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3章 我们为何而战?

作者:抓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典礼结束,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与训练生活,也就正式拉开了序幕。


    讲武堂的课程安排,与林羽最初的设想基本一致,核心就是实用。


    摒弃一切华而不实的东西。


    三三制战术,自然是每日操练的重中之重。


    教官们不再仅仅是口头的讲解,而是将学员们拉到了模拟地形的训练场上,反复演练各种情况下的班组协同,排连配合。


    从进攻和防御,到遭遇战、伏击战,再到丛林、山地、城镇等,不同环境下的作战要领,都一一进行拆解和实践。


    负责战术教学的,主要是齐路和几位从锐字营提拔起来的年轻军官。


    他们虽然理论功底不如苏仪,可实战经验极为丰富,讲解起来也简单直接,往往一针见血的指出学员们在配合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队列和纪律,也是每天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从最基础的站姿、步伐,再到持枪和敬礼,每一个动作都被要求做到了极致的标准。


    林羽深知。


    严格的队列训练,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培养着服从意识,磨练集体的荣誉感,以及在战场上保持阵型稳定的基石。


    负责队列训练的,是性格最为严谨方正的周副将。


    他几乎是以吹毛求疵的态度,盯着每一个学员的动作,稍有差池,便是严厉的训斥和惩罚。


    识图绘图与基础算术,则由柳宽老先生负责。


    这对于大多数士兵出身的学员而言,无疑是最为头疼的课程了。


    他们习惯了用眼睛和直觉去判断距离和地形,如今却要学习那些弯弯绕绕的等高线,学习用数字去计算行军速度和补给消耗。


    这简直是比上阵杀敌还要难受百倍千倍。


    柳宽老先生倒也耐心,他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的沙盘和案例,一点点的教。


    虽然进度缓慢,可学员们也逐渐明白了这些文绉绉的东西,在行军打仗中的重要性。


    军法条例的学习,同样被提到了极高的位置。


    林羽亲自审定了讲武堂的军法教材,内容清晰明确,也赏罚分明。


    他要让每一个未来的军官都清楚和明白,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坚决不能碰的。


    胆敢触犯军法者,无论其职位有多么高,功劳又有多大,一律严惩不贷。


    而所有课程中,最为特殊,也最让学员们感到新奇的,便是由林羽本人,以及苏仪等人配合的思想政治课。


    这门课,并不讲具体的战术,也不练杀敌的技巧。


    讲的是历史,讲的是天下大势。


    讲的是雍凉百姓的疾苦,讲的是平西军的使命与责任。


    苏仪引经据典,分析历代王朝兴衰更替的规律,告知着苛政猛于虎,民心向背决定成败的道理。


    林羽则更多的结合自己前世知识,向学员们描绘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灌输一些基础的家国观念、民族意识。


    更重要的是,他反复向学员们强调一个核心问题——


    “我们为何而战?”


    不是为了某个人,也不是为了某个家族。


    而是为了守护身后的家园,为了保护雍凉的百姓不再遭受战乱和欺凌。


    是为了打破旧的和腐朽的秩序,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更加强盛的新世界!


    这种超越了个人恩怨和功名利禄的宏大叙事,也深深触动了这些大多出身底层的学员们。


    他们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手中握着的刀枪,不仅仅是为了杀敌,更是为了某种更崇高的目标?


    一种名为荣誉感和使命感的东西,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林羽并非每天都待在讲武堂。


    雍凉的军政事务毕竟是千头万绪,特别是正在进行的军队整编,他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


    可他只要一有空闲,就会来到这里。


    有时,他会随机走进一个课堂,旁听着教官的授课,也观察学员们的反应。


    有时,他会亲自走上讲台,不拘泥于教材,即兴向学员们传授一些他认为重要的理念和想法。


    他讲的,往往不是具体的战术细节。


    而是更高层次的战略思维。


    是大局观。


    他喜欢用沙盘推演,模拟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


    分析不同敌人的特点和弱点,比如北魏骑兵的冲击力,匈奴的游击骚扰,西夏山地作战的优势等等。


    引导学员们进行思考,如何去扬长避短,如何有效的利用地形,又如何进行兵种协同,如何在全局上把握主动。


    林羽还会引入一些现代军事思想的雏形。


    比如情报的重要性,后勤保障的关键作用。


    心理战的应用。


    甚至是特种作战的理念。


    这些超越时代的思想,如同打开了一扇扇窗户,让学员们的眼界豁然开朗。


    他们开始明白,打仗并非仅仅是两军的对垒,硬碰硬冲杀。


    更是一场涉及了天时、地利、人和,且涵盖了情报、后勤、谋略、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复杂博弈。


    林羽的授课,从来都不照本宣科。


    他鼓励学员们自由提问,也鼓励质疑和辩论。


    他希望培养出的,并非是只会死记硬背,墨守成规的木头。


    而是具备着独立思考能力,敢于去创新,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做出正确判断的指挥官。


    这种开放式的教学风格,极大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和思维活力。


    课堂上,争论声和辩驳声时常响起,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着。


    而除了课堂教学和战术操练,讲武堂的生活完全是军事化。


    天不亮,起床的鼓声便会准时敲响。


    学员们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整理好内务,随后进行着晨跑和基础体能训练。


    白天的课程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丝毫的喘息时间。


    晚上,则有严格的晚自习和内务检查。


    熄灯号响起,整个讲武堂就会陷入一片寂静。


    吃饭、睡觉、训练、学习……


    一切行动都要听指挥。


    学员们被编入不同的区队和班组,吃住和训练都在一起。


    这种集体生活,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和铁一般的纪律。


    喜欢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请大家收藏:()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