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17章 孩子的断后

作者:风起大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没事,咱们是不差钱的,你一定要吃好喝好了,把武功也修好了!”


    我听到他不敢随便花钱的事,忍不住心酸。


    因为我到了如今这样的段位水平,早就不是差钱的人了。


    可孩子还是不敢随便花,那说明是领养来的孩子,内心深处肯定有自律和自觉。


    说白了就是防火墙,在我看来,那不是好事。


    绝对的不太好。


    “剑法我一个人偷偷的练,没有告诉任何人,偶尔的时候,我还会练舞蹈,我发个视频给您!”


    孩子客气的说着,立马就行动,把自己平时的修到的剑法表演视频给我发了过来。


    打开来看的话,还真是很不错。


    “唰唰,唰唰!”


    我仔细的观察着,感觉他学到了精髓。


    而所谓的这个剑法的精髓,前期就是顺着习惯来编制一朵花似得。


    到了后边的时候,在旁边放一个镜子,尽量的好看就是了。


    “你在西部的师傅是个可怜人,接下来我有一个计划,想要让你拍摄电影了。”


    我看到了以后,心中感触,给对方又到了电话过去。


    “啊,我能挣钱了吗?”


    对方还是为了钱,开口之间奶声奶气的还让人心酸。


    “没错,是能挣钱了。”


    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对于孩子来说,生活的独立,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就算是有了位置。


    不再是依靠别人来生活的一种独立。


    本人当初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所以非常理解他。


    如果他能够独立了,那本身就是一种展翅高飞,况且我从别人那里拿到的剑法也能传承了下去。


    绝对是好事。


    然而,有关拍摄一部怎样的电影出来,还没有任何的头绪。


    想着走着,在助理的带领下,我们到了一个旅游区。


    很简单的旅游区。


    据说是当地的一个地面湖泊,叫做双塘。


    街道上,复古的打造,他们居然开发了出来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地方。


    我看着并没有什么特别,可对于当地店铺里摆放的一些古董,倒是产生了不小的兴趣。


    “对了,这个地方是有什么历史的吗?”


    简单的转了转,见还有很多的学生和老百姓,忍不住的就开口询问了句。


    “啊,是大明星啊,来来,坐!”


    他们居然把我请到了办事处,倒上了茶水,这才口若悬河的讲了起来。


    “哎呀,我们这个镇啊,旅游的核心是西边有个庙宇,庙宇传承了千年了,追根溯源的话,说来就话长了!”


    他们领导人汇聚,像是开会似得,本来是一个乡镇,可特别的当回事。


    并且还说要在食堂里给我做当地的特色菜肴。


    “还有特色?”


    “当然了,青虾,那是我们这里最为有名的,既然您来了,我们还是好好的解释一下这地方,最起码的嘛!”


    领头的人说的唾沫星子乱飞,很高兴和开朗的样子。


    不过听上去也是对的。


    “我们这里叫做双塘,您知道为什么嘛?”


    “不知道!”


    “是近代的事,有两个打架打的双双自杀了1”


    “什么?”


    这让我一下子睁大了眼睛。


    老两口子打架,这种事情在民间好似一种常态,所谓打是情,骂是爱,都已经甚嚣尘上了。


    在我的记忆之中,顾文博那个时候,就是此中高手。


    并且在老家,我听二大爷说过,因为两口子打架,而喝了卤啊,老鼠药啊,死去的人可是大有人才。


    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后来后悔了,可事实摆在那里,现在想来还是特别的常见。


    “一般两口子打架,都是一方受不了喝药自杀了!”


    “那怎么两口子打架还一块自杀了呢?”


    这让我感觉特别纳闷。


    “咳咳,我们这里叫做双塘,那两口子打架打的,提到了孩子的时候,一扭头发现孩子在池塘里泡着已经死了!”


    他们说两口子打架把孩子给忘了照顾淹死了。


    这么说的话,不是两口子的之间单纯的事了,还有孩子的死去。


    这么说的话,就可以理解,在伤痛欲绝的时候,孩子还没了。


    “哎,谁能想到,在两个大人死了以后,那个孩子通过水渠飘到另外一个池塘,居然并没死!”


    “啊?”


    这就让我纳闷的完全来了兴趣。


    “并且那个孩子后来还出息了,这才给我们当地造成了很大的激荡!”


    当地人讲的热情而又真实,还拿出资料让我来看。


    电脑图片上呈现出的是一个颇为熟悉的面孔。


    可仔细去想那是谁的话,又有点不太容易。


    “我提示一下啊,这个出息了的人,是近代的一个人才,时间并不长,叫做大千,擅长画虾米!”


    “你要这么说的话,我清楚了,可他是这地方的人吗?”


    我诧异的问道。


    “没法说,后来的时候,和尚带着游方天下!他都四海为家了,哪里还有籍贯呢?”


    当地人这么说,还说村里的庙宇就是收养孩子的地方。


    那个孩子在庙里长大,后来还出名了。


    “那籍贯情况是很清楚的,一搜索就能出来,怎么能说是你们这里的呢?”


    助理感觉有点张冠李戴了,忍不住的还是开口挑明了。


    “咳咳,这你们就不清楚了,他家里的娘是这里的,爹是传说中的那个位置,这是回娘家的时候,出事了!”


    当地人谈到了封建社会,说那样的社会女人地位,孩子跟着父亲都是一种常态。


    “关键是后来有趣的事情。”


    他们一点也不气馁,接着给我说到后边梗有趣的事情。


    “您说!”


    “有这么十多副作品,在我们当地拆房子的时候,找出来的,拍卖了钱以后,就做了这样的大建设。’


    他们说的清楚而明白。


    还当即带着我看了庙宇,回来以后,又看那些作品,没什么鉴赏能力的我,只能问助理。


    他说是真的,看到了真迹。


    并且还有那个大画家,晚年生活的宅子和家具。


    院落的墙壁上都有涂鸦。


    看的我再无二话。


    却还是对那个问题感觉到好奇:“两口子打架还能一块自杀了?”


    “不错,这个事情在我们双塘也是有说法的,叫做鲤鱼跃龙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