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际的广阔海域上,以“昆仑山”旗舰为首的舰队,密密麻麻的分布在周边的海域上,呈现着清晰的四路前进纵队,绵延十几公里长。
在这只庞大的特混舰队中,核心主力舰队是以四艘“昆仑山”级战力舰为主力的第一打击编队,另编有“椰城”号和“泗水”号快速打击战列舰,共计6艘主力战列舰。
整个第一打击编队最高航速超过23节,具备世界顶尖的战舰火力,是一头正欲四处捕食的猛虎。
第二打击编队是“马尼拉”号为首的9艘战列舰,铁甲森森地阵列而前,就仿佛是一队不甘寂寞的老将,重擎战旗。
凭心而论
大楚帝国第二打击编队整体实力与扶桑国联合海军相差访佛,实力就在伯仲之间,难分高下。
而在至关重要的巡洋舰队中,大楚帝国集中了合计33艘巡洋舰,分成了第一巡洋舰分队和第二巡洋舰分队,犹如大鹏展翅一般分列在主舰队的左右两侧。
行驶在最前方的是驱逐舰队,共由57艘鱼雷驱逐舰组成,这是战场上的刺客,也是发起最后致命一击的冲锋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角色。
整个大楚帝国远征舰队由105艘战舰组成,汇集了大楚帝国七成左右的主力战舰(注;在海外分舰队中,还拥有大量的老式铁甲舰,巡洋舰,巡防舰和潜艇),
早在远征舰队启锚出发之前,就有十几艘潜艇提前几天出航,目标琉球那霸港,经过补给后,伺机待命。
当今时代的鱼雷技术还不很稳定,潜艇在战备巡航时装备的都是57mm甲板火炮,在执行拦截任务时上浮对敌。
只有在收到出击的命令时,这些潜艇才会在港口装上鱼雷,向目标海域机动,准备实施偷袭。
旗舰“昆仑山”号的司令塔里
十多位海军将官汇集在这里,居中的是海军部大臣何祝成上将,他亲自挂帅担任远征舰队司令长官,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舰队杀向扶桑岛。
此刻,他站在这里顾盼自雄,眼中焕发着异样明亮的光采,感觉达到了人生巅峰。
入眼看过去
前方如小山般破浪前行的几艘主力战列舰,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有种海洋尽在掌握的主宰感觉,强大到让人血脉贲张。
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海洋上,到处都是一路向北急驰的战舰,航行产生的长长尾流密密麻麻,形成的空前庞大的舰队,这是整个太平洋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没有之一。
自从12月2日正式宣战之后,时间已过去两天。
大楚帝国远征舰队如今行驶在冲绳岛以东的广阔洋面上,按照计划,今天下午各驱逐舰队将陆续进入那霸港补给,完成全部补给为期两天。
驱逐舰队排水量较小,航程有限,需要在那霸港进行一次中途补给,战列舰和巡洋舰这种大型战舰就不需要了。
在此期间
主力战列舰队与两支巡洋舰分舰队将徘徊在附近海面上,一则是警戒,二则是等待。
“报告司令长官阁下,第四驱逐分舰队申请离开编队,进入那霸港补给,恭请示下。”
“记录时间,允许离开编队。”
“遵命,长官。”
在传令官离开后,何祝成上将脸上心情不错的露出一抹微笑,对身边的舰队军令部长梁山全少将说道;
“梁部长,舰队已经抵达作战海域,让你手底下电讯处的小伙子们全都打起精神来,每天24小时给我警醒着,本司令长官要知道所有情报。”
“尊敬的司令长官阁下,所有战舰电讯室都配备了足够的人手,制定了严苛的规范。卑职敢以项上人头担保,绝不会漏掉一条电讯情报。”
“哈哈哈……你的脑袋还是自己留着吧,本司令长官只要通信畅通,”
“恭请司令长官阁下放心,远征舰队通信可以保证畅通无阻,旗舰命令随传随到,如臂指使。”
“好,必须要把任何可能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中。”何祝成上将信心百倍的说道。
汲取了日俄海战中的最深刻教训,大楚帝国皇家海军作战条令严格命令;
舰队指挥官不允许好勇逞能,冲在战列线的第一位,一旦遭受敌炮火集中伤害,会给整个舰队指挥带来巨大的伤害。
沙俄第一、第二和第三太平洋舰队就是在这一点上屡屡折戟沉沙,从而导致整个舰队失去指挥,损失尤为惨重。
早在日俄战争之初,1904年3月上旬,俄国新任太平洋分舰队司令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刚到职不久,
1904年3月22日,马卡罗夫便率领舰队出海挑战,1904年4月13日,马卡罗夫就因所乘军舰于返回基地途中触雷毙命,死的非常憋屈。
这是一位沙俄海军名将,曾指挥“勇士”号巡洋舰环游世界,具有极其丰富的海上航行和作战经验。
他曾经两赴极地考察,在晋升为海军少将后,马卡洛夫发明了一种炮弹弹帽,大大增强了炮弹的穿透力,被称之为“马卡洛夫弹帽”。
可惜的是
因为沙俄腐败的官僚主义从没有被实践列装,日俄战争中俄罗斯舰队如果装备了这种炮弹,将会毫不费力的击穿扶桑军舰的主装甲。
其乘坐的旗舰“比德罗巴普洛夫斯克”号位于舰队前列,是造成这一惨剧的主要原因。
在对马海战中
经历220天远洋航行的沙俄舰队人困马乏,在遭遇到扶桑国联合舰队的截击时,舰队指挥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应对敌舰队阵型变化。
扶桑国联合舰队抓住机会完成阵前大转弯,凭借着“T”字头有利阵型,首先集中火力猛攻俄国舰队的旗舰。
海战开始仅半小时左右,沙俄舰队指挥官罗日杰斯特温斯基中将的旗舰“苏沃洛夫号”被迫退出战斗,罗日杰斯特温斯基本人负重伤(后被俘投降)。
其他几艘旗舰也相继被击沉击伤。俄国舰队从此失去指挥,陷入一片混乱,海战演变为一边倒的屠杀。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大楚帝国远征舰队可不能再犯这种低级失误,在大楚皇帝正国会的亲自干预下,作战时取消了悬挂旗舰旗以及其他一些明显特征,改为使用密电码指挥。
整个舰队下发了十几套密电码,随机选择,作战开始前启用,作战结束后废弃。
无线密电指挥是当今世界前沿的最新科技,电台中的重要部件真空管只有几个小时的寿命,在高温条件下损坏要迅速更换,以免影响通信联络。
所有战舰的密电室都是宝贝,处于舰队长官的精心呵护之下。
若是通信断了,那么整个舰队指挥也就完蛋了,所带来的损害极其严重。
第一机动打击舰队的总计6艘战列舰,前4艘昆仑山级几乎一模一样,没有任何旗舰的特征。
第二火力打击舰队的总计9艘“马尼拉”级战列舰,同样差别极小,极小,只是每一次批量建造时的细微改进,同样没有任何旗舰的特征。
这样难缠的对手,必给扶桑国联合舰队判定重点打击的指挥舰造成了极大困难,几乎难以分辨,只能凭撞大运了。
旗舰“昆仑山”号隶属于第一机动打击编队,在总计6艘组成的战列线中,排在整个战列舰纵队的第4位。
这个作战位置可以兼顾前后,让扶桑人抓破脑袋也想不到。
“报告司令长官阁下,东北方10:30方向,出现一前一后两艘英国巡洋舰,距离约为38链,如何应对……请指示。”
“传令第二巡洋舰队派出机动战舰驱逐,此地进入作战海域,任何无关舰只迅速离开,防止误伤。”
“遵命,司令长官阁下。”
“报告司令长官阁下,英舰“温彻斯特爵士”号巡洋舰发电询问,我远征舰队意欲为何?他们对激化地区局势的不理智行为深感担忧,希望我方保持克制。”
“再次给予警告,若英舰再次纠缠,允许褪下炮衣,发出明确强硬信号。”
“遵命,司令长官阁下。”
在大洋海军相遇的礼仪中,褪下炮衣是非常严厉的行为。
距离真正开炮警告只剩下一步之遥,若因此挑起两国战争,后果极为严重。
何柱成上将不带丝毫磕碰的下达命令,心中油然升起了一股浓浓的骄傲,这是大楚帝国皇家海军果断的对英国人说“不”。
甭谈解释不解释?
那是帝国外交部的事儿,在率领联合舰队大举北上的时候,帝国皇帝就亲自交代过;
谁来也没用,直接招呼就是了。
纵然以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强大的心脏,对帝国辛苦经营四十余年的皇家舰队也不敢掉以轻心,更不能让他们干起活儿来束手束脚。
那岂不等于自废武功?
于是就下达了这样一条严旨,英国人想拦着就直接干他,包括德国人和法国人,谁拦着就干谁。
麻了个蛋的,想死就趁早说。
英国人能够封锁苏伊士运河以及欧亚交通线,大楚帝国同样有能力封锁红海航道,互相伤害呗。
红海天堑要塞可不是摆设,那是牢牢擎住英国人下半身的一只铁爪。
若然发力,能够把英国人的蛋黄都捏出来,就是这么牛逼。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辛苦布置了几十年的长远帝国版图,牢牢掌控了苏伊士运河航线,马六甲航线,麦哲伦航线和巴拿马航线,在世界七大咽喉要道中占据了4个。
与楚国交恶,英国人得掂量掂量能不能承受帝国反击的怒火。
现在已经是20世纪初
英国自维多利亚时期最巅峰的辉煌早已落幕,如今成了泥足深陷的世界殖民巨人,要靠着很多欧洲盟友和列强的帮衬才行,这就包括大楚帝国。
如今的美、楚、德三国国民经济总量都超越了英国,军备力量增强显著,这无形中给英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有一直关心和支持这本书的热心读者,问割了吗?作者葡萄君要做出解释,正面回应疑问。
有支持葡萄君的读者朋友也读过《澳洲1876》《北美1946》,知道葡萄君很少求票,也很少断更,一直埋着头默默更新。
这次断更是因为家里老父亲过世,他是一位军队转业的老干部,老革命,沉靡病榻两年半时间,终于离开了深切缅怀的挚爱亲朋和儿女们。
4月30日清晨噩耗传来,作为排行第二的儿子,葡萄君一直与长兄在料理后事,拜谢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们,忙的几天水米没沾牙。
昨天上午终于送入墓园,父亲的过去带走了我们的思念,愿他在天堂得到永恒的安宁,好人一生平安。
这不,今天睡了一觉起来浑身酸痛难耐,依然抓紧时间更新,一点儿都不敢辜负了读者朋友。
对于两天的断更,葡萄君表示深切的歉意,并计划在今后完结这本书期间,绝不能再断更了。
今天一更,下半晚时还有一更,明天调整好状态后开始更新,在此特说明,并拜谢一众支持这本书的热心读者。)(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