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皇家血脉的?
这话直接给他们把范围给缩小了很多了。
证明金陵城这个当皇帝就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什么人了。
而是真正的皇家血统。
刚才他们大家已经猜了许多了。
这下子又直接楞了。
皇家血脉有资格的也就那些人啊。
汉王,赵王这边的都不是,那么还有谁呢。
朱棣的女儿那边的肯定是不行的,在古时候是讲究男女有别的,女儿那边的也是随夫姓的。
只能算是男方的血脉。
这就有些奇怪了。
难道是朱高炽的儿子们?
朱高炽才刚刚当上皇帝,他的儿子们就直接造他爹的反了?
这不科学啊,这些儿子还小不说,就算有已经成年的,他也没有必要去冒险啊,等着以后直接当皇帝不就行了吗?
尤其是朱瞻基,他本来就是朱棣最喜欢的孙子,在各种战役中也有他的身影,就连他二叔都是他亲手杀的了。
难道他会直接造他父亲的反?
有这个必要吗,他马上就应该被立为太子了。
难道是在立太子的事情上面出现了问题?
众人不得不往这上面去想。
有人就说出了朱瞻基的名字,在这种地方也就不会去避讳什么名字不能说的事情了。
大家也不会因为这个就去告发谁。
这算是在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了。
否则这朝廷的信息谁敢说啊,否则这说话都是打哑谜的话,那么也十分的难受啊。
然而没有等他说出理由,就被那个带来消息的人给否决了。
“朱瞻基是未来的太子,他等着顺位继承就行了,何必去造反呢?不是。”
“好了,你们一定是猜不出来的了,我也不继续卖关子了。
此人的的确确是皇家的血脉,而且他也姓朱,他的全名叫做朱允炆!”
刷。
这三个字一出,朱棣直接震得当场大脑一片空白,他都感觉自己在幻听了。
这三个字不知道多少次在梦中响起。
他也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因为这三个字而感到难受。
这算是一个一直没有了解的心结了。
只是他一直没有找到,觉得朱允炆一定是死了。
不过他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
现在听到这三个字,朱棣脑海里全是朱允炆那挥之不去的形象。
让他无比的痛苦。
这个折磨了他后半辈子的人,为什么没有死,他怎么还活着。
还能够占领金陵当皇帝。
那么他又算什么?
当年就是他朱棣亲自前去将朱允炆赶走的,现在他又回来了。
又当了皇帝,他的确是皇家的血脉,他是正统的皇帝。
自己费尽心思找他,就是怕他出现,然后振臂一呼,得到天下的响应,然后说他朱棣不是来清君侧的,而是造反来抢侄儿的皇位的。
得位不正的事情影响了朱棣一辈子了。
现在他又回来了。
朱棣无比的痛苦,差一点就栽倒在地。
现场的其余人也是无比的震撼。
朱允炆这个人,但凡是有点年岁的成年人都知道他,都听说过他。
现在是永乐十八年,也就是说,在场的人只要是超过十八岁的人,都是经历过两朝的人了。
他们以前就是建文朝的人。
建文一朝延续朱元璋的统治,加上他的仁慈,对于百姓其实还是不错的。
因此,在百姓的心目中朱允炆并没有那么的不堪。
只是他削藩的事情在勋贵之中引起了不少的轰动。
可是这对于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呢?
好在朱棣一朝,对于百姓虽然是增加了税赋,可是呢因为是永乐盛世,大家也得到很太平,也是风调雨顺的,日子过得也不错。
因此,他们倒是没有一定要踩一下哪一个皇帝。
他们就是觉得朱允炆怎么会还活着呢?
当初朱棣靖难之役清君侧的时候,朱允炆以为是杀他来的,不是已经烧死于皇宫之中吗?
朱棣昭告天下的时候就是这样说的啊。
怎么现在朱允炆又活着回来了?
难道当时朱允炆并没有死,朱棣撒谎了?
那么这样说起来,朱棣就不是清君侧,而是真正的造反来的,朱允炆为了自保才故意欺骗了朱棣。
这个道理大家一想就通。
就有人说道:“金陵城的皇帝是朱允炆的话,那么这天下就有两个皇帝了,一个是永乐皇帝的儿子朱高炽,现在叫做洪熙皇帝的。他是永乐皇帝这一脉的,当初并没有得到太子朱元璋的传位啊。
相反金陵城的这位皇帝,建文帝,那是太祖朱元璋亲自传位的正统皇帝。
那么这两个皇帝同时出现了,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皇帝呢?”
另一个人也回答道:“当然是洪熙皇帝是正统了啊,不管当时的情况如何。
永乐皇帝都是当了皇帝的,朱允炆当时逃跑了,那么他的皇位就不是他的了。
永乐皇帝也是太子的儿子,有权力也有血脉可以继承皇位的,这也是正的啊。
那么他的儿子自然也是可以的当皇帝的!
至于这个建文皇帝,他已经丢掉了皇帝位子,再回来重新登基,这就不合适了,属于是造反了。
一个天下怎么能够有两个皇帝呢,难道还要二分天下吗?”
也有人反对这个说法。
“你这个说得就不对,建文皇帝的位置是朱棣抢走的,现在朱棣死了,建文皇帝还活着,那么他就可以继续坐回皇位,京城的洪熙皇帝那一脉就属于得位不正,自然应该让得位正的建文皇帝才行。”
“你这个不对!”
“你这个才对呢!”
不同意见的人因为这个事情居然直接吵了起来。
各自都有各自的意见。
朱棣在当场的时候,对于这些话语都听到了耳朵里,只是他现在十分的痛苦,不想说一句话。
他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朱允炆这个时候要回来。
为什么朱允炆还活着。
这些百姓的话,其实就是天下的一个缩影。
纵使他这一辈子兢兢业业,为了大明的江山不曾懈怠。
他也做得不错。
也缔造了难得的盛世。
可是还是有些人说得对,他就是得位不正的。
这一点一直就是朱棣心中的结,人家一说,他就马上被点着了。
这里的人会这样想,那么天下的人也会这样想啊。
朱棣太难受了。
他也不想再听了,这些声音太刺耳了。
每一句都如针扎一样刺入他的心。
那个传消息的人这个时候也加入了争吵当中,他要传达的消息就是这个,现在说完了,他也就没有办法装了,只能是跟着大家争论。
朱棣带着四人走了,他们也没有发觉。
这也正常,来一些人走一些人都是正常的,这是茶铺嘛。
朱棣的神态,在其余的四人眼中简直太奇怪了。
他们一起上路,到达下一个地点的时候,这才有人问他,出现了什么情况。
‘老黄,你这是怎么了,刚才你都还好好的,怎么一听到朱允炆这个人名,你就这样了?’
这些人对于老黄本来就是有猜测的,现在结合他听到朱允炆的名字,突然就变得有些奇怪了。
这也难免让他们联系在一起。
只不过,他们还是很难想象这个老黄就是朱棣。
因为这样的话,那么不是两个都已经死了的人,都活过来了?
朱允炆本来是死了的,这是当时昭告天下的,天下人都知道,后来朱棣当了皇帝。
现在朱棣又出现了?
这不是闹着玩吗?
朱棣怎么可能又活过来了,朱允炆也活过来了,那么是不是死去的人都能活过来啊。
那自己死去的家人能不能活过来?
所以,他们不知道这里面的原因,只能是瞎猜,就算是瞎猜也知道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哪有死去的人又活过来呢。
不过,老黄这突然的变化有十分的奇怪。
难道他和那个什么朱允炆是有什么仇吗?
于是他们还是安慰道:“老黄,你现在什么也不说,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帮你。
不过,我们还是觉得这些消息有可能是假的。
毕竟朱允炆本来就是已经死的了,他现在活过来了?
这不是小说,这是真的事情啊,那么就是有很大的可能,要么是传达消息的人说错了,要么就是这个朱允炆是假的。
是有人冒充的。
朱允炆这个事情,包括靖难之役这个事情天下人皆知啊。
有人能够冒充朱允炆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历朝历代不是也有各种冒充的人吗,有些甚至还冒充观世音菩萨呢。
这不奇怪!
我觉得你不用这么难过,我们还是继续走吧,说不定还能听到一些不一样的消息也不一定。”
他们眼睛朱棣什么都不愿说起,他们也不能强求。
只能是劝他继续往前走,否则,在这里耽误久了,说不定王钊带人来找他们回去呢。
当然他们回去也不至于按照逃兵处罚,但至少也就没有了自由。
只能在军中效力了。
朱棣听到他们几人的话,也是觉得有些道理。
当然这里面大多数是属于自欺欺人的想法。
他觉得有可能他们说得是对的。
这个什么朱允炆就是假的。
现在自己在这里伤心难过也没有什么意思,倒不如回去看看。
回去和姚广孝接上头。
好好的去了解一下这里面的情况。
就算是真的朱允炆在出现,那么也一定要让他死去。
否则,自己这一脉的子孙以后怎么当皇帝呢?
朱棣勉强也算是振作了起来。
跟着他们四人又踏上了回京的路途。
由于他们几人都是步行,没有马匹,又不愿意招摇过市,所以行径的速度并不快。
就这样又走了一两天,他们五人在歇脚的时候,又听到了不同的消息。
这个消息说的是,朱高炽已经知道了金陵出了一个皇帝。
还是叫做朱允炆的。
朱高炽当即就下达了诏书,说这个朱允炆是假的,并派出樊忠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去剿灭反贼。
天下人这才知道,原来这个朱允炆是假的。
是冒充的。
他还是什么教主,用什么毒物快乐丹来控制人心,听说那个东西一闻上就会上瘾。
这种人怎么会是真的朱允炆呢!
朱棣听到这则消息,他的心也就稍安了许多。
他觉得朱高炽做得非常的对。
不管这个朱允炆是真还是假,都应该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假的,然后公布他的罪行。
这样哪怕他是真的,也不会引起什么波澜来。
朱棣还是很欣慰的。
然而事情总是不如意的,他们又走了一段路,又听到了另外一则消息。
这一则消息是朱允炆这边派出的人来混淆视听的。
他说道:“他就是真正的朱允炆,是太-祖亲自点的太孙,当年靖难之役的时候,燕逆朱棣攻入京城,他为了保命,这才烧毁宫殿,杀了皇后,那几具尸体就是太监宫女以及皇后,他自己则是逃出宫去,出家为僧了。
后来在本善老和尚的保护下,躲过了锦衣卫的几轮盘查这才活了下来。
活了下来之后,先是以佛法布道,拉拢了很多的信众,后来本善有意做宰相,也想学习姚广孝辅助他上位。
就暗中招兵买马,提供经济上面的支持,加上本来就有的信众基础,让他们很快就得到了收获。
队伍也越来越大。
后来有一个来自于缅-甸邦的和尚,以文化交流的目的来到了寺院,在他的口中得知了快乐丹这种东西,于是,就花重金买下了许多的实物和种子,成功将快乐丹作为药物发放给大家。
有了快乐丹之后,这个队伍就越发庞大了,终于在朱棣驾崩之后,徐辉祖被软禁在金陵城的这个时期,他带领着众人来到了金陵。
占领了金陵,并且成功继位。
现在江南各郡已经都承认了他的正统地位,他本来以前就在金陵当的皇帝,这些人都认识他。
这一点假不了,现在朱高炽以非正统之位,挟天下人心,实在是非常的不应当。
原本我还想与他二分天下,念及他父亲北伐之功,将北平之地赏赐于他。
却没有想到,他不识好歹,敢搬弄是非,居然说朕是假的。
现在朕广招天下有识之士共同一起去征伐朱高炽。
让他交出兵权,交出皇位。
尔等如果加入,等到成功之时,将论-功行赏,不计较身份地位,只以功劳论大小。
哪怕是以前有罪在身之人,也可以既往不咎,并论-功行赏!”
朱允炆发布的这个榜文,可谓是情真意切,连自己用快乐丹的事情都说出来了。
的确是非常的真诚。
这种真诚百姓们也是能够感受到的。
大家于是又开始议论纷纷。
朱棣这个时候听到这些话,他之前的好心情也已经完全没有了。
他在心里暗暗叫苦。
“这朱允炆怕是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