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4章 太后心思活泛

作者:然晴夜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后娘娘英明!”


    人群中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紧接着,学子们纷纷对秦时月躬身行礼。


    “谢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大家不必拘礼。”秦时月笑道。


    她要的,是让女子学堂能教书育人,让所有的女子能有傍身之计。


    英国公被影卫带了下去,秦时月没有瞧他,只是赞赏地看着学子们。


    从今日起,女子学堂再也不是应该以权谋私的地方。


    ……


    天刚蒙蒙亮,宫墙内便被覆盖了层薄薄的雪花,宫道两旁的树木早已落尽了枝叶,光秃秃的。


    长寿宫内,银丝炭燃得正盛,一旁的香炉里,檀香的味道缓缓溢出。


    太后斜倚软塌上,姿态慵懒的眯眼看着面前的棋盘,手里还拿着一枚棋子把玩,迟迟没有落下。


    棋盘上黑白交错,局势已然明朗。


    可太后毫不在意输赢,只是看着手里的棋子。


    这枚棋子,该下在哪呢?


    绘春走到太后身边,将茶盏放到一旁的小桌上,又顺手拿起狐裘披肩,熨帖地替太后披上。


    “娘娘,入冬了,仔细着凉。”


    太后语气平淡,“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又是一年了。”


    说完,太后看向绘春,“这段时日皇后都在做什么?”


    自从寿宴结束后,秦时月虽像之前那样日日到长寿宫请安,但她一直称病不见,所以,秦时月到底没有朕的踏入过长寿宫半步。


    现如今,她称病多日,也不知外面的状况如何了。


    “这几日,满京城都在议论皇后娘娘,街头巷尾,没一个不夸她的。”绘春垂头说道。


    “哦?”太后微微抬眼,脸色不善,“她又做了什么?竟能惹得这么多人评头论足,你细细说来。”


    绘春斟酌道:“百姓们说皇后娘娘公正严明,敢说敢做,是难得一见的贤后。”


    闻言,太后冷哼一声。


    自己做皇后时,外面可没这种传言。


    “太后应该知道,那女子学堂本就是皇后娘娘督办的,后来女子学堂被有心之人搞得乌烟瘴气,甚至出现了倒卖学位,无故劝退学子一事,皇后二话不说彻查了此事。”


    绘春偷偷看了一眼太后,继续说道:“不仅如此,皇后把相关人员全办了,其中包括英国公……英国公是两朝元老,陛下现在还要倚仗他,可皇后娘娘一点情面都不留,说罚就罚。”


    “此事竟然牵扯到了英国公?”太后问道。


    “听闻,犯事的李管事是从英国公府出来的,英国公念及旧情帮忙说话,所以被罚了钱。”


    “还有呢。”


    “先前那些被无故退学的姑娘都重新回学堂继续读书了,皇后下了懿旨,把束脩做了改动,百姓们都传,皇后是百年难遇的大好人……”绘春越说,声音越低。


    太后笑了笑,笑意却不达眼底,“入宫不到一年就如此笼络民心,真是好手段啊!”


    绘春心中一紧,迟疑道:“娘娘,皇后声望日渐变高,时间久了,难免不会压过皇室,这可如何是好?”


    闻言,太后笑而不语,视线重新放回到棋盘之上。


    “学堂之事关乎民生,皇后做得并无不妥。”太后将棋子落下,淡淡道。


    “可英国公是两朝元老,就算是处置,也不该由皇后处置啊,这样,不算越权吗?”


    太后脸上没有什么情绪,“她以为凭着这些,就能站稳脚跟,还是太天真了。”


    说完,她端起茶盏,细细品了一口。


    声望这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想利用这种小事稳坐皇后之位,也不知该说她傻,还是说她太单纯。


    而且,秦时月如今风头太盛,树敌太多,迟早会栽跟头。


    英国公吃了这么大的亏,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所以太后根本不担心。


    “辰儿登基时日尚短,朝堂根基未稳,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皇后此时急功冒进,可不是什么好事。她想往上爬,想博名声,也要看看哀家和那些老家伙答不答应!”


    绘春不再接话,只是低着头。


    她跟在太后身边良久,知道太后原先是喜欢皇后的,奈何皇后不受管束。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太监的通报声。


    “启禀太后娘娘,英国公等几位大人前来请安。”


    “他们倒是来得巧。”太后冷哼一声,声音听不出情绪。


    绘春道:“娘娘,想来几位大人是为了皇后娘娘一事而来,您见吗?”


    听闻英国公此次被罚了一千两黄金,心里定然是不服气的。


    “让他们进来吧,哀家倒要听听,他们能说些什么。”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若他们能说到她的心坎里,她也不妨听听。


    “是。”殿外的太监应了声,转身退了出去。


    片刻后,几位身着朝服的老臣躬身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英国公,他身穿朝服,腰间系着玉带,面容憔悴。


    跟在英国公身后的是尚书大人杨大人。


    几人走进殿内,对太后躬身行礼。


    “臣等,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圣安。”


    太后抬手,语气温和,“免礼吧,外头天冷,你们一路从宫外过来辛苦了。赐座,看茶。”


    太监连忙搬来几张椅子。


    几位老臣谢过太后,依次坐下。


    英国公清了清嗓子,率先说道:“太后娘娘,臣等今日前来,除了给娘娘请安,实则还有一事想向娘娘进言。”


    太后端起茶盏,淡淡道:“英国公乃两朝元老,有话不妨直说,不必拘束。”


    “娘娘。”英国公深吸一口气,“如今陛下登基已有一段时日,可后宫之中除了皇后娘娘,再无其他妃嫔,皇家子嗣乃是国本,陛下不充盈后宫,长此以往,怕是于社稷不利啊。”


    这话一出,尚书大人立刻附和,“英国公所言极是,古往今来,帝王皆以开枝散叶为重任,后宫充盈,方能子嗣绵延。如今陛下身边只有皇后一人,这实在不合规矩。”


    “哦,你们想如何?”太后问道。


    “臣等恳请太后娘娘,劝说陛下广纳妃嫔,为皇家开枝散叶!”几人齐齐起身,恭敬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