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00章 不用人力也不用畜力的压水机

作者:天煌贵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对于杨少峰的狡辩行为,玉儿直接选择无视,锦儿更是直接白了杨少峰一眼,说道:“相公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殿下和韩国公他们怎么想。”


    “这可是涉及到整个大明所有百姓的大工程,而且是能够影响千秋万代的大工程,太子殿下和韩国公他们能不为此操心烦忧?”


    “只要为了此事操心烦忧,太子殿下就必然会想办法来给相公添堵。”


    “现在就是看是你这个当姐夫的快人一步,还是殿下那个做小舅子的技高一筹。”


    杨少峰嗯了一声,又端起小龙团吸溜两口。


    自家娘子说的对。


    朱标那就是一颗黑到五彩斑斓的黑芝麻汤圆,本官要是不抢先下手折腾他,他也必然会想办法来折腾本官。


    正当杨少峰胡乱琢磨时,锦儿又继续说道:“反正太子现在多半没什么政务要忙,相公想要折腾他,最好的法子就是在义母跟前给他上眼药。”


    杨少峰眼前一亮,问道:“计将安出?”


    锦儿笑眯眯的说道:“相公知不知道,义母最近一直在做些什么?”


    杨少峰微微一怔,答道:“为夫最近一直在忙那些压水机的事儿,怎么可能知道义母在忙什么?”


    锦儿忽然微微低头,压低了声音说道:“义母最近一直在做些孩童的衣衫,男孩儿的和女孩儿的都有,而且从刚出生的婴儿穿的,一直到十来岁时能穿的,义母都做了一些,说是,说是……”


    玉儿瞧着锦儿一直吭吭哧哧的不好意思说,干脆接过话头,说道:“义母说,婆婆走的早,她这个做外婆的便提前给小外孙和小外孙女准备好要穿的衣裳。”


    随着锦儿和玉儿的话音落下,杨少峰直接呆住了。


    有这样儿的丈母娘,是本官的福气。


    所以,要不要看在丈母娘的面子上,暂时先放过小登那颗黑芝麻汤圆?


    毕竟岳母大人对本官这个女婿是真好。


    只是转念一想,杨少峰又改变了主意。


    丈母娘对本官好,本官好好孝敬丈母娘也就是了。


    跟那颗黑芝麻汤圆有什么关系?


    难道本官放过他,他就不来折腾本官这个当姐夫的?


    锦儿又继续说道:“太子殿下今年虚岁十八,按照新修的《大明律·户律·婚姻》规定,殿下最早也得到洪武七年才能成亲。”


    “也就是说,义母最早也得到洪武七年年底甚至洪武八年才能抱上孙子。”


    “相公只要愿意,随时都能拿这个在义母面前给太子上眼药。”


    啥玩意儿?


    拿这个去岳母大人面前给黑芝麻汤圆上眼药?


    杨少峰直接摇头否定:“那可不行。”


    “娘子刚刚都说了,岳母大人在给咱们家的孩儿准备小衣衫。”


    “要是拿这个去岳母大人面前说事儿,只怕不是给黑……太子殿下上眼药,而是给本官和你们两个上眼药。”


    “到时候岳母大人该催着咱们生孩子了。”


    穿越前就被催生二胎。


    穿越后还要被催生。


    本官就逃不开被催的命?


    杨少峰摇了摇头,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晃出脑海,说道:“想要给太子殿下添堵,还是得从朝堂政务上面想办法。”


    略微顿了顿,杨少峰忽然眼前一亮。


    “御史台!”


    “大理寺!”


    “这回从御史台和大理寺身上着手!”


    杨少峰喜笑颜开的说道:“中书省都改制成内阁了,难道还能让他御史台和大理寺逍遥法外?”


    锦儿无奈的叹息一声。


    请问,逍遥法外这个词是这么用的么?


    “反正原本的御史台也没什么用处,顶多就是月底的时候拿为夫刷业绩。”


    “与其让他们天天给老……老泰山和殿下还有为夫添堵,倒不如给他们找点儿正事去做。”


    杨少峰端起小龙团吸溜一口,美滋滋的说道:“就按照工部的拆分思路来,让他御史台跟大理寺也进行拆分。”


    “御史台先拆出一部分来,不归内阁也不归任何人管,只负责监察各级官员。”


    “不对,不应该这么说,应该是直接改变御史台的结构,从原本的言官改成监察、审查、监督结构。”


    “还不对,还是要拆分,一部分是刚刚说的这些,另外一部分得拆成都察院,专门针对地方上的案件进行处理,把审案的权力从地方官手里拿走,交给大理寺的地方衙门。”


    “……”


    杨少峰越研究越嗨。


    抄作业嘛。


    有现成的作业不拿来抄,简直都对不起国家通过学校补贴到自己的那些钱,更对不起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


    最关键的是,这种拿御史台和大理寺改制的玩法,牵扯到的可不仅仅只是御史台和大理寺。


    朱重八那个老登,朱标那个小登,还有改制后的中书省,外加各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州府各衙门,大家伙儿谁都逃不开。


    至于刘伯温……这老匹夫不得掉上十斤八斤的头发?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么改下来,没个一年半载的功夫,绝对不可能改完。”


    杨少峰放下茶杯,一边斟酌一边说道:“想要说动岳父大人进行御史台和大理寺改制,恐怕比想象中要困难一些。”


    略微顿了顿,杨少峰干脆从躺椅上起身,说道:“为夫先去写份奏本。”


    ……


    正当杨少峰琢磨着写一份御史台改制奏本的时候,朱皇帝正蹲在宁阳县的冶铁工坊里看稀奇。


    几个工匠围在一个烧水的炉子旁边,目光死死的盯着炉子上的水壶。


    看着水壶盖被蒸汽顶得一上一下,一个工匠忍不住挠了挠头,说道:“你们有啥想法没有?”


    旁边的工匠同样挠头。


    自家大老爷异想天开,说让自己这些人来看水壶,说是把水壶烧开水之后蒸汽顶盖子的事儿给弄明白,就能做出不用人力也不用畜力的压水机。


    我滴个老天爷来,这能有啥想法?


    咱们宁阳县谁家还没个炉子?


    谁还没见过水壶烧开时是个啥样儿?


    就是那热气顶着壶盖一上一下。


    既然是在壶盖上面装个轴,再用齿轮连接到压水机上,那又得是多大的壶才能带得动压水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