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二章 议巫蛊

作者:一月的雨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最快更新农家乐通古代,开局接待刘关张!


    令张泊有些意外的是,今日的刘彻倒是没有了之前那种睥睨天下,老子天下第一的那种气势,而是透露出一股急躁。


    他有些好奇,刘彻究竟是在东汉遇到了什么事,才会露出此等神情。


    “陛下,不知发生了何事?”


    坐在石凳刘彻望着正在给瓜果浇水的张泊,说出了他此行的目的。


    “张泊,你可知巫蛊之祸。”


    喔嚯,完蛋。


    原本在武帝执政后期的巫蛊之祸如今却被中期的武帝知晓,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


    汉武帝看了剧本。


    当然,看剧本也没什么不好,张泊本意也是打算等汉武帝或者诸葛亮识字之后再将各自朝代的史书传输到他们的手机上,避免重蹈前世的覆辙。


    但是很明显,有人接受不了二十年后的自己所作所为。


    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了。


    “陛下,稍安勿躁,我确实知晓巫蛊之祸。”


    这段时间,张波可是一直在补课,查看汉武帝时期与东汉末年的各种知识,因此,现在即使不需要手机,他对于一些事件也能说出个大概。


    “那你说说看,巫蛊之事是否属实。”


    张泊翻了个白眼。


    你自己的老婆儿子秉性你自己不清楚吗?


    卫子夫,虽然出生寒微,一开始仅仅是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府中的歌女,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刘彻临幸,自此进入宫中一飞冲天。


    从歌女到母仪天下的皇后后,卫子夫并没有同他的前辈陈皇后那般恃宠而骄,而是贤良淑德著称,即使是老阴阳人司马迁也用“嘉夫德若斯”来评价卫子夫的德行美好,足以见卫子夫乃是一代贤后。


    当然,这位贤良的皇后不仅至柔,而且至刚。


    在面对儿子被人诬陷的时候,她站在了儿子身后,帮助打开武库以及调集长乐宫的卫队。


    最后没有成功,卫子夫也是以死明志。


    而张泊对卫子夫如此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她为汉朝带来的史上最强的嫁妆。


    长平侯卫青,冠军侯霍去病以及将来成为大汉顶梁柱的霍光。


    刘据,身为汉武帝的嫡长子,自小就被寄予厚望,因此,所教导他的先生都是有名的大儒,这也使得刘据仁慈宽厚。


    当然,也正是这份仁厚害了刘据。


    面对着各式对他的诋毁,刘据并没有狠狠打击那些诋毁他之人,使得那些人也因此更加肆无忌惮,最终致使巫蛊之祸爆发。


    不过,刘据最后也还是刘彻的种,没有像公子扶苏那般,引颈待戮,而是奋起反抗。


    但是他的对手是汉武帝刘彻。


    结果刘据自杀,这场西汉史上席卷人数最多的政治事件宣告落下帷幕。


    “陛下,史书上写了,此乃诬陷。”


    刘彻当然知史书上写了,他可是将那一段文字读了数十遍,但是无奈,《武帝纪》中就只有短短的一段,使得刘彻无法得知事件的全貌。


    因此在听到张泊的肯定回答后,刘彻并没有露出明显的情绪波动,因为这一切都与他的预料相差无几。


    他来此,只是为了验证他的判断。


    沉默半晌,刘彻再次开口


    try{ggauto();} catch(ex){}


    “店家,你说是何原因造成我们父子如此境地。”


    张泊一阵沉默。


    偷偷打量刘彻几眼,张泊想着,如果将刘彻说急眼了怎么办。


    虽然说看上去刘彻如今已经三十八岁,但是张泊可没有忘记,眼前的刘彻可是活到了六十九岁,那可是刷新了古代帝王的一个记录。


    也就是说现在刘彻正值壮年。


    而且刘彻动不动就去上林苑狩猎,骑马拉弓搭箭都不在话下,张泊估摸了一番两人的差距,貌似自己应该打不过对面,只有跑路。


    当然,最好刘彻不要动手,不然他可就要亮兵器了。


    “陛下,你确定要知道。”


    见刘彻握紧了拳头,鼻息粗重,张泊也是赶忙摆了摆手。


    “陛下,那我就要说一说关于这巫蛊之祸的浅薄见解了。”


    “我觉得吧,巫蛊之祸的原因其一便是卫青大将军与冠军侯霍去病的离世,您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在张泊看来,如果卫青和霍去病活一个,那给团战发起者江充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开团。


    卫青自不必多说,如果能够活到那时候,大概六十岁左右,以他这些年在军中打下的威望,搞不好本来刘据只想反抗,说不定真上位了。


    至于霍去病更不用多说,愣头青一个,李广之子李敢因为感觉父亲含冤受辱,打伤卫青,卫青没有声张此事,但是被霍去病知道了,结果霍去病直接把李敢干掉了。


    有着李敢这个例子在,江冲脑子坏了去诬陷刘据。


    对于张泊所说的卫青和霍去病如果活着,巫蛊之祸就不会爆发,刘彻点了点头。


    他也是这么想的。


    “当然,这这只是一个原因,陛下,你是外儒内法吧。”


    “何为外儒内法。”


    “就是表面上推行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却用法家的思想。”


    刘彻的脸上露出一抹感兴趣的神色。


    这个说法有意思。


    “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对于朕来说都是工具,何来内儒外法一说。”


    得,白说。


    “陛下,我要说的,就是和法有关,是不是在如今的大汉,重用酷吏。”


    “没错。”


    在刘彻看来,酷吏极为好用,一旦他略微流露出对某一人的不满,那些酷吏便会像疯狗一样的撕咬上去,直至那人撕得粉碎。


    “现在陛下给太子殿下找到的老师都是当世大儒,事实上,将来的太子会成长为一个仁慈宽厚之人,这就直接站在了酷吏的对面。”


    “这是何意?”


    “事实上,陛下,您后期经常外出游幸天下,因此宫中事务全都交给太子处理,而又因为您用法严厉,太子仁慈宽厚,因此在您在外的时间,太子会经常为那些处罚过重的事情平反。


    这就使得酷吏们人人自危,如此一个太子上位,肯定没有他们好果子吃,于是就拼了命的诋毁太子。”


    “朕当时就信了?”


    张泊无奈地耸了耸肩,一切尽在不言中。


    “事实上,巫蛊之祸的起因就是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