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8章 沉默,是为了更好积蓄力量!

作者:不吃哈密瓜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虽说数月之前,皇上才赏赐了他们,但真到了眼下这个关键时候,你琢磨琢磨,他们能规规矩矩听咱们项朝的号令吗?”


    项世明连仔细思考都不用,脑海里一转,立马摇了摇头。


    “涉及自身利益和生死存亡,想来那些外族可不会这么听话。”


    沈一鸣边吃边点头回应。


    “就是这个理儿。倭寇都这样,那些本就心怀不轨的蛮夷,就更不会坐视不管了。”


    “一旦到那时,咱们项朝可就要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深陷战争泥潭。搞不好后演变成一场消耗国力的混战,实在是得不偿失。”


    “我想皇上心里也有数。”


    项世明听后,陷入了沉思。


    这道理其实并不难懂。


    就算去问朝中大臣。


    明白其中利害的也大有人在。


    只是项世明一直对可汗怀恨在心,求胜心切。


    经沈一鸣这么一提醒,他瞬间清醒过来。


    项世明郁闷地喝了口酒,仍愤愤不平地说:“太可惜了!大好的机会就错过了。”


    沈一鸣拍了拍项世明的肩膀,想要安慰他。


    这一拍,让这位皇帝陛下猛地一哆嗦。


    很久没人敢这么拍他肩膀了。


    上一次有人这么做,还是他做皇子的时候。


    自从登上皇位,就再也没有过如此亲近的举动。


    如今被这年轻人一拍,项世明心里竟觉得……还挺舒坦。


    身处帝王家,注定要保持威严,哪怕和他人关系再好,也得恪守君臣之礼,没法像普通人一样随意相处。


    所以项世明有时也会感到孤独,很多心里话只能憋在心里。


    这让他偶尔会羡慕寻常百姓家的温情。


    因此,沈一鸣这个举动让他倍感温暖。


    沈一鸣完全没察觉到项世明内心的复杂变化和那一丝不自然,拍了拍他肩膀后接着说:“依我看,也没什么好遗憾的,这次机会没了,往后肯定还有。”


    “小可汗既然敢暗中派人来和咱们项朝联络,那就等于是小可汗敲响了丧钟,要不是他们真撑不住,也不会和我们联手。我想要不了两年,小可汗可能就不在了。。”


    项世明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赶紧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到一边,好奇地问道:“这话怎么讲?”


    “小可汗派人来求援,是因为北方大旱让大量牛羊死亡,大可汗又拼命向他索要财物。”


    “小可汗这次没从咱们项朝求得援兵,他估计只能继续乖乖给大可汗上供,你说小可汗能咽下这口气吗?”


    “大可汗往后肯定会变本加厉,越来越贪心,小可汗迟早有忍不住的一天,到时候机会不就来了吗?”


    “所以说,今年不行还有明年,最多两三年,小可汗就蹦跶不起来了。”


    项世明脑海里也在反复琢磨沈一鸣这番话。


    过了好一会儿,他忍不住轻轻摇头。


    没办法。


    这局势确实无解!


    小可汗开了这个头,可汗的两位可汗之间的矛盾就再也无法调和。


    换做任何一位将领来分析,结果都一样。


    这可是咱们项朝埋在草原上的一枚重磅炸弹。


    眼前这年轻人,不仅对民生政务了如指掌,军事方面也这么精通。


    小沈啊,真是国之大才!


    “这么看来,当今圣上只能先忍耐一阵子,等北方风雪过去,国内灾情缓解,再发动灭国之战了。”


    沈一鸣微微点头。


    “就是这个意思。老向,你可别觉得皇上不懂忍耐。”


    “当今圣上可是千古少有的圣明君主,我都能明白的道理,他怎么会不懂呢?”


    “陛下可比谁都有耐心!”


    听到这话,项世明浑身一震。


    就这简简单单几句话,一下子勾起了他的回忆。


    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登基之前。


    身为太子时,他南征北战,消灭众多势力,最终统一天下。


    他项世明的功劳,起码占了十成中的七成。


    和其他皇子争夺皇位,最后能登上宝座,靠的是什么?


    就是耐心。


    要是没有这份耐心,哪有他今天的成就?


    所以沈一鸣这话,简直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小沈,太懂朕了!


    ……


    沈一鸣见桌上两坛酒都喝完了,便起身到柜子那儿又拿了两坛,笑着对项世明说:


    “所以你也别想太多,多学学圣天子的品质。”


    “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耐可不是懦弱,而是在积蓄力量。”


    “沉默,只是在积蓄力量”


    !!!


    项世明这下真愣住了。


    好家伙,这话太有道理了!


    “沉默只是在积蓄力量……”


    “小柜,你这话要是写下来,保准能声名远扬。”


    沈一鸣嘴上谦虚地说“一般般”,心里却暗自嘀咕: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总结出来的。


    两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又把桌上两坛酒喝光了。


    项世明看看天色,想到北运河的灾情还没彻底解决,信还要回。


    于是站起身。


    对沈一鸣告别。


    “掌小沈,今天不早了,还有好多事儿等着我去处理。”


    “等我忙完生意上的事儿,再来你这儿喝酒。”


    沈一鸣笑着站起来。


    “行,您慢走。下次来说不定还能尝尝我新酒。”


    一直喝老向的酒也不太好。


    他得把现代的白兰地拿来和这老向喝喝。


    项世明眼睛一亮。


    “新酒?”


    “那就说定了,我下次再和你吃饭!”


    说完,项世明离开酒楼。


    ……


    回到书房后,项世明独自坐在书房里。


    回想着今天在酒楼里发生的一切。


    他细细品味着沈一鸣说的话和其中的道理。


    过了半个多小时,项世明长叹一口气。


    “真是大才啊!”


    “世上竟有如此才华横溢之人,只恨没能早点认识他,真是一大憾事!”


    “到底是怎样的人生经历,才能造就这样的人才呢?”


    “既能洞察人心,又精通民生政务,还擅长行军打仗?”


    就在项世明感慨之际,守在书房外随时听候传唤的侍卫,小心翼翼地敲门。


    “陛下,县令蔡明求见。”


    项世明一愣,没想到蔡明这个时候来求见。


    但转念一想,大概猜到了蔡明的来意。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吩咐侍卫把蔡明请进来。


    “参见陛下!”


    项世明面带微笑,走上前双手扶起蔡明。


    “不必多礼。”


    蔡明有些小心翼翼地向项世明行礼,道:“陛下,臣今日前来,是想恳请陛下恩准一件事。”


    项世明听了,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但说无妨,只要朕能做到,绝不推辞。”


    蔡明站起身,双手抱拳,深深地作揖。


    “朝中大臣知道劝不动陛下,于是写了很多信给臣,他们让臣劝谏陛下。他们希望陛下派一支军队,试试到底能不能配合小可汗,一起灭掉大可汗。”


    “不需要陛下派太多兵,只需派几千精兵去试探一下就行。”


    “要是可行,就立刻调派大批关中军队北上攻打大可汗,要是不行就撤兵回来。”


    项世明眉头一皱。


    没想到朝中大臣都想着攻打可汗。


    但。


    想起今天沈一鸣对自己说的话,项世明立刻挺直腰板。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那些大臣说,你就按我下面说的话,写信回复他们。”


    项世明道:“沉默,是为了更好积蓄力量!”


    蔡明浑身一震。


    瞬间。


    他就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皇上这话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远啊。


    若不是大贤,根本说不出这样的话。


    看来,以往大事小事都要和文武大臣反复商量的皇帝陛下,一直都深藏不露啊。


    见到蔡明如此震惊,项世明顿时有些得意。


    这小沈果然厉害。


    把他的话照搬过来一说,立马就镇住了我的臣子。


    看来,以后得多去他那儿走动走动。


    项世明背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然后语重心长地说:“蔡明,不是朕不想灭掉可汗,而是时局所迫,只能暂且忍耐。”


    “你要清楚,一旦和可汗开战,牵扯到的可不止两国,而是会震动周边的大事。”


    “仗可不能随便试探,一旦出兵,就必须一鼓作气扫平东可汗。”


    “不然今天试探一下,肯定会引起倭寇等心怀不轨的外族警惕。”


    “到时候他们时刻防备咱们项朝,咱们再想有所行动,可就困难重重了。”


    项世明完全忘了自己之前是什么想法,直接用沈一鸣教自己的话来教导蔡明。


    蔡明被这么一说,呆呆地站在原地,脸色变了好几次。


    朝中大臣不是想不明白这些道理,只是心有不甘。


    如今被项世明点破,蔡明心中感慨。


    “是臣考虑不当,莽撞了,望陛下恕罪。”


    项世明摆了摆手:“你也是为国家着想,不必自责。”


    ....................................


    ps;害!成绩不得,出库只有三星,(四星五星才能写下去。)这两天把剩余章节发完,写个结尾。抱歉还在追读的友友了。这两个星期会开新书,可以关注下账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