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招娣有个当娘的样儿?
这话有谁信啊?
村民们也是看戏的不怕台高,很快就有几个人跟着起哄:“卢大姐,干得好!”
“这当娘的,就该护着自己的儿,你要是早点支棱起来,好好的一个家哪会闹成这样?”
“哎呀,现在也不晚!”
“伟大领袖早就说过,‘妇女也能顶半边天’,谁说这家里就只有男人能当家做主了?”
“卢大姐以前只是没有醒悟而已,现在支棱起来了,还管不住李新鼎这么个缺德玩意儿?”
“那可不一定,卢大姐都怕了他这么些年了……”
当娘的想要害死自个儿亲儿子,这个骂名卢招娣可扛不住!
此刻听到村民们的议论,她顿时就是脑子一热:“谁说我怕他了?我之前是念着俩孩子!”
“背着我干这种事儿,弄得大家都以为我是那狠心的娘,真当我就没点脾性?”
“别说是把伤口给他打崩了,打死他都是该的!”
陈大山目光一闪,嘴角顿时翘起了一丝弧度。
他这一带节奏,卢招娣就把李新鼎身上最重的伤,给认领过去了。
认了就好!
认了他俩就可以开启新一轮的内耗了!
高彩霞她们几个全都品出了味儿,立马相互交换了个眼色,随即七嘴八舌地大声夸赞卢招娣“为母则刚”,骂李新鼎丧尽天良。
李新鼎疼得哎哟哎哟直叫,被卢招娣气得直咬牙,却又知道自己干这种事,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抓住,算是在李家村身败名裂了。
季医生再次朝卢招娣开口:“新鼎家的,要不还是送卫生院吧?”
“这伤口崩开可不是小事,还是得注意一下的好,弄不好是不会出大问题的!”
卢招娣霸气挥手:“你直接给他缝上得了,咱们这些种地的,哪有钱动不动往卫生院跑?”
“正好也让他长长记性,让他知道啥事儿能干,啥事儿不能干!”
她冷着脸俯视着地上的李新鼎,完全就是一副当家做主的模样。
家里现在哪还有钱去卫生院?
去了看病吃住都得花钱,而且还得有个人伺候,这家里的地还种不种了?
听着卢招娣的话,李医生心里一声冷笑,表面不露声色道:“那……卢大姐,你是知道我的规矩的!”
他刚到李家村卫生室工作那会儿,要是有谁去看病的时候手头上不方便,也是可以先欠着的。
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想要把那些钱收回去,完全就是痴人说梦!
欠钱的成了大爷!
钱没要回来不说,还被人各种编排,甚至还有人当着他的面就骂上了!
“又不是不给你?这么点钱还专门来要,也不嫌害臊!”
“乡里乡亲的,还这么斤斤计较,真是钻钱眼儿里去了!”
“在卫生室上班拿工资,同时还跟着干活儿拿工分,你还差这么几毛几分的?”
“……”
这谁能忍?
从季医生到村卫生室上班的第二年开始,就定下了死规矩!
现款现结,概不赊欠!
此刻,卢招娣沉默了一下:“我知道!”
说完她就扭头进了屋,很快拿了五六块钱的零钱出来。
上回找陈大山要的那一百块,给家里改善了一段时间的伙食,又给李德文交了学费,加上李春梅拿了五十块去用,就只剩二十一块多了!
这二十一块多钱,是目前李新鼎两口子手上所有的钱。
卢招娣看着季医生欲言又止:“那啥……季医生,乡下人皮糙肉厚的,不用多精细!”
季医生听懂了!
从药箱里拿出鱼钩针给李新鼎缝上伤口,又给开了点涂抹外伤的万花油,和一小瓶消炎的土霉素。
总共收了四块八毛多,比上回给李新鼎缝伤口便宜了一大半。
李新鼎就这样被抬到了床上,也没睡管他哼哼唧唧的呻吟声。
动静闹的这么大,周末放假在家的李德文,直到李新鼎被抬到家门口了才从床上爬起来。
他的腿伤也没好彻底。
一瘸一拐地过来看了看李新鼎,立马朝卢招娣不满地拧起了眉头:“娘,你收你下这么重的手干啥啊?”
李新鼎热泪盈眶!
还得是亲生的儿子知道疼我这个爹啊!
这都一个多钟头了,也就德文为我说了句话。
而李德文的下一句就是:“你看这才爬起来几天,转眼就又躺下了!”
“地里的活儿谁干?挣不到钱我咋上学?种不出粮食咱们吃啥?”
“我读书都快累死了,放假好不容易休息两天,你俩可别指望我去地里干活儿!”
李新鼎稍微舒展了一些的每天,顿时就又耷拉了下去!
这亲儿子……也指望不上啊!
卢招娣现在在这个家里,确实是雄起了!
她狠狠地瞪了李新鼎一眼:“你这个蠢货,干的都是啥掉脑袋的事儿?”
“自己想死就算了,还要连累家里!”
“你知道外面现在都咋说我吗?全都在说是我由着你容不下陈大山的!”
“你干这种事儿,对你有啥好处?”
“干了就干了,还被人家抓了个正着,咋就没直接把你打死呢?”
卢招娣是越想越冒火:“我告诉你,往后你少去招惹那个白眼儿狼,要是再弄出啥没法收场的事儿,就别怪我往你饭菜里头下老鼠药!”
“你说你到底是咋想的?明知道那白眼儿狼是个不好惹的,还非得去给自个儿找不痛快!”
“再说了,就算是说破天去,咱们也是他爹娘,将来真吃不上饭了,他怎么着都得管!”
“不然别说会被这十里八乡的人戳脊梁骨了,政府都饶不了他那种不孝子!”
“我真是想不通了,你这脑子里都是装的啥!”
这会儿李新鼎也拿不出一家之主的威严了!
不管卢招娣怎么骂,他都静静地听着!
他知道这回是自己冲动了!
可他后悔的,却不是自己干了这种事儿!
只是后悔怎么没干得周全一些,让人家给抓住了!
经过这次的事情,陈大山直接就在新房地基上搭了个棚子,和李二柱、李大柱三个轮流住在里头守着。
这个季节的气温还是比较友好的!
不冷不热,蚊子也不多。
而且还是旱天,短期之内根本不会下雨!
搞几根棍子扎个三脚架支起来,再把李老三编好的竹席拿两张往上面一裹,一个又好搭又好收的窝棚也就搭上了。
但是现在,李跃进等人都在替他着急,想要让他这新房早点上梁。
如此以来,算上先前请的十二个人,再加上专门请的几个师父,一共就有了二十几个壮劳力!
盖房子的速度一下子就提升了不少,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砌高。
而随着时间推移,村里很多人地里的活儿忙得差不多了,也跑过来献起了殷勤。
房子盖得不小,而且几乎所有步骤都是全靠人力完成。
即便如此,后续也只用了二十来天,陈大山家便迎来了正房上梁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