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1章 你不是刚直吗?那朕的钱呢?

作者:少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任命于谦为都察院,右都御史,赏天子宝剑,五品以下,可先斩后奏!”朱祁钰淡淡的说着。


    听着朱祁钰的这个话,在场的人都有些懵了。


    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是要奖赏还是惩罚?


    之前是中军右都督,兵部尚书,兼任太子少保,


    其中的中军右都督是一品,而且还是正一品,左右都督都是,不过以左为尊。


    其余的兵部尚书,还有太子少保,都属于是二品官职。


    但是现在加的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也都是二品官职,更别说,现在还赏赐有天子宝剑,有了先斩后奏的权力?


    这个也说不清到底是奖赏还是惩罚了,毕竟之前的中军右都督,于谦也就是在开始的时候,还算是有些权力。


    但是等到后面,几乎就已经成为了摆设,下的命令。


    那个右都督的职衔,更多的像是虚职一样,但是现在的右都御史,却是实实在在的实权职位了。


    哪怕是于谦自己,之前还有些悲愤呢,自己的一腔热血,为了大明,夙夜忧叹的。


    怎么就因为自己说了一些真话,就要将自己给免职了吗?


    虽然现在的陛下,看起来确实没有那么糊涂,怎么就看不到自己的忠心呢?


    也就是他于谦没有生活在太祖那时候了,不然的话,于谦怕是都活不过多长时间。


    太祖是欣赏于谦这样的人,清廉,正直。


    但是不管怎么样,都不是你可以反驳太祖洪武皇帝的理由,不然怕是早就被杀了。


    不过朱祁钰倒是也没有杀他,一个确实是在之前立下了功劳。


    如今对于大明来说,还是有些用处的,不是刚直吗?不是一心为公吗?


    既然这样,那有的是地方可以让你发光发热的。


    “于谦,还不接旨吗?”朱祁钰淡淡的说着。


    “臣,接旨!”于谦也接了下来,难道陛下是真的知道了自己的作用了?明白自己的特点是在哪里了?


    自己一直劝谏,陛下就将自己给安排到了御史的职位上了?


    “好,于谦!”朱祁钰看着于谦,继续说道,


    “想必你也知道,我大明从开国至今,洪武年间一直都在发展着,也在恢复着以前的水平!”


    “但是等到永乐年间,天下也逐渐的强盛起来了吧?”


    “那时候,有多少税收,不知道于谦你是否清楚?”


    “还有胡濙,王直,你们作为几朝的老臣,应该也清楚的吧?”


    “那时候,咱们大明的税收有多少,想必你们也清楚吧?”


    听着朱祁钰的话,他们有些想沉默,不想去说这个话。


    这个涉及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了,一旦触碰,弄不好就是山崩地裂的后果了。


    “怎么?是不知道?”朱祁钰看着他们,继续问道,


    “你们可都是忠心耿耿,一心为国的大人,不是对大明的事情都知之甚深吗?”


    “怎么现在这么一个问题都回答不出来吗?”


    “于谦!”朱祁钰说着,语气也严厉了不少,


    “你也是经历过永乐年间的,说,有多少?”


    “陛下!”于谦此时的面色也不是很好看,但听着朱祁钰的话,还是抱拳说道,


    “税收,大约三千万两!”


    “嗯,是啊,三千万两,那现在呢?有多少了?”朱祁钰继续问道。


    “说,之前不是说的头头是道的!”


    “现在遇到这样的问题就退缩了?朕很是怀疑你的用心啊!”


    “还是说,你们不是户部的人,不了解这些?”朱祁钰问道。


    “回陛下,现在税收,大约两千万两!”


    “两千万两,差不多是刚刚够用,算是收支平衡的吧?”朱祁钰问道,


    “嗯,在以前的时候,好像还多一些,两千多万的,是吧?”


    “不然这一次的大战,好像也支撑不下来,也就是最近这么一两年内的,才少了数百万两!”


    “来,不都是一个个的饱读诗书,对朝政很是了解的大臣吗?”朱祁钰继续问道,


    “告诉朕,原因是什么?”


    “是我大明逐渐的衰败下来了?百姓们民不聊生了?”


    “还是人口大量的减少,百姓们的生活也少了?”


    “朝廷收不上来税收了?”


    “于谦,如今咱们大明,有多少人口啊?”朱祁钰开口问道。


    “五千余万!”于谦禀报着说道。


    “那永乐年间呢?”朱祁钰继续问道。


    “六千万左右!”于谦对这些事情也有不少了解。


    “那是经历了什么天灾人祸了?还是其他的出什么问题了?”


    “现在的人口减少了这么多?”


    “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朱祁钰猛地伸出去了身体,看着于谦,开口问道。


    于谦的面色也瞬间出现了变化,


    “陛下!”胡濙还有王直他们,此时也忍不住的跪了下来。


    “怎么?都不敢说?”朱祁钰问道,


    “你们不是一直最刚直的吗?”


    “陛下!”王直此时也开口了,这个老臣,现在也已经是七十的年纪了,活的也差不多了,对大明也忠心。


    但是和自己身后的那些人比起来,现在的他也有些犹豫了。


    从三杨时候开始,虽然确实是辉煌了一段时间,但是隐藏起来的东西,也逐渐的开始变多了。


    “嗯?怎么?王大人要说?”朱祁钰开口问道。


    “陛下,您既然知道,何必再问,再逼迫于大人呢?”王直哭丧着脸,说道。


    “那朕该去问谁?问你?还是问那些百姓,为什么会死的这么多?”朱祁钰问道。


    “陛下,此事一旦掀开,那比之前的问题还要严重啊!”


    “顷刻间,可能就是天翻地覆!”王直抱拳说着。


    “天翻地覆?”朱祁钰看着王直,淡淡的说着,


    “谁让大明天翻地覆?那些士绅?”


    “要造反?还是要撺掇着那些读书人反对朕?”


    “陛下,治大国如烹小鲜啊,这个事情,臣也都清楚,但是急不得!”王直开口说道。


    “但是事情也不能一直都不做!”朱祁钰说道,


    “若是这样下去,那我大明岂不是在一步步的走向死亡吗?”


    “钝刀子割肉,也是一步步的在吸食我大明的血肉!”朱祁钰说道,


    “现在已经出现了这个征兆了!”


    “大明发展了这么多年,大体环境也和平稳定了这么多年!”


    “最后的税收反而是越来越少了!”


    “于谦!”朱祁钰开口喊道,


    “朕之前封你为右都御史,赐你天子宝剑,你应该知道是为了什么吧?”


    “知道!”于谦的声音都有些嘶哑了,抱拳道。


    “好,不过朕也明白,这个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朱祁钰说道,


    “会给你,给天下,给大明适应的时间!”


    “就从一个地方先行开始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