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赵聪入林萨平战场

作者:川雨穿越历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公元5年1月9日,小寒节气的寒风中,赵聪站在南桂城的军营前,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够踏上这条军籍之路,全是因为刘温将军用每天二十两银子的报酬作为诱惑。这笔钱对于赵聪来说,是妹妹赵柳生存的希望,也是他唯一的选择。


    赵聪环顾四周,军营里的气氛紧张而有序,士兵们忙碌地准备着,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他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心情,然后走向了旁边的将士,试图了解更多关于刘温的信息。


    “你们对刘温将军有什么不满吗?”赵聪试探性地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确定。


    将士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头看了赵聪一眼,然后笑了笑说:“没有什么不满的。刘温将军通常都是信守承诺的,他说过的话,从来没有食言过。”


    赵聪的眉头微微舒展,他继续追问:“那刘温将军是真说话算数?说每天给20两银子就给20两银子,掏钱一点不带犹豫的?”


    将士点了点头,肯定地说:“那当然了,刘温将军可是从没有说话不算数的时候。我们旁边以及数千人都愿意加入刘温将军麾下,就是因为他的诚信和慷慨。”


    赵聪听了这些话,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他知道,只要刘温能够信守承诺,那么他和妹妹的生活就有了保障。但是,他也知道,军营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己能够活着回去,继续照顾妹妹。


    赵聪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渴望通过军营的生活改变自己和妹妹的命运;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自己一旦上了战场,就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他深吸了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决心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和挑战,他都要坚持下去,为了妹妹,也为了自己


    公元5年1月11日赵聪的行军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与挑战的征途。自从他加入刘温将军的军队以来,他已经记不清自己面对过多少次困难。每一次行军,都是对身体和意志的极限考验。赵聪的脚上磨出了水泡,肩膀也被沉重的装备压得生疼,但他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他知道,自己背负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死,还有妹妹赵柳的未来和希望。


    在这个时代,食物是稀缺的资源,尤其是在军中。赵聪和他的战友们只能依靠那些粗糙的杂米来维持体力。这种军粮,口感粗糙,难以下咽,但赵聪却不得不省着吃。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能有吃的已经是一种奢侈,他不能挑剔,只能感激。


    在一次短暂的休息中,赵聪又一次与旁边的将士聊起了天。他们的话题总是围绕着战争和家乡,但更多的是对当前战局的担忧。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叹了口气,说道:“只可惜运费雨将军还在朝鲜半岛的东萨维兰,在胡烟口与苏里进行第二次交战。不然的话,有他在朝廷,咱们也倒是有挺气之气。”


    赵聪听着老兵的话,心中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运费雨将军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如果他能在朝廷中,或许能给士兵们带来更多的信心和勇气。


    然而赵聪跟将士们的这种幻想只是世人说梦因为运费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行军行军,还是行军?公元5年1月17日


    这天,军队抵达了一处村庄。赵聪原本以为可以稍作休整,补充一些物资。然而,当他们进入村庄时,却发现这里已是一片废墟。村民们不见踪影,房屋被烧毁,粮食和财物也被洗劫一空。赵聪心中一阵悲凉,他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更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在村长的带领下,他们找到了一些残存的粮食,尽管数量有限,但对于疲惫不堪的士兵们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恩赐。赵聪默默地嚼着干硬的面饼,思考着这场战争的意义。他越发坚定了要尽快结束战乱、让百姓过上安宁生活的决心。夜晚,赵聪躺在简陋的营帐里,望着星空,思念着远方的家人。他不知道何时才能归家,不知道妹妹是否安好。但他知道,只要战争还在继续,他就必须坚持下去,为了和平,为了未来而战。公元5年1月20日此时,在东萨维兰与记朝的发生了一场极其惨烈的萨平之战


    公元5年1月25日,赵聪置身于萨平战场上。这里,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染红,每一秒都有生命消逝。赵聪奋力厮杀,每一步都用上了全力,他的剑挥舞着,斩杀了一个又一个的敌军。然而,他却发现,在这个战场上,平均每秒就有20人丧生。这是一个令人胆寒的数字,也是对人类生命的无情摧残。


    此时正值五九天,寒九天的严寒笼罩着大地。赵聪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这寒冷不仅来自于天气,更来自于战场上的血腥和残酷。他的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但他的意志却依然坚定。他知道,他不能退缩,不能放弃,因为他身后是他的战友,是他的国家。


    在激烈的战斗中,时间仿佛凝固了。赵聪不知道自己已经战斗了多久,他只知道,他坚持下去。终于,他杀到了中午,此时的他已经精疲力竭。他望着周围的尸体,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奈。


    然而,赵聪并没有时间悲伤。他知道,敌人还在进攻,他必须继续战斗。于是,他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向前冲去。在他的前方,是一片雨林。赵聪毫不犹豫地冲进了雨林里,他希望在那里能够找到一丝喘息的机会。公元5年1月28日,正值九寒天的五九天,凛冽刺骨的寒风呼啸着席卷大地。赵聪站在营帐门口,望着外面那漫天飞雪、银装素裹的世界,零下33摄氏度的严寒让一切都仿佛凝固了一般。然而,就在这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赵聪的目光突然闪过一丝灵动的光芒。


    只见他迅速转身回到营帐内,毫不犹豫地掏出了珍贵的木材。这些木材原本是准备用作取暖和生火做饭之用,但此刻在赵聪那充满智慧与创造力的手中,它们即将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凭借着多年行军打仗积累下来的经验和精湛技艺,赵聪巧妙地运用工具将这些木材切割、拼接在一起,没过多久,一座坚固实用的营帐便赫然呈现在眼前。


    就这样,赵聪带领着手下士兵们安营扎寨,暂时获得了一个相对温暖舒适的栖身之所。尽管如此,一种莫名的不安感却始终萦绕在赵聪心头,挥之不去。


    时间来到公元5年2月1日的凌晨时分,夜色如墨,伸手不见五指。当其他人还沉浸在梦乡之中时,一直保持警觉的赵聪忽然察觉到周围有些异常动静。他悄悄起身,透过营帐缝隙向外望去,果然发现了远处影影绰绰的身影——竟是东萨敌军!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赵聪并未惊慌失措,反而再次灵机一动,心中瞬间浮现出一条妙计来对付这群来势汹汹的敌人。不过,正当他准备付诸行动之时,身旁一名将领忧心忡忡地说道:“兄弟啊,咱们如今所剩兵力不多了,满打满算也就只有400人而已。可对面的东萨敌军足足有6000人之众啊!”


    听到这话,赵聪只是微微一笑,镇定自若地回答道:“我自然知晓敌我双方人数悬殊,但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以智取胜。放心吧,只要按照我的计划行事,定能让这6000名敌军陷入绝境!”说完,赵聪大手一挥,高声喊道:“兄弟们,跟紧我!今日就让我们一起创造奇迹!”


    话音未落,已有250名英勇无畏的士兵挺身而出,表示愿意追随赵聪一同冒险。在赵聪那精妙绝伦的战术指挥下,这支仅有250人的小队犹如鬼魅般穿梭于黑夜之中,成功迷惑住了东萨敌军。


    随后,赵聪带领众人巧妙地将东萨敌军引入了事先精心布置好的陷阱之中。只听得一阵轰隆隆的巨响传来,一堆重达数百斤的巨大石块从天而降,如同雨点般砸向毫无防备的敌军阵营。刹那间,哭喊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公元5年2月5日过后不久,东萨国将领苏里正端坐在营帐之中,神色凝重地处理着军务。突然,一名士兵急匆匆地闯入帐内,单膝跪地,颤声禀报:“将军!大事不好!我们派往雨林的六千大军……全军覆没了!”


    苏里闻言,如遭雷击,整个人瞬间僵住,手中的笔也“啪嗒”一声掉落在地上。他瞪大双眼,满脸难以置信的神情,嘴巴张得大大的,却发不出一丝声音,仿佛变成了一个哑巴。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过神来,身体一晃,竟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然而,苏里毕竟久经沙场,很快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咬牙切齿地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方究竟是谁?竟敢如此大胆!”


    那名士兵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回将军,据前方传来的消息,此次率领敌军将我军打得落花流水之人名叫赵聪,他仅带着二百五十名兄弟,就把咱们六千人给……”


    苏里眉头紧皱,打断了士兵的话:“赵聪?此人是何来历?为何之前从未听闻过?”


    士兵连忙解释道:“主公,这赵聪乃是前些日子被强制征入军中的新兵。据说,他参军的原因仅仅是为了让其妹妹赵柳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


    苏里冷哼一声:“哼!不过是一介平民罢了,怎会有如此能耐?竟然能以区区数百之众击败我六千大军!其中必定有诈!”


    此时,另一名谋士走上前来,拱手说道:“将军,据末将所知,这赵聪的妹妹赵柳如今身在南桂城。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身上找到突破口。”


    苏里微微点头,但随即又摇了摇头,叹息道:“此计虽妙,但眼下我东萨与记朝、维兰两国正在交战,根本无暇顾及南桂城。况且,我东萨地处朝鲜半岛,距离南桂城少说也有数千里之遥,甚至可能超过一万里。即便想要挟持赵柳,也是鞭长莫及啊!”


    一时间,营帐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苏里双手抱头,苦思冥想着应对之策。而在场的众人则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