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6章 对这两人另眼相看

作者:松柏常青888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小勇则深知自己并非绝对无敌,只是凭借着一种特殊的状态取得暂时性的优势。


    面对徐老和其他年轻人的认可,以及来自内心深处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思考,他对自己的定位产生了重新的认知。


    这场意外却精彩的对决不仅仅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也为周围的人带来了深刻的感悟和启示。


    几个人提出异议,但老爷子并没有动怒,反而朝身边的几位老友笑道:“当年我跟他爷爷比试的时候,也是这般局面。”


    陈伯笑着附和道:“是啊,跟现在几乎一模一样。


    看来这么多年了,传承没断。”


    “嗯!”


    随后,老爷子对着不远处的众人挥挥手,几个年轻人都走了过来。


    他正色道:“记住,在战场上遇到敌人时,不要想着怎么生存,全力应战的人往往是那个能活下去的。”


    说完后,老爷子开始详细讲解刚才比试中的每一个细节。


    从两人刚开始交手,直到最后分出胜负,逐段拆解分析。


    经过一番解析,在场的人对这两人另眼相看。


    特别是那位名叫晓波的年轻人,尽管年纪不大,实力却异常强悍。


    “晓波!”


    “老爷子。”


    “这次你赢得很漂亮。”


    面对输赢,老爷子坦然承认并不在意失了面子。


    晓东同样点头赞同,内心欣慰不已。


    “想知道当年你爷爷是怎么应对的吗?”


    老爷子微笑着看向晓波,这个年轻人很有前途。


    “当时,你爷爷面对敌人的刀斧,丝毫没有退缩之意。”


    听到这话,晓波感到一阵震撼与自惭形愧。


    “这是你爷爷的态度。”


    老爷子继续说,“我当时问他为何不躲避。


    他说:即使死也要保持直立脊梁,绝不能向敌人低头。”


    闻言,众人都陷入沉思中。


    晓波深深鞠躬感谢老人的教诲,而周围的晚辈却显得茫然不解。


    同一句话,有人能领悟真谛,有人只能停留于表面。


    不久,几个老战士开玩笑地嘲弄对方失败。


    面对这种调侃,老爷子却笑呵呵地说:“我们是高手切磋,你们这些小家伙瞎掺合什么?”


    “喂,听说你也有儿子了?”


    忽然,一个老战士问晓波。


    “嗯。”


    “那么等你孩子长大了再来较量一下吧,我看这次不会连输三场。”


    老人笑着说道。


    晓波不禁哑然失笑,这听起来像是约定好了十八年的对决。


    幸亏自己姓杨,并非姓郭。


    在笑声中,气氛再度变得轻松,老爷子招呼大家进屋吃午饭,周围的人围拢来向晓波提问,还有一位叫张虎的老战士在一旁起哄,想要利用这场午宴找回一点面子。


    而晓涛本人却不慌不忙。


    远山在旁观察晓波,对他是否能承受酒桌上的攻势心有顾虑,但也知道这是个教育的机会。


    于是未加阻止。


    当大家一起吃饭时,年长的一群人在内间用饭,其余的人则被安排到三张不同的桌子上。


    东河硬拉上晓波,使得他不得不和大人们同桌而坐,不过幸好张龙与安明在旁边陪伴他。


    席间交谈内容大多询问关于晓波的工作以及个人生活,老人们都很关心。


    “最近工厂非常忙碌。


    一千多台拖拉机刚送到西北地区,并且来自各地的订单源源不断。


    现在车间都在忙着制造引擎组件。”


    晓波答到,远山听了若有所思,感慨万分——如果还在原来的厂里干的话也许就能一同分享这份光荣。


    席间的对话转向工业生产,讨论起了拖拉机的受欢迎情况。


    老人们叹息家里的孩子远远无法与此人相比。


    俗语所说:"同样的粮食养活千种人”


    ,确实是这么回事。


    席间还发生了一些插曲和玩笑。


    徐虎几次邀请晓波喝酒,但都被礼貌性谢绝。


    后来酒喝得更多,几人轮番敬酒,结果都败下阵来。


    远山目睹一切心中感叹自己的孩子不仅工作不如意,甚至连喝酒都不行。


    晓峰讲述了天山的故事,那充满豪情的声音让大家深受感动。


    饭局即将结束时,东河和远山送走晓波,并赠送了一把带着二十发子弹的手枪作为礼物,希望他在特殊时期能够做好防备工作。


    离开时他们也担心老爷子的严厉要求会迫使这些孩子接受更严格训练。


    院子里的大爷们见到背负长枪回家的晓波表示惊讶,但他坚持说是上级指示为了预防破坏活动而配备的,并以此警示其他居民注意安全问题。


    回到家里,晓波与妻儿谈论今天的经历,并自豪地提到了太爷爷的事迹。


    妻子虽然觉得他的做法过分,但她也理解丈夫想要争一口气的决心,明白男性的竞争意识。


    李文博输了可真没面子。


    苏晓燕见张大力带回来一把枪,并没有露出丝毫的惊讶。


    简单说了几句后,张大力把枪架在屋梁上,并让女儿小敏帮忙固定好,然后回到屋里睡觉。


    再醒来时,天已经黑了,苏晓燕正在厨房准备晚餐。


    张大力悄悄起来,看了一眼熟睡的儿子,小心翼翼地避免打扰到他。


    苏晓燕听到动静后,忙着将饭菜摆好。


    “饿坏了你这个家伙!喝这么多!”


    张大力笑着回答,目光落到餐桌上,家里吃的不缺,再加上天热所以就吃得比较简单。


    “这大米确实香。”


    张大力吃了几口米饭,感觉特别有嚼劲,心里暖洋洋的。


    “喜欢就多吃点。”


    苏晓燕高兴地说,继续从锅里盛出食物。


    这时,张大力忽然停住了。


    手中的筷子落在桌子上,吓了苏晓燕一跳,赶忙上前摸他的额头。


    “老公,快去洗刷这口锅。


    我一会儿就来帮你。”


    说完,张大力迅速冲进屋子,拿起了纸笔,认真的写下几行字,思考片刻后才停下来。


    苏晓燕并没有追问,只是一心收拾桌子上的东西。


    过了一会儿,张大力拎起装着高压锅的麻袋,给苏晓燕吻了一脸柔情:“等我回来再细说。”


    说完,骑车离去。


    半小时后,张大力来到附近的部队家属院,出来的是王军的妻子陈红。


    “大力,你这么着急,有什么事啊?”


    “婶子,小勇是不是走了?”


    “走了,今晚的火车,现在应该已经上车了。”


    “哦,能联系到吗?”


    张大力懊恼自己忘记了这么重要的事情。


    “怎么了?”


    陈红问,并注意到了他手上提着的麻袋。


    “婶子,我这里有个高压锅想送给他,用这个可以保证煮出来的饭更香。


    麻烦你替我转交给她。”


    虽然对一个锅还要特意送来感到奇怪,但看在他们多年的情分上还是同意了。


    张大力回到来处之后,苏晓燕早已将菜做好,两人一起坐着说话。


    张大力大致说明情况,苏晓燕也不多问,只觉得家里的厨具不错就够了。


    第二天一大早,张大力先向轧钢厂请假一天,准备送苏晓燕回去并与陈爷爷一起前往乡下。


    刚走到胡同外时看见了熟悉的吉普车。


    张大力清楚陈爷爷到了。


    进院子的时候听见笑声传来,看到陈老爷子抱着孙子小瑞玩耍,而苏晓燕正忙着整理东西。


    陈安也闻声前来,听邻居说起,不仅力气大而且酒量也非常好。


    更让人惊讶的是陈爷爷告诉他张大力是轧钢厂的技术员,在设计发明方面也很厉害。


    这让陈安越发敬佩张大力,便走上前来打了个招呼。


    大家寒暄了一会之后坐上了车,朝着城外出发。


    午餐时间,杨家村的人们正忙着做饭。


    杨太爷回家见到车子后发现抱孩子的张大力和一个面容相似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那位老朋友陈大成与杨太爷见面时都十分感慨,两人拥抱许久。


    张大力在旁边帮着把行李搬进来后也开始做饭帮忙。


    杨太爷与陈大成相谈甚欢,聊了许多旧时回忆。


    聊完后,大家都非常愉快。


    下午,在轧钢厂里许大志正坐在一边想着心事。


    尽管他最近有了新的工作机会,却总觉得有些空虚。


    特别是不能再去乡村游玩和品尝土特产这件事让他十分怀念过去。


    最终他想到了自己的前妻柳雪娥。


    若能够重修旧好自然更好。


    只是他心里清楚现在的她估计看不上自己了吧。


    许大志再次陷入深深的叹息中。


    秦彩凤红着眼睛跑过来诉苦,抱怨生活艰辛,傻刚安慰不了她也无计可施。


    这些天里,许大志偷偷做电影放映挣钱,日子过得还很不错。


    这让秦彩凤十分羡慕和不满。


    下班后,许大志准备去新婚宴上展示他的电影机,为新人庆祝。


    这次他希望能在活动结束后再好好收下这笔额外收入。


    夜晚九点,李建国从四合院中走出来,穿上那身标志性的工作服,脸上带着一丝满意的笑容。


    这次的任务完成得不错,主人很满意,还额外奖励了两个肉丸子,真是令人满意。


    他一路来到轧钢厂,准备开始晚上的劳作,忽然发现粪坑竟然已经有人挑过了。


    李建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莫非是赵石头今天良心发现了?这么勤奋?”


    按说平时他们俩总是一起干活的,各自负责一部分,彼此也不想吃亏。


    但今夜显然不寻常。


    正疑惑之际,一道手电光照在他脸上,令他刺眼难睁。


    一个熟悉的声音随之响起:“李建国,你还知道上班呢?你就是这么进行劳动改造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