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第 4 章

作者:甜汤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慧娘应了,对魏石的专业程度,她没有半点质疑。


    村里人都说,魏石头的手艺没话说。


    她家后面的院墙她也很满意来着。


    “这是什么?”慧娘只是盯着他手里的食盒问。


    魏石垂眸:“野菜馅的包子。”


    “啊……我喜欢,春天的野菜最好了。”她没有出嫁之前,也常常跟着她娘上山挖野菜来着,后来嫁到这边,就再也没去过了。


    “那你,慢慢吃,我先走了。砚台一会儿,会自己来。”


    慧娘回过神,伸手接过,“好。”


    她伸手过来的时候,魏石不知为何忽然瞟到了她的手腕。


    估计是刚起,慧娘只穿了一件单衣,在这倒春寒的天气里有些单薄,露出细细的腕子,白嫩嫩的,纤细的好像一把能掐断。


    魏石立刻垂眸,收回了视线。


    高大的男人转身走了,慧娘不禁多看了几眼。


    砚台昨天说他哥的嗓子坏了,不过慧娘听着倒是挺好,低低沉沉的,莫名给人一种很可靠的感觉。


    一阵风吹过,慧娘缩了缩脖子,抖了一下,立马关上了门。


    包子还是热的,但慧娘没有立马吃,她烧水熬起了香甜的小米粥,控好灶火,接着就去了后院洗漱。


    慧娘的确过得精细,会用洁白的牙粉,这样的一盒在镇子上就要一钱。细细刷了牙,再洗了脸之后慧娘还要涂面脂,她生的白,养的自然娇些,涂完面脂之后是描眉,柳叶弯弯,杏眼盈盈。


    慧娘自己也会对着镜子多看一会儿,直到,砚台敲门了。


    “来了。”


    慧娘笑着开了门,小砚台在外礼貌喊人:“慧姐姐,我来了。”


    “快进来。”


    慧娘还挺喜欢和小孩子相处,实在没有大人那么多勾心斗角,这会儿还很早,邻居们也没有出门,等砚台进院之后慧娘再次把大门紧紧关上了。


    砚台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香甜的味道:“慧姐姐,你在熬粥?”


    “是呀,你吃了没有?喝一碗?”


    “不用不用,我吃过了!我哥包的包子!”


    慧娘笑道:“我知道,他给我也送来了一盘,不过你们早上就吃包子呀?”


    砚台嗯了一声:“来不及煮粥的……”


    慧娘:“那就一起在这喝点吧,我不是也吃你家的包子嘛,咱们不用算的这么清。”


    小米是前一天晚上泡好的,煮起来很快,慧娘喜欢在里面放些切好的南瓜块,整个灶屋都是香甜的南瓜小米味儿,怪是香甜。


    她盛了两碗端了出去:“给,你要糖吗?”


    糖?


    魏砚台睁大了眼,摇头。


    然后他就看见慧姐姐还往小米南瓜粥里放了一勺糖……


    “慧姐姐,你爱吃甜呀?”


    “是呀,难道你不喜欢?”


    砚台吞了吞口水,喜欢啊,谁会不喜欢……但是小米南瓜粥就够香甜了,慧姐姐还要放糖呀……


    慧娘看出他的惊讶,笑了笑,糖很贵,像她这么过日子的真没几个。


    “快喝吧,我尝尝你哥包的包子,你也吃一个。”


    “我吃饱了,姐姐你快吃。”


    包子个头还挺大,看得出皮挺薄,还是热的,想来是早上现蒸的。


    她咬了一口就尝到了野菜鲜美的馅料,应是新鲜的荠菜,掺了一些嫩黄的鸡蛋。荠菜鲜嫩多汁,是最嫩的一茬,鸡蛋也是炒过的,增了一丝蛋香。咸味把控的很好,就连包子皮也是软硬适中。


    只吃了一口,慧娘昨天那个念头又冒了出来——


    魏石的手艺的确很好。


    好的过了头了。


    “你哥是不是在哪学过啊?”慧娘不禁问出这个问题。


    砚台似乎一点不意外她会这么问,嘿嘿笑道:“没有,我哥从小就会做饭了。”


    慧娘佩服。


    “对了,你不是在上学吗?怎么你哥又让你来我这?”


    砚台解释:“我在镇子上的学堂平日不回家的,最近是春耕假,十天呢,我哥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


    慧娘懂了。


    “难怪之前只有偶尔看到你,那你哥还挺细心的,你家那么多石头呢,你又小,万一砸了脚可不好了,吃饭也没个法子,你就在我这吧!对了,我家没书桌,你在院子里能行?”


    “能行的!那个石桌就行!”


    “你哥啥时候回来?”


    “我不知道……估计天黑……”


    “成,那就在我这吃,不过我做饭没你哥好吃,你别嫌弃。”


    砚台露出一个笑:“没关系的姐姐,我吃什么都行。”


    真乖啊,慧娘想。


    吃完早饭,砚台在院子里开始看书了,慧娘也拿出了自己的东西——一些红线。


    只见她手指灵巧地在这些线里面穿过,不多会儿,就打了个络子出来。


    这是慧娘的本事,从小她跟着祖母学,现在会的花样不少。丝线棉线都行,不多会儿就能在她灵活的十指下变成各种络子:蝴蝶络、双鱼络、卍字络……


    她还会绢花,不过那个制作起来更麻烦,还要铜丝和绒线,慧娘只有心情好的时候才会做。


    一个络子能卖五到十文,差不多一个月也有快五百文的收入,吃饭总之是够了。


    绢花值钱,遇到哪家小姐喜欢,一朵赚个二钱也是有的。


    所以慧娘的日子也不算太紧巴。


    她时常自嘲,也算是个手艺人。


    一人在看书,一人在忙着绕线,院子里安静了下来。


    不过这平静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就被一阵尖锐的嗓音给打破了。


    “杜慧娘,杜慧娘!”


    慧娘动作一顿,砚台也抬起头来。


    “慧姐姐,有人喊你。”


    慧娘抿了抿唇:“我知道是谁,别搭理她。”


    “谁呀?”


    “李秋收他娘。”


    砚台睁大了眼。


    花坞村不大,慧娘自然见过李秋收他娘韩氏,那是个不好惹的泼妇,把她儿子看得比命都重。


    这也是为啥当初赵媒婆和她说李秋收她半点想法都没有的原因,这个韩氏可不是个好相处的。


    韩氏叉着腰在门外大喊:“杜慧娘,我知道你在,你别装死!我可告诉你,你别想登我李家的大门!”


    慧娘不为所动。


    韩氏还在大喊:“我是不知道你给我儿子灌了什么迷魂汤,你趁早是死了那条心!我儿子绝对要娶个清清白白的姑娘,一个小寡妇还想进我李家的门,当真是痴人说梦!”


    砚台紧张的看了一眼慧娘,慧娘起身,放下了篮子。


    原本想着不理她的,结果,她还是没这气度。


    门开了,外面已经有好些邻居在看热闹了,对着慧娘院门指指点点的。


    慧娘气不打一处来,但还是努力强迫自己稳住心神,然后,毫不留情就对着韩氏反问:“我当是谁这么大的口气,你当你儿子是个啥香饽饽吗,我非要凑到你家去?认识你的还晓得你是咱村里人,不认识你的还以为你是什么达官显贵,家里有爵位要继承吗?”


    周围有人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韩氏没想到慧娘会直接开门和她对线,脸色拉了下来:“我就是看都是一个村的,话没给你说绝……扫把星小寡妇,嘴皮子怪厉害的!”


    慧娘脸色一沉:“你说谁扫把星?!你说谁!”


    “说谁谁知道!人周阳好端端的,要不是娶了你,至于第二天上街就没了?!你不是扫把星谁是!”韩氏的嘴皮子像是淬了毒,句句指着慧娘的脊梁骨骂。


    “你才是!不要脸的老泼皮!管好你的儿子,别干出半夜爬人家院墙这丢人现眼的事儿!我确实是寡妇,这名号也不打算摘,但你儿子还没娶妻呢,这你要把我惹急了我也不怕闹到官府去!听说你还想让你儿子去考学,你倒是看看谁吃亏!”


    慧娘双手叉腰,不甘示弱,她说完之后转头一看,快步把没来得及倒掉的泔水桶就想往她身上泼,韩氏惊得退后好几步:“好、好啊……你们可都看见了!这周家小寡妇之前可是就在装!骨子就是个泼皮妇!”


    “我是泼皮妇?!你跑到我家门口骂街你还有理了?!老不死的,赶紧滚!”


    周围的邻居们都很惊愕,看向慧娘的眼神有些变了。


    当然,韩氏也成功被慧娘骂走,只是一边走一边骂,“小寡妇,这事没完……!你休想勾引我儿子……”


    慧娘冷笑一声,眼神扫过院子门前的人,砰的一声,关上了大门。


    一边的魏砚台都惊呆了,他没有见过妇人吵架,更不知道妇人吵架是这样厉害的……刚才慧姐姐把那个泔水桶提起来的时候他都吓到了,想上前去拦,但又没有。


    “吓到你了吧?”慧娘扯了扯衣摆,平复心情。


    “没有的……”砚台双眼亮晶晶的,没有半分害怕或者嫌弃,而是道:“慧姐姐,你好厉害。”


    慧娘愣了好一会儿,才笑道。


    “厉害什么呀。”


    她也是故意撑起来的老虎样,不想让人凭白欺负了,就得表现的厉害些。


    但其实,她的指尖也有点发软,心里更是因为韩氏的话有点委屈。


    下午,再没有人上门打扰了。


    慧娘一口气打了二十多个络子,砚台也把今天的功课完成了。


    不知是谁的肚子传来咕的一声,慧娘猛然停下。


    “我去煮饭。”


    她因为韩氏的话一肚子气,差点儿都忘记了。


    家里没有什么菜,慧娘简单煮了点面条,臊子是雪菜肉丝。


    “吃吧,可能不大好吃。”慧娘把面端到了砚台面前,砚台乖巧笑道:“看起来很香。”


    慧娘笑了笑:“跟你哥做的比不了。”


    她一个人住之后就很懒,吃什么也很将就,有时候吃了上顿懒得做下顿,偶尔会心下痛。


    问过郎中才知道和她不大好的吃饭习惯有关系。


    慧娘还记得早上魏石的野菜包子呢,她不习惯欠人的,就多给砚台拨了些肉丝。


    “吃吧,多吃点。”


    “够了慧姐姐,你也吃……”


    两人在院子里慢慢吃面,天色渐黑,门外在此时又传来了三声敲门声。


    砚台眼睛一亮,慧娘也慢慢转过头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