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08章 我大鹏,终于支棱起来啦!

作者:瑶瑶灵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白静一句“来了老弟”,让全场观众默契哄堂大笑,全部站起来鼓掌。


    呼喊声、尖叫声、口哨声,全部夹杂在一起,似乎要掀翻屋顶,氛围几近沸腾。


    男主大鹏,吉临人;女二白静,哈省雪城人。


    为了拉票房,主演团队拼了,在全国各大城市路演。


    深城一天、羊城一天、魔都一天,大京一天,剩下三天在东三省。


    七天假期,跑七个城市,每个城市跑至少三家电影院,见无数影迷和粉丝。


    盛京是最后一站。


    他俩是最忙的,其他各位参演粉丝,均在自己粉丝最集中的城市路演拉票。


    粤东夫妇,女达人是女主,男达人是男配角,他俩跑遍羊城所有电影院。


    猴赛雷陈卓,羊城、香山两边跑。


    豪哥哥,负责湖城。


    大牛哥,负责老家肥城。


    总之,这部电影,承载着公司的希望,也是众网红的心血所在。


    万众一心,其利断金,共同努力,献出自己哪怕微小的一分力量。


    舞台上的大鹏和白静,用极其乡土的东北老家话和观众、粉丝唠嗑,插科打诨。


    过程丝滑,效果极佳。


    互动时间不长,十分钟左右,电影即将开幕。


    他俩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公仔纪念品,往影院空中抛去,引发一片哄抢。


    两人丢出去二十个公仔,没抢到的观众不甘心,放声大喊:“老妹,再来两个,不够啊!”


    “大兄弟,没了,真没了,明天我们就回大京,最后一个都给你们啦!”


    大鹏把话筒夹在腋下,双手拽出裤子口袋兜,抖动。


    这动作和表情,相当搞笑,引发一片欢笑。


    鼓掌,挥手,说拜拜,收工。


    白静回到酒店,疲惫到极点。


    昨天,在老家雪城,电影院被挤到人山人海。


    “爱笑的小白”回到老家,电影票被一扫而空,甚至出现黄牛倒卖。


    没买到票的粉丝们不甘心,跑来电影院看路演,专门看她。


    路演变成粉丝见面会。


    每一场路演都成为体力活,不停签名、合影、陪笑。


    今天盛京这一天,又是如此,人数比雪城还要多。


    只要电影卖的好,一切都是值得的。


    白静趴在床上,掏出手机进猫眼电影,看实时票房。


    鲜红的数字引入眼帘,顿时激动不已:


    在国庆最后一天,实时票房居然赶超了第二名的《华国机长》,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二名!


    努力没有白费。


    《误杀》里的一堆网红,四处奔走,把路演当粉丝见面会。


    即宣传电影,又增加粉丝黏性,一举两得。


    多日努力之下,加上电影质量不错,口碑爆棚,票房不降反增,实现反超。


    这是白静参演的第一部大电影,还是女二号,取得如此佳绩,好开心。


    心里蓦然一动,来到微信,给司雨连发两条消息:


    “票房反超华国机长,好开心。”


    “师兄,我好想你 ,”+哭泣.表情。


    发完消息,眼神移到聊天框上一条聊天记录,时间显示是9月5日。


    她和她的好师兄,已三个月没见面,已一个月没说话。


    9月5日给他发了一条日常信息,没回。


    那是他连续三天没回消息。


    从那后,白静再没联系他。


    白静傻傻看着手机屏幕,忽然把脸埋进被子里。


    黑暗中,眼角酸酸的,仿佛有东西想涌出来......


    10月8日,围脖热搜头条变成:#《误杀》票房反超《华国机长》。


    榜首电影没拿到热搜,第二名却拿到热搜榜首,倒反天罡。


    国庆七天,最卖座的几部电影杀的难分难解,票房咬很紧,七天票房如下:


    《我和我的祖国》:20.1亿元。猫眼预测最终票房为27亿。


    《误杀》:18.4亿元。猫眼预测最终票房为21.2亿。


    《花国机长》:18.3亿元,预测最终为19.2亿。


    《摸金校尉》:16.8亿,预测最终为17.3亿。


    《登山者》:8.3亿,预测为8.5亿元。


    《误杀》,成为和开画前预测反差最大的电影,表现最好的电影。


    因此,话题度反超票房榜首,登顶热搜。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许多不服气的影评人和业内人士纷纷发表看法:


    《误杀票房作假,制作方买影票送粉丝做空票房》


    《司雨不亏话题之王,炒作电影也有一套》


    《靠粉丝撑起来的票房,犹如空中楼阁》


    《众多网红奔走拉票,无所不用其极》


    《堕落的大鹏,扭曲的电影观,回不去了》


    ......


    相比电影从业人员,影视自媒体和新闻媒体却纷纷叫好:


    《大鹏用悬疑片证明自己》


    《看完误杀,再看大鹏的喜剧我一辈子都笑不出来了》


    《炸裂的情节,炸裂的ost,孤勇者一曲封神》


    《转折转折再转折,小众悬疑片创造票房神话》


    《一群网红,证明大电影并非流量明星的自留地》


    《让我来给你算一算,误杀赚了多少钱》


    赚了多少?


    赚麻了!


    前世的《误杀》,号称成本1.3亿,算上宣发,接近1.5亿。


    司雨真以为有这么多,按1亿出头的成本打预算。


    等电影拍完,才知道制作方报出来的成本有多少水分:


    总成本,不过5500万!


    最花钱的地方,是泰国的场地装修、租用、改建成本,以及差旅费,共花费三千多个。


    成本这么低,主要是片酬低,没有宣发费用。


    大鹏最高,陈冲次之,大沈阳客串没花钱。


    其他所有参演网红,粉丝最多的白静,仅仅象征性给15万。


    其他人,10万、5万不等。


    尼玛,片酬完全可以忽略。


    而且!《误杀》宣发成本,几乎为零!全部是内部资源。


    加上给网红们的红包、提成,算300万。


    送出去6万张电影票和几千个公仔娃娃,200万。


    宣发这块,合计算500万成本。


    司雨打算给演员们发1000万红包。


    ——这是他做过的承诺:电影大赚大分,小赚小分,不赚不分。


    5500+500+1000万,总成本为7000万。


    这个盈利率,和华国影史盈利率最高的几部电影相差无几:


    《战斗狼二》,成本2亿,票房57亿,产出比28.5倍;


    《哪吒一》,成本1.6亿,票房51亿,产出比32。


    前世的《误杀》,官方说的1.5亿总成本,卖出15亿票房,投入产出比为10。


    司雨整的《误杀》,成本合计0.7亿,票房算21亿,产出比为30!


    这.......


    传统影视圈和一堆影评人,噤若寒蝉。


    思雨影视,一战成名,从名不见经传的电影公司,迈入知名影视公司行列。


    司雨,一个搞mCn的家伙,发神经要拍电影。


    忽发奇想,买来印度阿三的本子。


    脑壳一拍,把旗下一大堆网红塞到电影里。


    把神圣的电影事业当玩笑一样开,当小孩过家家。


    结果,居然,被零经验的他整成功了,狠狠打脸一帮专业人士。


    这......


    导演兼主演,大鹏,一片封神。


    他的经历曲折离奇,比电影还电影。


    学建筑的逼,第一份工作入职瘦狐干音乐编导,成为初代大网红。


    拜入赵奔山门下,转型演员、导演,连续拍出两部大电影,成绩斐然。


    忽然!转型网红,拍喜剧短视频,成为抖音最大网红,稳坐一哥宝座。


    又踏马一个回手掏,一记回马枪,转身再干大电影,拍出产出比30倍的误杀。


    这.....


    思雨文化,你让知名电影公司情何以堪!


    大鹏,你让名导们情何以堪!


    传统影视圈一片沉默,唯有思雨文化的合伙人们大唱赞歌。


    奔山传媒:大鹏是天生的电影人,看到他第一眼我就知道他属于影视屏幕。


    企鹅影视:以后思雨文化不管拍什么作品,我们一定跟。


    瘦狐电影:大鹏永远是瘦狐的家人,瘦狐是他娘家,期待下一次合作。


    她城影业:我发财啦!


    司雨私人借给大鹏300万,他砸锅卖铁整出300万,用自己的公司“她城影业”合计投资600万。


    投资分红,加上主演+导演的酬劳和分红,怒赚3500万。


    我大鹏,终于支棱起来啦!


    还有凯悦娱乐、大京文化和严雅宁,所有投资商都挣的盆满钵满。


    这部电影,思雨影视占股55%。


    其他投资商按投资份额从高到底排列:


    企鹅影业,大京文化,山水传媒,凯悦娱乐,瘦狐视频,她城影业,和自然人严雅宁。


    严雅宁的投资份额和大鹏一样多,600万。


    国庆档电影,前七天的票房收入,基本占总票房的90%。


    猫眼给出21.2亿总票房预测,大差不差。


    扣除院线分成、电影专项基金、税费等乱七八糟费用,差不多有7.5亿利润。


    减去7000万成本,纯利润为6.8亿。


    大股东思雨影视赚3.74亿,利润率为460%。


    二股东,严雅宁妈妈所在的上市影视公司大京文化,赚6400万。


    一路排下来,最小的股东严雅宁和大鹏,也赚2760万。


    大鹏加上薪酬,合计赚3500万。


    大家全部分钱到手软。


    严雅宁相信司雨的眼光,硬是往项目里投了600万私房钱,喜翻4.6倍。


    业内人士杨密,反而不看好悬疑片项目,司雨问过她,给过机会。


    她放弃了投资机会,没有投资,成为唯一的输家。


    这个十一假期,她眼睁睁看着票房一路走高,气的牙痒痒,给司雨发过好多消息:


    “气死我了”、“你怎么不拉着我投资?”、“你为什么不给我留点份额”等等。


    司雨哭笑不得:


    当初给你份额你不要,赚钱了又来怪我不拼命求你,呵呵,女人,奇葩思维。


    这笔利润,按常规要到半年后才能到分到手里。


    是司雨个人在影视项目挣到的第二笔大收入,是思雨影视挣的第一笔。


    全公司上下,人人喜气洋洋。


    会议室里,当司雨宣布分出1000万大红包时,响起一片热烈掌声。


    所有项目成员,按工作权重,瓜分1000万。


    各位网红、制作人、工作人员、小助理,人人有份,数字不同而已。


    白静最多,可分150万;两位制作人次之,范瑞萱是副制作人,可分80万。


    大鹏拿导演分成,不参与大红包瓜分。


    他正在盛京回大京的高铁上,不在会议室里。


    此时,是10月8日,节后开工第一天,思雨影视的工作交流会。


    交流完第一项会议内容《误杀》,进入第二项议程:《短剧》。


    按之前制定的短剧业务上线时间表,批量上线的时间定在在11月下旬。


    但几位高管埋着脑袋一口气拍了50部短剧后,心里有些打鼓。


    听不到观众反馈、看不到投放效果,完全“盲拍”,心里发虚。


    便向司雨提出,先上线几部片子,小规模投放。


    看看效果,根据观众反馈调整拍摄方案。


    老成持重之举,司雨欣然同意。


    于是在十月一号上线三部短剧,试水看效果。


    数据喜人。


    三部短剧,前两天日均投放250万,后面五天上升到400万。


    平均roi在1:2左右。


    非常可喜的数据。


    三部短剧,7天时间,总投放2500万,总回报5000万。


    我尼玛,平均每部剧的制作成本,只有100万左右。


    哪怕今天停止投放,也纯赚2200万:5000-2500-300万。


    而且,三部短剧的生命周期还没完,还能继续赚。


    即使生命周期到点,还能放红果剧场变免费,挣广告分成。


    这......


    范瑞萱、总编叶夏、总制作人江临风,全部被这个数字震惊住了。


    短剧,居然这么赚钱?


    短剧,原来是这么玩的?用广告投放,撬动点映数据......


    2019年10月的时间点,正经短剧还没诞生,都是一些实验性作品,更别提这种超前的经营思路。


    来自爱妻姨的叶夏、来自企鹅pCg的江临风,心里无比激动:


    自家片库里,还躺着50部这样的片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