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二章 馆长疑惑

作者:一月的雨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最快更新农家乐通古代,开局接待刘关张!


    “店家,既然大明宝钞对于你来说已经不值钱了,那此书等我返回大明,拿到钱财再来取。”


    “太子殿下,尽管拿去便是,等到下次前来时,再付钱也不迟。”


    张泊大手一挥,对着朱标一脸壕气地说道。


    朱标虽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他盯着《太祖高皇帝实录》看了半晌,最终还是同意了张泊的提议


    有如此一本预知未来的书摆在眼前,不尽快一看,实属遗憾。


    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知晓洪武十五年之后会发生什么了。


    “如此,那就多谢店家了,不过,现在宝钞不值钱,不知店家对于钱财是否有要求,比如是需要白银,还是需要黄金。”


    张泊一点犹豫都没有,直接了当地回答道。


    “太子殿下,带些金子即可。”


    现在的金价可是五百多,至于银价,则是只有六块左右。


    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朱标微微颔首,将《太祖高皇帝实录》拿在手中。


    与此同时,他的目光也是注意到了明实录中貌似还有着几本书籍。


    “店家,这几本是?”


    “这里是明实录的另外几本,分别是永乐朱棣以及之后三辈的实录。”


    !


    朱标的脸上顿时有些不淡定了。


    “店家,你是说,老四之后大明仅仅传了三代。”


    他有些接受不能。


    在他看来,即使大明比不了大唐,最起码也要比宋朝强吧。


    南北宋各还有九个皇帝呢。


    难道大明只传了六代皇帝?


    张泊听到朱标的疑问,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朱标想岔了。


    他也想买十三本明实录啊,问题是没钱。


    彻子的打款还没到账呢。


    “太子殿下无须担心,这里只是一小部分实录,除了这里的五本实录外,还有八本实录,至于大明,一共有16位皇帝。”


    朱标这才神色稍缓。


    相较于大唐的21位皇帝略显不足,但是朱标也能接受。


    不过,朱标又发现了一个华点。


    “店家,为何16位皇帝仅仅有13本实录,就算末代皇帝没有实录,也应该是15本才是。”


    “太子殿下,除了大明末代皇帝没有实录外,其中朱允炆与永乐帝朱棣乃是一个实录,还有两位皇帝也是共享一个实录。”


    张泊并没有把话讲透,因为那两个共享实录的皇帝是明堡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


    他怕说出来把朱标气出高血压。


    所幸朱标也没有过多的纠结,目光灼灼地盯着那一摞明实录。


    “店家,不知可否将之一并卖与我。”


    “这自然没问题。”


    见朱标有些费力地抱着一大摞书,极为不便。


    张泊回到屋子内,拿出一个双肩包给朱标。


    朱标将将装着书籍的双肩包抗在肩头,左右观望一番,甚是满意。


    “店家,此包裹不错,不知可否……。”


    “卖,都可以卖。”


    。。。。。。


    临台市博物馆。


    馆长周瑞海带着一只白色塑胶手套,正在将几枚五铢钱小心翼翼地安置到馆内一个新设立的展台上。


    try{ggauto();} catch(ex){}


    在他身后的不远处,两位研究员看着这一幕,在小声议论着。


    “老王,听说你上次休假,去那什么青兴村去玩,似乎是发现了一枚疑似汉代的玉璧。”


    “老张,不是我跟你吹,那玉璧太像汉代的玉佩了,除了没有沁色和包浆外,而且,那玉璧的品质,啧啧,现在都很少看到了,光说那枚玉璧本身的价值,最起码五位数。”


    “真有你说的这么神?”


    “你不信就算了,我之前不是将此事告知周馆长吗,周馆长回来后和我说了,即使在他看来,那玉佩也是上上之选,可惜,不是文物,如果是文物,恐怕我们临台市博物馆就多了一件镇馆之宝,不过也没关系,周馆长还带回了几十枚的五铢钱。”


    “啊,周馆长的五铢钱是从那带回来的?”


    “是啊,那五铢钱怎么样,真不真。”


    “真是真,细节什么的也都符合汉末五铢钱的特点,但是很可惜,没有铜锈。”


    “是吧,馆长也这么说,所以啊,这些铜钱只用来展览之用,让参观的人能够看到汉末铜钱的具体细节。”


    就在两名研究员交谈之际,周海瑞的口袋中,传来了一声手机提示音。


    将手套脱下,从口袋中掏出手机,周海瑞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头像。


    “怎么,老秦,你这老家伙哪来的闲情雅致找我。”


    与此同时,在临台市的市中心,一间不起眼别墅的书房中。


    一位与周海瑞年纪相仿的老者正在看着手机上周海瑞给他的回复。


    他的身后,则是满满的一墙壁的古钱币。


    “哎呦,老周,你这不是见外了嘛,这么长时间不见,怪想你的。”


    周瑞海一脸没好气地继续敲击。


    “少来,有事快说。”


    “我这不是看到你朋友圈里发的那些五铢钱了吗,我想问你从哪里弄来的,能不能匀几枚给我。”


    周瑞海的脸上浮现出浮现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他的这位好友看样子是玩了一辈子鹰,却被鹰啄瞎了眼睛。


    怎么连假货都看不出来。


    “怎么,难道你没看出来,那五铢钱是假的吗。”


    “假的?”


    手机对面的老者此刻瞪大了双眼,操作手机,仔细查看起周瑞海发在朋友圈的五铢钱。


    “老东西,不匀就不匀,干嘛骗我是假的。”


    周瑞海这也是来了脾气。


    “你看看,这五铢钱上是不是没有铜锈。”


    “我当然知道没有铜锈,如果有铜锈我还不找你呢,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收藏,其中最好的一枚仅仅是有一点铜锈,但是你这可是一点铜锈都没有。”


    “那你就没有想过这五铢钱是假的吗。”


    “什么假的,你还能骗的了我,要说其他方面你还能唬得了我,但是钱币方面,我可是专家,从铜钱的外廓内廓,到铜钱上字体的形状与笔画弯曲幅度以及粗细,我都研究过,确认是五铢钱。”


    周瑞海此刻有点懵,这是什么情况?


    “老周,我记得你们博物馆有检测机器吧,用检测机器检测一下铜钱成分不就行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