呼,可能会得到天下很多人的支持的。
朱高炽正是担心这一点,才会如此着急的登基继位,他要赶在朱允炆之前。
他登基了之后,没有想到的是,有一个意外的收获给到了他。
这就是樊忠送来的朱棣的全国调兵符,
有了这个,他也就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了。
不过,一山不容二虎,这个虎还是一个虎王。
这可不得了,所以,朱高炽打算还是按照之前的情况一样,让于谦想办法守城,让樊忠尽快去剿灭了朱允炆。、
千万不能真的让他做大了。
等他做大了,打不打得赢这个暂时不去说,这天下就会是一场很难以熄灭的战火了。
最后吃亏的还是百姓,。
等百姓战士死伤太多了,就算是他赢了这天下的发展也会停滞了。
不管做什么也都是要人的啊。
他就算是让活下去的放开了生,可是等这些人长大成为劳动力怎么也是十几二十年了。
他朱高炽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时间不够。
他是知道朱高炽在历史上面的死期的,如今的他没有什么增加寿命的系统,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寿命会不会因为自己的洁身自好不去放纵而增加。
也不知道他减肥了之后,会不会好一些。
总之,这些都是未知的,他倒是不如带领着大明赶紧发展起来。
到时候科技发展起来了,能够有先进的医疗水平,一般一些简单的疾病也就可以解决了。
这算是自救了。
当然他最大的心理还是想要看着大明变得无比的强大,还是想要看到大明的旗帜插满整个地球。
至于他生命的问题这算是一个附加了。
想到这里,他必须节约时间,他要快速的解决掉金陵朱允炆这个毒瘤。
只要这个人解决掉了,还把问题的矛盾在最小的时候处理掉。
那么接下来,他就可以开始改革了。
金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它代表着整个江南地区的人们追求。
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也是十分的便利,以后出海这一方面可以好好利用起来。
所以,如果事态在金陵还没有闹起来的时候,就解决了的话,那么他还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继续一次大的改革。
大战之后进行一切事情的洗牌,把金陵这个地方重新变成下一个阳光城。
让江宁商会去把家乡给建设起来这应该不是难事、
江宁商会以前就是金陵的人。
而这一次,朱高炽还打算更加大胆一些,要是金陵城拿下之后,经历过战火洗礼,那必然是一个新的发展和建设的机会。
朱高炽则是要建设新城,房屋建筑加上道路桥梁等都不再用木质的材料了。
而是全部采用砖瓦土石,这个新城要去学习后世的房屋的建设一样。,
一般一个城市几百上千年都不会坏。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我们国家几千年文化,无数的雄伟建筑,多少艺术工匠的心血,很多却都没有保留下来,全部在战火中被一把火给毁掉了。
要不是阿房宫还在的话,还有其余的地方什么事?
这些都是对于文化的损失。
如果一开始就采用石头来堆砌那么就算是火烧,那也烧不着啊。
这一点,西方的一些宫殿和建筑就是这样,直接保留了几百年都还是原来的模样。
等金陵这边先试一试现在的工艺水平,让这些工匠们练练手。
到时候在京城和其余的地方普及开来,让各地的房屋建筑也就发生一些变化。
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任何一个小的变化其实都是能够撬动一些事情的发展的。
就好比这建筑的风格变化,那么因为利益的趋势,自然会引起很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之中来,开发出一些好用的工具啊,出现一些有能力的匠人啊这些都是大明的国家宝藏。
一个地方这样大规模的建筑,又会带到人口的流动,物资的交易,材料的运输,饭馆餐旅等等。
可以让整个城市都活络起来。
在这个情况下,朱高炽则就可以按照他的心理想法,倒逼这些人去动脑筋,也可以让其余的人才也跟着去动脑筋
这样就是推动历史的快速发展了。
其实在历史上也真的就是这样,每一个大灾大难之后就一定会有大的盛世治世。
这也就是这样的规律。
现在朱高炽一上台就是这样的打仗,好在他也算是早有了准备,所以对于大明的国库上面来说消耗还算好的。
要是换一个人,那么就一定会在百姓的身上去捞钱,然后层层官员再一克扣,百姓就得冻死饿死了、
好在朱高炽没有这样办,所以,他要求的是速战速决,不能拖,这一拖下去那么最后他的经济支持不了,国库又没有钱,那他就只能还是在百姓的身上去刮了。
朱高炽不愿意办这样的事情。
他就想着借助这个机会去发展天下的事物。
因此,他十分的关系樊忠他们的情况,对于樊忠他们的行踪也是十分的了解。
樊忠也知道朱高炽在催促着他,也知道他派人在身边随时给京城汇报情况‘。’
他也不生气,毕竟他对于朱高炽的认识还是在他当太子的时期,他知道太子殿下是一个不错的人,可是对于行军打仗他可能不太懂。
所以他才会这样的紧张。
樊忠作为上一辈的叔叔了,他和朱棣算是一倍的了,他看到朱高炽有一种看自己的侄儿的感觉。
于是,他也不阻拦甚至是主动的上报信息给朱高炽,告诉他目前的情况如何,自己打算怎么攻城。朱允炆那边的情况如何。
四处收到的情报又如何等等。
朱高炽倒是很安心,有樊忠这样的汇报,他自然是很满意的。
他对于樊忠的态度也是很认可的。
要是在以前他完全可以自己从锦衣卫那里就掌握这些消息,可是现在锦衣卫有事情忙去了。
他就得自己去重新找人去打探消息了。
就这样,朱高炽对于樊忠他们的情况就是十分的了解了。
他知道樊忠他们的人马,大多数都是从漠北撤回来的,要说这些人的实战能力,那是没有说的,无论的将令还是经验,都好。
可是就一点,他们对于这攻城打仗就有些不好搞了。
他们以前在漠北,对战的是马哈木的骑兵,要是说起来,这个骑兵可比这个守城的将士要猛太多了。
但是他们和骑兵打不怕。
和这守城的将士打反而会有些畏惧,那是因为和骑兵打,至少你能够看到对方的人,就算他的战马飞快,你也可以上去和他招呼,大不了一换一呗。
可是这攻城就不一样了。
作为攻城的一方是城楼之下,被高大的城楼给拦住,守城的一方则是在城楼上面不是放箭就是砸石头的,可能你死了你也不知道是谁把你杀了的。
这种感觉就比在漠北的草原打仗要难。
他们对于这方面的经验也就不足。
就算是及时要制作出云梯来,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朱高炽本来也就在催樊忠他们要速战速决,那么他也没有办法在沿途去准备云梯。
因此,就出现了攻城没有什么好工具的情况。
王钊那边是有好武器可以攻城,但是他还没有回来啊,就算是给樊忠他们运过去这也需要花不少的时间。
所以还是得早点想办法。
樊忠对于这些情况都是一五一十的给朱高炽说起的。
朱高炽也是十分的上心,他命令三杨先把其余的事情能放就放下,去找到方如晦加紧打造攻城器械。
要快要轻要好用。
有了朱高炽的指示之后,京城这边也就忙开了,大伙儿都给金陵之战让路,一点要加快完成攻城器械给送过去。
好在方如晦这边的京畿地区人才济济,很快就发明过来了高级版的云梯。
这种云梯呢还是没有脱离古时候的云梯,只不过,这个云梯变成了伸缩版了,而且还采用了更加轻便的材料,以及简易组装流程。
也就是说这些材料可以很快的运输,等到了地方之后,就可以现场组装起来,就可以立即使用了
这就节省了很多的运输时间。
朱高炽看了这个设计图之后,也是称奇,大力的奖赏了一番这个发明的人才。
看来让他们多读书识字才能开发智慧,才能跳出禁锢啊。
以后这教育方面还得加把劲,争取让大家都能读书识字。
朱高炽看了看,这个云梯还有一个毛病,那就是架上去之后很容易被上面的守城士兵给推开。
这个情况在电视上也见过,人都爬上去了,上面一推梯子,人又掉下去了。
于是,朱高炽特意让人在梯子上面按上两个挂钩,这个挂钩就可以直接挂在城墙上面。
挂上去之后不是也能掰掉吗?
是能,但是由于人在往上面爬,人的重量就会死死的压住这个挂钩,上面就很不容易将挂钩掰开,这就为攻城争取了时间。
就这一个小小的改变,直接扭转了战局,这个挂钩后来真的在战斗中起到了绝对的意想不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