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四十九 章 准备回深市了。

作者:清越流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四十九章准备回深市了。


    林南江是对的,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他们既然做出了选择,也不必再纠结这个那个的,早点决定如何安抚补救才是切实有效的方式。


    手心手背都是肉,林南江父母或许有不足的地方,但他们做好了一件事,就足以强过所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两老没有看他们过得好,就理直气壮要求帮助拉拔其他孩子什么的。


    只这一点,就强过无数父母。


    柳素琴也愿意全了公婆的面子,既是安抚两老,同时也要做给父老乡亲们看。


    毕竟人言可畏,有时候你自己不在意,说多了难免随波逐流。


    至于具体怎么做,她再一次不负责任的把问题抛给林南江。


    网上说的没错,被偏爱的确实有恃无恐。


    而林南江对她的骚操作丝毫不在意,还学着她之前的动作,双手捧着媳妇脸就吹嘘起来,“老婆,你还夸我呢,你自己才是美丽善良又大方,这么主动又体贴的为我爸妈着想,有你这样的儿媳妇真是他们的福气。”


    要是林南江不加最后一句,她会更高兴的,偏偏他画蛇添足,柳素琴自然是很快找回理智,并摆出一副不为所动的表情,“你倒是快想想办法。”


    “在想了,在想了。”林南江也不知道是灵机一动,还是早有这个念头,略作沉吟就缓缓道来,“不管怎么说,已经决定了请岳父岳母去深市,我爸妈那边是没法安排了,就算房子多,要跟四位老人住一个屋檐下,这日子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咱们还是不要给自己添麻烦,就让他们安安生生在老家生活。”


    “再过些年,两老年纪大不种地了,咱们也没那么忙的话,倒是可以偶尔接到家里住一两月的……”


    柳素琴正要点头肯定这个思路,就听到他突然话锋一转,“至于眼下能从什么地方尽孝心,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房子了。咱们老家的房子还是太简陋了,最好是推倒重建,用不着村长家那么大的地盘,两室一厅或者三室一厅都可以,盖栋漂亮的二层小洋房,逢年过节回老家,也有了个舒坦的落脚地,平日里就让我爸妈在一楼住着,这样既孝敬了父母,也不算白白浪费钱。”


    柳素琴:……


    还惦记着在老家盖房子呢,这是有多执着啊。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盖房?”


    “早着呢。”林南江还是很有求生欲的,“咱们先攒钱把你心心念念的商品房买了,再说我弟也还没结婚。”


    柳素琴还以为他是前些天被捧得太飘,又开始头脑发热了,听到这话才放心下来,心想既然他心里都有数,也确实心心念念想在老家盖房,过几年再满足他的心愿也未尝不可。


    “你弟也才二十,距离结婚确实还早。对了,上午说起去深市的安排,我妈也提起了我弟,他那数学二十分的成绩,能顺利拿到初中毕业证就不错了,总之又是个进厂打工的命。我妈的意思是既然咱们一家子都在深市,正好把他一起带上,随便找个厂子让他去上班,发了工资还可以帮他存起来,免得他自己乱花钱。我跟她说,在厂里打工干不了一!


    辈子,不如趁着年轻也去学一门手艺,我妈听进去了,但是觉得我不靠谱,让我回来问问你这个林老板的意见。”柳素琴最后拉回正题,“正好你弟也没大几岁,可以一起学手艺的嘛,林老板要不给出出主意?”


    林老板作沉思状,“学手艺好啊,可以吃一辈子,像是木工泥瓦水电工什么的,随便学会一门就不缺活干了。”


    柳素琴缓缓打出一个问号,“学这些的话还用问你?我二哥自己还是泥瓦匠呢。”


    林南江连忙赔笑脸,“开玩笑的,缓和一下气氛,我知道媳妇你的意思,老一辈的手艺都太浪费时间了,拜师学艺少说也要三五年,还不如花钱学点更时兴的,我记得李红之前考虑过学美发?她一个女生确实不方便,男孩子就没这方面烦恼了,之前去学校接你,好像也看到了一些年轻男孩,应该都是美发班的?学三个月,出来直接当理发师,干几年累积点经验,也攒点钱,以后不管是在深市还是回咱们县里开个美发店,这辈子也就踏实安稳了。”


    柳素琴无奈道,“你弟性格还算稳重踏实,送他去学美发,想来是会按照你说的,踏踏实实学好手艺,干几年自己开店什么的。可我弟不行,他那个串天猴的性子,就怕手艺还没学会,自己先跑去染一头黄毛,更加吊儿郎当、没个正行了。”


    林南江想起小舅子和一岁的外甥女、八岁的大侄子全都能玩到一起,没事还跟孙猴子一样上蹿下跳的表现,默默把话咽回去了。


    嗯,媳妇说的事还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柳素琴继续吐槽,“何况美发也不便宜,不用五千,少说也要三四千,我爸妈不一定掏得起这笔钱。”


    或许两老一辈子的积蓄也有这么多,但估计更想留着给她弟娶媳妇吧,让他们全部拿出来给他学那一听就不靠谱的美发,柳素琴认为这个可能性非常小。


    林南江挺直腰杆表示,“学费就不用岳父岳母操心了,咱们当姐姐姐夫的也该表示表示。”


    “行,回头我跟爸妈说一声,学费不用他们管,让我弟自己给咱们打欠条,等他学成出来工作,很快就能把学费还清的。”柳素琴假装没看到林南江的欲言又止,自顾自往下说,“但是比起理发师,你说司机会不会更让人信服一些?记得邓大哥提过一嘴,深市那边正规驾校学车也是三四千的样子,我弟要是有这门技术,以后给人当司机,还是跟邓大哥一样开出租车,都是很不错的呀,人家邓大哥都靠这行买房买车了。”


    林南江闻言一拍大腿,“我怎么没想到呢,当司机多好啊!现在不像以前,想干这个还要找各种关系门路,如今交了学费就能学会开车,小县城不知道什么情况,但是深市只要有驾照,找工作可太方便了,分分钟上岗入职,月入过千不是梦。”


    说完还用亮晶晶的眼神看着她,“我还奇怪你回来那天突然跟邓大哥打听考驾照干嘛,原来是给兄弟们打听工作,媳妇你也太聪明了,想的那么长远,别人走一步看三步,你这都走一步看十步了。”


    柳素琴也不解释她那时只是为自己打听,微微抬起下巴,一副“姐就是如此深谋远虑、算无遗策”的表情,张嘴正想说什么,突然一阵!


    天旋地转,整个人被打横抱起。


    后背陷入柔软的棉被中,再抬眼,就对上一双仿佛冒着绿光的眼睛,柳素琴只觉得满脑袋问号,这家伙到底什么毛病,正儿八经谈着正事,他怎么也能突然精虫上脑、像是饿了八百年的狼一样?


    但下一秒,火热的吻铺天盖地落下来,把她这些吐槽堵了个严严实实。


    又是一夜被翻红浪,床摇晃至深夜。


    还好这床是她成年后新打的,请了隔壁村有名的老木匠,榫卯结构,木材用料扎实,结实到大侄子柳强带着弟弟妹妹来他们房间玩蹦床,大床都不怎么摇晃。


    所以他俩在床上胡天海地、肆无忌惮,一墙之隔的柳父柳母也听不到什么动静。


    但柳素琴这一次却没法养精蓄锐了。


    不知不觉就在娘家住了四天三晚,按照他们原先的打算,最迟明天就该回林家的,毕竟后天就是除夕,需要早点回去准备过年事宜。


    这回程一拖再拖,柳素琴自己也觉得不太好,终于没再继续睡懒觉,拖着酸软的身体起了个大早。


    回去的班车在九点左右,行李有林南江负责收拾,闺女更是早早起床,穿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然后乐呵呵跟着舅舅去外面看打糍粑。柳素琴早起只为了一件事,告诉老妈他们昨晚商量的事情。


    她把理发师和司机两个方向都说了,让他们自己商量决定,但钱菊香当家做主惯了,当场给出答案,当司机,一副“其他人不用问,都得听她的”的架势,“这还用问吗,当司机多好啊,又稳定又体面,工资也不低,你弟要能捞个这么好的工作,那他以后找对象都不用咱们发愁了!不过闺女,这事不是能开玩笑的,你弟去学了开车,考了那个什么证,确定就能找着工作、当上司机吗?”


    “这有什么不确定的。”柳素琴淡定表示,“你女婿说了,在老家这边不敢保证,到了深市,我弟有驾照就肯定能找到工作,他认识一个熟人老乡在那边开出租车,也赚到钱买了房,还把孩子接到深市去上学了。不行也让我弟去学着开出租呗。”


    钱菊香顿时眉开眼笑,“女婿能这么说,那确实没啥好担心的。我也不指望这小子在深市买房什么的,他就踏踏实实开车,然后娶个媳妇生孩子,过些年回老家盖个房子,只要做到这些,就足够给我长脸的了。”


    柳素琴无奈扶额,又来一个对盖房着了魔的。


    算了,等他们在外面待一段时间,就会对她的话开始真香了,也不必急着说服老妈,柳素琴化身么得感情的点头机器,“嗯嗯,你说的都对。”


    钱菊香敏锐察觉到闺女语气不对,身为亲妈不需要证据,直接瞪了她一眼,“做什么怪呢,给我正经点!”


    柳素琴:“……哦。”


    钱菊香想起学车的费用,又开始愁眉不展,直到柳素琴说提供无息借款,让当事人亲自打欠条、正式工作后慢慢还债,她的眉头又瞬间舒展开了,“一下借这么多钱,你们自己手头不紧张吧?”


    “还行。”柳素琴也没继续装穷,等她妈到了深市,早晚都会知道这点钱真不叫事,轻飘飘就掏出来了。


    钱菊!


    香不知道闺女的深浅,但看得出她不在意的态度,可见确实不差钱的,凑过来用气音问,“家里的钱,都在你手里?”


    柳素琴也配合亲妈,不着痕迹的点头,“嗯。”


    钱菊香努力压住上翘的嘴角,难得给了闺女一个“干得好”的眼神,随即拉开距离,装模作样的咳了咳,“家里确实拿不出这笔钱,先找你们凑凑,只是让你弟自己还钱,不知道要还到猴年马月去。这样吧,明年我去带孩子,你们每个月从工资里扣走两百当作还债……”


    柳素琴心想老妈这脑子转得还挺快,都知道分期还款了,“不过为什么是两百?您去了深市,衣食住行我都全包了,逢年过节还发奖金,就算每月工资全抵债了,您手里也不缺零花钱啊。”


    钱菊香解释道,“我跟你爸商量了下,要是我一个人去深市,他在老家种种地,顺便还能帮你大哥二哥看顾一下孩子,可连他也离开了,那老大老二真就一点都顾不上了。虽说他们成家立业,算是分了家,但我俩也不能只帮衬还没成家的小儿子,都是亲生的,看顾不了孙子孙女,那就给钱吧,往后我们两一起赚工资,每年给老大老二家一千块,也算是当爷爷奶奶的一点心意。所以说都头还是要有点钱的。”


    柳素琴发现自己确实忽略了这一点。


    可能是上辈子大哥二哥过得并不比自己差吧。


    她二哥学了泥瓦匠的手艺,农闲时跟着师傅和师兄弟们四处给人盖房子赚钱,后来还在师傅的帮助下,在镇上弄了块地盖房,新房盖好没两年,镇上唯一一所中学落地在他家对面。


    二哥家顺势接住这波富贵,二嫂在自家一楼开小卖部,二哥继续给人盖房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柳大哥就更厉害了,两口子一直待在村里不挪窝,种了几十年地,零几年开始转行种西瓜,规模一年年扩大,最后承包了一片山地盖大棚,辛苦操劳是肉眼可见的,但两口子一年少说能赚二三十万。


    柳素琴知道这事,还是后来大侄子柳强谈了个对象准备结婚,她大哥大嫂冷不丁给儿子买车买房,房子是县里最贵的楼盘,大平层,一百多万全款拿下,车子也是辆奥迪,那叫一个壕无人性。


    她全程陪大哥一家看房看车,闲聊之间知道了他们的收入,震惊了好久。


    重生回来,柳素琴一心只想过好自家的小日子,弥补上辈子的那些不甘和遗憾,后来有了些余力,也想尽可能帮一帮身边的人,比如改变小弟瘸腿的命运,如果不行,帮他学一门可以安身立命的手艺也不错。


    她弟上辈子腿脚不便,主要是从事不了工地搬砖和扎钢筋等来钱快的工作,其实并不影响他日常生活、赚钱养家。


    可二十岁的年轻人乍然遭遇这种变故,给她弟的性格造成了很大影响,加上感情不顺,相亲标准一降再降,最后草草结了婚,夫妻俩也是凑合过日子,破罐破摔,生活浑浑噩噩、随波逐流。


    柳素琴自从前几天看到小弟无忧无虑的笑脸,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她能为他做什么吗?


    可她不是救世主,改变既定命运什么的,听起来太高端了,柳素琴觉得自己不太行,思来想去,!


    还是做自己擅长的事吧,带着小老弟一起赚钱,有机会撺掇他多买房。


    这样哪怕她弟最后还是出了意外,变成瘸子,房子在手,还有份稳定工作,生活依然强过许多人。


    只要看得到希望,想来他就不会破罐破摔了,还是可以好好过日子的。


    心思都在不省心的小弟身上,柳素琴多少有点忽略了自家大哥二哥。


    虽然她好像没有能帮上大哥二哥的地方,老妈主动提了,也该意思意思关心一下,柳素琴便随口问道,“我们都去深市了,大哥二哥他们有没有想过也出去打工?”


    “打什么工,他们俩兄弟在老家踏实种地,还能互相帮衬,日子过得又不差,瞎折腾什么呢?”


    柳素琴乖巧点头。


    不出所料,大哥二哥以后的路就很不错,她顶多提提意见,比如说在房价起飞前怂恿大家都去城里买房买商铺。


    人果然还是该做擅长的事,买房子才是她的舒适区。


    柳素琴感慨完,猛然想起一个问题,“妈,小弟户口本是四月出生的吗,明年四月满十七?”


    “对啊。”


    “那他毕业后还不满十八岁,就不能报名考驾照了。”


    钱菊香诧异,“还有这种规定,一定要满十八岁吗?”


    “满十八岁才能考驾照,而且但凡正规些的公司单位招员工,基本要求也是十八岁以后。”柳素琴想了想,补充道,“这个年龄是看身份证或者户口本,而不是自己说几岁就几岁的。”


    这还真是把钱菊香难倒了,她紧张的问,“那你弟没满十八岁,进厂干活行不行?”


    “有些厂子没这么严格,满十六周岁的员工也招。”


    钱菊香重新松了口气,不假思索道,“那就让这小子毕业后先进厂干几个月,自己赚些学费,也好叫他知道咱们乡下人去城里讨生活有多不容易。他这个年纪能有机会去学车,以后当个令人羡慕的司机,可要好好珍惜这份运气才是。”


    柳素琴竖起大拇指,“不错不错,让他先感受一下赚钱不易,才能好好珍惜学车的机会。”


    柳素琴突然发现,在她弟出事之前,她爸妈偏疼归偏疼,但一点也不惯着,甚至因为这小子比他们兄妹三个加起来都皮,从小到大挨得毒打也最多。


    可以预见,小老弟以后跟着去了深市,也只会被老妈死死压在五指山下,那种跟着别人学坏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


    确认这点,柳素琴彻底没了后顾之忧,带着一种自己干了件大事的成就感,心满意足和老公孩子回婆家去了。


    回到林家以后,林南江是怎么跟父母沟通的,柳素琴没有插手,她知道结果是好的。


    林父林母正忙着纠结着小儿子是跟他们去深市学开车,还是就在老家县里找个地方报名,也顾不上计较亲家母要去深市带孩子这点小事了。


    林父林母确实很有边界感,老三主动帮他弟找门路学手艺已经很难得了,他们也不想让小儿子去深市给小夫妻添乱,在县里学开车找工作就不错,以后攒点钱,老四买辆面包车自己拉客,那可真是赚大发了,绝对能盖栋比村!


    长家还豪华的房子。


    说不定还有富裕,也去县里市里买个房子什么的,老三私下告诉他们,城里房子比乡下值钱,他有个朋友在深市买的房子,三年时间涨了好几千,比别人打工赚得还多。


    等他们老家发展起来,房子也跟着水涨船高,有余钱买上一套,以后可就躺着收租了。


    老三在外面见过世面,又是做生意当老板的人,他说的指定错不了!


    说实话,三儿子在深市买楼房,林父林母看不到摸不着的,更没想过背井离乡跟着去住,高兴高兴也就过去了,没什么代入感,但说起其他几个儿子去县里买房,老两口瞬间就不困了,以后地里没活了,就进城享受生活去,老大老二老四家轮流来,想住多久住多久,那日子才美呢,村里老头老太太们得羡慕死。


    他们想的很好,小富即安,儿女们在一起热热闹闹,但老四林南河作为年轻人,更希望去大城市闯一闯。


    是的,林南江的弟弟叫林南河,上面的老大老二则是林南海和林南湖。


    柳素琴刚跟他刚恋爱那会儿,知道他们兄弟几个的名字还在感慨呢,林父林母幸好只有四个儿子,不然按照他们起名的规律,老五岂不是叫林南池,或者林南塘?知道含义的人不得笑死啊。


    不过这就是题外话了。


    林南河也想去深市,林父林母不愿意,老两口说不通小儿子,就把几个儿女叫回来一起做思想工作,就这么开了好几轮家庭会议,终于在柳素琴他们回深市之前达成了统一意见。


    出发的前一天,也就是正月初六,林南河特意找到林南江和柳素琴,正式传达了他就在县里学车的决定。


    柳素琴笑道,“这样也不错,以后就在县里找工作,跟父母兄弟离得近,还能互相帮衬。不说别的,你这个年纪也该考虑找对象啦,爸妈在家里还能尽早帮你张罗呢。”


    陪着老四一起过来的林母闻言像是找到了知己,连连附和,“我也是这么说的,他都二十了,等培训完找到正式工作,我就找人帮他相看起来,早点遇到合心意的女孩,处个一年半载,正好结婚!要是跟和你们去深市,又要培训,又要找工作,对象这事得耽误到什么时候?”


    林南河被她俩说的有点脸红,挠了挠头,才认真的看着柳素琴和林南江,“谢谢三哥三嫂,你们借我学车的钱,我工作以后会努力赚钱还给你们的。”


    柳素琴坚持要让她弟借钱学车,就是为了给林南江打个样。


    他们如今有了些能力,可以帮助家里的兄弟姐妹一起努力上进,但这钱说到底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有需要可以借钱应急,却不能白给。


    亲人之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要是对方借钱不还,趁着损失不大早点划清关系也不错,但不良风气的口子绝对不能开。


    她娘家不行,林南江这边同样如此。


    林南江果然没让她失望,小叔子的态度同样让她满意,柳素琴脸上的笑容也越发亲切,客气道,“还钱的事不用着急,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车练车,早日考到驾照出来找工作,毕竟四弟你这么机灵又肯吃苦,以后有得是赚钱的时候,我们以后说不!


    定以后还要沾你的光呢。”()?)


    毫不吝啬的夸了小叔子一通,柳素琴又关心了下在县里考驾照的情况,有没有熟人什么的。


    ?清越流歌的作品《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顶点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二姐夫有个亲戚就在县里搞运输,手底下有几个司机,他自己也会亲自跑跑车。姐夫已经打过招呼,过完年那个亲戚会帮忙介绍教练给我认识。”


    “那就好,你以后更有着落了。”柳素琴一边点头一边感慨,难怪老林家集体出动都要劝老四留在老家,身边还有这人脉,不说跟着吃香喝辣,至少老四的保底工作有了。


    司机这行业,经验越足越吃香,只要能有份工作入行,以后就不愁饭吃。


    林南河之前闹着去大城市见世面,但这些天既然已经想通,他也不会得了便宜还卖乖,正式向三哥三嫂道过谢,送上欠条,林南河就高兴的出去找小伙伴吹牛了。


    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是村里第一个司机,怎么不算出人头地呢?


    林母没跟小儿子一起离开,留下来帮老三两口子收拾行李,细细叮嘱了许多出门在外的注意事项,末了又满眼慈爱的抱着孙女,“芳芳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当爷爷奶奶都没怎么尽过心,说实话,心里很过意不去,直到老三说过完年芳芳外婆也去深市照顾她,我这颗心才真正踏实起来,有外婆的照顾和疼爱,我们芳芳肯定会白白嫩嫩、健健康康的长大,你俩也能安心做生意。”


    柳素琴知道,婆婆这是投桃报李来了,他们对老四的关照两老都知道,同样的也不会介意她把娘家妈接去深市,甚至特意赶在离开前正式表态,给他们一颗定心丸。


    虽说林母表不表态,她并不在意,但公婆表现得足够善解人意,总归是好事,柳素琴当即也配合婆婆说了些体己话,最后更是亲亲热热的起身送林母出门。


    老林家过年这些天忙着开大会,老柳家也差不多,钱菊香成功做通了几个儿子儿媳的思想工作,正式出发南下这天,几个儿子还争着抢着要送老母亲去坐火车。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柳素琴他们回深市的行李,比想象中多得多,兄弟姐妹们得了从大城市带来的礼物,这些天也在家里摩拳擦掌,收拾了好多自家的特产塞过来,热情的让人无法拒绝。


    毕竟,大家送的都是腊肉兔肉土鸡土鸭的,在外面花钱都不好买的东西,这让他们如何说不?


    当然是哭着收下大家沉甸甸的心意了。


    就这样,他们在家过了个年,行李非但没减负,反而比来时更沉了。


    还好林南江机灵,上回就留了司机的电话,一看到这些包裹,立刻去村口打电话约定包车。


    司机还想歇几天再出来拉客的,一听老板加钱,当时就精神了,一大早乐颠颠赶过来,接到柳素琴几人,又绕路去杨桥村接整装待发的柳母。


    只是去火车站可以蹭现成的面包车,送完人回来还是要自己掏钱买票的,林南江和林全生因此都拒绝了家里人去火车站相送的提议。


    到了柳母这边,她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年纪也不小了,家里人不亲眼看着无法安心,最后便让柳父跟着上了车。


    柳父半年后也要来这一遭,提前跟着来火车站熟悉环境也是好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