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柳素琴打完电话回去,还没到吃饭时间,不过堂屋已经很热闹了,林家几兄弟都围在一起烤火,何胜利和林全生也在。
林全生正扒拉着一个刚从火堆里翻出来的烤红薯。
虽然没什么男女大防,但一群大男人凑一起吹牛打屁,柳素琴也没什么兴趣加入,正想转身出去看看疯跑的孩子们,就被眼尖的林南江发现了,疯狂的朝她招手示意,“素琴,怎么还站在门口?进来烤火啊。”
话刚落音,坐在他旁边的人已经自觉起身让位,一群人都笑盈盈看着门口的柳素琴。
盛情难却,她只得迈步进去,打了一圈招呼,目光最后落在林全生身上,“全生哥没吃早饭?”
林全生点头,“起晚了,又快到午饭的时间,随便吃个烤红薯垫垫肚子。”
林南河闻言忍不住告状道,“还说呢,昨晚你们回去后,全生哥跟撒了欢似的,带着一群人闹腾到大半夜,要不是咱妈忍不住过来喊他们回家休息,估计还有得闹呢。”
林全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嘿嘿,这不是帮你庆祝嘛,闹得越大,越能表达我们对你的祝福。”
林南河自己提到昨晚的闹洞房,众人注意力一下子都转移到这上面,一个个笑得意味深长,林南江嫌他们不够正经,便凑到媳妇跟前咬耳朵,“打完电话了?”
柳素琴点头,正要告诉他已经顺利把年后开工的任务交出去了的好消息,刚吃完红薯的林全生也凑了过来,“电话?素琴你去打电话了?”
“对,刚去打电话问了下我爸妈顺利到家了没,顺便给小青也打了个电话。”柳素琴说着瞥了他一眼,“幸好我问了,你回来到现在都不知会一声,知道小青在家多担心吗?”
林全生想挠头,抬起一半想起刚扒了红薯还没洗手,又赶紧把手放下,颇为尴尬帮自己找补,“那个,昨天忙着帮南河接亲闹洞房,今天又睡到现在才起来,这不是还没时间嘛……”
柳素琴轻啧一声,林南江便紧跟她的步伐,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好兄弟,“借口,你压根就是回来玩得太嗨,把媳妇孩子都忘了吧。”
林全生:……
本来他这会儿还在家抱着大胖儿子讲故事呢,是谁软磨硬泡、忽悠着他一起回来的?
柳素琴也就是随口吐槽了下,说完开始转述道,“小青在家都还好,她说家里安静下来,乐乐也没那么爱哭了,她跟李婶两个人做做饭,看看电视,还挺清闲的,让你不用担心。”
林全生点头,“既然她们娘几个在家清闲,我也会多抽空打电话回去问问的。”
“那就更好了。”柳素琴刚说完,袖子被人扯了扯,只见林南江迫不及待的问,“那岳父岳母那里还好吧,他们回了村里还是直接住在镇上?对了,李红他们又是怎么说的?”
柳素琴也耐心的一一回答,“爸妈和小弟都住在镇上,二哥二嫂特意收拾了几间客房,他们还打算在新家准备年夜饭,到时候把大哥一家也喊去镇上吃年夜饭,我妈问咱们要不要也去?”
林南江不假思索,“去呗,!
二舅哥刚盖了新楼房,全家整整齐齐都到了,咱们也不能缺席,晚点我去跟爸妈说。”
柳素琴满意的笑了笑,“爸妈要是同意,记得给我娘家回个电话。”
“好的。”
柳素琴之后说起工作上的安排,也非常顺利,张明亮和李红都信心满满接下任务,表示只要奖金到位,让他们把工位当家都没问题。
林南江顿时喜笑颜开,“那真是太好了。”
“好什么?”安静旁听的林全生再次出声,“都没时间回去开工,那你们是要去做什么?”
林南江就把他们过完年准备去庐山玩几天的打算说了,顺嘴邀请道,“你也没去过庐山,要不跟我们一起去玩几天?”
林全生自己是心动的,但好兄弟俩口子刚才的提醒他到底也听进了心里,如今娶了老婆生了娃,他在外面就不能只顾自己高兴,媳妇孩子会担心的,纠结了一会儿,还是摇头,“算了,你们自己玩,我年后跟柳平一块回去算了。”
店里正月初八开工,柳平只是老板的弟弟,又不是老板本板,当然要按时回去报道了。
钱菊香和柳老根说不定会因为他们临时的出游计划而推迟返城时间,但柳平肯定是初八之前就要到深市的。
林南江这次不再坚持说服林全生加入他们,伸长手臂拍了拍他的肩膀,“也行,那你早点回去。再过两年,乐乐满三岁了,我们两家可以一起带孩子出去玩。”
柳素琴以为他们凑在一起,只会无聊的吹牛消磨时间,其实是刻板印象了,至少这次他们有在讨论正事,只是她的到来让话题歪了一下,但很快又回归正题,林南河说起结婚前岳父和几个大舅哥特意找他谈话的事。
谈话内容大致是许萱萱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还是唯一的女孩,称之为掌上明珠也不为过,考虑到两家的差距,他们没给许萱萱准备太多的嫁妆,而是直接折现,许萱萱父母和几个兄嫂都给了数目不小的现金,林家凑的彩礼也原封没动,许父都给存在一张卡里,准备给女儿当压箱底。
是的,林南河娶媳妇的彩礼是找家里凑的。
当时许家还存着考验或者劝退的心思,开口就要一万八千八的彩礼,在自家胳膊肘往外拐的女儿的努力下,最后降到一万整,可林南河依然掏不出这笔钱。
他工作两年半,前面大半年都在努力攒钱还债,后来转正了,又跟着姐夫跑长途,工资倒像是坐了火箭一样成倍增长,今年收入最高的一个月都超过两千了,快赶上他女朋友大半年的工资。
但他们这行赚得多,开销也大,工作越是辛苦,吃穿方面就越不想亏待自己,很多老司机还有靠抽烟提神的习惯,加上天南海北的跑运输,陪伴对象的时间不多,也要时不时带点礼物回来哄对象,恋爱支出也不是小数目。
林南河工资高,每月最多能攒下一半,许家的条件实在让他难以招架。只是人家女孩子都那么努力,他也不想当缩头乌龟,还是回去争取了一下。
其实林父林母的手头十分宽裕。
林南江发家致富后,逢年过节没少给他们孝敬,几年加起来也好几千了,后来林二!
姐和林南河日子起来了,也学着私底下孝敬老两口,他俩原地把这彩礼掏了都没问题。
只不过老两口的原则是儿子几个一碗水端平。早年老三结婚,一大半的花费都是从他自己上交的工资里面出的,轮到老四这里,因为是小儿子,当父母的后面没有压力,提前给他把婚房备好了,再把他这两年的孝敬钱拿出来给他娶媳妇,也算是当父母的尽到责任了。
他们再帮着出彩礼的话,其他几个儿子儿媳该有意见了。
但是要放弃条件这么好的儿媳妇,林父林母也舍不得,于是找几个儿子商量一番,决定支援一部分彩礼,剩下一部分让林南河打欠条,以后连本带利还给老两口。
既然都是借,姐夫兼同事的何胜利也主动慷慨解囊。
所以彩礼的事并没有麻烦远在深市林南江,老林家自己就把事情解决了。
许家收到东拼西凑的彩礼,终于捏着鼻子认下这个女婿。
不过挑剔女婿是一回事,他们对自家姑娘的态度始终不变,狮子大开口要来一万的彩礼,许父许母转头就给许萱萱添了一万的压箱底嫁妆钱,几个儿子也一家掏了两三千,最后够凑了三万块。
在这个县行政事业单位平均工资都不足五百的年代,三万块无疑是笔巨款,许父实在不放心恋爱脑的闺女,就想着先帮她保管,等她过两年懂事了,或者当妈了,再把这笔钱交到闺女自己手里。
考虑到这里面有林家给的一万,许父找林南河去家里说明情况,父子几个说着说着,就聊起他们婚后的安排。
许父和许老大表示,许萱萱学历高,工作单位待遇也好,又马上要领证结婚,过两年他们再帮忙疏通一下,争取福利分房的问题不大,所以他们不用考虑买房的事情,等着单位分配就好。
小两口不需要买房,许萱萱一个人的工资都足够日常开销了,他们凑的这笔钱基本没什么用处,与其让许父一直保管着,他其实更希望林南河能用它来重新规划一下事业。
在许家人眼中,有正式单位的才叫工作,林南河与其给私人打工,还不如他自己单干呢,好歹说出去体面一些。
林南河知道老丈人他们也是为他和小许考虑,问题是三万块能规划什么事业呀,都不够买辆面包车自己拉客的。
搞个拖拉机跑乡下运货,顺带赶集时拉客,倒也不少赚,可老丈人连他货车司机的身份都看不上,换成拖拉机岂不是雪上加霜?
林南河想不出好的办法,另一方面也觉得老丈人说得也有道理,那么一笔钱闲置着也挺可惜,趁着兄弟们和姐夫都在,他赶紧寻求大家的帮助。
不过到底人多口杂的,他没透露的具体金额,只模糊的说岳父家愿意支援一笔现金帮他搞事业。
在座众人也知道许家的条件,确实一家子都有单位有退休金,日子过得滋润又体面,几乎遇不到太大的坎坷和变故,但论现金流的话,跟自己开店做生意的人家压根没法比,能支援个万八千的就不错了。
这样一笔钱,在乡下盖房子都不够,能搞什么事业?
大家纷纷看向林南江,希望见多识广的他能想想办!
法。
林南江还真的摸着下巴,出了个不太成熟的主意。
也是回来时跟在长途大巴车后面跑了一路,中途吃饭也跟司机打听了很多情况,他突然发现这玩意看着不起眼,赚得是真不少啊。
他们跟的那辆车大型卧铺客车,满座55人,司机说平时车费一百五,过年期间涨八十,所以跑一趟就收了一万多,林南江当时只当热闹打听,这会儿真是越想心动,要是投资老四去搞这个,跑一个春运就能回本,后面就只要躺在家里数钱了。
另外,客运跟货运不一样,尤其是这种卧铺客车,座位都是固定的,春运期间基本满座,在账面上动手脚的难度有点高,偶尔一点小动作,也不影响自家的投资收益,林南江觉得还是很有赚头的。
林南河倒是没想到三哥开口就玩这么大,当场呆若木鸡,等他听完这笔账,也忍不住心动了,到嘴边的否定瞬间变成了,“要不再展开说说?”
“害,我也就是瞎打听了几句,据我们认识的刘师傅所说,光是买车就花了大几十万,他自己压根没这么多钱,就四处找人拉投资,所以赚了钱,还要定期给股东们送分红,他自己天天出车,辛辛苦苦,到手反而最少的,你要是不介意,也可以考虑这种模式。”
林南河疯狂摇头,“春运期间跑一趟就能赚一万多,即便大头是股东的,落到自己手里那部分也还是比打工强啊,傻子才会介意呢。”
何胜利赞同点头,“现在占比少,是因为你资金不够,先这么合伙干个几年,以后攒够了钱自己买车自己拉客,那一年赚几十万的人就是你自己了。”
林南江笑道,“不止呢,新买的车自己亲自负责,旧车可以请司机开,照样拿分红。”
林南河想象了下那个画面,嘴角顿时比ak还难压,目光灼灼看着何胜利,“姐夫,要不咱俩一起干?”
“好小子,有这种好事没忘了拉姐夫一把,可见平时没白关照你。”何胜利欣慰的拍了拍小舅子,随即正色道,“我当然求之不得,也会尽力回去凑钱参一股,不过就算我们两家砸锅卖铁,最多也就凑够两成,剩下八成要南江一家出,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说着,用询问的眼神看向林南江和柳素琴。
柳素琴也微笑看向林南江,表示让他自己做主。
他们今年没什么花钱的计划,柳素琴这个“吞金兽”忙着搞事业,林南江这才真正体会到两个人一起赚钱的快乐,存折里躺着大几十万,他现在底气十足。
不过闷声发大财的原则要遵守,加上他知道二姐夫不是无的放矢的人,既然把问题跑出来,肯定也有一些想法,林南江便在媳妇的微笑注视中,把话题机智的抛回去,“姐夫你是有什么建议吗?”
“我是想着既然别的车都有几个股东,也没必要让你一个人强撑,我们也可以多找几个股东,分摊一些压力和风险,如果能把我们老板拉进来就最好不过了,订车的时候说不定还能靠他压压价,人家随便打个九九折、九八折的,就能给我们节省好几万块成本。”
姐夫对他们老板的推崇和信赖,有亲戚关系和多年情分的加成,但林!
南江看了小老弟一眼,见他脸上也只有赞同和期待,就知道这个合作对象很靠谱,能让手下员工心服口服,可见做人做事都很大气,当下爽快道,“那就拉上何老板,人多力量大,你们回去上班后好好跟他说说这事,不过也不用着急,今年的春运是赶不上了,最好是明年下半年开工,还可以慢慢商量和规划。”
虽说这事慢慢来,但除了不差钱的林南江两口子,其他人都把这个当成了头等大事来对待,就连守在外面帮忙看车的林父,都不知何时被老伴喊回来了,父子几人包括林大哥林二哥,讨论得热火朝天,根本停不下来。
这么大的投资,林大哥林二哥家没钱加入,但也不影响他们关心并期待事情早点落定,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兄弟家过得好了,才有可能带自己一起沾光。
就像老三拉拔老四那样。
老三这些年专注在深市打拼,有时候过年都不一定能回来,想帮衬他们也是鞭长莫及,老四就不一样了,他去了本地媳妇,以后就算不回村里,也肯定是在县里定居的,那等他也发达了,还是很容易惠及老家的兄弟们。
其实他们都这把年纪了,也没指望自己享受什么,而是更多的考虑孩子们,就像林大哥家的女儿,都十多岁了,学习成绩普普通通,她要是考不上高中,再过三五年就可以出来工作了,去小叔的车上当个售票员,就是条很不错的出路。
小姑娘要是愿意,也可以去深市的婶婶那里学化妆,有门手艺以后嫁人都不怕。
对于男孩子们,林大哥林二哥能想到最好的出路,就是以后跟着他们小叔学开车,给人打工也好,以后自己买车自己开也好,都足以让他们养家糊口了。
总之老三老四只要越过越好,往后总能帮衬侄子侄女们一把。
就冲这个,林大哥林二哥他们也只会真心实意期盼他们发大财,讨论的很认真。
男人们聊起赚钱的话题就刹不住车,饭前说,饭后还在孜孜不倦的讨论,连麻将都不打了,柳素琴只好找点别的消遣,拉着只跟她有一点共同话题的妯娌许萱萱加入村口情报组。
许萱萱上午一个人闷在屋子里,下午跟着柳素琴这个嫂子,后来又有林母和林二姐她们陪着说说话,很快就跟大家打成一片。
后来几天,她还会主动来喊嫂子一起去听八卦。
而林南江那边,跟大家聊得再上头,也还没忘记答应媳妇的事,赶在天黑前跟父母说了想陪媳妇回娘家吃年夜饭的事,并及时打电话通知了钱菊香那边。
林父林母看着儿子女婿们热烈商量合伙赚钱的事,确实很高兴,不过听说老三要投资多少多少万,他们心底还是有点慌的,这要是出个万一,老三岂不是血本无归?
老三这么大手笔,主要还是想拉拔一下兄弟,大部分女人见丈夫如此,都不会轻易放过,而老三媳妇就在旁边坐着,竟然眼睛都不眨一下,完全任由老三做主,林父林母的心这才放下一半。
还好还好,老三媳妇没意见,那要是出了意外,老三至少不会因为这件事弄得妻离子散,顶多损失些钱财,以他们家老三的能力,应该也能赚回来的。
!
林父林母放心了,开始纯粹的为孩子们欢喜,与此同时,也把柳素琴这个宽容大度善良的儿媳妇“视如珍宝”
,知道他们想回娘家吃年夜饭,也没有半点不悦,反而高高兴兴的给准备礼物,还是照着林南河陪媳妇回门的礼物规格。
于是大年三十这天,高高兴兴在家门口迎接闺女一家的钱菊香等人,看着他们从车上搬下来的烟酒礼盒和腊肉等特产,都惊呆了,第一反应就是他们拿错东西了没。
林南江当然不会说这是他爹妈的补偿,嘴巴跟抹了蜜似的,“没搞错没搞错,我弟陪媳妇回门的礼物已经送过去,这是我家里送给您的心意,毕竟二哥在镇上盖房这么大的喜事,跟结婚也差不多了,他们没时间过来庆祝,就只能准备些东西了,爸妈,二哥二嫂可不要嫌弃简陋。”
“不嫌弃不嫌弃,快进屋。”柳素琴二哥二嫂何止是不嫌弃,嘴角都要咧到耳后根了,匆匆把东西堆在客厅,两口子亲自领着他们参观家里。
柳二哥家盖房,没找柳素琴借钱,但柳平主动借了三千,因此经费充裕,弄得相当不错,外面贴了漂亮的瓷砖,内部刷了白墙,一楼地板是流行的水磨石,耐脏耐造,二楼及以上则接受了柳素琴的建议,贴了瓷砖,所以大家在楼梯处换了拖鞋上去。
二嫂特意给他们准备了新拖鞋,手工钩织的那种,连小芳芳也有一双,是小巧的、钩着绿叶红花的毛线拖鞋,她非常喜欢,穿着新鞋子,追着舅舅家的哥哥姐姐,哒哒哒的跑上二楼。
第116章·第一百一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