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71章 向着风,拥抱彩虹,勇敢的向前走!

作者:瑶瑶灵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给思雨文化颁发的唯一非官方新闻组通行证,代表着政府对思雨文化的信任。


    希望他们能配合官方,做好新媒体渠道的宣传工作。


    他家技能过硬、专业素质出色;央妈严选出品;


    讲政治、有格局、有思想高度,能紧跟政府节奏步伐。


    这才破例给出一个小组编制。


    司雨拿到编制后,立马在留守员工群里发言:


    【非常荣幸,我司拿到一个宣传制作小组编制,承担外出采访报道工作,配通行证,可自由出行。】


    【现征集六名志愿者:需要三名出镜口播达人、三名制作人员。】


    【可能有一定风险,若因公感染,算工伤。】


    【完成任务后,公司将酌情给予奖励和晋升机会。】


    【本次任务光荣而艰巨,代表我司形象,须发扬风采,服从指挥部纪律,以严肃态度参与宣传工作。】


    【请大家慎重考虑,和家人商量好后私信我报名。】


    发完信息,半小时内,收到二十多条报名私信。


    还有好多询问是否需要其他岗位人员的信息——大家都想报名参加。


    因为只要口播达人和制作人员,缩小范围,这才只有二十多个人报名。


    精通挑选后,敲定七人名单:


    第一位:gr姚兴思,做政府对接工作,他默认参加,必须参加。


    三位口播达人:李金枝、孙媛媛、潘海波。


    孙媛媛,口播新闻号“热点追踪”达人,来自楚江交通音乐广播。


    李金枝,口播新闻号“新闻姐”达人,来自楚江卫视。


    潘海波,“斑马新闻”达人,来自楚江交通音乐广播。


    三位制作人员:范达飞、黄子墨、马云发。


    拉一个小群,“思雨文化风波新闻组”,把这七位人员和高元明都拉进来。


    高元明马上询问住址、身份证号,上报指挥部制作通行证。


    他已加入到指挥部物资部,对接工厂和政府,也有通行证。


    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展开。


    湖城,范达飞家里。


    范达飞激动的走来走去,女朋友达人“董赤赤”在旁边埋怨:


    “就你逞能,那么多病例,有麻烦怎么办。”


    这两位是公司的模范情侣,已同居,准备今年结婚。


    董赤赤家在东北,计划先去范达飞家过年,节后两人一起飞董的老家,基林。


    好嘛,被封住逑——回不去啦。


    范达飞大咧咧道:“我们戴口罩小心点没事的。”


    没聊一会,高元明打电话过来,让他下楼,出采访任务。


    “耶!我出去啦!”范达飞兴高采烈挂掉电话。


    大家全部被封在家,自己却能出去溜达,还能出任务,简直不要太爽......


    晚上六点,“健康湖城”官微发出通知:


    指挥部决定建设火神杉医院,马上开始方案论证,计划后天正式开工。


    晚上七点半,应急局局长兼指挥部物资组组长王局长,和高元明汇合。


    两人各带两名制作人员,分成两台车,朝仙涛驶去。


    九点,抵达仙涛工厂。


    仙涛县书记、县长、纺织园园区主任全部在这里等着。


    一行人下车,简单寒暄之后立马进厂视察。


    曹厂长带着大家在各个车间里转悠,一边走一边介绍情况。


    普通口罩车间已建成两个车间,20条生产线。


    全自动口罩机发出悦耳的咔哒声,每咔哒一声就吐出一个蓝色口罩。


    无菌生产车间里只有三条生产线,速度稍慢。


    来到当仓库的两个车间,看着满满一仓库口罩配件,几位领导全部瞪大眼睛,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么多?后面全是吗?”


    王局既震惊又兴奋,指向仓库的手指,激动得颤颤巍巍。


    “全部都是,可以保障20亿个口罩生产。”


    20亿,听起来很多,实则不多。


    湖城如果敞开供应,一天就要消耗几百万个。


    等封城结束,踏入正轨,一天要消耗一千多万个。


    王局长欣喜看着仓库,感慨道:


    “司董有魄力,预判的真准,大手笔啊,这批物资要花多少钱?”


    曹厂长谦虚道:“这堆东西看起来多,花的钱不多,两个车间要90万。”


    指指无菌车间:“这边花的比较多,已经花了两百五十万。”


    “下午刚订了一条防护服生产线,150万。”


    司雨和赵市长通完电话就安排田伯光订了这条线。


    幸亏厂家是军工企业际华,讲政治,有格局。


    100万的生产线,听说是湖城这边用,只多收了50%加班费,150万。


    放别的厂家,翻倍估计都搞不定——现在可是春节时间。


    这就是田伯光的功劳了。


    他早就把口罩、防护服所有供应链情况摸的一清二楚。


    这才可以在要用时直接下单订购。


    听到曹厂长报的价格,几位领导对视一眼, 心里好震撼。


    王局长感慨道:


    “所有情况我都会汇报给赵市长,感谢贵司给湖城的帮助,感谢曹厂长坚守岗位。”


    肯定不会让思雨文化吃亏。不能让英雄流汗出力又亏钱。


    调查清楚,先把物资供应上。


    等闲下来的时候,走政府采购通道补手续。


    荣耀、骄傲,在曹厂长心里涌起,有成为英雄的错觉,郑重回答: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一定站好每一班岗,保证生产。”


    王局长大力拍拍曹厂长肩膀,扭头交代仙涛书记和县长:


    “父母官大人,这间工厂,相当于打仗时期的军工厂。


    是湖城风波战役中的战略级生产基地,是生命保障通道。”


    “我们十多万医护的一半医用口罩就靠它。”


    “辛苦你们尽最大努力,保证工厂平稳运行,发挥最大产能。”


    两位父母官郑重点头:


    “保证完成任务!我们马上安排专人对接,负责调配生产工人、机修师傅、原料供应,一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他们交流的时候,楚江传媒的记者和范达飞,端着摄像机拍了好多素材。


    回湖城之后,高元明回家休息,范达飞继续寻找新闻素材拍摄,譬如:


    高速封堵路口、医院、小区物资供应中心、社区工作画面等......


    晚上11点,龚安雄开着司雨的黑色大奥迪,停在金银花医院门口。


    身后是王志刚和同事们开的白色保姆车。


    他们胸口挂着志愿者的工作牌,车窗上贴着两张车辆通行证:


    风波物资保障车,医护人员保障车。


    他们公寓里的五位保安同事,都成为五千名光荣的志愿者一员。


    开着公司的车,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运送生活物资。


    没有酬劳,只有每天150元补助,补贴邮费。


    这批人车辆比较好,特意被安排来工作任务最重、最危险的金银花医院服务。


    灯火通明的医院里,走出来一批刚下班的医护人员。


    在门口脱掉沉重的防护服,贪婪的呼吸一口“新鲜”的室外空气,扶着护栏栏杆休息。


    龚安雄们,戴着口罩,站在车门旁,远远望着他们,心里充满敬意。


    这座医院是风波定点医院,里面有上千名风波病人,已有多名医护人员感染。


    空气里,弥漫着病毒和危机。


    是他们,每日每夜坚守在这里,一天工作12小时,和死神赛跑抢救病人。


    给病人希望,给湖城人民希望和信心。


    敬佩、感激、钦佩,各种心情在龚安雄们心里涌起。


    医院门口,呼吸科周医生和同事们稍作休息,走向停在街边的一长溜运送车。


    一个回家方向的医生合坐一辆车。


    周医生刚走到第一台车前,司机已拉开两扇车门,恭敬站在门外。


    挺胸,抬手,“刷~”一个刚劲有力的标准军礼。


    龚安雄沉声道:“医生同志,辛苦了,请上车!”


    周医生和另外两名医生愣住了,呆立在原地,久久不能动弹。


    感激、温暖在胸口涌动,眼角好酸,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谢谢,谢谢!"


    周医生强忍着眼角的酸意,微微鞠躬致谢,迈入车门,还没进去,忽然停下,呆呆看着车里。


    这台车,太豪华、太新了,不好意思坐。


    自己身上满是汗渍,肯定要搞脏座椅。


    龚安雄看出他的顾虑,笑道:


    “坐吧,没事,这台车是专门的接送车和物资保障车。”


    再次道谢后,周医生第一个坐进车里,小心翼翼躺在宽大的后排座椅上。


    接着是第二位、第三位。


    “喝饮料吗?”龚安雄手里拿着牛奶、王老吉,问道。


    副驾驶的医生没有客气,“谢谢”,拿过牛奶,插进管子直接开喝。


    咕嘟咕嘟的快速喝牛奶声音中,后排两位也选中牛奶。


    饿了,穿着防护服进食不方便,整整八个小时没吃东西,中间只喝了两次水。


    防护服太难脱,脱一次废一件,物资有限,还增加风险,干脆死扛到底。


    看到他们饿死鬼一样快速喝牛奶的样子,龚安雄懂了。


    下车,打开后尾箱,找出一盒巧克力,打开,抓出一大把分给医生们:


    “搞点巧克力,补充能力快。”


    “这......”拿着手里的d& g巧克力,周医生不好意思吃。


    这玩意一看就是高档货,全是法文,见都没见过。


    “吃吧,这是指挥部发的物资,”龚安雄说了句善意的谎言。


    周医生也不戳破,好感动,心领这份好意,“谢谢”,撕开丢进嘴里。


    好香浓,从嘴里一直温暖到心里,暖洋洋的。


    喝完牛奶,吃两块巧克力,医生们精神好了许多。


    周医生好奇问:“您是志愿者还是工作人员?”


    “我们都是志愿者,有五千人呢,”龚安雄轻快答道。


    "把您的车坐脏了,不好意思哈~"


    “嗐,没事,明天就要开始运送蔬菜米面,迟早要搞脏,等风波结束再洗。”


    另一位医生插嘴问:


    “我看后面几台车全是一样的大保姆车,你们不是私家车吧?”


    王志刚他们开的都是公司的保姆车,白金拼色,一模一样,很显眼。


    龚安雄笑道:“我们都是公司公车,同一家公司的,都是同事。”


    “哪家公司?”


    “思雨文化。”


    周医生再扫一遍车里低调而豪华的内饰,狐疑问:“这台车也是?”


    “这是我们老板的座驾呢,来为你们服务,哈哈。”


    三位医生惊奇问:“司雨司老板吗?”


    “你们听说过我老板?”


    “嗐,哪个湖城人没听说过啊,大名人,谢谢司老板,安排这么好的车接我们。”


    “略尽绵薄之力,都是为湖城做贡献,没啥。”


    医生们心里好慰贴:百亿老板,把自己豪华座驾拿出来当接送车。


    这待遇,简直不要太高。


    ......


    凌晨一点,范达飞拖着疲惫的身躯站在家门口。


    用消毒剂把自己喷洒一遍,开门,先洗澡。


    一点半,舒舒服服坐到电脑前,接上摄影器材。


    导入素材,认真剪辑,半小时后,思雨文化第一条抗疫作品新鲜出炉。


    点击播放:


    “也许世界就这样,我也还在路上,没有人能诉说......”


    Bgm是《你的答案》。


    开篇清冷的曲调,如同命运的低语,与视频中封城后的寂静画面完美契合


    阿荣沙哑的嗓音中,画面陆续出现一个个伤感镜头,视角缓慢移动:


    空无一人的大街,空无一人的操场,空无一人的商业楼。


    曾经车水马龙的长江二桥,冷冷清清;


    曾经欢声笑语的校园,静谧无声;


    曾经人山人海是湖城火车站,空无一人;


    繁忙的过江隧道,一片黑暗;


    忙碌的写字楼,大门紧锁;


    龟山脚下的长江大桥、中山大道,宽阔的八车道上,空无一车。


    无人机航拍镜头,高高俯瞰:


    整座城市,宛如空城,一片萧瑟,与往昔的繁华都市形成强烈反差。


    压抑、寂静、萧瑟、茫然的情绪弥漫开来,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疫情给城市带来的冲击。


    旋律逐渐加快、逐渐激昂。


    镜头播放速度跟随旋律节奏,明显变快。


    “向着风,拥抱彩虹,勇敢的向前走!!!”


    阿荣的歌声,愈发高亢,充满生命力和希望。


    音乐中鼓点的加入,让画面充满力量感。


    激昂的旋律和歌声,如同一束刺目的希望之光,穿透阴霾!绽放光明!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