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84 章 · 第八十四章

作者:清越流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84章·第八十四章


    何胜利年初跟小舅子林南河结伴来县里学开车,郎舅俩共同努力、互相鼓励,也是在差不多的时间里通过所有考试,结束学习,接着又拉上小舅子一起投奔远房亲戚何大武的车队。


    他们家跟大武哥的关系已经出五服了,只能说攀得上一点关系,但不多。


    不过何胜利父亲曾经救过何大武的命,早些年还是半大小子的他去河里摸鱼,游到一半不小心腿抽筋,差点就淹死了,还是何父注意到动静,当机立断跳下水把人捞了上岸。


    何大武这人是有点匪气在身上,说好听点是讲江湖义气,否则也不能白手起家组建起一支规模不小的车队。


    要知道这年头跑运输还属于高危工作,在省内周边线跑一跑还好,多少算是同乡,能通融通融,换成长途线,才不管你是谁,也半句不听你忽悠,有些穷疯了的村民光明正大设路障抢劫,报警都没用,屡教不改,被抓进去大不了蹲两年,放出来重操旧业,反正都是没本的买卖,干一票吃两年,不亏。


    何大武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混出头,只能说手段心性样样不缺,有股狠劲,但该大方的也非常大方,像是车队早期就跟着他的那几位司机,都是他过命的好兄弟,这些年纷纷在县里买了车子房子,媳妇孩子统统安顿得很好。


    反而是何大武这个当老板,只最开始在城里买了个院子,稍微收拾下把媳妇孩子和父母都接到城里住下,后来赚的钱就都投入到车队里了,家人还住着稍显破旧的院落,父母惦记的老家房子也顾不上修,十几二十万的大卡车却买了一辆又一辆。


    直到今年,他发现车队再扩张已经有点管不过来,这才停止了继续买卡车货车的打算,年底算算盈余,发现今年赚的钱,完全可以买个街面上的铺子,让媳妇和爹妈随便做点小生意,给他们找点事情打发时间。


    剩下的钱,再买辆二十万的面包车刚刚好。


    依着何大武以前的想法,他手头宽裕的第一件事,必然是满足父母的心愿,回老家盖个最豪华漂亮的别墅,好让乡亲们一天三顿的上门来吹捧他爸妈。


    但这几个月何胜利不是带着小舅子跑到他收下干活来么。


    何大武做人做事讲究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敢拦路抢劫他的路霸,他不怕拼个鱼死网破,但对他有恩的,比如小时候救过他命的何父,他发达后也没有抛之脑后,逢年过节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拎着好酒好烟去找何叔喝两杯。


    他也想多报答一些,奈何人家不需要。


    何家可是他们村子里的一流人家,何父小时候跟着地主家的少爷读了些书,能写会算,公社时期被推选做了大队会计,后来大队部解散,成立村支部,他也在其中担任了个不大不小的职务,以前领着工资,现在则是退休金养老金,数目不多,也足够农村人家每月的开销了,生活十分滋润。


    更何况何胜利还有个在部队里当军官的大哥,娶了领导的女儿,正是意气风发、保卫祖国的时候,短期内基本没有转业回乡的可能,作为长子却常年无法照看父母,何大哥只能一味的给家里打钱作为补偿。


    何胜!


    利的妹妹也很出息,念了高中,何大哥先是托关系给她在单位找了个临时工的活儿,后来又把转业回乡的战友介绍给妹子,然后在娘家和婆家的一起努力下,何小姑的临时工顺利转正,端上了何父最期盼的铁饭碗。


    何家怕给在部队的老大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一家子都很低调,住着青砖瓦房,一点也不羡慕某些大户人家的二层小洋楼。


    不过再怎么低调,真正亲近的人家也多少清楚他们的底细,像是何大武,便一直都知道何叔并不缺他钱财物质方面的报答。


    他这些年不仅没能真正报恩,反而还欠下更多的人情,有时候生意上遇到麻烦,跑断腿都解决不了,也只能求到何叔跟前,而何叔只要打一个电话,不论找大儿子和还是小女婿,最后轻松摆平对他来说像是天大的麻烦。


    何大武对此心情复杂,半无奈半庆幸吧,最后本着债多了不愁的心理,养成了一回村就带着好酒去陪何叔喝两杯的习惯。


    老爷子也就好这口了。


    至于报恩什么的,慢慢来吧,总会有机会的。


    如今这机会还真给他等到了。


    说实话,比何大武预料的要快一些,但并不意外。


    站在旁观者清的角度,他对何家的情况,看得要比何父更清楚一些。


    他们家三个儿女,长子是公认的有出息,上过战场立过军功,是一条响当当的英雄汉子;小女儿也在城里端上了铁饭碗,嫁的老公大小是个单位的二把手,也脱离了平民老百姓的范畴;唯独他家老二从始至终窝在村里种田,连带着媳妇儿子也只能当泥腿子,村里人当面夸何父有个孝顺的儿子,背地里没少嫌弃何胜利,认为他就是没出息,比不上大哥小妹,干脆赖在父母身边啃老。


    但何大武知道何胜利不是这种人,这些年他每每上门找何叔喝酒,何胜利都有陪同,三个人一起打开话匣子,聊起外面的形势以及生意上一些不必保密的事,何胜利也总能跟上他的话题,何大武就知道,他比村里很多人都更有想法,也有能力,在老家种地,靠着自己琢磨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和简单的维修,再有何叔以前的香火情,顺利接管了村里的拖拉机,给自己找了份外快。


    他一直留在村里,说到底是何父要求的。


    放寄予厚望的长子去部队打拼,把乖巧贴心的小女儿弄进城里端铁饭碗,听话孝顺的二儿子留在身边尽孝,这大概是属于他们老一辈独有的生存智慧,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点小心思,何叔不必明说,只看他们给何胜利找了个同样为人厚道又孝顺、而不是那种掐尖要强的媳妇,何大武就看得真真切切,何叔对二儿子是真没别的期望,只希望他踏踏实实在身边,尽孝的同时,也让大哥小妹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为人民服务。


    反正他们家又不缺钱,以后老大老幺事业发展得好,也不会让他白白牺牲的。


    何大武能理解这种想法,但不赞同。


    老爷子毕竟年纪大了,在村子里待了一辈子,残忍一点来说,他的思想和眼光都落伍了,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向钱看齐,用一句话形容当前社会的风气,那就!


    是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所以说,何大哥何小妹在自己的单位混得再好、再受人尊敬,又跟在老家种地的何胜利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是会那种以权谋私、大肆为自己人敛财,还是能把自己的工资福利分出来补偿人家?


    都不能的,最后的结果只会是何胜利夫妻的牺牲,对他们自己毫无益处,甚至还可能耽误孩子的教育发展。


    再说句难听的,什么时候何叔两口子没了,何胜利跟端铁饭碗的大哥小妹家怕也只剩下面子情,都已经不是一个阶级的人,又能与多少感情呢?


    何大武看得出来,何叔对长子充满自豪,但更亲近满意的其实是何胜利这个次子,毕竟是唯一在身边照顾老人的儿子,老爷子也是真心希望老二家过得好,对老二的独子更是满心满眼的疼爱,可能老旧的观念加上一点点私心作祟,让他始终把老二拘在身边不放。


    同样的,何大武也不希望自己尊敬感恩的老爷子临到老了这个后悔,看出何胜利对他的工作感兴趣后,他每次都会多提提自己工作上的事,争取就算说服不了固执的老爷子,也要对何胜利潜移默化,让他自己下决心迈出这一步。


    不过在何大武的计划里,这一天大概要好些年后才会实现,何胜利有点聪明,可惜太过孝顺,甚至有些愚孝了,让他忤逆老爷子的心意,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何胜利媳妇娘家冷不丁出了个有出息的兄弟,在大城市做生意赚大钱,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出钱出力支持家里的小弟去学开车当司机,这事彻底鼓励或者说刺激到何胜利,毕竟他产生这个念头的时候,三舅子还没开始发家致富呢,如今就连几乎是他看着长大的小舅子也要走在他前面了,他可不就着急了么。


    在乡亲们眼中老实敦厚的何家老二,到了而立之年头一次反抗老爷子的安排。


    何父好面子,没让外人知道动静,但其实在何家和亲友之中,这事闹得挺大的,就连何大武都过来劝了好几次,加上有亲家那边的乐见其成衬托着,好面子的老爷子只能低头,嘴上说着以后不管老二,实则一口气把他的培训费全掏了。


    他都听说了,老林家送小儿子去学车,还得指望另一个儿子的支援,而他用的是自己这些年攒的棺材本,儿女们的孝敬一分都没动。


    这一局,终究是他赢了。


    何胜利精准拿捏住老爷子的胜负欲,得以提前多年完成心愿,格外珍惜这个机会,自己认真学习的同时还不忘盯着小舅子林南河。


    加入何大武的车队后,他越发混得如鱼得水,亲戚兼老板的何大武对他是肉眼可见的亲近,他那些身为车队老师傅的兄弟大概也知道两家的关系,同样对何胜利照顾有加。


    新人刚开始都需要跟老师傅一起出车,而何胜利有了师傅的倾囊相授,上手飞快,工作氛围非常好,连林南河也跟着涨了光,顺利融入车队。


    两人受到的关照不只是工作,生活方面同样如此。


    郎舅俩学车时就一起租房了,后来工作了,也换了个离上班地方更近的房子,刚好跟何大武买的院子离得也不远,所以只要收工早,或者放假他!


    们没回家,何大武父母总会热情的把两人叫到家里去吃饭。


    刚开始是老人亲自上门,后来也不讲究这些了,直接打发何大武的大儿子跑腿。


    何胜利跟林南河也没客气,一喊就去,顶多时不时拎点老人孩子都能吃的水果牛奶上门。


    一来二去的,双方也就彻底熟络了,他俩在何大武家无话不谈,除了工作,聊得最多也就是在深市做生意的林南江一家了。


    林南江和柳素琴不仅是他们身边近两年混得最好的,并且他们发家致富的过程也很励志,没有运气的成分,也没啥技术含量,更不靠背景关系,纯粹就是勤劳致富、一步一个脚印,这是很适合广大普通人借鉴学习的。


    所以身边的亲友也最喜欢讨论他们,从夫妻俩赚了钱立刻买房子买铺子,老家的房子一点不动,再到柳素琴今年宁愿让娘家去照顾断奶的孩子,也要自己出去工作等等,都要拿出来反复讨论研究。


    大部分人对他们的做法都不太理解,但有些已经陆续证明了此决定的正确性,像是柳素琴放着老板娘的安逸生活不要,自个儿跑出去上班,起初在乡亲们眼中就是没苦硬吃、瞎折腾的表现,但后来得知她一个月能赚一千,两千,甚至工资还在往上增加,那些嘀咕的人不说话了,大城市的班这么赚钱,换他们自己也在家坐不住啊。


    往往一件事得到了印证,人们就会觉得对方做什么都是有道理的,何大武父母举棋不定的找到儿子商量,连在深市见过大世面的林南江两口子,有钱在城里买房,都不准备先回老家盖房子,是不是说明这事不用着急?


    刚好何大武的媳妇也很佩服柳素琴,找到男人询问她不能出去做点什么?都是当老板娘的,自家的现金流说不定还不如柳素琴,大城市的房子动不动就要一二十万,两口子在那边买了房和铺面,柳素琴还坚持出去上班,赚的工资也能顶起半边天了,这表现可把何大武媳妇羡慕坏了,突然也想去做点事情,哪怕赚不了大钱,就是赚点小钱自己买衣服,放假带孩子去看看外面也好啊。


    何大武把父母和媳妇的诉求结合在一起,就想出了个买间铺面给他们做生意打发时间的好主意。


    若是生意做不成,或者太辛苦,随时转出去,自家当个房东也不亏。


    刚好林南江家也买了铺面,说明这法子可行,全票通过这个方案。


    何大武在县里这些年,也有些人脉关系,决定之后立刻行动起来,何胜利他们才放假回家没几天,他们老板已经火速买了两间相邻的铺子,刚好赶上了,价格也合适,就一起打包入了。剩下的钱买了辆宽敞舒适的面包车,并办好所有手续,赶在小年之前开着新车、带着一家老小浩浩荡荡回村过年。


    回村还是老规矩,安顿完家里,何大武雷打不动拎着两瓶茅台来找何父喝酒了,而何母和儿媳妇林二姐也早早准备了一桌丰盛的下酒菜等他上门。


    今年何大武成了何胜利的老板,下酒菜也上了个台阶,凉菜热菜卤肉花生米样样都有,何大武拉着何父喝了个痛快,何胜利则盯上了他新买的面包车。


    就算是面包车,在他们村也属于头一份,村里大人小孩已!


    经围着研究了一下午,何胜利这个新手司机更是有点手痒,酒过三巡,从车子聊到到隔天的火车回来的林南江一大家子。


    他考驾照的学费是老父亲掏的,丈母娘私下补贴了几百块给他租房,林南江两口子明面上跟这件事没关系,但何胜利感激双方父母的同时,也没忘了带来这一系列改变的林南江,心里同样感谢着这对小夫妻,只是对方今年比去年回来还更晚,迟迟未归,让他的一腔感谢无处安放。


    看到何大武开着新车回村时,何胜利的第一反应就是来得正好!


    他跟媳妇这两天还在担心,林南江一行人要明天半夜的火车到县里,还赶在小年夜这天,也不知道下车后有没有面包车给他们打,这要是打不到车,就要在县里找招待所住一晚,带着老人小孩一大家子,还有那么多行李,想想都替他们肉疼。


    可自家没车子,就算想去接站也没法子,两口子也只能为他们瞎操心了,何大武的新车算是让何胜利眼前一亮,有了解决办法。


    却也正因为是新车,人家自己都没开几回,他不好意思贸然开口借车。


    让何大武亲自开车去车站接人就不更现实了,换成其他车主,何胜利还能试着砸钱,可他们老板他是清楚的,一年净赚二三十万,人家能瞧得上这两百块吗?


    两条路走都行不通,何胜利就这么纠结到了晚上,喝酒以后打开话匣子,才借着醉意略提了提。


    何大武也是大气,听了这事二话不说,强行把车钥匙塞他手里,让他明天只管开车去接人。


    老板盛情难却,何胜利麻溜的收了车钥匙,然后笑呵呵给两人倒酒。


    后半段基本都是何大武跟何父在干杯,何胜利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正事,只负责在旁边倒酒捧哏,今天果然没有宿醉的烦恼,起床清醒的吃了饭,还抽空去了老丈人家一趟,问清楚林南江他们坐的是哪一班火车、到站时间等等,然后在天黑前早早吃了晚饭,就开车到火车站蹲着了。


    何胜利在火车站蹲了三四个小时,终于看到三舅子的身影,激动得几乎热泪盈眶。


    当然他没介绍这么详细,只轻描淡写说借了老板的车来接人,接着视线转到刚过来的柳素琴和娘家一行人,热情的寒暄道,“这是柳叔和婶子,还有弟弟妹妹吧?坐了一天的车都辛苦了!我待会先送南江一家三口,然后再送你们回村子里,这样比较顺路。”


    钱菊香他们自然不会在意先后的问题,女婿的姐夫能主动借车来接他们,就已经喜出望外,人家还愿意一路送他们到家门口,还要啥自行车?钱菊香带头,拉着老头子一起对何胜利道谢,两方就这么热络的聊上了,各自拎着行李去找车子的路上,钱菊香已经把何胜利的儿子叫什么,几岁,成绩怎么样都打听出来了,柳素琴和林南江都插不上话。


    直到跟着何胜利来到一辆闪亮崭新的面包车面前,林南江才找到机会,手肘拐了他一下,半是玩笑半认真道,“这是把你老板新买的车借出来了?姐夫你好大的面子喔。”


    “没有没有,是你们面子大,大武哥听说我要来接你们才肯借车的。”何胜利一边打开后备箱搬行李,一边举例证明老!


    板一家子多么认可他们的眼光判断,说得林南江尾巴都要翘起来了,柳素琴赶紧把话题拉回来了,“就算都是亲戚,也没有白借人家新车的道理,姐夫,麻烦你待会送完人回去的路上,把油箱加满,多少钱找南江就行。”()?)


    她倒是还想给二姐夫一点辛苦费,但人家肯定不会要,说不定还觉得他们生分了,柳素琴默默把最后一句话咽回去了。


    ?本作者清越流歌提醒您《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顶点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还好林南江考虑到了,点头笑道,“对,只管把油箱加满,正好这次回来,从朋友那拿了两条软中华准备孝敬咱爸,姐夫你待会带一条回去,跟你老板分一分。”


    何胜利没拒绝他们加油的提议,却不肯要他们几百块一条的好烟。


    林南江搭上姐夫的肩膀,笑嘻嘻,“就算你自己不抽,咱伯父也好这口啊,就别跟我客气了。”


    两个男人客套间,行李也都塞进了后备箱,柳素琴又在老妈的协助下,找到了装烟的蛇皮袋并从里面找出一条包装完整的,递给林南江,又不由分说放在方向盘上,并推着何胜利上车,“走走走,准备开车吧姐夫,咱们早点回家。”


    听到爸爸的嗓门,无聊趴在外公肩头的小芳芳立刻支棱起来,开心附和道,“开车车!”


    “对,开车车,芳芳过来,爸爸抱你坐前面,咱们一起看二姑夫怎么开车的。”


    小家伙于是又拍掌喊二姑夫,一口一个姑父棒棒,把何胜利哄得眉开眼笑,第一次夹着声音说道,“小芳芳,还记得二姑夫吗?二姑夫家里的雷雷哥哥,最喜欢你这个小妹妹了,去年还想把你抱回家呢。”


    小芳芳眨着机灵的大眼睛重复,“雷雷哥哥,坐车车?”


    何胜利还以为小丫头是想说跟哥哥一起坐车,直到林南江没好气点点她的小鼻子,“真有出息啊,为了能天天坐车,都要跟着去雷雷哥哥家住了,爸爸妈妈都不要了吗?”


    二姑夫:……


    小小年纪这么聪明了吗?


    事实证明,小芳芳还能再聪明一点,已经学会了她妈妈全部都要的精髓,机灵的大眼睛再次转了转,大声道,“爸爸妈妈,一起!”


    最后又强调般补上“坐车车”。


    看得出来,其他都是浮云,坐车才是她小芳芳的真爱。


    何胜利这下听懂了小朋友的意思,仰头笑起来,“好好好,你还真是个小机灵鬼。”


    小机灵鬼坐在副驾驶,翘着小脚丫笑得天真无邪。


    可惜她再机灵,也玩不过鸡贼的大人,车子开了十几分钟,林南江看车小朋友有点困意了,故意一下一下抚摸后背,轻轻松松把小家伙哄睡了,车子进村时,更是提前捂住她的耳朵,不让她被热情的爷爷奶奶们吵醒,并第一时间让林母把她送去房间安顿。


    等小芳芳一觉睡到大天亮,她心心念念的车已经开走了,而小芳芳也被热情的哥哥姐姐们围住了,跟着他们满村子的玩游戏跑酷,也没能想起来她最爱的大车车。


    第85章·第八十五章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