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6章 不要怕惊动大家

作者:松柏常青888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我走了!要是忙不过来,就让邻居帮忙。


    实在不行就把我妈接来住几天。”


    “还有,跟祖父他们说一声。”


    “有什么事,不要怕惊动大家。”


    “嗯!”


    李晓峰再看向怀中的小冬冬,“这小子。”


    陈芳菲点头,“嗯,路上小心。”


    “记得早点回来。”


    李晓峰应允,伸手轻拥陈芳菲。


    “等我,很快就回来。”


    陈芳菲眼眶泛红,“我们等着你。”


    此时,隔壁王志强也提着包袱出门,身后一老妇满脸自豪,如同年轻了几岁,挎着他的胳膊走出去。


    身后,刘桂芝也笑意盈盈地跟着。


    四合院的人们都知道情况,不少人站在门口送行,连阎大叔都前来告别,话虽不少但全是客套。


    李晓峰只当耳边风。


    松开陈芳菲,看着众人有些拘谨的她,李晓峰却不以为意。


    昨晚见识过她的另一面,若不是自己身体结实,差点招架不住。


    清晨起来,看着精神抖擞的陈芳菲和故作平静的自己,再次确认了那句话:“没有犁坏的地,只有累垮的牛。”


    挥手与张明他们道别。


    陈芳菲将孩子抱至胡同口才停下,随后李晓峰坐上吉普车。


    另一边,王志强送走老太太,自己拿着行李走向火车站。


    “王志强,这次不用你去了,回去工厂就行。”


    秘书周强拦住了他。


    陈芳菲与李晓峰同时愣住,胡同志及其他送行的人都愣住了,这不是说好的吗?


    显然背后有人使绊子。


    “同志,我是王志强啊,昨天刚定下的?”


    王志强不满,心里认定是隔壁的李晓峰搞鬼。


    小强明白原因,“确实通过考核,但上级查过后没通过,所以不能去!”


    因这事杨厂长都被批了一顿。


    听到解释,王志强脸瞬间涨红,呆立当场。


    吉普车缓缓启动,李晓峰向陈芳菲挥手告别。


    心里有些不好受。


    “李工,我真佩服你。”


    司机说话带着钦佩,“昨天听杨厂长电话,你第一个报名,还不知道何时结束呢!换成我肯定要多想想。”


    李晓峰正色:“这只是应该做的。”


    作为一名有远见者,这是应有的担当。


    车辆消失在转角,胡同口,陈芳菲抱着孩子返回。


    赵丽华拉着小雨过来同行,经过王志强身边时加快脚步。


    旁边的周明则盯着这位,如有异动随时出手。


    其他人也都羡慕地看着李晓峰。


    能参加建设工作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


    车子抵达轧钢厂,下车见到早已到达的林国梁,旁边还站着侯军,显然是替易志强而来。


    大家交流几句,杨副厂长等人前来相送。


    “家里都安顿好了?”


    “差不多。”


    杨副厂长放心地说:“上面已联系街道办照顾好家眷。”


    一行人坐上两辆吉普车,迅速驶离,留下诸多羡慕目光。


    到了火车站,三人跟随士兵进入专门等候区。


    “老林,果然在这遇见了。”


    一位高瘦老人走近寒暄,林国梁同样热情响应。


    互相介绍后得知是东方机械厂牛师傅。


    一番笑声之后,十个人凑在一起。


    这时工作人员领入站台,登上熟悉绿皮火车。


    十人依次上车,找到属于位置坐下。


    列车逐渐驶离站台。


    西行的路线已然设定,具体目的地无人知晓。


    李晓峰把被褥枕头垫好,摸着腰间小包裹,里面装着特别的小东西——一份可以连接两地影像的装置。


    找个舒适的姿势躺下,闭上眼休息。


    昨晚熬夜折腾加上身体的疲惫,让他逐渐沉入梦乡。


    没过多久,赵小川均匀的鼾声在车厢里响起,随后整个车厢充斥着轻微的打鼾声。


    火车行进的哐当声像是一阵轻柔而持续的摇篮曲,在这种迷离的状态下,他一直睡到了中午。


    “老王,该起来了!”


    坐在对面的老张正在看窗外,而旁边的老孙和李工正在进行象棋对弈。


    这种娱乐方式在这单调的旅途中尤为珍贵。


    “起不来啊,上了年纪坐久了腰就疼。”


    老张叹气中流露出些许无奈。


    赵小川揉了揉肚子,发现时间已过午夜,便问道:


    “什么时候吃饭?”


    其他几人只是摇头,“不清楚!”


    这回答让人心灰意冷。


    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看到门边站着的卫兵们面无表情的模样,便放弃问他们。


    回到座位,从包里掏出半个甜瓜吃起来,并递了一半给旁边的刘工程师,继续闲聊。


    “我们现在到了哪?”


    “真想知道就去地图上看呗。”


    车窗外是田野景色和偶尔闪过的劳作人影,让赵小川意识到他们已经离开了四九城。


    “我们已经离开北京了!”


    刘工程师笑着回应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着餐车里的面条与鸡蛋,对比下显得格外精致。


    吃完饭,战士默默收走饭盒。


    这一路来大家都默契地接受这些不说话的规矩。


    车程的后半段,夜晚静谧中车子曾停过一段时间,或许是进行例行检查或补给。


    之后的颠簸与噪音又伴随着众人继续入睡。


    次日凌晨六点,火车终于到达终点,大家整理行李准备迎接未知的目的地。


    站台上出现的迎接队伍带来新的希望。


    “欢迎各位来到金皋!”


    一名年轻女领队王莲带领一男同行,向刚下车的人打招呼。


    赵小川留意到那名男子的严肃与军人身份,似乎这次行程涉及某些重要的使命。


    工厂的后勤主任身份确认了他的怀疑。


    王莲带领一行人乘上卡车前往新住处的路上介绍情况,并提醒他们即将入住的安排。


    赵小川透过车窗仔细观察沿途工业区的景致——低矮厂房、忙碌工人和飞扬尘土构成一幅独特的工业图画。


    到达红砖小楼后的房间简单布置得温馨如家。


    稍做休息后,赵小川独自下楼逛一圈。


    一名随行卫兵陪伴左右解释厂区基本情况,顺便成为临时向导,解答有关生活设施的问题。


    两人抽烟聊天间得知工厂背景及人员配置,以及这里肩负的重大科研任务的重要性。


    午后又有新一批成员抵达,显然这将是一场汇聚全国技术力量的盛会。


    赵小川回房后躺在床上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工作,需要这样大规模的人力调配和技术协作呢?


    未来等待他的是怎样的挑战?这些问题萦绕在心头,也激起他对即将展开工作的无限期待与好奇。


    夜晚,一群人随着呼喊声陆续走下楼来。


    还是李玲——那位雷厉风行的后勤主管,在说话间露出了一口洁白的牙齿,带着西北姑娘特有的豪放气质。


    当大家走出门外,面对陌生却友好的面容时,都彼此亲切地打着招呼。


    看见认识的人则会微笑着点头或是拥抱。


    就像此刻,赵伟国正满脸笑容地与一位留着小胡子的男人握手,两人脸上丝毫没有不愉快的表情。


    而钱军也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毕竟都是成年人了。


    大伙儿相互问候着、交流各自的来处,并偶尔因为一些有趣的事情开怀一笑。


    钱军数了数周围的人,约莫有四十多个,但基本全是满头银发的老者。


    自己或许算这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吧!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从北边到南端,由西方向内陆汇聚于此,各地方言混杂,有些人的话语速度太快,如同外国高丽的语言一般令人难懂;相较而言,南方口音虽然怪异但稍微还能辨别。


    不过即使无法完全听清彼此话语,这并未阻止人们之间的结识。


    每个人心知肚明,能来到此地皆非等闲之辈。


    “老胡”


    是北方三机械厂的八级钳工高手汤浩然,而据孙成透露,此次北三机械表现最佳的是名叫吴刚的中年男人,他的技术远胜于汤浩然,在选拔赛中排名首位。


    另一边,则是南方南京制造工厂派出的顶级人才陈建国,他身材魁梧,技艺精湛堪比吴刚。


    尽管名字被提及几次,这些人的名气虽未响彻全国,可在其专业圈子里却颇具影响力。


    在众多长辈中间行走时,钱军注意到偶尔会传来有关他的讨论。


    随后队伍在张艳的带领下朝着饭堂进发。


    那里陈设简单,长桌配木凳可供多人同时用餐。


    就座后,钱军旁边分别是赵伟国和几个从帝都赶来的同行们。


    在陌生环境中,大家都倾向于和熟人坐一起形成一种默契的小团体。


    不久,有几个新面孔出现,领头的是一个皮肤苍白、身材瘦削,眼窝深陷的老者,其身后跟随的同伴也显现出营养不良的迹象。


    他们的到来引起众人关注。


    张艳急忙上前介绍:“这是我们工厂党支部书记王老师,特别抽出时间为各位接风洗尘。”


    热烈的掌声响起,在场所有人礼貌站立鼓掌迎接这位尊贵客人。


    然而,赵伟国却盯着人群中某位老人若有所思。


    “诸位好啊,非常高兴你们能够来到咱们这儿。”


    老书记王老师洪亮地说道,“我们将共同肩负一项伟大且艰巨使命,请相信无论面临什么挑战都能团结克服!请问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呢?”


    喜欢盗墓:开局山出家成道士请大家收藏:()盗墓:开局山出家成道士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