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6章 会立刻上报

作者:孤单寂寞有点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胶东的人口多。


    界河从招远到黄县,周围都是一路密集的村庄。


    曾纪兰一路走过去,安安静静。


    仿佛是一座座死地,老百姓全部走转移走了,界河以西的,撤去了金岭,界河以东的撤去了罗山。


    “老百姓的安置,不会出问题吧?”


    根据村庄的建筑,曾纪兰就能判断出,光界河两岸,从招远到黄县一路撤出去的老百姓,就该有好几万。


    苏继光郑重的点头。


    “一片,人口算是密集,疏散和转移的方案,是江支队盯着做的,做过几次演习,都是朝着莱阳方向撤退,这次执行的计划,一直是保密的,各级民兵组织也在随时清点人数,让百姓相互监督,一旦发现走失的,会派人上报。”


    浩劫当前。


    不仅要防着鬼子,也要防着汉奸。


    苏书记苦笑着摇头。


    “曾副司令,前面你就去了,算着时间,鬼子飞机该来了。”


    曾纪兰想了想,干脆下令,给张维翰发个电报。


    让聊城英雄团派一个大队,在招远城外的战壕,做一副构筑阵地的样子。


    鬼子飞机来了,让他们及时躲进防炮洞里面。


    当她下达完了命令以后,江民风适时的开口请教。


    “曾副司令,这么做,是不是让鬼子警惕一点,路上小心一点?”


    “其实不这么做,鬼子也会很警惕,很小心。”


    曾纪兰笑了笑..


    “最好的办法,还是能联系到河对岸张星镇的同志。鲁西四团和黄县,招远县大队的战术水平不够,要是换成渤海支队的主力,他们能做到利用地道的战术,头顶着敌人飞机,对鬼子师团大队伍展开袭扰,然后把敌人,压缩到我们的雷区。”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尽管招远,黄县两个县大队,相比他的县大队,拥有最多的主力退下来的伤残老兵。


    但是基层连队的战术水平,训练上还可以。


    在阅读战斗,随时调整作战模式,跟主力差距还是很大。


    “龙空港,黄县的同志,要把敌人行军队列兵种报上来,我们不能把敌人压缩到雷区,最大的杀伤,也要做到,地雷在鬼子的炮兵中爆炸。”


    “这个没有问题,负责引爆的几个干部,都是主力伤退下来的老兵。原来在庆丰厂负责训练保卫人员,庆丰厂修复很多大炮,他们都知道鬼子火炮的分类。”


    听见江民风的回答,曾纪兰笑容无比灿烂。


    江向阳在胶东又带出来一帮好干部。


    服从命令听指挥,自己一开口,干部们立刻开始执行命令。


    打仗动脑筋,知道自己部队短板在哪里,做出适合的方式部署。


    “等这仗打完,我让江支队长给你们向集团军总部请功,推荐你们去延安抗大学习,或者作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的代表,去延安开会。”


    “我们可以去延安吗?”


    “胶东特委和胶东根据地的同志,为抗日战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怎么去不得,这一仗打好了,各县都可以轮流派人,有功干部,有功战士,轮流进入各级抗大学习,等陕北召集干部开会时候,咱组团,挺直了腰板去..”


    江支队善于画饼,跟干部战士聊天,说起未来的新中国,讲的战士们都听入迷了,十殿阎罗这位老大姐,是行家。


    尽管干部们都听出来了。


    一个个还是非常振奋。


    把她的话,向下传达。


    说完以后,曾纪兰把鲁西四团,留在了黄泥岗村。


    自己和胶东特委,两个县大队的干部,冒着可能被鬼子飞机发现的危险,冒险渡过了界河,察看了最前沿的张星镇黄县隐蔽的地道和几个埋设炸药,地雷的起爆点。


    整个部署没有问题,在她给几个干部战士说起自己一些战术设想的时候。


    黄县县大队,又增加了几个地雷埋设点和爆炸点。


    战士们穿着老百姓的衣服。


    都在公路上忙碌。


    曾纪兰只是感觉惋惜,要是渤海支队能有三个大队在招远,从龙口登陆的鬼子第24师团,死定了。


    “鬼子来了,鬼子飞机从辽东起飞,到了黄县以后,龙空港列队的鬼子,就出发了,朝着招远的方向。”


    “我们朝东面撤,在东面,找一个可以看见整个战场的地方,作为这次作战的指挥部。”


    核心根据地的战场,曾纪兰最满意的就是这里电台特别多。


    黄县,招远两个县大队,一共有二十二部电台,配属的电讯兵经过了严格的培训,筛选,训练,给人感觉准确,可靠。


    二十二部电台,虽然有两台在沿海盯着敌人,两台从掖县,蓬莱方向才撤到半路,但是加上鲁西四团的三部电台。


    足以完成整个战场的通讯网络。


    “领导,龙口港鬼子如同预料的一样,把部队分成两部分,至少一个步兵联队渡河了,沿着界河两岸,朝着招远进发,他们驱赶了至少五千百姓,走在最前面,帮他们踩地雷。”


    听见通讯参谋没有感情的阅读电报内容。


    曾纪兰给仲大队长和江大队长,竖起了大拇指。


    两人伸出了拳头,怼了了怼拳头。


    判断无误,鬼子怕八路军隔着河对他们发起进攻,果然分成两路,沿河河边进军。


    也担心碰上八路军的地雷,产生损失,让老百姓开路。


    “十殿阎罗不在家,但是黑白无常在,咱八路军的英烈会附体..”


    “小鬼子,胶东枪,胶东的炮,胶东的刀叉和筷子,阎罗殿地狱里的小鬼,都等着拿你们开席。”


    八路军的干部,战士,面对凶残的鬼子。


    无惧,乐观。


    黄县和招远两个大队长一开口,人数不多的这个队伍都流淌着笑声。


    大老远,就听见天上飞机的轰鸣声,为了不惊动鬼子,张家镇民兵区队长,连忙带路。


    “我们去那个壕沟!那里有一个地道朝着西面。”


    从地道钻出来的众人,又沿着壕沟,向东面高地前进。


    这时候,背着电台的通讯参谋又开始通报敌情。


    “曾副司令,蓬莱英雄团通报,敌23师团,从栖霞出发,进军方向,正是招远..他们准备利用西城镇的地道网络,阻击敌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