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清笑吟吟的将盒子打开,糕点的香气瞬间钻入秦时月的鼻腔。
“……有心了。”秦时月怔愣一下,心里莫名高兴,忍不住勾唇浅笑。
苏婉清松了口气,眉眼都亮了些。
她小心翼翼地将糕点递过去,“娘娘,您尝尝?味道不甜腻。”
秦时月歪头笑笑,鬼使神差的伸手拿起一块糕点咬了一口,随即点头,“味道不错。”
没有人知道,自小荷去世后,她,很少吃糕点了,因为除了小荷,再也没人能做出她喜欢的那个味道。
可看着眼前少女明媚的,充满期盼的神色,秦时月有些不忍拒绝。
苏婉清见她不嫌弃,话也多了些。
热闹的大殿与秦时月格格不入,倒是她的出现,让这场宴会多了些生趣。
秦时月抬手命枣儿搬来一把太师椅,苏婉清小脸一红,也不客气,乖巧的坐在了她身侧,继续刚才的话题。
“前几日臣女去西市,见街角新开了家卖绒花的铺子,里头的绒花做得极巧,特别好看,就像是真的似的。臣女当时就想着,要是娘娘见了,肯定也会觉得好看,那铺子的掌柜说,绒花是用最好的蚕丝做的,放好几年都不褪色。”
秦时月浅酌了一口茶,笑问,“是明月芳华的绒花吗?”
“是啊,娘娘怎么知道?难不成娘娘也喜欢?”苏婉清的眼睛更亮了些,“臣女还想着,要是有好看的绒花,下次进宫时给娘娘带两支。”
原以为皇后娘娘千金贵重,对绒花那些小玩意儿不感兴趣,可看娘娘的样子,似乎知道的不少。
秦时月放下茶杯,笑而不语。
明月芳华是她的铺子,制作绒花饰品的事她并没有瞒着,想来是苏婉清在闺阁中,未曾听闻罢了。
就在这时,秦时月突然听到下方传来一阵窃窃私语。
“你瞧瞧她,巴巴的凑在皇后身边说个没完没了,拿着个破糕点就想收买皇后娘娘,不知道的还以为她送了什么宝贝呢!”
“不过是个工部侍郎家的女儿,也敢这么往上凑,不就是想让皇后注意到她,好借着皇后的光被陛下看中吗?”
“你小声点,这可是在太后的寿宴上,要是被皇后或者太后听见了,多不好。”杨薇薇收起眼底的嫉恨,小声提醒。
“听见又怎么样?”英晓晓嗤笑一声,“我说的不是实话吗?她那样的出身,就算再怎么凑近乎,难道还能真的进得了宫?就算进了宫,又能有什么地位。”
“跟她置什么气,不过是个没什么背景的,犯不着跟她浪费口舌。”杨薇薇在心里暗骂一声“蠢货”,面上随口说道:“即便选秀,宫里也是要留有身份的,这种只会耍心机迎合的人,怕是连留下的资格都没有。”
说完,杨薇薇抬抬下巴,眼神倨傲的看向苏婉清。
“就是,一个侍郎而已,不像咱们这些世家大族,她这样的,怎么可能会得到陛下青睐?不过是上不得台面的下作东西。”
这些话一字不漏得传到了秦时月和苏婉清的耳中。
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如这些贵女们,加之今日又是太后寿诞,她只好强忍着心中的怒意,下意识往后缩了缩。
她被议论不要紧,万万不能连累皇后娘娘……
秦时月一早就发现了苏婉清的小动作,她挑挑眉,像是没听见那些议论,面色平静无波。
那些官家贵女敢这么明目张胆地说,无非是瞧着今日太后请了满殿的勋贵小姐,笃定这场寿宴是为选秀铺路,想借着贬低苏婉清,抬高自己的身份,让太后和宋墨辰注意到她们。
而太后的心思,她如今已然清楚了。
今日这场寿宴,哪里是单纯的宴会?分明是在给宋墨辰选人。
想到这儿,秦时月心中冷哼一声,转头扫了眼高位上面色泰然的男人。
下一秒,男人突然看过来,视线相对,他突然勾唇浅笑,漆黑如墨的眸子里带着一丝促狭,一丝……挑逗?
秦时月心中一跳,脸上突然热起来。
就在这时,侍书靠近宋墨辰,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只见宋墨辰面色一愣,随后对秦时月点点头以示让她放心,然后起身向外走去。
秦时月虽然疑惑,但也知道,宋墨辰身为帝王,突发事情多,突然离席也是常有的,所以没有放在心上。
“娘娘……”苏婉清强撑着笑意将面前的糕点向她那边推了推,“您尝尝这个栗子糕,软糯香甜,很是好吃。”
秦时月侧头看了她一眼,心中一软,将手边的果脯递了过去。
这孩子……若不是那微红的眼眶,或许更能迷惑人。
苏婉清愣了一下,然后捏起一个轻轻咬了一口,小声道:“谢谢娘娘,很好吃,比家里做的还甜。”
“你喜欢就好。”秦时月舒了一口气,忍不住安慰道:“嘴张在别人身上,你不必放在心上。人贵自知,人贵自重,无关身份高低。”
苏婉清勾勾唇,认真的点了点头。
突然,她想起另一件事,眼底的笑意又浮现出来,“娘娘,前几日臣女路过城南那条街,瞧见好多百姓围着一家医馆,挤得水泄不通的,打听后才知道,那医馆是女子学堂第一批出师的林姐姐开的。”
听到这话,秦时月来了兴致,“林姐姐?女子学堂出来的?”
“对啊!”苏婉清眼睛一亮,“臣女当时凑过去看了眼,百姓们都在说林姐姐仁心仁术,无论前去看病的出身如何,她都一视同仁。”
当初秦时月办女子学堂时也算是历经坎坷。
不过现在好了,听到女子学堂的第一批学生已经出师,而且造福了百姓,她也能放心了。
“学医最要紧的不是医术多高超,是要有颗济世救人的心,她能做到这样,也是难能可贵。”秦时月眉眼弯弯,心情颇好。
“可不是嘛!大家都称林姐姐是既您之后的活菩萨。”苏婉清越说越起劲,似乎已经忘记了方才的不愉快。
“秦大夫”三个字在民间口口相传,她是人们口中的活菩萨,如今,“秦大夫”活菩萨的美名也算有了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