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3章 建立研究临时基地

作者:暗夜里的小人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293章:建立研究临时基地


    在那已然被遗忘弦病毒搅得混乱不堪,仿佛陷入了无尽混沌漩涡的弦宇宙之中,黑暗如同浓稠的墨汁,肆意地在每一寸空间中蔓延、渗透,将整个宇宙都涂抹成了一幅令人绝望的灰暗画卷。星辰的光芒在这黑暗的重重围剿下,显得是那样的微弱和无助,它们犹如在狂风巨浪中挣扎的点点渔火,时隐时现,那原本璀璨夺目的光辉被削减得只剩下丝丝缕缕,仿佛随时都会被这铺天盖地的黑暗彻底扑灭,永远地消逝在这浩瀚无垠却又冷酷无情的宇宙深渊之中。 时空的秩序更是被破坏得千疮百孔,如同一张被顽童肆意撕扯后的破旧蛛网,原本平滑有序的时间线在这里变得支离破碎,相互交织又错乱不堪,就像是无数条彩色的丝线被胡乱地缠绕在一起,再也无法梳理出原本的模样。空间也同样呈现出各种怪异而恐怖的扭曲现象,有的地方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挤压,原本广袤无垠的星际空间变得狭窄逼仄,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两侧那冰冷而坚硬的时空壁垒;有的地方则像是被拉伸成了一条无尽的黑暗通道,光线射进去便如同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死寂的黑暗,让人望而生畏。 而地球,作为这场宇宙危机波及的重要区域,同样在病毒的阴影笼罩下,呈现出一片岌岌可危的景象。曾经那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蓝色星球,如今已像是一位身患重病的老者,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与生机。 海洋,这片占据地球大部分面积的生命摇篮,原本湛蓝清澈,波光粼粼,像是一块巨大的蓝色宝石镶嵌在地球之上。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的沙滩,发出悦耳的声响,仿佛是大海在演奏着一曲永恒的乐章。沙滩上,五彩斑斓的贝壳点缀其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孩子们在这里嬉笑玩耍,堆着沙堡,享受着无忧无虑的时光。 可如今,海洋的颜色变得暗沉浑浊,海面上时常涌动着诡异的黑色漩涡,那漩涡如同一张张饥饿的大口,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进去。海浪也变得汹涌澎湃,不再是温柔的轻抚,而是带着一股狂暴的力量,狠狠地撞击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溅起的水花高达数十米,如同末日降临的预兆。那些曾经在海洋中自由自在游弋的生物们,如今也大多消失不见,只剩下一些残留在海滩上的尸体,散发着阵阵腐臭的味道,为这片死寂的海洋增添了一抹悲凉的色彩。 陆地上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城市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与喧嚣,街道上空荡荡的,只有那些被病毒感染后行为怪异的人们在机械地游荡着,往日的欢声笑语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死寂。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在病毒的侵蚀下变得斑驳陆离,有的玻璃已经破碎,锋利的碎片散落在街道上,在黯淡的光线中闪烁着寒光,仿佛是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破败。街道两旁的店铺大门紧闭,招牌歪歪斜斜地挂在那里,有的已经掉落在地,被灰尘和杂物掩埋了一半,原本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的货架,此刻也是空空如也,只剩下一片狼藉。 公园里的花草树木也未能幸免,原本郁郁葱葱的草坪变得枯黄干瘪,仿佛被抽干了生命力一般,那些娇艳的花朵早已凋零,花瓣散落一地,被风吹起又落下,像是在跳着一场绝望的死亡之舞。树木的枝干变得干枯扭曲,树叶纷纷飘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仿佛是在向这个世界展示着它们最后的挣扎。 在这样一个充满危机与绝望的背景下,时漪、林渊和夜瞳等人并未就此放弃抵抗,他们深知,若想要在这场与病毒和各种未知污染的艰难对抗中寻得一线生机,就必须要有更为深入的研究,探寻出病毒的根源以及有效的应对之法。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与艰难抉择,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极具研究价值的特殊区域——百慕大三角的时间枝断裂带。 百慕大三角,这片长久以来笼罩在神秘迷雾之中的海域,本就流传着无数令人毛骨悚然的传说。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船只在这里莫名失踪,那些坚固的帆船,曾经承载着勇敢的水手们探索世界的梦想,它们在这片看似普通的海域航行时,往往毫无预兆地就会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笼罩。先是船上的罗盘开始疯狂地旋转,失去了指示方向的作用,仿佛周围的磁场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接着,原本平静的海面会突然涌起巨大的波涛,将船只高高地抛起又狠狠砸下,船身剧烈摇晃,木板在强大的冲击力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痛苦地呻吟着。水手们惊恐地呼喊着,试图稳住船只,可一切都是徒劳,转眼间,船只就会消失在那茫茫的海面之上,没有留下丝毫的痕迹,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从这个世界上悄然抹去。 而飞机飞经此处时,也同样会遭遇离奇的事件。那些翱翔在蓝天之上的钢铁巨鸟,本应凭借着先进的导航系统和强大的飞行性能安全抵达目的地。然而,当它们进入百慕大三角上空时,驾驶舱内的各种仪器仪表会突然出现故障,指示灯疯狂闪烁,通讯设备里传来一阵嘈杂的电流声,飞行员与地面控制中心的联系瞬间中断。与此同时,飞机周围的天空似乎也变得扭曲起来,原本湛蓝的天空像是被蒙上了一层灰色的迷雾,能见度急剧下降,飞行员只能凭借着有限的视野和经验艰难地操控着飞机。可往往在一阵剧烈的颠簸之后,飞机也会如同那些失踪的船只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寂静的天空,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随着对宇宙奥秘的进一步探索,人们发现,这里之所以如此神秘,是因为存在着时间枝断裂带。时间枝断裂带,就像是时空结构这棵参天大树上断裂的枝桠,原本有序流淌的时间线在这里变得支离破碎,相互交织又错乱不堪。时间仿佛在这里陷入了一场永无止境的混乱舞会,时而快进,时而倒流,时而又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让周围的一切都陷入了一种违背常理的状态之中。 在这片区域,有时候你会看到海面上的波浪以一种极其怪异的方式涌动着,前一秒还在朝着岸边缓缓推进的海浪,下一秒却突然朝着相反的方向倒流回去,形成了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奇观。空中的云朵也不再是按照正常的风向飘动,它们像是被定格在了某个瞬间,又或是突然加速飞驰,形状在瞬间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本像般蓬松的云朵,可能眨眼间就变成了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形状,然后又迅速消散,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 空间也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出现了各种奇异的扭曲现象,有的地方看起来近在咫尺,却仿佛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站在岸边望向远处的一座小岛,明明感觉距离并不遥远,似乎只要奋力游上一会儿就能抵达,可当你真的跳进海里朝着小岛游去时,却会发现无论你怎么努力,那座小岛始终在看似相同的距离之外,仿佛你和它之间永远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让你永远无法靠近。有的地方明明空无一物,却又似乎隐藏着无尽的未知,让人望而生畏。当你凝视着那片看似空旷的海域时,会莫名地感觉到一股寒意从心底涌起,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那看不见的地方窥视着你,可当你想要仔细探寻时,却又什么都发现不了,只有那一片平静却又透着诡异的海面,让人心里直发毛。 在这样一个充满危险与神秘的地方建立研究临时基地,无疑是一场极具冒险性的尝试,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倘若能够利用好这里独特的时空特性,或许就能找到破解遗忘弦病毒的关键所在。 于是,在众人齐心协力的筹备下,基地的建设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他们从宇宙的各个角落搜集来了珍贵的逆熵晶体,这些逆熵晶体,每一颗都像是凝聚了宇宙间逆熵力量的神秘瑰宝,散发着幽冷而奇异的光芒。晶体内部,仿佛蕴含着一个颠倒错乱的微观世界,时间和空间的常规法则在其中似乎都失去了效力,呈现出一种让人着迷又敬畏的状态。 每一颗逆熵晶体都来之不易,有的是科研团队深入到那些被宇宙尘埃和神秘能量场笼罩的古老星系中,冒着巨大的危险,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挖掘才找到的。那些星系中,恒星的光芒都被浓厚的尘埃所遮挡,只能透出微弱的光线,周围的行星更是布满了各种未知的危险,有的行星表面布满了尖锐的岩石和腐蚀性的液体,稍有不慎就会让探险的飞船陷入绝境。但为了获取这些逆熵晶体,科研人员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他们操控着飞船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危险,利用先进的探测设备寻找着晶体的踪迹。 当终于发现逆熵晶体的那一刻,大家的眼中都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尽管周围的环境依旧危险重重,但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派出了采集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如同勇敢的战士,朝着晶体所在的位置缓缓前进。它们的金属外壳在微弱的光线映照下闪烁着冷硬的光泽,行动时发出轻微的机械声,一步一步地靠近目标。在成功采集到晶体后,又小心翼翼地将其带回飞船,整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与危险,但每一颗晶体的获取,都让众人看到了一丝对抗病毒的希望之光。 凭借着这些逆熵晶体,他们开始着手打造“时空隔离舱”。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需要极高的科技水平以及对时空法则的深刻理解。科研人员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他们身着特制的防护装备,在那充满神秘能量波动的环境中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各种精密仪器。 这些防护装备都是经过特殊设计的,采用了最先进的材料和技术,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时空能量波动以及可能出现的未知危险。它们的外观看起来颇具科技感,整体呈银灰色,表面有着复杂的纹路和能量线路,这些线路会根据周围能量环境的变化而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芒,仿佛是在与这片神秘的区域进行着无声的交流。头盔部分配备了高清的显示屏和智能感应系统,能够实时显示周围的环境数据以及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操作提示,确保他们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中能够尽可能地安全工作。 只见他们先是将逆熵晶体按照特定的阵列摆放好,每一颗晶体的位置都经过了精确的计算,哪怕是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整个“时空隔离舱”的构建失败。摆放晶体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精细无比的手术,科研人员们神情专注,眼神中透着一丝不苟的严谨。他们手持特制的工具,轻轻地拿起每一颗晶体,如同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一般,小心翼翼地将其放置在预定的位置上,然后再通过仪器反复检测晶体的位置和角度是否准确无误,一旦发现有丝毫的偏差,便会立即进行调整,整个过程容不得半点马虎。 摆放好晶体后,他们又通过一种特殊的能量引导装置,将一道道蕴含着强大能量的光线注入到晶体之中,这些光线如同灵动的丝线,在晶体之间穿梭交织,逐渐勾勒出了“时空隔离舱”的雏形。那能量引导装置外形犹如一个巨大的金属圆环,圆环表面布满了各种复杂的符文和能量发射口,当启动装置时,符文会闪烁起耀眼的光芒,紧接着,一道道色彩斑斓的光线从发射口喷射而出,精准地射向对应的逆熵晶体。光线在注入晶体的过程中,会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仿佛是晶体在与这些能量进行着某种神秘的交流,整个场景如梦如幻,充满了科幻色彩。 随着能量的不断注入,“时空隔离舱”的轮廓越发清晰起来,它就像是一个巨大而神秘的透明茧房,静静地矗立在百慕大三角的时间枝断裂带之上。舱体的表面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那光芒并非是简单的色彩交织,而是代表着时空能量的不同频段和状态,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它内部蕴含的强大而又神秘的力量。 从远处望去,“时空隔离舱”在那片充满神秘与危险的海域中显得格外醒目,它像是一颗来自未来世界的巨型宝石,散发着迷人而又让人敬畏的气息。周围的海水在它光芒的映照下,也染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原本暗沉浑浊的海水此刻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波光粼粼,那涌动的波涛仿佛也在围绕着“时空隔离舱”翩翩起舞,为这片本就神秘的区域增添了一抹更加奇幻的色彩。 而这“时空隔离舱”最为神奇的地方,莫过于舱内物理法则可自定义这一特性了。在这个小小的舱体空间内,仿佛成为了一个超脱于常规宇宙的独立世界,人们可以根据研究的需求,随心所欲地设定各种物理法则。 比如,重力方向不再局限于垂直向下,它可以被调整为任意方向,甚至可以在舱内创造出多个重力源,让物体呈现出各种奇特的悬浮、旋转状态。科研人员们在进行实验时,时常会看到一些原本应该稳稳放置在地面上的仪器设备,此刻却像是拥有了生命一般,在空中以各种奇妙的角度和轨迹漂浮着,有的还会围绕着某个设定好的重力中心缓缓旋转,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却又充满科学奇幻色彩的画面。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物质在不同重力环境下物理性质变化的实验。他将一个特制的实验球体放置在实验台上,然后通过操作控制台,慢慢地调整着重力方向。起初,球体只是微微颤动了一下,随着重力方向逐渐偏离垂直向下,球体开始缓缓地朝着一侧滚动起来,速度越来越快,最后竟然脱离了实验台,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朝着另一个方向飞去。接着,他又开启了多个重力源,只见那球体瞬间像是被无数只无形的手拉扯着,在空中不停地变换着方向和速度,一会儿向上冲去,一会儿又横着飞了出去,周围的其他仪器设备也受到了影响,纷纷开始在空中跳起了“舞蹈”,整个舱内仿佛变成了一个奇幻的游乐场,充满了新奇与惊喜。 又比如,光速阈值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宇宙常数,在“时空隔离舱”内,人们可以根据实验的要求,将光速提高或者降低。当光速被提高时,整个舱内的光线传播变得异常迅速,原本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传递到的信息,此刻瞬间就能抵达,使得一些基于光信号传输的实验能够在眨眼间完成,大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科研人员们在进行光通信实验时,以往需要等待信号在长长的光纤中传输的漫长时间,现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光信号就像是瞬间移动一般,从一端到达了另一端,实验结果也能快速地呈现出来,让他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 而当光速被降低时,光线就像是陷入了浓稠的沼泽之中,缓慢地挪动着,人们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光的传播轨迹,那一道道缓慢移动的光线,如同凝固在时间中的艺术线条,为科研人员们提供了观察光的本质以及各种光现象的绝佳机会。有一回,几位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他们特意将光速降低到了一个极低的程度,然后让一束光通过一块特制的三棱镜。只见那束光在进入三棱镜后,就像一个行动迟缓的老人,慢悠悠地沿着三棱镜的内部边缘移动着,光线的颜色在这个过程中被分解得格外清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依次排列,像是一条绚丽的彩带在空中缓缓飘荡,让科研人员们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到每一个细微的变化,这在常规的宇宙环境中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这看似完美的“时空隔离舱”也不例外。由于舱外那混乱不堪的时间枝断裂带导致的时间流速差异,给进入舱内进行研究的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潜在风险,其中最为严峻的便是精神分裂风险的激增。 在舱外,时间的流速毫无规律可言,有时候,在舱内仅仅过去了几分钟,可舱外的世界可能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个月。这种时间的巨大落差,对于人的精神感知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当研究人员结束一次舱内的实验,走出“时空隔离舱”时,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的思维仿佛还停留在舱内那自定义的物理法则世界里,一时间难以适应舱外那错乱的时间流速以及正常的物理环境。他们的眼神中会透露出一种迷茫与困惑,看着周围熟悉又陌生的景象,脑海中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时间感和空间感相互交织、冲突的情况。 有的研究人员会在不经意间,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同时身处两个不同的时间节点,眼前的景象一会儿是刚刚进入基地时的场景,一会儿又变成了自己在舱内进行实验的画面,两种画面不断地交替闪现,让他们的思维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这种混乱就像是在他们的脑海中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侵蚀着他们的理智,使得精神分裂的风险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有一位资深的科研专家,在多次进出“时空隔离舱”后,就开始出现了精神异常的迹象。有一次,他刚从舱内出来,正准备和同事们交流实验结果,却突然愣在了原地,眼神变得空洞而呆滞,嘴里喃喃自语着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语。同事们关切地围上去询问情况,可他却像是没有看到他们一样,自顾自地说着一些关于舱内实验的细节,可说着说着,又突然开始描述起自己多年前在其他科研项目中的经历,两种不同的场景和记忆在他的话语中不断地交织、错乱,让人听了既心疼又无奈。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基地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医疗团队,这支团队可谓是汇聚了各个星系中顶尖的心理学专家以及精通精神领域治疗的专业人才。 他们来自不同的种族,有着各异的外貌与独特的生理构造,但相同的是,每个人都怀揣着帮助那些受时间流速差异影响的研究人员恢复精神健康的使命感。有的专家身形修长,皮肤泛着柔和的蓝光,头部有着特殊的触角,能够敏锐地感知他人情绪波动的细微变化;有的则身材矮小却十分敦实,一双大眼睛犹如深邃的星辰,仿佛能看穿精神世界里隐藏的症结所在。 团队配备了最先进的精神检测与治疗设备,那些设备造型各异,功能却十分强大。有一台名为“心灵洞察仪”的仪器,它整体呈流线型,表面闪烁着柔和的银色光芒,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其内部搭载了超精密的量子感应模块,能够深入研究人员的大脑神经回路,精准捕捉到每一丝异常的精神信号,哪怕是最微小的思维混乱迹象都逃不过它的“法眼”。 还有“精神修复舱”,它像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茧状物,舱体由特殊的能量护盾材料打造而成,内部布满了错综复杂的能量脉络,这些脉络会根据使用者的精神状态释放出不同频段的治愈能量波。当研究人员进入其中,修复舱便能针对其精神受损情况,自动调整能量波的强度和频率,如同温柔的双手,缓缓梳理着那混乱不堪的思维,帮助修复受损的精神防线,缓解因时间流速差异带来的精神压力。 在日常工作中,心理医疗团队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密切关注着每一位进出“时空隔离舱”研究人员的精神状态。每次研究人员结束舱内任务返回后,都会第一时间被引导至专门的精神检测室,接受全面细致的精神评估。专家们会仔细查看“心灵洞察仪”反馈回来的数据,分析各项精神指标的变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预示着精神分裂风险升高的蛛丝马迹。 一旦发现有人员出现精神不稳定的迹象,医疗团队便会迅速启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研究人员进入“精神修复舱”进行多次疗程式的治疗,同时结合心理疏导,由专家们运用专业的心理学技巧,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交流,引导他们梳理脑海中错乱的记忆和思绪,帮助其重新建立起对现实世界正常的认知和时间感。 除了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先进设备外,基地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且细致的预防措施。在研究人员进入“时空隔离舱”之前,会安排专门的心理培训课程,这些课程由经验丰富的专家亲自授课,内容涵盖了如何提前适应可能出现的时间流速差异、如何在舱内保持稳定的精神状态以及遇到思维混乱情况时的自我调节方法等。 培训过程中,会采用虚拟现实模拟技术,让研究人员身临其境地体验各种不同程度的时间流速变化场景,使其在真正进入“时空隔离舱”之前,就对可能面临的精神冲击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而且,每次进入舱内前,研究人员还需要填写详细的精神状态自查问卷,医疗团队会根据问卷结果再次评估其是否适合进入,只有确保精神状态良好、具备足够应对能力的人员,才会被允许进入“时空隔离舱”开展研究工作。 尽管如此,那如影随形的精神分裂风险依然像是悬在众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每一个进入舱内进行研究的人员。但基地里的所有人,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医疗团队成员,都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他们怀揣着对守护宇宙、战胜病毒的坚定信念,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这充满挑战与未知的研究之中,期待着在这个神秘的临时基地里,能够找到那把解开遗忘弦病毒谜题的关键钥匙,为整个弦宇宙重新带来生机与希望。


    喜欢万物播种进化请大家收藏:()万物播种进化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