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二章 抄作业

作者:一月的雨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最快更新农家乐通古代,开局接待刘关张!


    随他们去吗?


    这倒是一个好法子。


    一方面避免了宗室为大明的财政带来负担,另一方面算是从侧面激励宗室。


    宗室们要想生活过得去,就不能耽于享乐。


    事实上,朱标也知晓,宗室五世而斩,在之前就有过先例。


    那就是唐朝。


    事实上,唐朝的宗室待遇较之大明也不遑多让。


    《新唐书》中就曾记载,凡爵九等: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四曰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五曰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从二品;六曰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曰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九曰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较之大明宗室的八个等级还要多出一个等级。


    但是,毫无疑问,唐朝并没有出现关于店家所言的明末宗室的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唐朝的宗室数量一直不多,因为自唐初开始,唐朝宗室就命运多舛。


    唐初的玄武门之变,武则天屠杀李氏宗亲,李隆基政变上台、安史之乱,藩镇割据,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唐时的宗室人口。


    另一方面,虽然看上去不同爵位所能够领取的食邑极为可观,但是实际上,宗室到手的食邑要大打折扣。


    就例如开国县侯,食邑千户,实际上要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差不多五六百户就不错了。


    当然最为关键的,就是之前提到的“五世而斩”。


    也就是唐朝宗室的五服制度。


    超过五服,就被踢出宗室的行列,朝廷就不管了,就得自谋生路。


    是真正意义上不再管束,而不是他从店家口中获悉的,大明对后期藩王的诸多限制。


    也正因为此,出了五服的唐朝宗室为了生计,就得像普通百姓一样进入各行各业。


    要想出人头地,要么科举,要么参军。


    就比如唐太宗的废太子李承乾之后李载义就直接从最基础的小兵做起,最终成为了山南西道节度使、河东节度使。


    如果真的效仿唐制,似乎也未尝不可。


    “店家,五世而斩似乎与唐时的宗室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泊点了点头,这些都是他在搜寻明朝资料的同时,大数据推给他的,现在刚好拿出来活学活用。


    “没错,只不过现在的大明,与唐朝的五世而斩不同,实行的乃是世袭罔替。”


    所谓的世袭罔替,就是亲王的长子以后继承亲王,其余的儿子则是郡王;郡王的长子为郡王,其他的儿子为辅国将军,以此类推,一个爵位可以从开国传到亡国,一直传下去。


    而且,老朱的世袭罔替可不是这么简单,他规定,六世以后无论多少代都是奉国中尉。


    与唐朝的爵位最终会削没不同,明朝的爵位有保底!


    这就意味着,大唐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宗室人数会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当中,但是大明却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宗室的人数毫无节制地增加,一代代的奉国中尉累积起来,最终拖垮大明的财政。


    try{ggauto();} catch(ex){}


    经过这段时间的考量,朱标也是想清了世袭罔替所带来的一系列恶果。


    一方面庞大的宗室会对大明财政产生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世袭罔替也会使大明宗室失去进取心。


    想着唐朝时期的宗室也可以为唐朝做出贡献,但是大明的宗室却只能脑满肠肥,朱标也是一阵痛心。


    他也是决定,之后要将此事告知父皇。


    取消世袭罔替,五世而斩。


    “取消世袭罔替,加之五世而斩,大明的宗室就绝不会像后世那般庞大,接下来,就得要限制爵位。”


    朱标眉头一挑。


    限制封爵,听起来颇为耳熟。


    这似乎是宋时宗室制度。


    宋代宗室,较之唐代更为细分,分为十二个等级。


    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


    与唐朝不同,宋朝虽然没有“五世而斩”的限制,但是其限制了封爵的条件。


    就算是皇子皇孙,一开始也并不会授予最高等级的爵位,而是会授予一定的官职,如节度使,府尹之类。


    而且,不同于其他王朝,直接一开始就封最大的爵位,宋朝反其道而行之,先封小爵位,然后再一层层向上递进。


    在这种情况下,宗室们必须通过积累资历才能获得爵位。


    也就是说,很多皇子可能最后不仅达不到最高等级的亲王,甚至连郡王都达不到。


    如此情况,自然也不需要的在宗室上投入多少钱财,只要付出一点所谓的官职俸禄即可。


    虽说宗室当官听起来对于宗室来说十分美好,但是宋朝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因此所封的官职大多无实权,就是个领取俸禄的岗位。


    当然,朱标也在第一时间联想到现在大明的封爵。


    与宋时严苛的封爵制度相比较,现在的大明封爵制度就恍若儿戏一般。


    只要宗室成员活到十岁,就能获得爵位,自此以后,就能享受朝廷发放的俸禄。


    朱标也瞬间明白了,为什么后期大明宗室的成员会无所止境的上升,因为这已经发展成了一种敛财手段。


    可以预见的是,明末时期的宗室数量已然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程度。


    几十万?说不定上百万也有可能。


    此刻的朱标也深吸一口气,也是在心中下定了决心。


    为了大明的将来,为了以后宗室不全是蛀虫,看起来大明的封爵条件也要更改了。


    “店家,多谢你的指点,我会就宗室问题向父皇反应的,在我看来,此事的问题不大,毕竟父皇的本意是想让宗室拱卫大明,如果发生了宗室反过来威胁皇权的情况,相信父皇也是不愿意看到的。”


    “事实上,朱兄,现在大明的宗室环境较之唐宋时期又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唐宋时期,宗室是直接被圈禁起来的,但是如今的大明,藩王可是直接就藩的,朱兄可曾想过该如何处理与这些就藩藩王的关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