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27 章 第二十七章 开始搬家了。

作者:清越流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27章第二十七章开始搬家了。


    林南江看中的婴儿车确实很轻便,还可以折叠收纳,柳素琴上手拎了下,她一个人也可以提着上下三楼,就是跟记忆中那些时尚舒适的婴儿推车比起来,过于简陋了点,都有点担心闺女坐在里面不舒服。


    不过真把小家伙放进推车里试驾,她非但不排斥,还咯咯咯的笑出了声,被大人轮流推着在店里转圈时,芳芳更是拍着小手,一副非常享受的样子,看得几人忍俊不禁,也就顺从孩子的心意,把她最喜欢的这辆车买了下来。


    林南江本来想抱起闺女去打包结账的,然而他才弯下腰,第一次遭到了闺女的小胖手拒绝。


    虽然小家伙的力道不足以推不开他,但林南江这颗脆弱的心依然很受伤。


    老父亲震惊,老父亲无奈,老父亲最后还是给孩子把安全带绑上了,然后结账走人,一路推着美滋滋的闺女去了楼上的电器城。


    柳素琴和林全生就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他表演。


    买电器的过程顺利。


    哪怕是在老板遍地走,土豪多如狗的特区,这种大件冰箱洗衣机的受众依然算不上很广,面对有限的客户,工作人员相当热情周到,这边付钱开票,经理当场就确认了时间,然后安排员工送货并上门安装,效率快得让一开始说赶时间的柳素琴都有点措手不及。


    都来商场了,她还是想按照计划采购一些家里没有的日常所需回去,省得以后多跑几趟,但早点装好电器也并非坏事,便找林南江和林全生商量了下,最后兵分两路,家里的备用钥匙给了林全生,他先带着安装师傅回去。


    她和林南江则带着孩子继续采购。


    商场的超市熙熙攘攘,林南江远远看到一个大哥拎着台大哥大招摇过市,忍不住投去羡慕的目光,看了好久,直到对方那伟岸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里,他才收回视线,状似不经意的回头,“对了媳妇,我们家或者店里要不要装一台电话机?”


    柳素琴想也不想摇头,“又不是业务繁忙、电话不断的大老板,还指望守在电话机前就有生意上门不成?家里就更用不上了,小区门口好几家公用电话呢。”


    主要是再过几年就有方便灵巧还便宜的小灵通了,然后诺基亚,智能机,时代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这会儿斥巨资装电话,又享受不了几年,不是衬得他们像冤大头么?


    林南江艰难的点头:“你说得对,家里是用不上电话。”


    内心却颇为遗憾,媳妇连固定电话机都舍不得装,更不可能同意给他买大哥大了。


    他真的好羡慕那些腰间挂着大哥大的土豪,有了这个,整条街的行人都会为他们驻足,太有排面了。


    不过这种遗憾也就维持了两秒钟。


    林南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打工仔了,他知道大哥大的市场价,加上入网费,没有两三万根本拿不下来,就算媳妇允许他造作,他自己也舍不得,就像她说的,又不是离了电话就做不成生意的大老板,与其花这个冤枉钱,还不如攒起来多买套房实在。


    媳妇为了以后能给他再生个儿子,现成!


    的深市户口也没要,他这个当爹的自然要更加努力,不管后面生的是男孩女孩,起码给两孩子都备上一套房。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大哥大什么的,都是过眼云烟。


    林南江就这么说服好自己,专心进行采购。


    夫妻俩泡在商场小半天,还在附近吃了午饭,才拎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回去。


    安装师傅已经离开了,冰箱和洗衣机也装好了,柳素琴和林南江一进门,就听到在主卫的洗衣机滚筒运作的声音,林全生说他把新买的沙发套子和桌布床单拆洗了,等下晾起来,顺便试试这洗衣机好不好用。


    “冰箱是装的时候插上电试了试,确定有制冷效果,就把插头拔了,现在空着也用不上。不过师傅也说了,以后正式用起来,不管冰箱里面有没有东西,最好一直开着,这样不容易出故障,使用寿命也能长一点。”


    “好。”林南江去看了震动不已的洗衣机,很是新奇了一番,才抽空关心好哥们,“对了,你吃饭了没?”


    林全生点头,“我看两


    个师傅人挺好的,一边安装,还一边讲了很多使用和保养的办法,以后真出了故障要维修说不定也得麻烦人家,就请他们在小区门口的饭店吃了顿饭,点了三菜一汤,那道烧腊的味道是真不错。”


    林南江下意识去摸钱包,“这顿饭不便宜吧,花了多少?”


    林全生不客气的翻了个白眼,“一顿饭而已,我还会请不起吗?”


    林南江这才讪讪笑了,“差点忘了,你现在可是万元户,林总大气!”


    “林总”毫不心虚收下这句调侃。


    亲眼看着好兄弟赚钱买车买房,林全生内心羡慕,却并不嫉妒,南江能赚大钱是他们两口子有本事,可一点也没亏待过他,买完房子铺面紧接着又是装修,连续不断的支出已经掏空了家底,本来两口子在外面就只能靠自己打拼,家里面别说托底帮衬,能不拖后腿就算好的。


    在这么艰难的时刻,两口子非但不去节省没必要的开支,还顶着经济压力把他的工资加到了两千。


    他们给的坚决,林全生拿着真是亏心。


    虽说那几个月他跟着忙前忙后,里里外外帮了不少,南江和素琴都是知恩图报的,完全可以缓过这阵子,等后面手头宽裕了再提这事的,他又不会因此有什么意见,本来他就是看两人目前压力大,才尽可能多做一些,能帮一点是一点。


    万万没想到他越是努力,占人家的便宜就越多。


    两口子总说他辛苦受累,林全生还真不觉得,再累有打螺丝钉累么?


    要知道他们以前在厂里,每逢旺季,平均每天要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以上,工资最高的一个月也就六七百,南江两口子开的两千块,都够他不眠不休给他们卖命了。


    他也就是占了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便宜,才能摊上这种好事。


    感情都是相互的,林全生如今为自己庆幸和替好兄弟高兴还来不及,才没工夫去眼红嫉妒他们肉眼可见的好日子。


    何况他也无需嫉妒,好兄弟吃肉,自己跟着喝汤,已经是曾经做梦都不敢!


    想的好日子了。


    柳素琴刚把闺女安顿好,在外面折腾大半天,小家伙回到家里喝了奶、拉了屎尿,几乎是刚被放到沙发上,就闭上眼睛陷入梦乡了,操心的老母亲想了想,又把随身带的毛巾翻出来给她盖肚肚,才觉得舒坦了,转头过来问林全生,“你们去的哪家饭店?既然味道不错,搬家那天可以在他家定一桌招待大家,在小区附近也方便些。”


    林全生报了店名,还不忘提醒,“素琴,我听说这边的风俗是第一顿要在新屋开火的,把‘旺气’带进新家,往后日子才能红红火火,就连饭菜也很讲究,一定要有鸡和鱼,意味着年年有余。”


    林南江补充道,“还要蒸馒头煮汤圆,寓意蒸蒸日上、团团圆圆。”


    柳素琴心想这两人功课还真是充分,有些细节连她都不甚清楚,当下笑道,“那饭菜从饭店打包回来,我们自己装盘摆桌,再去超市买点冷冻的汤圆和馒头回家蒸煮,应该也算开火了?白天要忙的东西实在太多,上门做客的亲友也不老少,临时买菜做饭肯定来不及,还是等晚上就剩我们一家人,再好好做一桌家常菜庆祝吧。”


    林南江很是赞成,“这样也好,省得那天着急忙慌。”


    林全生也笑了起来,“你们这么安排,搬家可太轻松了。”


    林南江:“能省一点力气是一点。”


    外面日头大,不好带着孩子在烈日下赶路,几人也不急着打道回村。


    新家虽说家具齐全、拎包入住,看起来还是挺空旷的,新买的彩电也还没装天线,基本就是摆设,不过他们也不觉得无聊,这里摸摸那里瞧瞧,站在阳台吹着风发发呆,一看时间都下午四点了,于是简单收拾下,柳素琴抱着刚睡醒的闺女去卫生间上个厕所,又喂了奶,这才动身回去。


    三轮车拐进熟悉的街道时快六点了,张大妈正在院门口一边跟陈大爷两口子闲聊,一边等着他们,远远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便笑开了,“回来了啊,饭菜刚做好,出摊要用的配菜也切好了,先吃了饭再去摆摊,不着急。”


    林南江把车停在张大妈面前,很是惊喜的谢过张大妈,又跟房东两口子打了招呼,柳素琴也顺势抱着孩子下来,寒暄道,“张大妈家里都收拾好了吗,吃了没?还有陈大爷陈大妈,吃饭了吗?”


    张大妈已经迫不及待从她怀里把芳芳接过去逗弄了,随口应道,“都收拾好了,拎上包就能走,晚饭还没吃呢。”


    陈大爷陈大妈也说时间还早,晚点再吃。


    他们优哉游哉,林南江和林全生却要抓紧时间回家搬东西,虽说张大妈帮着处理了食材,可眼看着天快黑了,时间紧迫,还是早点回去吃饱喝足,然后开始晚上的搬砖吧。


    柳素琴也还不饿,只朝两人摆摆手,便留在院子门口唠嗑了,正好被被房东大爷拉着八卦,“小柳,你们房子买在哪,多少钱?”


    她说了小区名,见陈大爷一脸茫然,又报了所在街道和附近的地标建筑,陈大爷这才恍然大悟,脸上还带着一丝骄傲,“我知道那里,跟我儿子家只隔了一条街。”


    柳素琴很上道的问陈大爷儿子家在哪,然后配合地面露吃惊和!


    羡慕,“这可是市中心有名的高档小区,不仅贵,而且有钱都不好买,还是您儿子有本事啊。”


    陈大爷嘴角都要咧到耳后根了,嘴里还在谦虚,“哪里哪里,他几年前买的,没这么贵,还找我借了一大笔,不像你跟小林两个,年纪轻轻就靠自己在深市买车买房,这才是真本事呢。”


    两人商业互吹之际,本来低头逗弄小孩子的陈大妈也不知不觉凑了过来,好奇的问自家老头子,“阿明家跟小柳他们离得近吗?”


    陈大爷肯定的点头,“很近,大概就是我们村东头到西头的距离。”


    “这么近?”


    柳素琴也笑了,“是呀,咱们两家也是有缘,大爷大妈你们那天有空吗,要不要一起去我们新家坐坐?顺便还能去家明哥那瞧瞧呢。”


    陈大妈乍一听十分犹豫,见张大妈帮着敲边鼓,说他们现在认认门,以后再去城里儿子家小住,也多了个地方串门子云云,房东大妈这才颇为心动,不好意思的问柳素琴,“那会不会给你们添麻烦?听说你们还喊了很多年轻人一起去城里,已经很热闹了,再带上我们两个,这不是添乱吗。”


    “一点不麻烦,我们找了搬家公司,定了辆货车,其实就家里这点行李,有个面包车就能全部拉走了,主要是考虑到朋友们也跟我们一起,定个大点的货车,大家伙也能一起坐车过去,加上你们二老,位置也还宽敞呢。”柳素琴热情道,“再说了,搬家就是要热热闹闹才好喔,我们在这边人生地不熟,多亏了大家平日里帮衬,你们要是不嫌弃,赶明儿一起去吧。”


    陈大妈赶紧摇头,“这是喜事啊,我们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嫌弃呢。”


    在屋里进进出出搬家伙什的林南江,其实留了一只耳朵听他们的对话,此时也探出头来,“那就一起去啊,陈大爷,阿明有没有空,到时候也喊上他?还要感谢你们家阿明喔,给介绍了很靠谱的中介,我们才能这么顺利的买上房子。”


    陈大爷没有老伴那样细腻的心思,一看小两口盛情难却,当下爽快的点头了,“好啊,那我们也去凑个热闹,阿明工作再忙,出来吃顿中饭的功夫还是有的。”


    房东家这栋宽敞漂亮的房子是近几年才盖起来的,不过特区腾飞之初,他们这边就越来越热闹了,陈大爷是村子里最早一批把家里空房间租给外地人的。


    从老旧简陋的祖屋,到如今体面洋气的高大楼房,陈大爷从事包租公这行已经超过十年,见过形形色色的租客,有那种运气好到随手买张彩票就能中大奖的,随便做点什么都比别人顺,也有特别会来事、能把人说得想把存着密码告诉他的,当然也不缺那种真正有本事有能力,自己当上大老板的。


    在这些极具个人色彩的租客面前,小林两口子称得上一句平平无奇。


    可陈大爷却独独从一开始就对他


    俩青眼有加,给了他身为房东力所能及的关照和优待。


    陈大爷会这么做,不仅是因为柳素琴当时大着肚子不容易,自家能帮一把是一把,也因为他看出来小夫妻俩眼神清正、不卑不亢,是那种主意正、愿意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好孩子。


    在!


    特区这个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市,从来不缺一夜暴富的幸运儿,对很多人来说,赚钱并不算难事,难的是守住财,反正像他俩这样踏踏实实赚钱买房,短短一年时间就从乡下狭小的出租屋里,搬到城里属于自己的宽敞楼房中,绝对称得上头一份。


    房东大爷不知道柳素琴和林南江私下还买了一栋带店面的两层小楼,已经很为自己眼光独到、从没看走眼这事沾沾自喜了。


    说到底,小林出身是普通了些,却胜在两口子都是聪明又上进的,劲往一处使,日子只会越来越红火。而自家三代也是地里刨食的,祖宗显灵,才让他们赶上特区发展和拆迁这种好事,也没有谁比谁高贵的。


    倒是小林已经要带着媳妇孩子去城里生活了,他跟老婆子估计要老死乡下了。


    反正儿子也是一个人在城里打拼,两家住的又近,小林小柳也丝毫没有因为要搬走就对前房东变了态度,还是这样热情好客,陈大爷也很乐意以后多多走动。


    这样他们家阿明多了个踏实可靠的朋友,以后他结了婚有了孩子,自己和老婆子偶尔去城里帮忙带带孙子,也多了串门聊天的去处,何乐而不为?


    柳素琴就这么和房东一家约好了,林南江那边也搬完东西,吃完饭就可以去搬砖了,她便也叫上张大妈回去,吃饭还是要热热闹闹才比较香。


    生活有了盼头,时间也像是开了加速器,一眨眼就到了搬家的日子。


    搬家队很负责,林南江是在关内找的,他们一大早赶来乡下,边开车边找本地人打听具体位置,找到地方时比约定的时间还早了半个多小时。


    还好房东家院门够大够宽敞,也一早知道他们定了搬家的货车,让人把车直接开进了院子里。


    林南江和林全生第一时间上去给司机和搬运工人派烟,嘱咐了动作轻点,不要磕坏东西后,就跟他们一块挽起袖子开始干活了,一时间人来人往、进进出出的,好不热闹。


    柳素琴不想继续待在屋里碍事,也怕动静太大吓到孩子,虽然这小丫头梗着脖子啊啊叫唤,一点不像受惊的样子,她还是抱着闺女出了院子。


    搬家的人提早了太多,柳素琴只来得及给孩子解决生理需求,便找房东借了把椅子,在院子里给小家伙刷牙洗脸。


    芳芳年纪小,发育却很快,已经长了两颗小米牙,柳素琴立刻把早晚刷牙提上日程。


    市面上婴儿专用牙膏牙刷不多见,她就用柔软的细纱布缠上指尖,沾一点温开水兑的淡盐水,一点一点细致的擦拭清洁宝宝口腔。


    这套流程都是干熟了的,柳素琴动手,张大妈忙进忙出的给她端水递毛巾,接着又找到小家伙常用的宝宝霜爽身粉送过来,然后是今天要穿的衣服,总之张大妈完全预判了柳素琴的步骤,不需要眼神或者言语提醒,就把即将要用到的物品一一送到她手边了,默契到相处还不到半年,柳素琴感觉她已经离不开张大妈了。


    在她开始给孩子换衣服时,张大妈又利索把刚用完的物品一一收拾打包,孩子刚换下来的睡衣也单独用个袋子装起来,等到了新家再清洗晾晒。


    老板娘说家里买了全自动洗衣机,到!


    时候手把手教她怎么用,以后全家人的衣服被子床单,就都用洗衣机洗,她上午能省一大半功夫呢。


    张大妈一辈子跟洗衣做饭打交道,对这种高科技的期待值不是年轻人能理解的,以前村里谁谁谁家也买了洗衣机,或是单用甩干机,她和周围的老姐妹就非常艳羡了,没想到跟着老板一家进城,也能享受到这种高科技,张大妈这会儿对搬家的期待,也不比柳素琴他们低了。


    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芳芳小朋友也在妈妈温柔而细致的打理下,搽了香香,又穿上了漂亮的公主裙,还有同色系的蕾丝袜水晶鞋,柳素琴最后给她戴上公主头饰,自己都被萌得不行,捧着闺女白嫩嫩肉嘟嘟的小脸就是一阵狂吸。


    小家伙被妈妈逗得咯咯直笑,水晶葡萄般的大眼睛眨呀眨,直勾勾看着今天好像特别开心也特别漂亮,但是很快的,她的注意力就被院子外面越来越清晰的说话声吸引走了,歪着小脑袋看过去,看到一群年轻人蜂拥而至。


    是柳素琴他们邀请的朋友老乡到了。


    在满满的爱和期待中出生的小朋友,似乎完全不知道认生为何物,这些人里面,也就两个女生知道柳素琴基本都在家带娃,厂里放假了,会拎点水果过来找她玩,凑一起聊聊厂里的八卦,有时候聊不了几句就匆匆走了,有时间当然也会留下来吃顿饭,赶上天气好了,柳素琴也会抱上孩子跟她们一起去逛街。


    关系不说和在厂里时一样亲密,倒也没疏远太多。


    男生们就没这么方便了,越是放假,林南江越是忙着做生意不着家,他们也不好大喇喇来家里找柳素琴,顶多在街上遇到林南江和林全生,勾搭肩膀叙叙旧罢了。


    所以家里上次来这么多人,还是小家伙的满月宴,可她一点也不怯场,远远的就在妈妈怀里手舞足蹈,热情招呼着新来的叔叔阿姨们。


    小家伙热情,大家也配合,纷纷围上来跟她打招呼,这个轻轻捏把小脸,那个摸摸小手小脚,把她乐得小胖腿一蹬一蹬,力气大得柳素琴差点都抱不住。


    不过大人的热情来得快去得快,看到连林南江和林全生都在埋头搬东西,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很快挽起袖子加入了,李红和两个女生也想去,却被柳素琴阻止了,“这么多人呢,没两分钟就搬完了,你们就别忙活,来这么早,吃饭了没?”


    她们说在路上吃了包子,柳素琴笑道,“真的吗?要是没吃饱,千万别忍着,家里还有零食小吃可以垫垫肚子,不过我们今天也没开火,是在房东家吃的早饭。”


    “放心吧,都吃得饱饱的,你还真是当妈了啊,瞧瞧这操不完的心。”李红几乎每个月都来,算是看着小家伙长大的,说话间,动作熟稔的从柳素琴怀里接过孩子,掂了掂,“哎呀,我们芳芳又沉了不少,真是个好养还会长的乖宝宝。”


    亲热了一会儿,李红把小家伙还给柳素琴,又从包里掏出一个盒子,“这是我们大家凑钱买的礼物,你现在身份不一样了,看看这小玩意儿还衬得上老板娘身份不?”


    说话间盒子打开,是一条精巧细致的金手链,底下还坠着同材质的流苏穗子,以柳素琴如今丰富的买金经验来看,手链!


    整体份量不算重,


    但款式实在精巧又洋气,


    她连连摆手,“这也太贵重了,好端端的送什么礼物,你们愿意请假过来就很好了。”


    “不贵,我们大家伙一起凑的钱。”


    “就是,一份心意罢了。”几人七嘴八舌劝着,一边抓着她的手把手链戴上去,然后又是好一通夸奖。


    柳素琴看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链子,只能感动道谢,“大家这么客气,让我怎么好意思。”


    “别这么说,看你们俩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从摆摊到买房开店,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在厂里打工没出息,还是要趁着年轻想想别的出路,学你们摆摊也好,开店也可以,本钱不够就先努力攒攒钱,再不济还可以回老家干,肯定不如在深市压力这么大,本钱也不用太多。”


    柳素琴赞同点头,“没错,趁年轻多攒点钱,回老家开店也是条不错的路子。”


    说着忍不住看了李红一眼,却见对方举起胳膊晃了晃,满脸得意,“这手链太好看了,我忍不住也买了一条,看着还不错吧?”


    柳素琴


    有点好笑,但还是竖起大拇指,“你皮肤也白,戴金的最好看。”


    李红:“大家都这么说,看来我也要努力赚钱,多给自己买点金子了。”


    柳素琴心里一动,正想问问年轻时最好的朋友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就听到林南江在后面喊她,“素琴,行李都搬上车了,该收拾收拾准备出发了。”


    她只好把话咽下,招呼李红几人,“走吧,我们先上车。”


    货车车厢很高,又没有梯子,虽然可以踩着凳子爬上去,但到底不那么方便,所以是女士和老人优先,其他人守在下面随时准备扶一把。


    柳素琴则不用跟他们挤,得到了带孩子坐副驾的特殊待遇。


    车子很快整装齐发,拉着大半车乘客热热闹闹进城了。


    第28章第二十八章()展示新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