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0章 态度

作者:大唐彦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宁海县衙内,杨廷和在快速思考。


    这场屠杀来的实在太巧了,恢复理智后,杨廷和便开始细细思索。


    最近他在查走私的事,已经有了些许眉目,蔚王那边也调过来了锦衣卫和东厂在秘密配合他。


    备倭司指挥副使有很大的嫌疑,东厂和锦衣卫已在监督。


    而这个时候忽然宁海出现如此严重的屠村事件,只要有人稍稍利用攻击,杨廷和的乌纱帽便会不保,整个宁海县的官僚们,现在所求已经不是乌沙保不保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活着从仕途退下来的问题!


    那么……是不是这次屠杀,只是针对他杨廷和,就和南京那群官僚一样,见缝插针,找到机会,弹劾自己,从而让自己被调离宁波或者被免职?避免自己查下去?


    如果真是如此……他们勾结倭寇?


    如果不是倭寇……他们用汉人屠杀同胞?


    无论如何,这都不是杨廷和能接受的!


    想明白这些推测后,杨廷和火速命人将他的猜测通过东厂送到京师。


    ……


    内阁。


    兵部尚书刘大夏火速抵达内阁,找到内阁首辅李东阳,同时来的还有六部其他官吏。


    “李阁老,出事了。”


    李东阳问道:“怎么?”


    “兵部这边来了消息,宁波府宁海县一村落一百多口人被屠了!”


    李东阳神色一滞。


    “谁干的?查出来了没有?”


    “宁海县初步预测是倭奴。”


    李东阳沉默,整个内阁值庐陷入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马文升才开口:“阁老,有转机!”


    李东阳狐疑的道:“嗯?”


    马文升道:“蔚王正在组织开海,而此时东南发生如此大的倭寇之乱,开海的祸端已初现端倪!”


    “这难道不是转机吗?”


    李东阳深深看了一眼马文升,道:“负图,这些话,千万不能被外人听到。”


    这是国难,举国哀痛,你此时却还想着内斗,但凡被有心人说出去,你就这一句话就能丢掉官帽!


    不过虽然马文升话糙但理不糙,这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个巨大的转机!


    朝廷想开海,尚未开关,已经出现如此祸事,若是关口开了,倭奴岂非随意屠杀沿海之民?


    这于他们来说,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件好事!


    ……


    乾清宫。


    朱厚炜第一时间跟着大哥去了后宫。


    弘治皇帝脸色布满了阴霾,背着手在液池岸边来回走动,已无心钓鱼。


    朱厚照义愤填膺,毕竟年轻冲动,破口大骂道:“这群倭奴贼寇,本宫真想亲自去屠了他们!”


    “厚炜,你怎么看?”


    朱厚炜道:“杨廷和推断是浙江有人为了调走他才做了此孽事。”


    “但我不这么认为,虽然这个理由成立,但走私的罪名和屠杀一个村落的罪名,孰轻孰重对方还是能分得清的。”


    “当初在南京,杨廷和整顿吏治,罢黜了那么多官僚,他们顶天也就针对杨廷和个人的刺杀,并不会波及到无辜的百姓。”


    弘治皇帝微微颔首,又教育朱厚照道:“遇到事要冷静,不要冲动。”


    “多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天大的事父皇给你顶着呢,你气什么?”


    朱厚照道:“一百多口无辜百姓啊父皇!”


    弘治皇帝淡淡的道:“朕知道,然后呢?你找到屠杀百姓的匪寇了吗?”


    “你未来是要成为天子的人,你这脾性,被人利用了都未尝可知,真要在你这种恼怒的情况下做任何决策,未来发现被利用,你又该如何?天子一言,金口一开,覆水难收啊!”


    教育完朱厚照,弘治皇帝便开口对朱厚炜道:“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真是杨廷和查出苗头了,浙江那群走私背后的人要调走杨廷和。”


    宁波府下辖出了这么大事,不多日弹劾杨廷和的奏本就会飞向乾清宫。


    “第二种,你们最近在朝堂搞的风生水起,开海似乎已经出现定论之势,如果这个时候濒海出现倭患,那海禁议论的口子就会被立刻叫停!”


    朱厚炜倒吸凉气,他惊愕的盯着弘治皇帝,道:“父皇……你,你说,他们,他们会……”


    弘治皇帝摇摇头道:“不知道,朕也只是一种猜测,你从来不要用最仁慈的心肠去看待那群文官,他们什么都做得出来,为了所谓的正义,在他们而言必要的牺牲是正常的。”


    “严嵩那个年轻的翰林不就是牺牲品吗?”


    果然,弘治皇帝虽然什么都不做,整天在这钓鱼,但外面的情况却是门清。


    本来这些事不需要惊动弘治皇帝的,但沿海出现这么大的事,弘治皇帝哪里还能坐得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生在此山中。”


    弘治皇帝淡淡的道:“这里面或许是一群人在操控,也或许是两群人在操控,亦或者说我们两群人都是被别人利用也说不定。”


    朱厚照瞪大眼睛:“父皇你在说什么?”


    朱厚炜陷入沉思,然后解释道:“父皇你意思是……李东阳和我,有可能都被人当枪使了?有人在搅局?”


    弘治皇帝笑而不语,他对朱厚炜道:“你现在需要做的是,派出你的人,去配合杨廷和,事情的关键点在浙江,战场也在浙江。”


    “只要浙江那边搞清楚了,一切都不是问题,浙江那边搞不清楚,京师就是一团乱麻!”


    “厚照!”


    朱厚照忙不迭道:“我在呢父皇。”


    弘治皇帝道:“月末的朝会取消,以浙东出事,举国哀悼为理由,这场朝会在浙江那边没出定论之前不要开。”


    这种情况下,如果大朝会如约举行,开海是一定不会成功,胜利的天平已经朝文官倾斜了。


    朱厚照了然于胸,对弘治皇帝道:“父皇我知道了。”


    弘治皇帝沉默了许久,幽幽叹口气:“百姓何辜啊!查到始作俑者,诛其族,暴尸沿海!”


    朱厚照反问道:“父皇,如果真是倭寇呢?”


    弘治皇帝沉默了许久,才厉声开口,一字一顿道:“那!就!宣!战!”


    如果真是倭寇,唯有战争这一条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