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89章 回家吃饭

作者:星黛兔兔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秦北村。


    接到楚瑶三点左右回家的电话,听她说,晚上想请蒋家两口子到家里吃饭,外公外婆便忙开了。


    楚瑶挽着蒋阿姨的手,走进自家小院子的时候,外公正在院子一侧的水台子上杀鱼洗菜,外婆在厨房里准备午点心。


    蒋阿姨是个直爽性子,一看二老在忙着准备晚饭,二话不说就撸起袖子,抢过外婆手里的一盆土豆,手脚麻利地清洗削皮。


    楚瑶见状也没拦着,跟着走进厨房一起帮忙。


    她请蒋叔叔和蒋阿姨过来,就是打算跟他们摊牌私人家园的事情。


    最后两天时间,本来就是留给外公外婆和蒋叔叔蒋阿姨互相适应的。


    外公外婆毕竟年纪大了,精力有限。


    那么大的私人家园,更多时候还是得靠蒋叔叔和蒋阿姨帮忙。


    蒋浔光和蒋叔叔落后几步才进门,两人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像极了农村女婿头一次上岳家提亲的样子。


    蒋叔叔跟外公本就是老相识,两人还有几年棋搭子的交情,见面连寒暄都省了,防水围兜一套,接了外公手上的刀,动作利落地剖鱼肚,刮鱼鳞。


    见自家老爹跟秦外公互相点了烟,边聊边干活,蒋浔光将手上的礼品拎到客厅墙边放好,跟着把自家老爹顺手放院子里的两大罐子羊奶粉,放到客厅的食品柜上。


    归置完这些东西,蒋浔光快步走出客厅。


    经过院子,朝着厨房小间里排排站一起的三位女士点了一下头,随即走出院子。


    外婆瞧着他离开的背影,奇怪道:“小蒋还有事要出门?”


    蒋阿姨笑道:“我给他车里装了一些菜,估计是去拿菜了。”


    “什么菜哦……”外婆嗔怪。


    蒋阿姨呵呵笑:“都是我跟老蒋自己种的,也没啥,就一些芋头,菜心……”


    楚瑶在旁边听着,并没有插嘴。


    蒋阿姨说的还是保守了,除了她家自己种的菜,还有好几大箱冻海鲜。


    秦北村和秦南村都是靠山面海的小村落,村子里的人不止种地采茶是一把好手,十户至少有三户家里是有渔船的。


    三四十岁那一辈的男丁,都有一手捕鱼捞虾的好本事。


    蒋叔叔和蒋阿姨都是勤恳朴实的人,镇上小超市的生意不做了之后,这些年在村子里也没闲着。


    地种了好几亩,还承包了秦南村后山的一片竹山,每年光是摘笋子,都要忙活好几个月。


    除了地里的活,蒋叔叔还跟自己的几个堂兄弟弄了一条小渔船,隔三差五出海捞些渔货,送到镇上的菜市场卖。


    听到蒋浔光说,楚瑶想请他们俩夫妻去家里吃饭,两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一通准备下来,把家里特地留着过年摆宴的几大箱海货,一箱不落全装上蒋浔光那辆二手小破车。


    放上辈子,楚瑶肯定第一时间出声阻止,他们这种恨不得把家里库存搬光的败家行为。


    现在不同,再有两天就要变天了,能多回收一些食物,就多一重保障。


    脸皮再薄,在这种事情上,她也不可能傻愣愣的拒绝。


    ……


    蒋浔光连着搬了几趟,才把亲妈堆了一车的东西搬干净,最后抱着两大箱装了海鲜的泡沫箱进门。


    都是冷冻海货,秦家只有一个冰箱,根本不够放。


    眼见蒋浔光站在院子里发愣,楚瑶出声:“你先放地窖里,晚点我收进‘摇篮’。”


    蒋浔光闻声看向楚瑶,目光在她沾了些水渍的发丝上停顿了一下,点头:“好……”


    脚步抬起的时候,喉头轻滚,没忍住嘴边的话:“头发擦一擦,别着凉。”


    说完,头也不回地朝地窖方向走去,脚步极快。


    楚瑶望着他落荒而逃的背影,眼尾微扬,耳边响起蒋阿姨带着些嫌弃的怪嗔,


    “臭小子,嘴上说说有个屁用,没点实际行动!”


    她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条干净的手帕,伸手替楚瑶擦了擦沾了水的鬓发,


    凑到她耳边,碎碎叨叨:“囡囡啊……你脾气不要太好了,得说他。”


    楚瑶小脸骤红:“……”想说点什么,解释一下自己跟蒋浔光的关系,措辞半天,愣是没想到该怎么说。


    要说她跟蒋浔光没关系,其实挺有关系的。


    儿时的半个青梅竹马,现在的雇主和保镖,上辈子的医生和病患,近两个月的床伴。


    但在蒋家夫妇眼里,两人现在的关系大概是男女朋友,还是互相知根知底,双方见过家长,就差订婚结婚的男女朋友。


    今天这一顿饭,在蒋阿姨眼里就是两家孩子订婚前,双方长辈坐一起商量订婚宴的事宜。


    出门前,她连红包都封好了。


    到时候红包一送,彩礼一定,年前订婚,明年开春结婚,后年她就能抱上孙女孙子了。


    心里想得美极,蒋阿姨脸上笑开了一朵花,挨着外婆一阵夸:


    “还是咱家囡囡好,长得好看,人又聪明。


    哪像姓蒋的他们家……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就那个基因,木头做的。


    老的是根锯嘴老木头,小的跟他一个模子刻的,半天憋不出一句好话,


    我这一天天的,愁得要死。”


    外婆在旁边跟着笑了笑,“小蒋性子好,人也有耐心,也是个好的……”


    楚瑶听着外婆跟蒋阿姨拉家常,手上剥着雷笋,目光穿过厨房的小窗,落在对面的院墙。


    农村的自建房,院子外围的石墙大多不高,也就两米半左右。


    里面砌的红砖,外面再盖一层水泥,上边做一层向外的石檐封顶。


    自家的院墙是两年前新农村建设的时候,村委会派人重新在外面打过一层水泥漆的,还算新,封了水泥的顶檐一直都很干净。


    但现在。


    楚瑶视线落定的位置,院墙石檐上有一道灰黑色污迹,


    带状,七八厘米宽,十几厘米长,似乎是被某种尺寸较宽的绳索摩擦过的痕迹。


    与此同时。


    从地窖里出来的蒋浔光,脚步一滞。


    他走上来的位置,刚好对着院子西北角,这一处是秦家用来堆木柴的地方。


    自从他来了秦家之后,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跟着外公出门,不是去地里,就是去山脚砍些备用的木柴。


    回来放下木柴后,他都会顺手把砍柴刀,放在柴堆贴墙角的地上。


    蒋浔光对物品摆放有着天然的强迫性记忆,这种记忆有些类似强迫症,又不是强迫症。


    他不会纠结于东西一定要放的很整齐,每一根柴都必须朝一个方向。


    但他会记住,自己经手摆放的东西所在的位置。


    一旦这些东西有被移动过的痕迹,或者有一些细微的缺失,他的这种强迫性记忆,就会第一时间释放信号。


    现在。


    那把本应该立着靠在墙角的砍柴刀,竟然躺在地上。


    有人动过那把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