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类对着帕子上的花纹看个不停,小背篓苍白一笑,从柜子里拿出了一条干净的帕子,“这是我自己绣的,送给你。不过我手笨,娘怎么教都绣不好,你别笑我做得丑。”
李类接过去看,上面的花纹还是同一种,只是绣得歪歪扭扭的,一看就是个新手做的。
等李类小心地将帕子收好,小背篓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往门窗外小心地看了一圈,接着将她拉到角落,从自己的床底掏出了一本薄薄的册子,“哑巴,你想不想读书?”
李类自然是要点头了。
“这是一本药草集,你看了它,不仅能认字,还能挖到更多的药草,拿去卖钱,攒上几年,你就坐上船去铢州城里过活吧,不要留在打金镇了。”
小背篓边说边将册子打开。这册子的封面上没有字,里面每一页都画了一株药草,背面是密密麻麻的字,应该是介绍药草的习性等,画工精细,字体也很漂亮,不是印刷品,应该是私人所写的药草笔记。
李类的鉴赏水平不高,但看冷硬中带着狂放的笔锋便知作者不是蓝娘子,她像无所依凭的水,那作者则是火星迸溅的钢,两者之间的差别实在太明显了。
药草集约摸五十页左右,最后三页密密麻麻全是字,小背篓说那里写了几种常见病症的药方子,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是足以传家的好东西,子孙后代落败了还能当个游方郎中糊口,不至于流落到最底层。
看出了李类的疑惑,小背篓轻声说道:“不知道我爹从哪里捡的,他不说。这东西我留不住了,你拿去吧。”
等到晚上躺在柴堆上,李类才将藏在怀里的药草集拿出来,借着月光看了几页,人和字互相不认识,只能看点图。
是时候将认字提上日程了。
第二天一早,李类忙完义庄的活,没有上山,而是在萍婆的默许下去了小背篓家。
小背篓脸色很憔悴,走路都有些打晃,李类连忙接手她手中的活计,生火做饭,将母女俩喂饱。
“昨天晚上一直有人在门外说话,我都没敢睡。”小背篓心不在焉地搅着碗里的粥水,“等会我要跟其他叔叔的家人一块去长生药行要个说法,麻烦你帮我看一下家,我很快就回来。”
李类点头,用勺子将蓝娘子唇边的粥水抹去。
一晚上的功夫,悲伤过度的蓝娘子越发痴了,现在连米水吃不进去,看着非常虚弱。
这是不详的征兆,小背篓悲戚地看着蓝娘子,整个人几乎要破碎掉。但她没有悲伤的时间,吃完饭就立马出门串联其他遇难者的家属,集体给长生药行施压。
李类还以为这事要拉扯很久,结果一个多时辰后,小背篓就拿着大包小包回来了。
“大药行死的人多了,早就准备好了,我们这些臭鱼烂虾怎么哪里是对手,一点小恩小惠就堵了大部分人的嘴,人没了还得念着人家好。”
小背篓拿出两个制式五两的小小银元宝放在桌上,一个个打开纸包,里面都是些精致的糕点、果干、晒干的精品药材等能入口的东西,大包里是一套男子的衣服,包头亵衣鞋袜俱全,是给死者装殓用的,倒是想得周到。
全部的东西加起来不足二十两,这就是一条人命的重量了。
“他们说我爹没站稳被洪水冲走了,我不信!”小背篓咬牙道,“他大半辈子都在山里赶路,山洪也遇见几次了,一直没出事,这次怎么可能会躲不过。”
“为什么就不放过我们!长生药行……白家……呵呵……”
小背篓不知想到什么,情绪起伏过大,竟然用五指并爪在自己脸上狠狠一抓,等李类强拉开,她脸上已经留下了五条血痕。
李类连忙打来清水为她清理。
小背篓全程一言不发,木木呆呆的,有向蓝娘子发展的趋势。好在这孩子心理调节能力挺强,没一会就缓过来了,神色沮丧地趴在桌子上。
“我太没用了是不是?如果我有足够的钱,爹就不用做这么危险的活,娘的病很快就能治好。如果我有武功,像姓白的宗师那样厉害,就不会有人敢轻视我,等我把那些坏人统统杀了,就不会再有女孩被逼着卖出去送死了。”
这像是呓语又像是决心的话,让李类感受到了一丝寒意,顺从内心的感觉,她轻轻拍了拍小背篓的肩,传达了自己的友好。
小背篓慢慢转过头来,冲她笑了一下,目光闪动,似有千言万语,最终还是归于平静。
“真好吃啊。”小背篓随手捡一块糕点塞进嘴里,嚼了几下,发出真诚的感叹,“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病了,爹给我买了几片云糕,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的糕点了,现在跟这玩意一比,简直跟泥巴一样难吃。”
小背篓哈哈笑着大口吃东西,还不忘往小伙伴嘴里塞几块。
这是人家老爹的命换来的,李类吃不下去,放在一边。
中午小背篓又跑出去了,一些家属或是不死心,或是贪心,还想再去长生商行里闹一闹,小背篓现在巴不得事情闹大起来,自然是欣然前往,并大方地露出脸上的痕迹,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目光。
李类依旧守在蓝娘子床边,她一直躺在床上,时醒时睡,不说话也不认人。
屋子里的气味不大好,李类打开窗户,让阳光和微风从窗户的缝隙间流进来。
在满屋子亮堂堂的暖光中,蓝娘子似乎感受到了什么,睁开了眼睛,扭头看见了李类,竟然对她笑了一下,自己坐了起来。
蓝娘子现在神志清醒,苍白的脸颊上泛起血色,但李类却高兴不起来,满脑子只有四个大字:回光返照。
“好孩子,芽儿给你添麻烦了。”蓝娘子温温柔柔地说道,“那孩子想一出是一处,以后你不要老顺着她。”
李类看着她含笑的眼睛,点点头。
蓝娘子还指挥李类打开被褥压着的柜子,叫她从中拿出一件兔皮袄子,“我刚做好的,你拿去用吧,也不值多少钱,冬天穿了暖和。”
接着蓝娘子便不再说话了,而是一直望着门口,她时间不多了,要将最后的力气留给女儿。
李类不好丢下蓝娘子一人跑去镇子里找人,只好不时往路口转一圈,这会等了将近两个时辰,小背篓才姗姗来迟。
“娘!”小背篓一进门就往蓝娘子怀里钻,像是眷恋母亲的幼儿,回到了熟悉又安全的怀抱。
李类退出屋子,将空间留给母女俩。
等到房门再次打开时,小背篓已经将原先不肯用的白麻布裹在头上,对着李类深深一拜。
“哑巴,麻烦你,帮我把萍婆叫来吧。”
屋内,蓝娘子静静躺在床上,脸上盖着洁白的帕子。
作为专业人士,萍婆办起丧事来可谓是高效又周全。
先一通掐算,得出明天中午是动土吉时。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91073|17013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又问林家夫妻的生辰,指点了几块吉地。
找萍婆买了座双人合葬棺,又委托萍婆打点吉地,小背篓将所有银钱都拿了出来还不够,又把长生药行赔付的东西和箱笼等大件家具都甩卖出去才堪堪填上缺口,一应的丧仪全不办,主要也是办不起,今天在家停棺一晚,明天就入土为安。
李类不回义庄,而是陪着小背篓度过这艰难的一晚。
黑漆的大棺材横在小小的堂屋中,衬着跪在旁边的小背篓是如此弱小。
纸钱一张张扑进火盆,火光跳跃,投射在人的眼中,就像是种了一株不安分的火苗。
“我不是爹和娘生的孩子。”幽静的夜里,沉默了许久的小背篓忽然开口,“十二年前,也是大洪涝,我那时只有一两岁,被亲生爹娘放到水盆里,顺着水流飘到岸边,被我爹捡到了。”
“爹运气可好了,老是能捡到东西。”
轻笑一声,小背篓又说道:“爹的家人都没有了,地也被大户抢走,他就跟着难民想去铢州讨生活,半道上捡到了生病的娘,我们三个便装作一家三口,兜兜转转来到了打金镇,在这里生活下来。”
“其实我跟你一样,都是没家没来历的孩子。”
小背篓自顾述说着,李类在一旁当合格的倾听者。
“没钱没势就活该被欺负吗?我不服,哑巴,我不服!”
“打金镇太小了,天下之大,我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第二天早上,阴云密布,相熟的邻居相继前来吊唁,林老爹生前人缘不错,不少人来送他们夫妻最后一程。
长生药行的也派了个小管事过来敬了一炷香,留下几两丧仪钱,表示这是大掌柜自己掏的腰包。
萍婆主持了简单的法事,大家合力抬起棺材,送往葬地。
萍婆昨天傍晚就点好了穴,几个壮年小伙合力,很快就挖出了墓穴。
孝女长跪墓前,厚重的黄土隔开生死两个世界。
李类表情沉重,心中波澜不惊,对她来说,这个世界并没有让她真正留恋爱重的存在,所有人和物都将成为她前进的养料,以她的寿命长度来看,生离死别将会成为她经历的主旋律。
小背篓是第一个,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送葬结束,李类扶着小背篓回到空空的房子,帮她收拾东西。
俩人正忙着,老熟人石三爷又来了。
扫了一眼没啥值钱东西的屋子,石三爷丢下最后通牒:“丫头,不是三爷逼你,你家没个顶门的人,月底的租子肯定是交不上了。看到码头那些红灯笼没有?你还年轻,别把自己折腾到那种田地,只要听大老爷的话,吃香喝辣不必说,奉承得好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小背篓听了,低下头不知在想什么,却是没有了前段时间的抗拒。
石三爷见了自得一笑,“你能想清楚就再好不过了,一会我叫人给你送些吃穿过来,哎哟,药也得给你送点,还好脸上的伤不深,涂几天药就行了。好孩子,可要记着三爷的情啊。”
“啧啧,可惜了,那林家娘子还是有些颜色的。”
还未走远,那群狗东西嘴里说的话就开始有味儿了。
小背篓慢慢抬起头,弯了弯嘴角,似笑非笑。
全程旁观的李类望向门外,天空中阴云沉沉,大地被晒了这么多天,终于等到风雨欲来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