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违反规定,后果不堪设想。
得到肉钩子后,林公子明白还需更多物件才能对付铁头龙王,他在镇上寻觅一番仍未有所获,索性找了一家客栈暂住。
店伙计牵走马匹,领着林公子往后面走去。
穿过庭院时,可以看到一口巨井伫立**,井口直径约莫三四米。
井口上方安装着一个打水用的辘轳,缠绕着一圈圈粗麻绳。
寻常井上的辘轳不过几十米长的麻绳,而这里竟缠绕着近二百米的绳索,可见这井有多深。
林公子见到那麻绳眼睛一亮,心想真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他经过井边时仔细查看,确认是目标后并未立即行动。
这与屠夫的肉钩子不同。
他之所以用银元买肉钩子,是因为**虽然长相凶悍却不算精明。
而这家客栈老板个个八面玲珑,直接买绳子恐怕不容易,说不定刚开口就会引起怀疑,进而漫天要价,虽然林公子不缺这点钱,但他不愿平白无故浪费。
至于如何在不违背规矩的情况下拿到麻绳,他已经胸有成竹,此刻只是默默跟随店伙计前往客房休息。
次日清晨,林公子结清账目,再次牵马在镇上闲逛。
这次他不再四处观望,而是专注于观察路人。
他漫步街头,目光游移不定,尤其注意男性行人。
林川第一次将目光落在脚边,接着看向自己的双手,最后才缓缓移向对面的面容。
若是遇到符合自己目标的男人,便悄悄跟踪,直至找到对方的住所。
这般寻找了三天,他终于锁定了一个大致合适的人选。
照理来说,该着手处理那件棘手的事情了,然而林川总觉得哪里还不对劲。他的直觉告诉他,还缺少某些关键的东西。
作为一个摸金之人,林川深知自己的敏感之处——一旦锁定一件宝物,他不仅能立刻知晓它的名字、引路的符引,还能感知到获取它时需要注意的禁忌。虽然那件东西并不是传说中的奇珍异宝,但它依然隐隐透露出一些线索。只是这些线索还不够完整,他需要继续寻找。
林川再次把镇子逛了个遍,依旧毫无头绪。他隐约觉得,缺失的关键并不在镇子里。于是跨上马匹,朝着镇外的方向探索而去。
从晨光初现到暮色降临,他一刻未曾停歇,却始终一无所获。直到马儿带着他来到一片荒野时,那匹平日温顺的坐骑突然发出一声尖锐的嘶鸣,并猛地扬起前蹄,仿佛受到某种惊吓。
林川稳住身形,待马儿恢复平静后才翻身下马,开始检查周围的情况。那马儿焦躁地在原地踱步,蹄子不停地刨动地面,显然非常不安。
林川观察着这一切,更加确信附近一定隐藏着什么。他闭目凝神,环顾四周,却发现前方的荒地上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燥热之气。尽管正值冬季,寒意袭人,可这片土地上却不见一丝霜迹。
他伸手抓起一把泥土,触感干裂,轻轻一搓便化作粉末散落开来。这种异常的干燥让人难以置信。
这时,一阵细微的响动从不远处的枯草丛中传来。当他抬起头时,一抹绿意迅速掠过,消失不见。
“原来是这样。”
林川已经明白了,这就是当年被李春莱他们击败的那个旱魃精怪。所有的线索此刻在他脑海中清晰地拼凑起来。
“时机成熟了,可以动手了。”
他记下方位,翻身上马,疾驰离开此地。
三天后,一名年轻道士出现在这座小镇。因镇上李姓居多,故名为李家镇,这里的大事皆由族长商议决定。
那道士甫一入镇,便径直前往李家宗祠巡视,引起守祠老人的注意。
“小子,你在这里晃悠什么?”
这道士正是林川乔装改扮而来。
“我是来行善积德的。”
“行善?呵呵。”老人挑眉,“李家祠堂可不是施善的地方。”
“确实可以。”林川笑着指向镇外,“镇外有只旱魃,若不及时除掉,未来几年恐怕连雨水都要绝迹。”
“这便是你的功劳?”
老人审视着眼前的年轻人,虽穿着道袍,却显得稚嫩无比,更像一个靠装神弄鬼混饭吃的骗子。
“年轻人当以正途为本,读书也好,学艺也罢,总比空谈强。”
说罢转身欲回祠内,却被林川拦住。他知道这位老人身份特殊,必须说服他才能借助李家镇的力量。
“前辈,您不妨随我去看看,**如何一目了然。”
林川的话让老人陷入沉思。
老周这一块地方要是真有那个怪东西,那整个村子可就倒霉了。要是真闹起旱灾,地里什么都种不出来,那可真是麻烦。
“那就去看看呗。”老周也觉得这事情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好。
于是他叫上几个年轻人跟着小道士出了村,一路走到了小道士发现那怪东西的地方。到了地方,小道士指着他化开的霜后干湿分明的界线说道:“老先生,您看,这里就是霜化的位置,一边正常湿润,另一边干燥得像干旱了好多年一样。”
老周抬起头看着四周,发现这种奇怪的情况并不仅仅是在眼前这一块,而是整个荒地都被这样的现象包围着,那条干湿分明的线把荒地和其他地方分隔开来。接着他又从地里挖出一块土,在手里搓了搓。看着手里的粉末,老周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以前是个种田的老把式,对土地特别了解。这个地方虽然说是荒地,不像耕种过的田地那么肥沃,但也不应该这么干燥啊。而且荒地深处还有一片乱葬岗呢。
乱葬岗加上这些异象,让老周彻底相信这里确实有问题了。
“小师父,你能找到那怪东西躲在哪里吗?”
嘿嘿,平时小道士也没见得有什么用,可是一旦需要帮忙,就立刻改口叫小师父了,这就是个典型的农民式的狡猾老头。
小道士看到老周终于相信自己,立刻点头:“当然能找到,不然我怎么敢说要做好事呢?”
老周一听这话就松了一口气,能找到就好。
“既然这样,那小师父你给指点一下吧,我们村子必定重重有赏。”
小道士一听这话就知道老周想干什么了。
这是要去对付那个怪东西,所谓的“打旱魃”,在书里写的就是聚集一群人去挖掘,然后把它捣碎来祈祷,叫作“打旱骨桩”。
意思是说要把变成了怪东西的尸骸挖出来,大家一起弄坏它,这样旱灾就能解决了。
只是如果让他们把那个怪东西弄没了,他就少了一个对付河里的怪物的环节,这可不行,这事儿环环相扣,哪怕少一步都不行。
“重赏就不必了,我就是来做好事的,这些世俗的东西我不要。”
“我看你们这里不光有旱魃,在黄河渡口那边也有水妖作怪。”
“做一件好事是做,做两件好事也是做,不如我把这两件都做了。”
“帮你们用旱魃的法术除去那水妖。”
“你觉得怎么样?”
水妖?
老周眨了眨眼。
“小师父说的是河里的那个怪鱼?”
“什么怪鱼,不过是一条大鱼成精罢了。”
小道士摇摇头。
老周在心里琢磨了一下,老实说,那条怪鱼一直在这一带活动,确实影响了村民捕鱼和渡河。
要是真的能除掉那怪鱼,到时候大家捕鱼就不用提心吊胆了。
再说老周的村子地理位置不错,如果除掉了怪鱼,他们的小渡口因为过往的客人增多也会越来越热闹。
这样一想,老周心里已经同意了,但这事可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
“小师父,这事我一个人做不了主,得回去和其他长辈商量一下。”
“没关系,这次做法事少不了要很多人帮忙,得好好商量商量。”
小道士也不急,这事肯定是要办的,跑不了。
一行人回到村里后,老周找到了村里的其他长辈商量这件事。
听说自家附近居然有个旱魃,大家当场就炸开了锅。
这可是旱魃啊,一旦成气候那可是要大旱的。
后来听到小道士要来做好事,把旱魃和怪鱼一起除掉,这才松了口气,有人能对付就好。
“小师父是不是有点太年轻了?”
一个长辈听说小道士才十**岁,皱起了眉头。
“要不我们去请山上的道士来做法事?”
这句话一出口,在场的人都轻轻点头,确实太年轻了,都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这次可是关系到村子的大事,不能马虎。
“糊涂!”
老周翻了个白眼。
“旱魃是小道士先发现的,人家都说是要做好事的,你们背着人家去找山上的道士来办事,这不是得罪人嘛。”
“他能看出旱魃的踪迹,说明他有本事。”
\"喂,招惹了一个有真功夫的道士,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这一报复起来,嘿。\"
\"让他稍微动动手就能让张家镇不得安宁,到时候看哪家晚上还能睡得踏实。\"
\"这还只是小事,若他真对祖坟动手脚,我看你们到时候怎么应对!\"
在场的长辈这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
\"那就请那位年轻道士作法吧,若成功了便好,不成的话再请茅山来的师父,到那时是他能力不足,也怪不得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