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3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作者:模拟空心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田阳、邱成梧、袁新毅三人都没有去听这场报告会。


    睡醒后查看邮箱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对于学者来说,邮件是他们交流的主要方式,又因为时差,定时查看邮件是很有必要的。


    毫无疑问,他们都看到了陈辉那篇论文。


    看到这篇论文的第一时间,三人都下意识的要去找陈辉,当面交流。


    但那个时候陈辉正在睡觉,并没有看到三人的消息。


    粗略研读了一番论文后,田阳第一时间打电话回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调用超算使用陈辉论文中给出的方法进行验算。


    这个方法有很大概率是可行的!


    看完论文的三人第一时间就得出了这个结论,就像他们看完布莱恩特的论文后第一时间就感觉不对劲一样,这是作为数学家的直觉。


    “如果验算成功,陈辉或许能够凭借这个成果拿到后年的菲尔兹!”


    打完电话,安排好验证事宜后,田阳看向袁新毅,眼中满是惊叹,“说不得到时候你们师徒二人,能够同时登上菲尔兹奖的领奖台!”


    这样的佳话,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当年完成庞加莱猜想五维及五维以上、四维流形、以及最后三维证明的斯梅尔、弗里德曼、佩雷尔曼都拿到了菲尔兹奖,那么证明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问题的陈辉没道理不能拿菲尔兹。


    他自己没能拿到菲尔兹,甚至数学界三大奖一个都没有拿到,但能够带出两个如此优秀的徒弟徒孙,依旧足以自傲。


    只是那个小家伙的成长速度,有些太过惊人了。


    明明几天前他还只是初步完成了方程的降维,这才不到半个月时间,他就彻底解决了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问题?


    哪怕从陈辉开题算起,到现在也才不到三个月时间而已。


    三个月,解决一道千禧年难题。


    当然,即便验证成功,陈辉也只算是解决了一半,杨米尔斯方程还有质量间隙问题依旧悬而未决。


    但这也足够惊人的了!


    如果再给陈辉更多的时间,他未必不能解决质量间隙问题。


    更可怕的是,他才十七岁,他还有用不完的时间!


    “我还是低估了这个小家伙的天赋!”


    房间中,同样安排好超算验证的邱成梧对云伟说道,“这样的好苗子,怎么就没出现在清华呢?”


    “下午那场报告会,还去吗?”


    云伟也有些唏嘘,眼看着同辈的袁新毅超过了他,闻道有先后,这他也能想得开,可没想到,转眼一个小家伙也走在了他前面。


    “不去了,一篇注定有问题的论文,有什么好看的!”


    邱成梧在沙发上一坐,他对陈辉充满了信心。


    田阳和袁新毅同样如此,他们都在房间中焦急的等待着超算的验证,哪里有心思去听什么报告会。


    反倒是作为论文的作者,陈辉心情放松的坐在报告厅中,看着台上布莱恩特侃侃而谈。


    “最后,利用欧氏场论的Schwinger函数,构造满足反射正定性的Wightman场,通过解析延拓获得闵氏时空解,再通过Gupta-Bleuler方法约束希尔伯特空间,排除非物理极化态,我们就获得了满足幺正性的物理解,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得到证明!”


    一个小时的报告会转瞬即过,布莱恩特一气呵成的讲完所有内容,最后甚至都只剩下五分钟时间留给听众们提问。


    这本是不太礼貌的事情,却并没有人抱怨,这场报告会让他们耳目一新,甚至觉得太短。


    前排的大佬们却是依旧眉头紧皱,听完报告会后,他们心中的疑惑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多了,但一时之间又说不上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没听懂的地方,可以随时向我提问。”


    布莱恩特看着安静的报告厅,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有些得意,这个证明他们团队花费了近三年时间才完成,自然不可能有什么缺陷。


    台下的邦德也松了口气,他相信,这次报告会后,他们的成果将会迅速的走上历史舞台。


    布莱恩特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你好,我有一个问题。”


    这时,终于有人站起来,“你们使用库伦规范的依据是什么呢?”


    站起来的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他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掉线,不过他也不气馁,先搞明白最开始不理解的地方,就能往前再走一步,这样慢慢往前,也总能走到终点。


    “这里我们对Nash-Moser隐函数定理做了一些修正。”


    布莱恩特准备很是充分,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写写画画起来,“根据这个修正定理,我们可以发现,在无限维Frétchet空间中,规范条件可唯一确定联络Aμa……”


    “这个修正定理,是不是有点问题?”


    舒尔茨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劲,可惜他现在手中并没有纸笔,无法进行推演。


    陶哲轩同样皱着眉头。


    呜呜!


    正在两人准备深究时,舒尔茨的电话响起。


    “初步验证成功了!”


    “我们找到了杨米尔斯方程的解!”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妙的符号!”


    助手兴奋的声音从听筒中传来。


    舒尔茨失神了片刻,然后说道,“把验证结果发来我看看。”


    很快,他收到助手发来的邮件,开始认真研读起来。


    这时台上的布莱恩特已经回答完刚才那个问题,五分钟时间也已经过去,“大家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大家随时来找我交流,如果对杨米尔斯方程感兴趣,也可以向我们团队投递简历。”


    “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问题解决了,但杨米尔斯方程相关的,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课题等待着我们去研究。”


    布莱恩特轻松的笑着说道,还不忘给自己团队打个广告,向在场的数学家们宣告自己团队的野心,他已经在计划着晚上的酒会要如何安排了。


    眼看着报告会即将结束,报告厅中已经响起稀稀拉拉的鼓掌声。


    这时,陈辉终于站起身来。


    看到突兀起身的人影,布莱恩特脸上笑容一僵,饶是以他的涵养,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布吉尼翁有些头大,显然,这两位嘉宾这是在自己的会议上杠上了。


    “我也有一个问题。”


    陈辉开口说道,“根据论文结论,我们不妨假设构造一个非零瞬子数,如Q=32π21∫Tr(F∧F)=1,带入原证明中,如满足广义库仑规范的全局可解性条件呢?”


    会议厅中不少人疑惑的看向陈辉,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前排的大佬们则是已经皱起眉头,开始通过心算验证起来。


    台上的布莱恩特脸色微微发白。


    众所周知,证明一个引理正确是很难的,但要证明一个引理错误,只需要找到一个反例,就足够了,这相对来说就简单得多了。


    当然,构造反例的过程,同样没那么简单。


    “难道那个小子真的找到了一个反例?”


    布莱恩特不相信,他拿起马克笔,开始在身旁的白板上演算起来。


    台下的邦德双眉紧锁,这些天他一直有些不安,直到这一刻,所有的不安都化作实质,变成陈辉说出的那个式子,如同利刃般向他扎来。


    根据“证明”中的条件计算瞬子解的散度……


    布莱恩特对这套证明十分熟悉,整个计算过程也无比迅速,很快,他将结果带入全局积分中检验,最后得到∫fa(x)d4x=8π2Q=0!


    啪嗒!


    马克笔掉落在舞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论文中的“完美证明”如同一座宏伟的哥特式教堂,尖顶直指四维非阿贝尔规范场的天堂。然而,当验算者手持拓扑的烛台与能量的量尺踏入教堂地窖时,却发现了裂缝中渗出的异样微光——那是瞬子幽灵的低语。


    前排的大佬们终于是眉头舒展。


    他们终于知道哪里不对劲了。


    布莱恩特的证明过程中混合Nash-Moser、Uhlenbeck、Osterwalder-Schrader等权威理论,形成逻辑连贯的假象,并且每个步骤在特定限制下成立,比如无拓扑荷、三维空间,但推广至四维非阿贝尔场时失效,压缩性在“小解”范围成立,证明中未显式声明解的全局性限制……


    这一系列伪装,让他们这些混迹数学界多年的老人也都着了道,差点被迷惑,没能找到其中的破绽,只是凭借多年的数学直觉察觉到了一些不妥。


    这让他们不由自主的看向那个站在报告厅中间位置的小家伙。


    好年轻!


    这是他们看向陈辉的第一反应。


    好敏锐的洞察力!


    天生就是搞数学的好苗子!


    他们察觉到布莱恩特论文不对劲后,也曾花费过一些时间去研究,却最终一无所获,没想到最后反而被一个小家伙找到了破绽,即便他们没有全力以赴的去寻找这个问题,也足以说明这个小家伙的优秀。


    “是他?”


    费弗曼认出了陈辉,这不正是威腾看重的那个小家伙吗?


    “也只能是他了!”


    阿兰孔涅啧啧称奇,五味陈杂,回想起了那日在草坪上课时,无意中闯入的小家伙。


    可惜两人终究是没有师徒的缘分。


    “他是谁?”


    旁边的法尔廷斯和德利涅好奇的问道。


    “明天就有他的报告会,到时候你应该就能认识他了!”


    费弗曼没有多说。


    “报告会!”


    法尔廷斯两人瞳孔微缩。


    那小家伙才多大?


    就能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作报告了?


    也不怪他们孤陋寡闻,这些天他们都在忙着自己的研究,关注这个会议也多是关注袁新毅和布莱恩特的成果,以他们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去关注一个三十分钟报告会。


    “今年IMO满分金牌得主!”


    一旁的阿兰孔涅补充到,他越来越从这个小家伙身上看到了舒尔茨陶哲轩的影子,未来,这个小家伙的成就,或许能超越那两位前辈!


    “???”


    法尔廷斯的暴脾气都准备骂人了。


    IMO这种小朋友过家家的都来了?


    “他刚在数学年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凝聚态物理的论文,也是他明天报告会的内容……”


    幸好这时塔拉格兰终结了谜语人的恶趣味,一五一十的说起了陈辉这几个月的学术成就。


    布莱恩特看着白板上最后演算出来的结果,大脑一片空白。


    他也曾经对这个证明感到有些恍惚不安,但他以为那只是陡然获得巨大成功后的正常反应,直到这一刻他才发现,那是身体的本能在向他示警。


    数学家不怕错误,他并不觉得当众被指出问题所在有多难堪,但三年心血一场空,他还是忍不住陷入茫然。


    曾经那么多期盼,如今都成了一场空。


    酒会、菲尔兹奖……一切都如梦幻泡影。


    “没关系,找到问题反而是好事,只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距离杨米尔斯方程又能再进一步!”


    布莱恩特心志也是极其坚定,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如此心安理得的抄写他人论文。


    他坚信,他们最终还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无非是中间多了些波折而已,就像当年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一样!


    可惜,他还不知道,陈辉已然完成了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的证明,他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了。


    直到这时,报告厅中才一片哗然,其他人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篇在他们眼中完美的论文,竟然存在致命缺陷。


    杨米尔斯存在性证明,竟然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这个困扰了学界数十年的难题,在惊鸿一瞥后,再次无情的拉上了面纱。


    或许等他再一次出现在大家面前,已经又是几十年后了,一如其他千禧年难题一样。


    遗憾的情绪出现在所有人心头。


    虽然他们看完这篇论文时就觉得不对劲,想要找到它的漏洞,可当漏洞真的出现在他们眼前时,他们还是为此感到惋惜。


    做完这些,陈辉没有再次坐下,而是转身走出报告厅,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没时间在这儿浪费。


    这时舒尔茨也终于看完助手发过来的验证结果,他找不到有什么问题,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证明是对的!


    所以,陈辉真的完成了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的证明?!


    “若真是这样。”


    舒尔茨看向陆续离场的法尔廷斯等人,“那为什么不让陈辉在这次会议上汇报杨米尔斯方程证明的内容呢?”


    他承认陈辉那篇论文很有潜力,但比起已经证明了自己价值的杨米尔斯方程,那篇论文也只能再往后稍稍。


    换题,必须换题!


    一念及此,舒尔茨迈步向欧洲数学学会主席布吉尼翁走去。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