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7章 段羽的道!【1】

作者:天命帝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最快更新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贾诩的意思段羽明白。


    这就类似于养寇自重。


    不能让凉州快速的安定下来,但也不能让凉州太乱。


    要掌握这中间的一个尺度。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自古以来不可避免。


    但有一点是贾诩也算不到的,那就是几年之后,大汉将崩。


    段羽需要的是一个大后方,一个绝对稳定的大后方。


    只有这样,他才能凭借这一点和关东的那些士族豪族们一争天下。


    否则,就以这混乱的凉州,这几十万的人口,他凭什么和光是汝南郡一地就有百万人口的关中士大夫们一争天下?


    冀州之地,光是一州之地就能豢养百万兵马。


    凉州呢?


    别说百万,十万都不可能。


    凉州一共就只有五六十万的人口。


    就算是加上并州六十万人口,也不过才百万人口。


    没有强大的生产力,十抽一豢养十万兵的情况下,只会让后方加速崩溃。


    所以,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平凉,也能治凉。


    甚至于,治羌为己用。


    再有一个办法就是提高生产力,吸纳口人。


    这需要一个契机。


    黄巾之乱。


    黄巾之乱的来源根本并非是一帮信徒想要打破什么规则。


    黄巾之乱的根本,是因为百姓吃不饱,是因为严重的土地兼并,是因为不断地天灾人祸导致流民和乱民的产生。


    段羽在心中权衡的时候,贾诩也开口了。


    “如果主公治凉,一味采用镇压,如今日这般,那日久积累,必将会引起联合反抗。”


    “最终会导致主公只能在治凉的路上越走越远,只能采用一味的镇压。”


    “镇压,立威,震慑只是手段,并非是治凉之策。”


    “这一点主公要分清。”


    段羽点了点头。


    这一点他明白。


    一味的杀戮,只能换来畏惧,他在凉州还好,一旦有一日他不在凉州了,畏惧就会滋生出反抗。


    或者说是将畏惧积压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引起剧烈的反弹。


    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所以,立威,镇压只是手段,还要辅佐以可以驯化羌族的办法。


    “文和所言,我知道了,这一点我会慎重考虑。”段羽点头说道。


    贾诩微微点头然后站起身来拱手作揖:“主公,我只能为主公谋,但至于内政,并非我擅长。”


    段羽搓了搓眉心。


    难啊。


    太他妈的难了。


    他觉得自己拿的穿越剧本和别人的好像不太一样。


    人家穿越之后不需要别的,只需要虎躯一震,那些不管在天涯海角,甚至于主角都叫不出家庭地址的位置就会自己冒出来。


    然后对着主角倒头就拜,奉为其主。


    怎么到他这里就不一样了呢。


    看看现在身边这群人。


    全都是一个个的大老粗。


    清一水的武将。


    而且还全是北方集团的武将。


    洛阳他也去了,人才也看到了。


    什么许攸啊,什么荀氏的子弟啊,还有颍川郭氏的啊,什么颍川韩氏的啊他也都见到了。


    为啥没有一个对他倒头就拜佩服的五体投地的呢。


    当然了,这些都是段羽心中的嘀咕。


    那些个士族大家的族子要是对他倒头就拜,那才叫奇了怪了。


    且看袁绍就知道了。


    虽然袁绍现在连个官职都没有,在看袁绍身边的那些人就明白了。


    天下未乱之前,什么人,走什么路,都是规则之内的。


    在东汉为官,有三条路可走。


    一条是学术类的,如大儒马融,郑玄,蔡邕这种,这种是以学术为路线为官。


    用惊世的学问,成就大儒名士之名。


    但这条路在学术上以及名声上成就会很高,但在政治上,普遍没有太深久的影响。


    再一种就是类似于颍川士族,汝南袁氏这种,以家传经学,走治民政治这一条路。


    以汝南袁氏的家传经学孟氏易,颍川郭氏的小杜律等等......


    这些家传经学,如同孟氏易,以及大小杜律之类的都是治国治民之道,所以这些有家传经学的,往往在政治上地位很高,且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最后一个就是走军功晋升的路线。


    也就是段羽现在的这条路。


    而这三条路当中,最让天下士族看不起,且最为不屑的,就是段羽现在走的这条路。


    因为军功到头,最后都免不了一个被帝王猜忌。


    文官士大夫想要造反,十年不成。


    但一个手里握着兵权的武夫想要造反,那太简单了。


    所以,武将一途,最后都免不了狡兔死走狗烹。


    这也是为什么张奂,皇甫规,还有段熲最后的下场都很凄惨的原因之一。


    除非到了天下大乱,比拼谁的刀子硬,谁的拳头大的时候,否则这些个士族豪族的才俊,基本上看都不会看一眼段羽这种出身边郡的武夫。


    这也是段羽自穿越之后,才或多或少一点点了解的。


    而且即便是天下大乱了,分蛋糕的时候也轮不到边郡武夫。


    看看汉末的那些诸侯们就知道了。


    汉末边郡武夫最强的诸侯无异于公孙瓒还有马腾韩遂这些人了。


    可在看这些边郡武夫的身边。


    可有一个能叫出名号来,真正的如同荀彧那种王佐之才的内政之才?


    就连天下大乱了,士族纷纷站队投资的时候,这些边郡武夫也都不是首选。


    所以段羽才觉得难。


    对此,双手插在衣袖当中的贾诩也表示无奈:“主公,凉州地广人稀,要说武将自然是不缺的。”


    “但.....其余人才,那就得主公自己想办法了。”


    “属下也是爱莫能助。”


    段羽深吸了一口气。


    然后从座位上起身。


    没人能助吗?


    “文和啊。”段羽看着贾诩,一扫失落的心情,精神抖擞的说道:“文和可曾听闻过一句话?”


    “啥?”贾诩疑惑的侧头看着段羽。


    段羽微微一笑说道:


    “无人扶我青云志。“


    “我自踏雪之山巅!”


    “若是命中无此运.......”


    “亦可孤身登昆仑!”


    “我这一路走来......”


    “从村中一猎户至今,虽有运气成分在,但谁有能想到,半年之前的一个村中猎户,如今能和成为一郡太守?”


    贾诩愣住了。


    被段羽此时身上散发着的四溢且张扬的自信和霸道所震慑在原地。


    一直以来,段羽在所有人的面前表现的都是十分的谦虚。


    这番话......


    贾诩还是第一次听到。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在踏雪至山颠......


    若是命中无此运......亦可孤身登昆仑.......


    “人之一生,有所为有所不为......”


    身材雄壮,一身黑袍背负着双手的段羽一步一步走向书房的门口。


    门外,夜色弥漫,明月高悬。


    段羽微微仰头看着高悬于天际的明月。


    身后的影子将整个书房都笼罩在其中。


    好似振翅的鲲鹏一般。


    贾诩站在段羽身后的阴影当中。


    “人这一生的敌人,从来都不是别人,只有自己......”


    “若当初我在那小山村当中认命,或许现在我会过得很安逸,比其他人,我吃得好,睡得好,家中还有娇妻.....”


    “但我若选择安逸,焉能有今日世之虎将之名,汉阳郡太守之职?”


    “羌族,不是我的敌人....."


    段羽摇头道:


    “曾经的晋阳县令陈晔,太原太守刘伟,雁门郡太守王柔,以及鲜卑单于魁头.....”


    “他们都不是我的敌人。”


    “他们不过是我走来这一路上的风景!”


    “若我命中没有此运,或许他们就是我人生当中的最后一站。”


    “区区一个凉州,焉能捆得住我这世之虎将?”


    “我喜欢的,我所恋的,从来都不是手中的权势!”


    “而是.....这一路征服的快感!”


    “我知道一个道理。”


    “高飞之鸟,亡于贪食,深潭之鱼,死于香饵。”


    “我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但世人却不知道我真正的底牌和目的终究在哪里......”


    段羽转过身来,看着身后的贾诩,笑着说道:


    “文和,且行,且看,看看终究是那些坐于朝堂之上为祸众生的世家大族能将我这个边郡武夫按死,还是我这个边郡武夫......”


    “能搅的天翻地覆!”


    贾诩浑身一震,双眸当中第一次面对着段羽流露出了震惊和疑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