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2章 彻夜长谈

作者:松柏常青888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秦诗婉微微一笑:


    “真的要发生这种事时我会进宫恳求父皇赦免。”


    若不肯我就以自刎换你自由,总比分离强。”


    长舒一口气:


    虽知她们说的情非绝对,心里一直牵挂之事终于稍微放心些许。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


    既然李涛寻种立功,我不会破坏他们婚姻。


    有意则合,不然就是命理使然。”


    “尽我所能成全此缘。”


    秦诗婉停顿了一下:


    顺其自然即可,不要过分苛求。


    明天去通知暗影阁将母女提走,妥善安排。待英布回,为夫会奖励他们。”


    “此事不难


    北地归来后,公子阳虽然与儒家学人疏远了,但他的言行依旧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儒学思想的喜爱。始皇秦玄对此心有疑虑:倘若他将江山社稷托付给阳,是否会引发儒家势力的卷土重来?然而,现在看来,似乎可以宽慰些许。


    “老师邀我为报纸写一篇头版头条。”


    公子阳从怀中取出文稿:“请父皇教诲。”


    “拿来。”


    “阳,你到寡人这边来。”


    秦玄和蔼地伸手示意。


    “父皇,儿臣做了一个模型。”


    公子阳从衣袖中抽出两块小三角板,引得秦玄莞尔一笑,恍若回到了十多年前的情景。那时他政务繁杂,常期盼子弟能早日成材,因此让阳常常留在御书房读书。每当不留神时,儿子就会偷偷在桌案底下摆弄一些小物件,令他不悦。


    “秦墨最擅长此类模型构建,”秦玄微微点头,目光柔和。“想必是受到师旷之教导吧。”


    “正是师旷的启发。”


    阳将三角板摆到桌子上:“这是大秦社稷的模样。”


    “寡人的江山社稷?”


    始皇帝接过,发现上有一条横线,并标有不同的文字:


    “最下面是平民百姓、商贾工匠,因为他们人多而位低。”


    “中层是士大夫及勋贵之家。”


    “居上层的是……”


    阳侧目看向父亲,见秦玄轻抚顶点处,答道:“高高在上,无出其右,便是陛下您。”


    秦玄点头:“你觉得你的模型形如屋宇吗?”


    “民是砖石,构成基石;士人是梁柱,建于其上;宗亲似瓦片,铺满屋脊。”


    “这些道理都是师旷教你的?”


    尽管模型设计新颖,但这其中的道理并无特别新颖之处。


    阳展示另一块倒三角板:“老师真正教授的是这个。”


    秦玄将其颠倒过来,发现顺序完全颠覆:“皇家拥有田亩万顷,内务府工坊无数,财势极盛;士农工商依次排开,底层则是困苦的平民百姓。”


    “父皇,您的怒气……且听我道完再责罚不迟。”


    秦玄愤怒起身,呵斥道:“大胆!”转而又问,“难道你也受此逆贼蛊惑不成!”


    “赵成!快进来!”


    阳连忙低头拜服:“请父皇息怒。给儿臣一刻钟的时间。”


    秦玄稍许收敛怒火:“寡人心中的怒火难平……好吧!”


    阳快速说道:“当初祖辈立国不过方圆百里,如今秦国疆域广阔。”


    他提问:“六国立后所获的利润如何分配?谁多谁少?”


    秦玄深思片刻。


    “天下苍生求平安、富贵、荣华;统一之后,百姓虽得安定,但未享其他红利;功名则由文官武臣占据;六国珍藏尽数入库,税收也倍增数倍。”


    秦玄冷静了下来:“你说下去!”


    阳继续道:“人心永无满足,既得到安宁,又期望财富。然而现状……”


    秦玄打断道:“未能惠及所有百姓,是我的过错吗?”


    “非也。假使江山如一家商号,征伐六国如同生意。”皇家本钱厚,利分多;士人参合者,所得较少;平民无所投资,所得亦微。


    “征战后,各层次皆渴求更多收益。近处商机做完了,那就开拓远方。但北击匈奴和南征越人,这两场战事耗费巨大,几乎无盈。”


    秦玄默然。


    他知道边疆战乱虽有利无几,但耗损却极其巨大。为了守护国土,这些牺牲无可避免,然而确实影响了国力。


    “天下同利,则持守长久;独取私利,则谋反丛生。”


    秦玄大惊。


    他细思扶苏所说,确是如此。


    “唯有师旷预见秦国危局,并给出对策。如齐景公询问何以治国,得答案‘君惠民’。”


    阳重新抓起倒三角,继续陈述。此时始皇帝脸色已变得慎重。朝臣弹劾师旷擅权跋扈亏空朝廷,但这并非全部 。扶苏深知,要挽救国脉,唯有变革之道。


    他思索片刻,从旁边拿起一张白纸,在三角尺的辅助下撕下了相同大小的一片。


    “王室内库确实空虚,但是钱粮去了何处?”


    “大人并未私吞,而将物品存放于府中库房。”


    “他大幅提升内务院工匠及受聘民工的薪酬。”


    长皇子将倒三角形纸的两边分别撕开一块。


    “内务院工匠、民工及其家属都从中获益良多。”


    君主有些不悦:“那都是我给他们的。”


    长皇子轻笑:“无论如何,这些举措让大家士气高涨,愿意为皇室世代效力。”


    “在公私合营筹备证券交易市场时,朝廷中的权贵和勋臣们都因大人的改革而蒙受重大损失。”


    见此情形,君主体察地平复了心情。


    听说最近卫毅频频北行寄送信件,要求卫靖筹集资金用于祭祀仪式。显赫世家连祭祀祖先的资金都不足,想到这让人不禁宽慰些。长皇子再在倒三角两侧边缘处各撕去一小块,放于案上重新拼凑:


    “提到此事,儿臣还想说一句关于妹妹的事。”


    “她的作坊出产玻璃、香皂,从士人贵族手中获取了不少财富。”


    “所得钱财没有被浪费,而是用于炼土产硝,开山挖矿,并付给劳工优厚薪酬。”


    “内务院在购买物料和雇佣工人时也非常慷慨。”


    “通过这些渠道,许多款项最后流入普通百姓手里。”


    长皇子将撕碎的纸重新贴回后,倒三角逐渐变得像正三角一样稳固:“陛下,我们的江山基础正在变得更加牢固。”


    “除此之外,推广翻车、精铁农具和引入优良作物也带来了巨大好处。”


    “就像是用更坚固的材质建造房屋。”


    “这是永世不可动摇的基础!”


    君主仔细打量了一阵子,指着 问道:“那对梁柱如何处理?”


    “他们恐怕恨之入骨。”


    “若有人出面护短,士人们也会一并怨恨。”


    “将来民愤沸腾时,他们就会反过来对付你。”


    长皇子镇定回答:“其实,这些人追求的就是财富与荣耀。”


    秦国商行先前困境在于——外出经商亏本经营,朝廷不断资助稳定局面。


    但在装备上了精良武器之后,所需人员减少了。


    交通便利加上水泥出现也缩短了时间成本。


    先进工具增加了产出。


    根据智者指点,商队也懂得哪些域外货物更有利润可赚。


    君主默然良久,目光来回于书案上的图形与墙上地图之间。


    想起某次讨论中的词汇“生,生产……”。“生产力”。


    “正确!”君主深思后道。“生产力即利。”。


    世间万物皆为利益而来,为利益而去。他提供足够的利,所以士人与民众欣然响应。


    回想起来,部分将领如李真或蒙干等对这位智者怀有感恩之情。


    甚至连北方重镇统帅的态度也模棱两可,从未与其发生公开冲突。


    理清利害关系后,儿子的任务显得更加明确。对下属继续实行惠民措施;减轻税收和鼓励开垦荒地。培养工匠以提高劳动效率……


    “我要让每位国民都有以一敌十的力量”,他说,“父亲需要建造更多的道路与大船。”


    “如果武将渴望战斗,则给予足够机会让他们尽情发挥吧。”


    面对广阔天地,何愁建功立业!


    君主低声感叹:“庆幸有这样的人才啊。”


    “您现在还想惩治智者吗?” 儿臣半开玩笑地说。


    君主稍显窘迫:“他已是我女婿,我怎么会轻率行事。”


    只是一句牢 话而已,不足挂齿。 长皇子想说: 无戏言,然而考虑到父亲可能面子上过不去,便收起了话头。


    “您觉得我做的模型有趣吗?” “或许可以留在宫中供观赏用。”


    君主随即联想到墨家不仅仅只会机械制造。“是啊”。对方爽快答应,并提起另一件事。


    “父皇,儿臣写的文章您还没有过目呢。” 君主重新坐好聚神观看。


    诸华一体,九地同治,文章如是说。“他们想要的是安逸与温饱,并非敌人。真正反对秦的是六国的残余势力”。


    为满足己欲兴波澜而使苍生遭苦,便是逆天下之公意,应共除之。


    君主回应:“废止故民与藩民区别?”


    秦国有两套籍贯系统,老秦国民为旧民;原六国地域百姓是外籍,以及两者混血儿叫


    再三交代,切勿提前告知任何人,即便亲人亦不例外。


    李玉洁连连答应,并以各种方式表决心后,才让刘煜感到稍微安心了些。然而第二天消息便已外泄。


    “你听说皇上打算让太子代理政务?”


    饭桌上,的嘴张得几乎能塞下一颗鸡蛋,眼里满是惊讶之情。


    “母后亲口说的,难道还会假不成?”


    嬴紫萱满脸喜色:“万物皆有苦甜,尝过后才能识辨;道路或宽或险,走一遭方知 。”


    “皇兄将肩负重任,这是磨砺成长的机会。”


    “况且汤谷离京师并不远,若出现问题,陛下也能迅速应对。”


    “夫君,你不高兴吗?”


    回过神来,笑言道:“怎么会不高兴?”


    “只是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令人有些恍惚。”


    他和刘煜常常彻夜长谈,纵论时局,抒发理想,虽然饱经挫败、历经磨难,仍充满豪情壮志。但现在,这一切有了新的变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