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9章 各大王朝的兴衰13

作者:金小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魏忠贤一通乱搞,立马引起了东林党人的强烈不满。”罗玉华微笑着看向身边的徐爱,“是不是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某村现状啊?”


    徐爱立马明白了她的意思,姐妹俩相视一笑,却不愿多说什么。


    “因为不满,所以只能上书弹劾魏忠贤和他党羽的不法行为。”罗玉华继续道,“结果遭到了阉党的的嫉恨。”


    “魏忠贤借着皇帝的信任,欺上瞒下,对东林党人展开了疯狂而残酷的报复。”


    “一些元老大臣被迫辞职,杨涟、左光斗等六君子惨死狱中,大批不肯依附阉党的官员被迫害致死。”


    她叹息道:“为了控制舆论,阉党还下令拆毁天下的书院,不许讲学。编修《三朝要典》和《东林点将录》大搞政治迫害,朝廷里的正直大臣几乎被一扫而空。”


    “更要紧的是,阉党还不仅仅只是对外朝,对内朝后宫也一样,有敢跟皇帝表示对他们不满的后妃,他们都胆大包天地采用卑劣下流的手段打击报复,害死了不少人。”


    “而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阉党,都只知道不择手段地排除异己,根本不在意国家的安危。”


    “当时,在东北,努尔哈赤的后金崛起,已经严重威胁到明朝的统治了。”她摇头叹道。


    “孙承宗、熊廷弼等人竭尽全力才稳住了局面,尤其熊廷弼,在关外修筑了大量的军事堡垒,还用分化瓦解等政治手段遏制努尔哈赤的发展,长期经略东北,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可魏忠贤等人为了打击东林党人,竟然不惜抓住他的一个过错,把杨涟他们牵扯进来,然后将他也一起杀掉了。”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为非作歹了有5年左右,看似时间不很长,但对大明帝国的破坏却是非常严重,可以说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她继续道:“等到了公元1627年,天启皇帝朱由校在划船游玩时不慎落水,虽然被救起来了,但落下了病根。”


    “后来经多方医治无效,不幸驾崩年仅22岁。”


    “临终前,他将大明天子的位置留给了自己的弟弟信王朱由检,也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


    “而天启皇帝在驾崩前,也曾叮嘱过弟弟万万不要杀了魏忠贤。”她继续道,“可原本只是个普通藩王的朱由检,压根没有他老祖宗朱棣的雄才大略,也没有他太太爷爷嘉靖的聪明权谋。”


    “一心想要挽救大明的朱由检,将如今大明的乱象全都归到了祸国殃民的魏忠贤和他的阉党身上。”


    “所以崇祯一上台,阉党的好日子也就走到头了……”


    “只是这个年仅十六岁便不得不赶鸭子上架的少年皇帝,根本没有什么政治谋略……”罗玉华评价道。


    “此话怎么说?”始皇帝好奇的问道。


    与此同时,弹幕上也纷纷发起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会亡”的弹幕……


    只看得汉居里的大明众人眉头紧蹙,一个个都紧张的不行……


    而除了他们家和大清朝一家子人外,其他人也都好奇的不得了,恨不得亲自问问后面的事情。


    罗玉华也没让他们失望,点了点头后继续道。


    “因为魏忠贤虽然混账,但也不是一味地只知贪污腐败,其他什么都不管不顾的……”


    “公元1626年宁远城头,袁崇焕一炮轰残了努尔哈赤。”她继续道,“公元1627年宁锦防线,皇太极连攻24天啃不动城墙。”


    “这两场明朝对后金的罕见胜利,都是发生在【九千岁】魏忠贤专权的天启末年的。”


    “一边是史上最臭名昭着的阉党乱政,而一边却是辽东战场高歌猛进。”


    “难道说这其中没有魏公公的一点功劳不成?如果不看道德滤镜,单看看这位【大明恶人】,到底是用什么了什么手段,才能在残酷的党争漩涡中,硬生生撑起辽东铁壁的呢!”


    她继续道:“魏忠贤重启了万历时期的矿监税使,向江南富商、手工业者强征【辽饷】,仅天启六年就多收白银500万两,这可比东林党执政时翻了倍啊。”


    “那些江南士绅骂他【刮地三尺】,殊不知这些钱,实实在在的变成辽东的炮管和城墙。”


    “宁远之战的11门红夷大炮,耗银30万两,全赖的是魏忠贤搞钱。”她叹道。


    “而且,这些阉党官员虽然贪污,但魏忠贤却要求【贪可以,事必须办】。”


    “辽东督师王之臣更是被他威胁,再敢拖欠军饷,咱家送你进诏狱!”她笑道,“对比穷得叮当响的崇祯时期,因欠饷导致了兵变。天启末年的辽东明军,可是明末少有的工资按时发的部队。”


    “不是有句话叫,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嘛……”徐爱也摇头道,“虽然这句话是讽刺大明朝廷的,但也间接表明了当时大明军队的战斗力有多强……”


    “是的……”罗玉华赞成的点点头,“魏忠贤明显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而且,他还有个奇怪的用人逻辑,那就是不管你是啥立场,能打就行……”


    “刚刚说的,有东林党背景的孙承宗不是被罢免了吗,魏忠贤立马启用了非嫡系但能打的袁崇焕、满桂、赵率教。”


    “他甚至能容忍袁崇焕给努尔哈赤吊丧。边将只要不参与朝堂党争,魏公公就拼命给资源……”


    “宁远城防预算超标?没事,魏公公批!红夷大炮进口贵?没事,魏公公买!”


    “所以在天启五年至七年,明军在辽东修成宁远-锦州-大凌河防线,城堡相连,火器密布。弄得皇太极都只能哀叹,野地浪战我无敌。攻城?不如回家啃地瓜!”


    “可以说,这个阶段大明能够稳住,靠的就是魏忠贤霸道总裁般的【超能力】。”罗玉华继续道。


    “结果并没有学过君王平衡之术的崇祯,刚一上位就立马废了魏忠贤的【钞能力】,这导致了江南税征收不上来,辽东军饷拖欠又变成常态,祖大寿直接带兵跑路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